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閉幕後
市政府在世博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
市長龔正與記者見面,並回答媒體提問
上海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的態勢沒有變
實現5.5%增長有底氣
龔正在回答關于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問題時表示,去年一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上海不斷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打造中心節點、戰略鏈接,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最直觀的就是幾個重要指標上了新台階,可以概括爲幾個“萬”——GDP突破4萬億元新台階,達到4.32萬億元,增長了8.1%,繼續保持全國城市首位;外貿進出口總額也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6.5%;第三産業增加值突破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
龔正說,這些成績的取得,首先是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守牢安全底線的過程中取得的,體現了城市的韌性;也是在高質量發展、著力改善民生的過程中實現的。我們的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增長了10.3%;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每立方米27微克;新增就業崗位63.5萬個,就業總量創了新高,城市調查失業率明顯低于年初預期目標;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同時,這些成績還是在加快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支持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創新中取得的。正如代表們普遍認爲,發展喜人,成色很足,難能可貴。這也爲我們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打下了基礎。
龔正說,今年全市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5%,兼顧了當前和長遠,綜合考慮了需求、供給和預期面臨的壓力,盡管困難挑戰不少,但上海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資源要素條件沒有改變,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實現這個目標,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龔正說,今年工作關鍵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進一步把握好工作時度效。要全面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的“十個聚力”。首先,要在“穩”字上發力,把“六穩六保”工作做得更實,把經濟基本盤穩得更牢。同時,要在“進”字上務求實效,狠抓國家戰略任務的落地,持續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五型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有效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快構築上海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上海疫情防控是否有秘訣?
這四個“始終”要不斷提升完善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提問,作爲重要口岸城市,上海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即使出現零星病例也能很快控制,沒有進行全員核酸檢測。上海疫情防控的秘訣是什麽?
龔正回答,去年,上海確實發生了多輪突發疫情,上海的處置工作總體平穩有序、波瀾不驚,背後依靠的是一整套防疫制度體系的高效運轉,依靠的是無數抗疫戰士日夜奮戰,依靠全市人民上下共同努力,才構築起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上海疫情防控的秘訣,可以總結爲“四個始終”。
首先,始終強化憂患意識,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龔正說,國內其他地區發生疫情的時候,上海都要問自己三個問題:下一個會不會是上海?如果在上海發生,怎麽控制、如何采取措施?如何做到讓疫情盡量不在上海發生?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常態化防控的關鍵點。
其次,始終注重精准快速。突發疫情處置,上海力爭早、准、快,做到兩小時到達現場,四小時完成核心調查,24小時做完核酸檢測、區域管控、轉運隔離等工作,切實做到“四早五最”。疫情防控,我們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處突方面則是早研判、早處置。“五最”,是在最低層級,用最短時間,花相對最小的成本,解決最大的關鍵問題,努力取得綜合效益最佳。阻斷傳染源,讓人民生命健康得到保證,讓這座有近2500萬人口的城市運行基本正常,讓疫情對人民生産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第三,始終堅持科學抗疫。我們充分聽取專家意見,讓專業分析研判助力科學決策,注重科學賦能,發揮“兩張網”的作用,更精准開展人員信息比對、協查等工作。
最後,始終築牢兩個屏障。一個是疫苗免疫屏障,全市已經有94%常住人口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第二個是個人防護屏障,上海市民都非常自律,希望大家繼續堅持防疫“三件套、五還要”。
龔正說,這“四個始終”,上海要繼續堅持好,不斷因勢因時提升、完善。
上海要加快打造一流的
科研國家隊、地方隊、民間隊、國際隊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提問:去年上海出台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明確從形成基本框架體系走向實現功能全面升級。未來將在哪些領域率先實現新的突破?
