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證券,韓軍)
一、中國制造帶動亞洲國家,對美貿易量高速增長
1.1 遠東發展中國家對美貿易量高速增長
從亞洲整體出口規模來看,近十年間(2011-2021 年)亞洲整體貨物出口金額增速爲 3.59%,其中美國自 亞洲的進口金額(按 CIF 計算)增速爲 4.02%,2016 年美國自亞洲進口金額占亞洲整體出口額達到峰值 16.3%。 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等事件,亞洲對美貿易占比下降至 15%左右。
從亞洲整體出口海運集裝箱貿易量來看,過去 6 年間整體出口集運量增速維持在 4%左右,亞洲至北美集 裝箱海運貿易量自 2019 年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後明顯下降,而新冠疫情爆發後的 2020 年下半年,亞洲至北美 集運量再次顯著上升,月均集運量維持在 200 萬 TEU 左右,淡旺季不再明顯。原先 2015-2019 年亞洲至北美集 裝箱海運量占整體出口量的 34%-38%,2020 年下半年以後占比提升至 40%-43%。
遠洋航線中,亞洲對美貿易主要通過遠東-美國航線,相比于亞洲範圍內的 48 個國家,遠東主要包括 18 個 國家和地區。
從遠東至美國集裝箱海運量來看,近十年間(2011-2021 年)整體集運量增速爲 4.90%,2021 年同比增速 高達 15.26%,2022 年 Q1 同比增速爲 3.92%,美國進口需求持續旺盛。
從遠東至美國集裝箱海運的單箱貨值來看,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基本生活用品需求、家庭裝修的建材需 求等大幅提升,導致 2020 年平均單箱貨值由 2019 年的 50553 美元顯著下降至 44751 美元,2022 年 Q1 已逐步 回升至 45935 美元。
1.2 東盟對美集運量 2019 年顯著增長,源于中國轉口貿易
遠東至美國集裝箱出口量中,越南僅次于中國位居第二,占比超過 11%。分國家來看,遠東至美國集裝箱 貨運量占比居前的國家分別爲中國(包括中國台灣、香港和澳門)、越南、韓國和印度,2022 年 Q1 占比分別 爲 63.37%、11.38%、5.17%和 4.99%,中國和越南合計占比接近 75%。其中,日本至美國集運量占比由 2014 年的 4.48%逐步下降至 2022 年 Q1 的 2.93%。
從遠東各國家至美國集運量增速來看,2019 年越南至美國集運量增速高達 33.1%,其他東盟國家包括柬埔 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 2019 年均維持較高增速,分別爲 48.0%、25.2%、21.5%和 17.7%,而中國(包 括中國台灣、香港和澳門)2019 年同比下降 9.6%。
需要注意的是,與 2019 年越南出口至美國集運量快速增長同步出現的是中越貿易差額的顯著上升,2019 年中越貿易差額增速猛增至 69.0%,改變了 2014 年以來同比下降的趨勢;同時,越南自中國進口額占整體進口 總額比例 2019 年重拾升勢,達 38.0%。因此,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至越南的轉口貿易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越 南至美國出口量的高速增長。假設 2019 年中越貿易差額增加值均爲中國至越南的轉口貿易所致,則 2019 年中 國至越南轉口貿易額約爲 138.6 億美元;再假設中國至越南轉口貿易最終流向爲美國,則越南至美國出口總額 中約 20%源于中國的轉口貿易,不考慮中國轉口貿易的條件下,2019 年越南至美國出口總額與 2018 年持平。 可以說,越南是中國轉口貿易的主要基地之一。
從中國與東盟國家(包括柬埔寨、菲律賓和緬甸等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差額來看,2019 年貿易差額增速猛 增至 49.9%,與越南的轉口貿易情況類似。
1.3 中國、東盟等對美出口貨值遠低于日韓,源于貨種結構差異
從遠東各國家至美國集裝箱海運的平均單箱貨值來看,2021 年日本以平均單箱貨值 16.83 萬美元/TEU 遙 遙領先,其次是韓國的 7.50 萬美元/TEU,中國以 3.94 萬美元/TEU 位于中下遊,越南爲 3.28 萬美元/TEU,低 于其他所有遠東國家和地區。
從遠東各國家至美國主要出口貨物品類來看,日本和韓國前兩大出口商品均爲機械設備類(包括計算機及 零配件)和交通工具(包括汽車及零配件),合計占比均在 40%以上,故平均單箱貨值遠高于其他遠東國家和 地區。越南主要出口商品爲家具、電氣設備(包括手機及零配件)、鞋類、塑料及制品和服裝,占比分別爲 42.7%、 8.1%、6.0%、5.0%和 4.5%,其中電氣設備主要爲手機零部件組裝後出口,勞動密集型産業貨物出口合計占比 達 66.2%。
二、越南出口“崛起”在于承接大量勞動密集型産業
2.1 越南主要出口至美國,嚴重依賴中國進口
