騰沖的翡翠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刁明康 李強 攝影報道
那是一條蜿蜒如龍的河流,流經緬甸,被喚作霧露河水,因盛産翡翠原礦而聞名世界。在這些淡紅色的泥土下,埋藏著墨綠如黑、彩如朝霞、清晰如水的翡翠,從數百年前起,它們便沿著蜀身毒道源源不斷來到國內,惹人喜愛。
8月6日,雲南騰沖,高李敏從櫃台裏拈起一塊黑色佩飾,手電的燈光一照,一個魔幻的畫面出現了。在白光下,原本的黑色立馬變成墨綠,正面雕刻的一尊觀音更是栩栩如生。幾位四川遊客在看了之後,啧啧稱奇。
高李敏向遊客介紹翡翠特點
隨後,他介紹起各類翡翠特點與價值——這位騰沖市翡翠協會副會長、霧露河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早已習慣這樣的場景。
在“中國翡翠第一城”的騰沖,至今都還延續著每5天一次的玉石趕集,每個月總成交量可達上千萬元。這裏,幾乎家家戶戶都與玉石打過交道,他們從緬甸運回原石,制作出精美飾品,銷往四川、上海、北京等全國各地。
如今,隨著出行方式改變、熱門景點打造,騰沖的商賈們看好旅遊業發展的東風,期盼著翡翠行業也迎來新機遇。
A.翡翠世家的生意經
航線開通 回到騰沖做翡翠生意
80後,律師專業,深圳工作……在9年前,這些都是高李敏的身份標簽,他走出這座邊城,在繁華都市打拼。9年後,在家鄉的一次交通變化中,他瞅准潛在商機,成爲家族中第三代與翡翠打交道的人,並在幾年間在騰沖翡翠行業站穩腳跟。
騰沖翡翠商人高李敏
“是從2009年開始做翡翠生意的。”8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在騰沖翡翠加工基地,見到了戴著黑框眼鏡,正細致講解翡翠的高李敏。在大大小小的櫃台前,墨綠、透紅、白淨、淺清等顔色的翡翠飾品,他都能道出它們的前世今生。
2009年2月16日,騰沖駝峰機場正式通航,這條距離國境線最近的民用機場之一,在通航後,迅速將從昆明到騰沖10小時左右的車程縮短到1小時左右。
“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說,飛機的通航,大大拉近騰沖與國內外各地的距離,再加上道路更加便捷,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肯定會帶動騰沖旅遊業的發展。來往的人一旦多了,翡翠的銷量還愁嗎?”
加上母親、外婆兩代人在翡翠行業的積累,高李敏迅速籌建自己的翡翠珠寶公司,並以緬甸那條盛産原石的霧露河,來作爲公司的品牌名稱。
“翡翠原石幾乎都來自緬甸,沿著南絲路走向從緬甸經瑞麗,抵達騰沖,然後再銷往四川,以及北上廣等地。”他說,這些經過預估、設計、打磨、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後,色彩漂亮、造型各異的翡翠飾品,廣受顧客喜愛,“很多遊客來玩,都會帶上一些回去。”
騰沖翡翠
瘋狂的石頭:一刀下去虧損上百萬
對外人而言,與翡翠共舞是件光鮮亮麗的事兒。但對高李敏等翡翠商而言,他們需要不斷積累經驗,不停練習見寶識寶眼力,甚至還承擔著巨大的風險。
“從外婆到母親,他們都在與翡翠的原料、加工打交道。”他說,騰沖從很早開始便有著“翡翠之城”的稱呼,他從小時候,就開始與翡翠打著交道,“幾十年來,不管是耳濡目染,還是專門學習,在鑒別等方面也算一位老手了。”
但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在2013年,高李敏在緬甸看中一塊150萬元的翡翠原石,“從外表顔色來看的確很好。”在瞅中這塊原石後,迅速下手。之後,這塊價值不菲的原石,在緬方的護送下來到瑞麗關口,最終送到高李敏位于騰沖加工車間。
工人在車間設計、打造翡翠配飾
“一開始是打算拿回國後,就直接以原石賣掉的。”但幾經思索後,他還是決定搏一搏,切割加工,賭它的價值會翻倍。
但這一切下去,徹底傻了眼。“雖然表面一圈看著很好,但切開後料少的可憐,最多值個幾萬塊,等于這一刀就虧損了100多萬。”他說,雖然虧損很大,但最後想想,“就當花錢買經驗了。”