龔正表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上海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經過這幾年的不懈的努力,科創中心已經形成了基本方向,正處于功能全面升級的關鍵躍升期。我們將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爲戰略基點,以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爲主線,聚焦機構、設施、隊伍這三大重點下更大的功夫,爭取更大的突破。
龔正說,首先是機構。要加快集聚一流的科研機構,上海已經集聚了一大批國家級的科研院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去年,在滬的國家實驗室已經全部挂牌,還引入了生物醫學前沿産業創新中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發機構,我們將做好服務保障,支持這些機構加快搶占前沿科技的制高點。
第二是設施。要加快建設一流的科技設施,上海現在已經建成大科學設施裝置有8個,在建的有6個,還有6個已經納入到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規劃。我們將持續推動這些大科學設施開放共享,發揮功效,助力更多從“0”到“1”的突破。
第三是隊伍。人才是第一資源、第一要素,要加快打造一流的科研隊伍。首先是國家隊,依托國家級的科研機構,集聚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二是地方隊,推動張江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培養科技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三是民間隊,支持華爲青浦研究院等的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壯大高水平的研發人才和工程師隊伍。四是國際隊,依托世界頂尖科學家聯合實驗室,外資研發中心等,大力引進世界級的頂尖人才和團隊。
今年是臨港新片區
“三年大變樣”的決戰決勝之年
龔正在回答關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問題時表示,設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也是上海經濟重要增長極。2019年8月挂牌以來,我們以總書記強調的“五個重要”爲統領,圍繞特殊經濟功能區和現代化新城建設的目標,全力推動國務院批准的總體方案落地落實。目前,78項制度創新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去年新片區的工業總産值達到2550億元,全社會的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0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70%和62%。
今年是臨港新片區“三年大變樣”的決戰決勝之年,重點聚焦三個“新”上下功夫。第一個“新”是大力發展新興産業。去年新能源汽車成爲新片區首個千億級的産業集群,今年要力爭在高端裝備産業方面也突破千億。另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産業今年要翻番,努力打造産業發展的新高度。
第二個“新”是要深入推進新一輪的制度方案。實施好總體方案的同時,我們要抓住RCEP生效的機遇,同時要高水平地對標該協議在貿易監管、金融開放等領域,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風險測試。
第三個“新”是要著力培育新功能平台。依托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加快國際中轉集拼等功能性平台建設,推動保稅維修、綠色再制造等創新業態的發展。
五個新城每個新城都要有一個大學校區
龔正在回答關于五個新城進展問題時表示,五個新城是上海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的重中之重,去年我們剛實施“1+5+6”的政策支撐體系,其中包括一個實施意見,6個重點領域的專項文件,其中一個就是加強五個新城的行動方案,搭建起了建設五個新城的四梁八柱。
龔正說,目前建設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我們完成了五個新城的總體城市設計和23個重點地區的規劃設計,啓動建設了255個重大項目,每個新城都要打造一個三甲醫院,目前已全面開工,50家企業總部和62家研發中心都落戶新城。
龔正說,今年五個新城要實施四大行動。一是提升産業發展的整體能級,重點是深化一城一園的建設,加大産業政策支持力度,引導中心城區的大學、大醫院、大所、大集團的入駐新城,吸引更多的全球科技機構和高能級的企業落戶新城。
第二,重點推進一城一樞紐建設。這五個新城都要樞紐,我們要打造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五個新城之間是相互賦能的,五個新城和長三角其他40多個城市,上百個縣級市之間也是相互賦能的,形成新城外部、新城之間的網絡暢通,形成更完善便捷的交通體系。
第三,提升公共服務品質,重點是推動優質的教育、養老、文化、體育、科技、托幼等公共服務向新城傾斜,每個新城都要有三甲醫院,我們要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這個很重要,尤其是對年輕人。
第四,要打造五個新城的閉環,每個新城都要有一個生態的公園帶,都要有公園綠地,這是後發優勢,在某種程度上說,選擇在新城生活,還是選擇在新城工作,都完全是一種價值的選擇。總之要讓人們在新城感受到更好的美好生活。
今年探索綜合改革試點
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有望立法
龔正在回答浦東引領區建設問題時說,推進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賦予上海的重大曆史使命,是重大任務,也是上海發展、浦東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去年中央意見發布後,我們第一時間研究制定行動方案,明確280項任務舉措,目前大部分已經逐步落地。