2011 年至 2021 年的十年間,越南整體貨物出口總額複合增速高達 13.2%,相對應地貨物進口總額複合增 速高達 12.0%,越南進出口貿易迅速“崛起”。
從主要進出口國家來看,美國是其最大的買家,中國是越南最爲主要的進口來源國。出口方面,2021 年越 南至美國出口額爲 963 億美元,占越南整體出口總額約 29%;其次是至中國的出口額 560 億美元,占越南整體 出口總額約 17%。進口方面,2021 年越南自中國大陸的進口額爲 1099 億美元,占越南整體進口總額約 33%; 其次是自韓國的進口額 562 億美元,占越南整體進口總額約 17%,遠低于中國大陸。
從主要進出口商品來看,計算機/手機及其他機械設備的零部件、紡織材料是其主要進口商品,計算機/手 機及其他機械設備、成品的紡織服裝是主要出口商品。
越南自中國大陸進口大量原材料,依賴度較高。根據越南海關統計數據,2021 年越南自中國大陸進口額約 1099 億美元,占整體進口額約三分之一,同比增長 30.4%。越南自中國大陸進口的主要貨物與整體進口貨種結 構相近,56%的紡織、皮革材料等(包括紗和布料等)自中國大陸進口;48%的機械設備等自中國大陸進口; 42%的電話、手機及零件自中國大陸進口。
越南將原材料/零部件經過加工/組裝後,再出口至美國。根據越南海關統計數據,2021 年越南至美國出口 額約 963 億美元,占整體出口額約 30%,同比增長 24.9%。越南出口至美國的主要貨物與整體出口貨種結構相 近,也與自中國大陸進口的貨物結構相對應。2021 年越南木材及制品整體出口額約 148 億美元,約 63%出口至 美國;46%的紡織服裝出口至美國;42%的機械設備等出口至美國。可見,越南較大比例的原材料依賴自中國 進口,後經加工再出口至美國。
2.2 越南對美計算機、手機等出口大漲,組裝環節加速向越南轉移
根據前述,越南整體出口以美國爲主,並且遠東至美國集裝箱出口量中,越南僅次于中國位居第二,占比 超過 11%。下面著重分析越南至美國的集裝箱海運貿易情況。
從越南至美國不同商品的集裝箱海運量增速來看,2019 年 HS84-機械設備(主要是計算機)與 HS85-電氣 設備(主要是手機)帶動了整體集運量的增長,表明 2018 年 3 月中美貿易爭端爆發後,以計算機、手機組裝爲 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加速向越南轉移。
與中國至美國不同商品的集裝箱海運量進行比較,2019 年中國大陸至美國各類商品增速有明顯下滑,增速 明顯下滑的貨種正好對應越南 2019 年增速明顯上升的貨種,例如 2019 年中國大陸至美國出口的 HS84-機械設 備(主要是計算機)與 HS85-電氣設備(主要是手機)分別下滑 9.8%和 9.5%。
2.3 越南進出口均由外企主導,外企貿易額占比約 70%
2021 年越南外資企業出口額占越南整體出口額的比重爲 73.8%,自 2015 年以來始終超過 70%,並且自 2010 年越南外資企業出口額增速遠高于本土企業。從越南整體進出口總額來看,2021 年越南外企進出口總額占比爲 69.6%,表明越南配套工業發展相對滯後,越南外企生産所需的原材料同樣依賴進口。
雖然越南外企數量不多,但對出口的貢獻遠高于本土企業。以木制品出口爲例,越南海關數據顯示,越南 外企木制品出口占整體出口額約 48%,本土企業占比約 52%;但外企數量在該行業中占比僅約 15%,而本土企 業占比約 85%。
從越南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來看,2021 年按照注冊資本計算越南外商直接投資約 338.4 億美元,同比 增長約 9.0%,實際執行資本爲 197.4 億美元,同比下降-1.2%,受到疫情影響仍然顯著。
越南每年 FDI 流量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 25%左右,FDI 存量占 GDP 比例超過 60%。根據聯合國貿發會 數據,2020 年越南 FDI 存量達 1769 億美元,占越南 GDP(按不變價計算)總額的 65.3%,2020 年 FDI 流量占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 23.9%,表明外企在越南整體經濟中起著較大貢獻作用。
越南 FDI 流入來源國主要是新加坡、中國、韓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約 60%的 FDI 流入越南的制造業。 從越南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來源國來看,按照注冊資本計算,2021 年主要來源國分別爲新加坡、中國(包 括中國台灣、香港)、韓國和日本,占比分別爲 34.4%、20.8%、15.9%和 12.5%。從越南外商直接投資(FDI) 具體流入行業來看,主要是制造業、房地産和零售貿易等,按照注冊資本計算 2021 年占比分別爲 58.2%、8.5% 和 4.5%,合計占比超過 70%。(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4 外資爲何選擇越南?