如高李敏的期待一樣,隨著赴騰沖旅遊的人數增多,當地翡翠市場迎來“複興”。“翡翠的價格因品質、工藝等因素相差巨大,從幾百元到數十萬元的都有。”在這座翡翠城裏,憑借積累的口碑與品質,高李敏的店鋪吸引了大量客源,每年翡翠成交額可達數百萬元。
B.站在風口的翡翠之城
從馬幫鈴響到翡翠入城
“騰沖,曆來都是這條西南古商道上經濟、文化交彙點。”在翡翠時代還未到來前,這座邊關古城便已因商而興了。對此,滇西抗戰紀念館副館長伯紹海認爲,在古代,騰沖是漢文化在國內傳播的最後一站,也是外來文化進入的第一站。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背夫
“騰沖曾盛産過一種馬匹。”他說,這種特有的馬匹,身材較爲矮小,但四肢肌肉發達,適合在高山高原上馱運貨物。在唐代開始,這裏的馬幫興盛,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匹馬馱著貨物,沿著這條古老商道來往各個方向,將四川、雲南、緬甸,以及南亞等地相連。
過去,馬幫是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龐大群體
直到抗戰期間,日軍占領騰沖,沿著南絲路走向而建的滇緬公路被截斷。直到1944年,長達1700余公裏的印度-緬甸-中國的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被打通,大量的燃油等援華物資輸送進來,爲抗戰的全面勝利奠定重要基礎。
沿南方絲綢之路修建的滇緬公路路線
騰沖翡翠的興盛,則是從明代開始。翡翠從緬北地區到達騰沖,再運往各地。“從古至今,這條道路承擔著各種任務。”伯紹海說,在如今,由騰沖到緬甸密支那的道路使用,因多種原因使用量並不大,“但這條線上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也是最快經緬甸前往印度的通道,相信在未來它還會迎來新生。”
“旅遊+翡翠”能否大于2?
2005年,騰沖被亞洲珠寶協會評爲“中國翡翠第一城”。
但如今的中國翡翠行業,早已不是騰沖一家獨大的局面,比如德宏的瑞麗、廣東的揭陽、平洲等地,同樣成爲很有實力的翡翠集散地、交易地。
騰沖市珠寶協會副會長高麗華
騰沖市珠寶協會副會長高麗華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以往的翡翠原石是經馬馱人背,從緬甸運到騰沖,經精心制作後成爲佩飾、藝術品,再沿著南絲路來到大理、昆明,再賣到四川等全國各地,“賣的遠的,更是一路到達新加坡等地。”
在數十年間,她見證了騰沖翡翠行業的變化。“經曆過辦廠加工,到家庭作坊式制作。”高麗華說,直到2015年左右,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騰沖翡翠行業,魚龍混雜的産品對當地市場聲譽和發展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沿南方絲綢之路走向而建的騰密公路
爲了挽救市場,當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最主要還是嚴查假貨市場。”她說,一旦發現哪家經營假貨,不僅要假一賠十,更會永久關停其經營資格。
近年來,騰沖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文化旅遊大縣”等榮譽,其旅遊業再次受到關注。據了解,今年1-6月,騰沖共接待遊客668.73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62.69億元。這其中,就有大量遊客便來自與雲南相鄰的四川。
“欣喜的是,旅遊業促進了翡翠行業發展。”高麗華說,目前,當地的翡翠每月成交總額能達到上千萬元,離不開遊客的支持,“而反過來講,翡翠也已成了騰沖的一張旅遊名片。”
成都與騰沖,作爲南絲路上的國內兩端,是否有值得相互借鑒、學習的呢?高麗華說,從作爲商人的角度而言,希望政府部門加強對行業市場的監管,讓行業“誠信”深入遊客心中,“還有就是大力支持旅遊産業發展,打造高品質旅遊城市,來帶動其它行業的共同發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