龔正說,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打響浦東王牌的重要內容。我們要聚焦“四個一批”,全面落實好《意見》提出的“五個引領”,明確了打造“兩特四區一樣板一保障”任務。“兩特”,即全域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並在一定區域實施特殊綜合保稅區政策;“四區”,即打造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和科創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一中心”,即國際消費中心;“一示範”,即在現代化城市治理方面做好示範;“一保障”,即爲重大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龔正說,今年要聚焦“四個一批”,首先是推進一批重大改革開放舉措,重點是探索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爭取國家批量化、清單式授權。二是建設一批重大功能性平台,重點是集聚高水平 科研機構,建設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平台,國際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等重要平台,發展更高能級總部經濟。三是打造一批世界級産業集群,堅持向新産業、新業態、新空間要動能,持續強化新賽道布局和終端帶動,促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産業擴容、提質、增能。四是推動制定一批浦東新區法規,將圍繞綠色金融、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積極配合市人大開展立法工作,不斷完善與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
談城市數字化轉型:
努力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群衆
在回答記者關于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相關問題時,龔正說,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關系上海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形成了一批重大成果,加快形成了構建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前面“兩個一”和後面“兩個三”,共八個文件構成城市數字化轉型體系。
龔正說,第一個“一”是去年發布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這是頂層設計,第二個“一”是出台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十四五”規劃。第一個“兩個三”是三個重要切入點,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和治理數字化,三個數字化轉型的三年行動方案。第二個“兩個三”是三個重要支撐,對于城市數字化轉型出台若幹支持政策,出台《上海市數據條例》,去年底挂牌成立上海市數據交易所,努力打造成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可以說“四梁八柱”已經全面搭建完成。
在推動方面,龔正說,一年來,各領域數字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先後召開三次現場推進會,在線新經濟規模快速增長,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營業收入超過1.26萬億元,增長15%以上,經濟生活領域41個標杆場景應用落地,一網通辦接入服務事項達到3458項,一網統管城運平台彙聚應用達到1150個。
龔正表示,下一步要聚焦創新場景應用和環境優化,走出符合超大城市特性的城市數字化轉型之路,下大力氣提升三個度,首先是參與度,更加注重市場化力量參與,培育更多有影響力的平台和龍頭企業和示範園區。二是便捷度,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服務深度融入生産生活,更接地氣、方便群衆,三是體驗度,進一步做實做細一鍵通適老化無障礙服務,努力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群衆。
上海仍然是外商投資的一片熱土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提問:前幾天出爐的數據顯示,上海去年實際使用外資額創新高,下一步上海會出台什麽新舉措改善營商環境,吸引外商投資?
龔正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四屆進博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強調了三個“不會變”,即“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再次向世界發出了開放的最強音。
外資是促進上海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上海的城市韌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和體現,去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額再創新高,達到225.5億美元,增長了11.5%,呈現逆勢上揚態勢。
龔正說,還有兩個數據十分可喜:一個是去年上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增加了60家,總數達到831家;另一個是外商投資研發中心去年增加了25家,累計達到506家。這說明,上海仍然是外商投資的一片熱土,是跨國公司布局産業鏈、創新鏈的首選地之一。
下一步,上海將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不會變”的精神,堅定不移推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爲外企投資上海、植根上海創造更好條件。
大力推進文化資源
向五個新城、大居、遠郊覆蓋
在回答關于如何提升城市軟實力、高質量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提問時,龔正表示,軟實力彰顯城市的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文化是城市軟實力的集中體現,一座城市最有味道、最有魅力的就是文化。圍繞加快建設更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我們重點要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龔正說,首先是塑造獨特的文化聲譽,大力弘揚城市精神品格。我們要發揚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三大文化的優勢特點,同時大力發展時尚文化,進一步提升上海文化的標識度。
第二是打造最美的文化空間,推動重大文化設施與基層文化場所融通,加快建設文化新地標。
第三是激發澎湃文化活力,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兩翼齊飛,推動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教育、文化與金融的融合。
龔正說,我們將進一步緊扣人民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首先是更優質,加快建設一批標志性的重大文化設施,比如上海圖書館的東館今年即將對外開放。其次是更均衡,大力推進文化服務資源向五個新城、大居、遠郊進行覆蓋,今年將完成100個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功能提升。第三是更便捷,圍繞15分鍾社區公共文化的服務圈建設,加快推出更多家門口的好服務好去處。
