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玮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戰略投資戰場風起雲湧,其中最大最重要的兩個戰略投資者就是阿裏(NYSE:BABA)和騰訊(00700.HK),資本將雙方的業務觸角不斷延長交錯,也帶來旗鼓不息的戰爭。
戰爭在兩年前就已經蔓延到了東南亞。
作爲印尼當地最大的電商平台Tokopedia,其兩位創始人認爲阿裏控股的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是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兩位創始人曾希望與騰訊聯手,2017年他們與騰訊高管進行了深入討論,京東(NASDAQ:JD)也有意投資Tokopedia,雙方耗時將近一年。
這場投資最終卻被阿裏截胡,背後的重要推手是軟銀的孫正義——他不僅是阿裏的早期且最重要投資方,同時也是Tokopedia的大股東——在孫正義的積極推動下,Tokopedia在2017年8月接受阿裏11億美元的投資,正式被納入阿裏系,並在16個月後再次接受阿裏和軟銀11億美元的投資,估值達到70億美元。
行業對戰略投資通俗的理解分爲兩種:一種認爲戰略投資是“你爲我服務”,一種認爲戰略是投資“我爲你服務”,前者被認爲更像現階段的阿裏,而後者則更像騰訊。
阿裏內部將投資並購看作是圍棋遊戲,頂層設計明顯,棋盤是基礎,被收購或控股的公司是否在自己領地獲得一隅的優勢並不重要,目的是聯合起來吃掉最多的黑子,幫助阿裏贏得全局勝利。
而騰訊的戰略投資是非典型的,他們的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之間沒有明顯分界,他們也並沒有一個確定要去達成的目標。騰訊更像是一種圈層式的投資方式,核心是“社交+內容”,越趨近中心圈層騰訊的控制力就越強,而在較遠的領域,騰訊采用少數股權爲主的投資方式構建生態,輸出基礎能力給合作夥伴,進而獲得進入新領域的機會,這與騰訊的連接策略相輔相成。
對戰略投資不同的理解,導致了阿裏、騰訊投資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邏輯和不同的投資節奏,而以AT爲代表的戰略資本,任何細微的動作都會對創投圈帶來巨大影響。
兩種投資邏輯:圍棋盤VS同心圓
今天阿裏和騰訊的投資風格在數年前恰恰相反。2011年之前的騰訊,投資案例多以並購爲主;而2013年之前的阿裏,投資也不像如今追求強業務耦合,更偏向一個有戰略眼光的財務投資人。
“抄襲者”的名聲和3Q大戰推動了騰訊在2011年的內部診斷會。診斷會後,騰訊把核心能力聚焦在流量和資本上,其中,“資本”主張的提出者就是劉熾平,在這位前高盛人看來,騰訊不可能涉足所有的互聯網産品,騰訊自此提出開放戰略,通過把投資作爲核心戰略之一,與合作夥伴建立生態合作關系,“只求共生,不求擁有。”
騰訊從並購爲主走向了少數股權投資爲主,而阿裏做出了相反的選擇。
(阿裏生態經濟體。資料來源/阿裏巴巴投資者關系官網)
2013年,是阿裏投資從財務投資者向戰略投資者角色轉化的關鍵之年。
在此之前,阿裏的投資業務散落在三個部門——集團投資部、B2B投資部以及淘寶投資部。值得注意的是,B2B投資部負責人紀綱,于2016年1月加入螞蟻金服擔任其戰略投資部負責人,2016年也是螞蟻金服投資策略的重要轉折點,過去主要圍繞自身的金融場景進行布局,這一年之後螞蟻開始關注綜合場景,先後投出了大搜車、曠視科技、哈啰出行等項目。
創業公司在接受阿裏的投資後,如何與這個徹底的戰略投資者去談合作?