越南逐步成爲海外公司進入其他東盟市場理想位置,是海外公司即將在東南亞開展業務的戰略要點。
1)越南簽署多份外貿協定,經商環境持續改善
自 2007 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越南與多國簽署了自貿協定,是全球簽署自貿協定最多的國家之一。近幾年, 越南所簽訂的自貿協定陸續生效,包括《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 協定》(EVFTA)、《越南與英國自由貿易協定》(UKVFTA),《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
同時,越南政府自 2000 年以來持續爲外資企業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財政激勵措施,包括對彙往海外的股息 征收零預扣稅,並將企業所得稅(CIT)稅率降低到 20%,使越南逐步成爲衆多海外公司的首要選擇。
2)越南制造業勞動力成本較低,相對于其他東南亞國家仍有優勢
目前越南制造業勞動力成本每小時 2.99 美元,中國每小時爲 6.50 美元,約爲中國的 50%;同時,從人均 國內生産總值的角度來看,越南勞動力成本相對于其他東南亞國家仍具優勢。隨著越南勞動力人口逐年增長, 越南工人價格相對低廉、年輕,並且技能水平越來越高。
3)越南國內消費快速增長,持續吸引海外投資者
越南國內消費預計將維持每年 10%的增速,持續吸引海外投資者進入。越南擁有超過 9700 萬人口和東南 亞增長最快的中産階級,逐步成爲外國商品的重要戰略市場。自 2013 年以來,越南零售銷售額增速始終維持在 10%左右,預計這一增速仍將維持。
4)越南航運網絡等基建設施逐步完善
聯合國貿發會發布的班輪航運連通性指數(LSCI)反映了一國融入全球班輪航運網絡的程度,以 2006 年第 一季度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指數爲基准,選取爲 100,中國始終爲該指數國家中的最大值。2021 年底越 南的班輪航運連通性指數爲 78.77,相較于 2010 年底的 43.32,漲幅爲 81.83%,表明越南航運網絡等基建設施 正在快速完善。
三、船公司紛紛布局越南市場,東南亞運價水平相對更高
3.1 越南集裝箱吞吐量主要集中于胡志明港口
從越南整體口集裝箱吞吐量來看,2020 年全年越南港口吞吐量爲 1700 萬 TEU,其中胡志明港吞吐量爲 572 萬 TEU,占比約 33.6%;其次是海防港吞吐量爲 130 萬 TEU,占比約 7.6%。
從越南出口至美國的集裝箱量來看,越南主要出口港口是胡志明港(包括頭頓港)占越南整體出口的 68.8%, 其次是海防港占比約 20.9%。越南加工工廠主要集中在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和首都河內附近。
3.2 船公司加快布局越南市場,中遠海控市占率位居前列
從越南至美國各船公司承運的集運量來看,2021 年馬士基(包括漢堡南美)承運量爲 35.5 萬 TEU,占比 約 15.6%,市占率排名第一;中遠海運與東方海外國際合計承運量爲 35.3 萬 TEU,占比約 15.5%,基本和馬士 基體量接近。
從越南至美國各船公司承運的集運量增速來看,2020-2021 年馬士基與地中海投放運力較多,承運量相較于 2019 年的漲幅分別爲 121%和 155%,中遠海運與東方海外國際合計漲幅爲 27.7%。
3.3 越南、日本至美國運價均顯著高于中國
截至 2022 年 3 月亞洲至美國整體運價爲 11,129 美元/大櫃,其中上海、越南和日本至美國運價分別爲 9,570 美元/大櫃、12,000 美元/大櫃和 14,380 美元/大櫃。曆史上,越南、日本至美國平均集運運價水平也均高于中國。
四、中國與越南産業鏈互補,促進亞洲整體出口貿易
4.1 中國供應鏈“外溢”至越南,二者更多是互補關系
綜合前述,自 2007 年開始中國制造業便逐步向越南進行所謂的“轉移”,實際上是中國供應鏈的“溢出”, 尤其是在 2018 年美國對中國額外征收 25%關稅後,進一步加快了勞動密集型産業向越南轉移的速度。
(1)2007-2008 年越南外商直接投資額顯著上升,對應第一輪中國供應鏈轉移,該輪轉移主要是紡織服裝、 鞋類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由于紡織行業對人工成本較爲敏感,疊加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逐步上漲,該輪轉移一 直持續至 2015 年左右。根據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的數據,越南已發展爲對美國出口鞋類和服裝的第二大供應商。
(2)2018 年中美貿易戰摩擦愈演愈烈,第二輪供應鏈轉移加速,主要是計算機、手機等組裝行業。其中, 對該行業出口影響較大的是 2018 年三星開始將其位于廣東惠州的工廠遷至越南,隨後三星對越累計投資 180 億 美元,越南成爲三星全球最大的生産基地,超過 50%的手機貨量均由越南生産。2021 年越南三星公司出口額超 過 65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