今年要開工建設滬蘇嘉城際鐵路等工程
龔正在回答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相關問題時表示,示範區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突破口。自挂牌成立兩年來,示範區聚焦制度創新,已經累計形成7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8項已經在長三角區域推廣,對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
龔正說,今年圍繞高質量和一體化這兩個關鍵,主要是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爭取更多突破。一方面在自主創新方面,圍繞重點難點問題,攻堅突破,努力形成更多具有含金量的自主創新成果 。比如建立人才協同創新引領機制,推動人才跨區域的暢通的流動;另一方面,在高質量發展中突出項目集中度和顯示度,重中之重是全力推進水鄉客廳建設,方廳水院、水系藍環等項目將全面開工建設。同時,滬蘇嘉城際鐵路、澱山湖岸線的生態治理也要實現開工建設。
上海將加大力度布局車規級芯片生産
解決“缺芯”問題
在回答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問題時,龔正表示,當前汽車正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所以新能源汽車也是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上海對此高度重視,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
上海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去年産值突破1600億元,同比增長200%;産量達到55萬輛,同比增長70%;全市累計使用的新能源汽車超過67萬輛,其中去年超過25萬輛,占新車銷售43%。上海也是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城市,目標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産量超過120萬輛,産值突破3500億元,建成滿足125萬輛以上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充電網絡。
龔正說,近年來,上海已從供需兩端推出一批支持政策,近期還將出台實施意見,比如推動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很多新能源汽車都是智能網聯汽車,去年下半年開始,智能網聯汽車“缺芯”問題比較嚴重,因此上海也正加大力度布局車規級芯片的生産,盡快解決汽車“缺芯”問題。下一步,還將繼續統籌推進技術研發標准,制訂推廣應用數據安全和基礎設施建設,在新能源汽車大賽道上加快培育發展新優勢。
讓各類人才獲得“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
在回答關于如何吸引更多人才,解決人才後顧之憂的問題時,龔正說,上海構築未來發展新優勢,關鍵在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的關鍵在體制機制創新,在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過程中,要堅持破立並舉,著力做好“加減乘除”四個方面工作。
龔正說,首先是在激勵上做加法,完善“揭榜挂帥”激勵機制,提升人才獲得感,第二是管理上做減法,加大放權松綁力度,積極穩妥下放崗位設置、職稱評審、科研管理權限,第三是在扶持上做乘法,整合科創、金融、信息等要素資源,放大乘數效應,第四是在評價上做除法,著力破解思維,加快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爲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
龔正說,我們通常講人往高處走,對人才而言,高處就是能夠幹事創業和宜居宜業的環境這兩個方面,所以一方面我們將爲人才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工作環境,上海有國家實驗室、國家級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衆多世界級的科創平台,還有大科學裝置,以及500多家衆創空間,這些都能爲廣大人才提供成就事業的廣大舞台。另一方面,我們將爲人才營造無後顧之憂的生活環境,聚焦人才關切的落戶、居住、醫療、教育等問題,提升服務精准性和有效性,讓各類人才獲得“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
上海將建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
從“一張床”到“一間房”到“一套房”
龔正在談及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推進情況時表示,解決好超大城市住房問題,必須堅持“房住不炒”,堅持“租購並舉”,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這一方面是解決新市民特別是青年住房難、住房貴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從供給端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抑制房價的重要舉措。
龔正說,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總的考慮是做到“四個堅持”。
首先,堅持多渠道供給,跑出建設的加速度。“十四五”期間,上海要建設籌措47萬套(間)以上保障性租賃住房,加上“十四五”前的13萬套(間),到“十四五”末將有超過60萬套(間)。去年已建設籌措6.7萬套(間),今年要加大力度,完成17.3萬套(間)。也就是說,兩年完成24萬套(間),即五年任務的一半以上。
其次,堅持優化結構,完善供應體系。要加快構建從“一張床”到“一間房”到“一套房”的多層次、多元化租賃住房供應體系。
第三,堅持職住平衡,優化空間布局,推動更多房源向五個新城布局,向26個産業園區周邊布局,向雖然遠一點、但軌道交通能夠到達的軌交站點區域布局。
第四,堅持精細管理,提升居住品質,更好滿足人們特別是青年人對品質生活的需求,完善配套設施,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打造有溫度、“悅生活”的租賃住房社區。
今年將推進金山至平湖鐵路線等
跨省項目建設
有記者提問,《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去年2月已獲批複,大虹橋地區建設已有美好藍圖。今年上海將有哪些政策措施、功能平台和重大項目,助力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藍圖”變成“施工圖”?
