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費價格指數連續九個月上升,9月份整體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2.5%,比8月份的2.4%漲幅來得高。同期,不包括私人陸路交通和住宿費用在內的核心通脹上漲1.2%,是2019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對于一般國人而言,通脹數據的上升意味著生活費的上漲。
金融管理局與貿工部前天在公布相關數據時,調整了它們對通脹評估的基調。它們指出,全球通脹維持在高水平,並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原油需求隨著天然氣價格上漲而攀高,推高了原油價格。多個商品市場的供需不平衡,以及全球運輸出現瓶頸的情況,可能會在短期內持續。隨著全球和區域經濟複蘇,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潛在通脹率會逐漸攀高。
在國內因素方面,它們指出,人力市場繼續複蘇,工資已經攀高,而且會穩步上升。此外,國內疫情逐步穩定後,消費需求將會上揚,使企業將累積的商業成本漲幅轉嫁給消費者。
兩家官方機構認爲,進口和人力成本上升,加上國內經濟複蘇,會在未來幾個季度推動通脹走高。兩個星期前,金管局收緊貨幣政策,讓新元升值,以減緩輸入性通脹的壓力。這是它三年來首次收緊貨幣政策。
冠病肆虐全球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越來越多國家采取與冠病共存的策略,積極重啓經濟。此外,在冠病期間,各國政府推出龐大的經濟刺激配套,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在經濟重啓後,強勁的需求推動了原油以及商品價格急劇上漲,推高了通脹。
除了需求拉動通脹,全球供應鏈中斷以及港口出現運輸瓶頸的問題,導致營運成本急劇上漲。雖然不少國家都積極開放邊境,但是人員的流動還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導致勞工市場供需失衡,並推高了工資成本。
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鮑威爾屢次強調,通脹只是短暫性的現象。我國金管局與貿工部上個月也持相同的看法。不過,鮑威爾最近改變基調,形容通脹居高不下“令人納悶”。美國財長耶倫也警惕,美國經濟的通脹壓力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因此,在短期內,通脹率或是生活費上漲將是大概率的事件。其實,在經過多年的低利率與低通脹環境後,全球的通脹與利率正在回升。長期而言,資産價格高漲以及邁向低碳社會的過渡成本,也可能使生活費的上漲成爲常態。
全球長期的低利率環境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推高了資産價格,讓年輕一代備受壓力。在新加坡,房地産價格以及擁車證標價節節上升,國人已耳熟能詳。利率上漲將進一步加重他們的負擔。
另一方面,能源價格上漲是通脹的主要推手。石油與煤炭價格最近上漲,除了受需求增加推動之外,也反映了全球過渡到低碳社會所付出的代價。在邁向可持續的社會的過程中,石油公司巨頭削減石油勘探的開支,不少煤礦廠也已封存,導致目前全球多個地方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
同樣的,我國9月份通脹上升,電費與煤氣價格是主要因素之一。全球天然氣價格飙漲,導致電費上漲,零售電力商被迫紛紛離場。前天,貿工部長顔金勇宣布,我國將進口低碳能源,但強調這不意味著電力價格會下降。其實,全球在過渡到低碳社會,都須付出“綠色溢價”,而這將反映在生活費上。
除了上述輸入型的通脹因素,漸進式工資模式的推廣也將提高工資成本,從而推動産品與服務價格的上升。此外,政府已表明,它將提高碳稅以及消費稅。這都將進一步推高生活費。
但在需求的一端,國人對生活水准期望值的提高,也是生活費壓力的重要誘因。國外度假、女傭、智能手機以及孩子的私人補習,已經成爲不少中等收入國人所認爲的基本生活所需,缺一不可。當可自由支配的開支成爲必需品後,輸入型通脹的沖擊尤顯巨大。
面對生活費上漲的勢頭,國人有必要開源節流,謹慎理財,以確保收支平衡。在財務規劃方面,不能再將過去的低通脹率視爲理所當然。一方面提高全社會與個人的競爭力;一方面調整心態,確保生活水准的期望值與收入匹配,或許能減輕生活費高漲帶來的實際負擔與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