可以看到,從中國向越南轉移的並不是某個整體産業,而是産業生産流程中的某些特定環節,主要是對供 應鏈需求較低、人工成本占比較高的環節,一般是最終的組裝環節。中國與越南在産業鏈上更多是互補關系, 而不是競爭關系。
同時,從中國與越南之間貿易量高速增長也可以看出,越南需要從中國大量進口原料或零部件,再進行組 裝出口。産業鏈重構促進了中越貿易關系發展,中國保持爲越南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越南也保 持中國在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4.2 中國已經加入 RECP,表明並不擔心制造業“轉移”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ECP)實際上將加快中國低附加值的制造環節向東南亞國家的轉移速度, 某些行業的不同細分領域或將集中于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既然中國已經加入了 RECP,表明中國政府並不 會太擔心所謂制造業轉移的問題。
1)關稅減免將加快推動 RCEP 區域內産業鏈供應鏈一體化。RCEP 協定下中國與東盟、澳大利亞、新西 蘭之間的立即零關稅比例超過 65%,與韓國相互立即零關稅比例達到 39%和 50%,與日本相互立即零關稅比 例分別達到 25%和 57%。從涉及金額來看,與中國之間立減關稅貿易金額較大的國家是越南和澳大利亞,均超 過 100 億美元。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預測,越南有望成爲 RCEP 成員國中收入和貿易額增長最快的國家。2020 年至 2025 年, 越南平均進口稅率將從 0.8%降至 0.2%,同時出口稅率將從 0.6%降至 0.1%。按照最樂觀的情景,越南收入水 平將增長 4.9%,高于 RCEP 其他成員國。越南出口增速有望達到 11.4%,同時進口增速將達到 9.2%。
2)RCEP 投資方面協定將加快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資本流入。RCEP 投資章是當前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投 資協定,是在原有 5 個“東盟 10+1 自由貿易協定”投資規則基礎上的全面整合和升級,實現了共同的投資規則 和市場准入政策。其中,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禁止業績要求(包括當地含量、購買國貨、強制技術轉 讓等)、嚴格征收和國有化行爲等內容將顯著加快部分低附加值産業轉移。
RECP 協定下中國部分低端制造業將直面東盟國家的激烈競爭,同時中高端産業也將受到來自日韓産品的 競爭,將有助于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催生高附加值産業的發展。未來中國的出口貨種結構或將向日本、韓國 的出口貨種結構轉變,帶來平均單箱貨值的提升。
4.3 越南出口主要由外資主導,産業升級仍需時日
根據前述,越南制造業仍集中于紡織業和零部件組裝環節,附加值相對較低;並且出口主要由外資企業主 導,在在生産設施、上遊産品等方面較大比例依賴進口,本土企業實力依然較小。因此,未來越南能否實現産 業升級仍需一定時日。
同時,更爲關鍵的問題在于越南自身的體量限制,難以建立較爲齊全的工業門類,優勢將集中于某些行業 的細分領域或環節,産業升級面臨一定難度。越南與東盟絕大多數成員國之間在産業上同質性較強,競爭也較 爲激烈。産業升級需要建立比較齊全的工業門類,確保主要工業品和原料自産,但限于越南整體有限的國家體 量,難以在國內形成一套完整的供應鏈,預計仍將嚴重依賴進口。
4.4 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加入國際分工,促進亞洲整體出口貿易
2013 年起中國通過推行“一帶一路”倡議,逐步構建一個互聯互通的人員、信息、資本和物流網絡,借助 這一綜合網絡。借助“一帶一路”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逐步進入全球分工體系,融入了全球生産網絡,中國在全 球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也由之提升,中國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之間遠非替代關系。
未來中國將通過自身龐大的市場和創新能力,帶動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發展,將強化亞洲整體貿易出口的優勢。相對于墨西哥等其他國家和地區,歐美國家未來更有可能選擇亞洲産品,促進亞洲整體出口量持續提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