龔正說,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經國務院批複同意,《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已于去年2月印發實施,這標志著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將加快成爲長三角強勁活躍增長極的“極中極”、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彩虹橋”。“原來虹橋樞紐是上海的樞紐,現在是長三角的樞紐,是中國的、全世界的樞紐。”
龔正表示,今年上海將進一步強化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國際定位,彰顯開放優勢,提升樞紐功能,大力提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能級和顯示度,重點是三個“持續用力”。
一是在政策措施落實落細上持續用力。上海將圍繞企業聚集、産業升級、雙向開放,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政策,強化“三大”領域,即大會展、大商務、大交通,提供政策支撐和保障。
二是在功能平台賦能發展上持續用力。對虹橋國際商務人才港、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功能平台要加快提升能級,放大輻射帶動效應。
三是在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上持續用力。今年上海將推進金山至平湖鐵路線等跨省項目,還要加快滬蘇湖高鐵、市域鐵路嘉闵線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交通門戶樞紐功能。
今年要再爲老舊住房加裝2000台以上電梯
建立健全加裝後的長效管理
在回答關于如何推進老舊小區成片化規模化加裝電梯的提問時,龔正表示,爲既有老舊住房加裝電梯是提升市民品質生活的重要舉措,尤其是方便“懸空老人”下樓的重要民心工程。我們全力推進這項民心工程,去年的目標是1000台,實際上完成了1579台,一年就完成了比之前10年的3倍還多的量。
龔正說,今年我們將堅持“建管並舉”,以更大的力度推進這項工作。“建”的方面,今年的目標是完成加裝電梯2000台以上。積極推動從零星化加裝到成片化加裝轉變,關鍵是做到兩個“相結合”。
一方面,與發揮基層作用相結合。通過激發基層的活力,領導群衆共同參與,小區開展業主意願征詢。另一方面,與舊住宅更新改造相結合,推進小區內的加裝電梯和舊房更新改造結合起來,降低工程費用,減少重複施工,更加便民利民。
“管”的方面,我們要建立健全加梯以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實施好已經出台的《關于加強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管理的指導意見》,落實好業主、物業、企業等方面的管理責任,推動加裝電梯的長效管理,讓居民能夠安心放心地使用電梯。
世博文化公園南區力爭2024年全面開放
在回答關于公園城市建設相關問題時,龔正表示,我們打算“十四五”期間新增600座以上公園,使得全市公園總數達到1000多座,去年我們建了126座公園,今年將建設120座。
龔正說,下一步重點做到“三個注重”。一個是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比如黃浦江邊的世博文化公園,元旦三天開放就接待遊客4.5萬人次。世博文化公園南區也正在加快建設,有很多文化設施正在建設,我們力爭2024年全面開放。
第二,更好地讓全市人民共享, 在推進“一江一河”綠色生態公園和空間建設的同時,我們要加快“一帶”,也就是完成生態公園帶的建設,使得大型公園的布局更均衡。
第三是更好滿足市民的多樣化需求,重點是推進“公園+”工程,在公園增加文化體育等設施,同時推進公園的免費開放、延時開放,去年新增了三座公園的免費開放,39座公園的延時開放,今年我們還將持續的推進。
向上海市民祝福新春:
祝大家虎年大吉!
龔正在招待會最後說,上海的發展一直得到中外媒體和記者朋友們的支持。感謝大家爲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真誠貢獻。借此機會,向全市人民,向廣大的記者朋友們致以新春祝福,祝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虎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