一位被阿裏投資的企業合夥人向《財經》記者總結了他的經驗,“跟阿裏談戰略投資,最好的方法是他們投了你之後,你去看阿裏內部有什麽業務,你自己寫方案,自己主動進去把這塊業務搞完。”他回憶蔡崇信在2016年投資年會上談到的,主旨是阿裏其實並不是強勢,阿裏投完一家公司之後,非常希望被投公司來幫阿裏改造內部業務。
此前《財經》記者曾總結了在2017年6月的阿裏投資者日上蔡崇信對阿裏投資的邏輯闡述,他把投資並購看作是圍棋遊戲,在遊戲中,把棋子放在棋盤上,可以從任一點開始,任一點結束。“我們就是把正確的資産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戰略投資和並購是作爲贏得圍棋的一部分,給阿裏建立長期的戰略價值。”
而在2018年9月的阿裏投資者日,蔡崇信對這一圍棋式的投資邏輯做了進一步闡述,他說,“投資並購就像一個圍棋遊戲,仍有許多棋子散落在各地,需要有人合理規整擺放。阿裏會持續進行投資,因爲投資是爲了未來而布局,我們更樂于投向能爲公司創造‘1+1>10’效應的項目。”
而對于騰訊投資的“投行化”標簽,劉熾平也在騰訊2019年投資年會上進行了回應:“騰訊通過投資選擇有所爲有所不爲,不僅可以讓騰訊專精于自己擅長的業務,而且可以通過合作夥伴建立生態鏈,獲得進入新領域的機會。”
一位接近騰訊投資部人士向《財經》記者介紹,騰訊所定義的戰略投資有三類:
第一類通過投資或並購形成具有主控地位的平台型公司,比如騰訊音樂、閱文、微衆銀行;第二類,在核心垂直市場上可以和騰訊有很強聯動,最典型的就是京東、新美大、滴滴、58同城、拼多多;第三類,能幫助騰訊在其主營業務垂直産業鏈中,獲取更大的生態價值以及穩固護城河,比如遊戲、內容。
如果要用兩種意象來形容阿裏和騰訊的投資,阿裏是完全的戰略投資方,棋盤是其基礎;騰訊的投資則是去中心化的,更像是同心圓,以社交和內容爲圓心,其圈層不斷向外延展,最終目的都是爲了騰訊的連接戰略服務。
三類投資對抗:新零售、電商、2B
過去一年,AT兩家投資在各領域白熱化的對抗戰,去年初即高調打響。
在2017年末至2018年初,騰訊開始大筆投資線下零售,一舉投資了永輝超市、萬達商業、海瀾之家,並與步步高商業展開了全面戰略合作。
對于爲什麽大手筆投線下零售,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李朝晖接受《商業周刊/中文版》采訪時曾說,“外界認爲是應對阿裏的策略,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O2O的機會,我們認爲傳統行業和互聯網之間的結合和滲透帶來的商業機會是長期的,我們覺得以後沒有線下零售,零售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而比騰訊投資早得多,阿裏早在2016年10月,馬雲提出“新零售”戰略之時,就已經開始了對線下零售的攻城略地,包括內部孵化了盒馬鮮生,先後入股了三江購物、銀泰、聯華超市、新華都、高鑫零售。在騰訊對線下業態的強勢進攻下,阿裏又在2018年2月戰略投資居然之家。
外界或許不能理解。“戰略對抗價值不是騰訊投資戰略價值的優先級,在小紅書的案例上價格可能更重要。”一位接近交易的騰訊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到了2018年中,社群電商又成爲騰訊投資的一大重點。以拼多多爲首,社群電商項目諸如SEE小電鋪、山茶花、惠下單、多抓魚、小紅書、有贊、好衣庫、每日優鮮等先後獲得了騰訊投資。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2018年騰訊在電商領域的投資項目達到14例,是2017年公開披露8例的近兩倍。
餓了麽和拼多多,分別是阿裏和騰訊在2018年最重要的戰略投資——競爭對手美團點評上市前夕,餓了麽于去年8月和口碑組建成新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並宣布獲得來自阿裏、軟銀等超3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現已兌現),不乏狙擊之意;而拼多多在今年以來已經爆發多次與阿裏的“二選一”事件,對于拼多多深耕的低線城市市場,淘寶亦動作頻繁,在APP主搜第三欄上線“便宜好貨”特賣區,並升級聚劃算爲阿裏品質惠經濟戰略窗口,整合聚劃算、淘搶購、天天特價三大平台流量。
盡管阿裏和騰訊投資各自的重點領域不盡相同,但雙方戰略投資部的定位有兩點一致:第一都是爲了開拓新的市場、提供向新領域擴張的可能性;第二都是後方的防禦性武器,防止該領域被對手反超。
一片必爭之地:必須拿下新興市場
阿裏和騰訊在國內的增速都出現了放緩迹象,從2015年開始,印度和東南亞成爲阿裏騰訊搶占海外市場的必爭之地。
在印度,阿裏已經在移動購物及支付平台PayTM投入近20億美元,同時在一年內三次投資了印度最大的網上雜貨商Bigbasket;而騰訊的投資非常廣泛,主要投資項目包括打車平台Ola、外賣平台Swiggy,此外在電商、社交、教育、遊戲文娛、旅遊等多個領域均有涉獵。
在東南亞,阿裏已經在電商平台Lazada上豪擲了40億美元,還兩次領投了“印尼版淘寶”Tokopedia;騰訊在東南亞的重要投資項目是在線娛樂平台Sea,此外,騰訊在一年內兩次參與投資了印尼打車平台Go-Jek。
目前Lazada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是東南亞電商平台Shopee,其母公司Sea的大股東之一是騰訊,後者目前在Sea持股爲34.3%。有意思的是,Shopee總裁馮陟旻(Chris Feng)也曾在Lazada任職,他還和京東CEO劉強東——同樣是騰訊投資的公司——是老鄉,兩人都是江蘇宿遷人。
Shopee雖成立時間比Lazada晚了3年,但增速驚人,據App Annie數據,Shopee是2018年在東南亞下載量最大的購物APP,電商聚合網站iPrice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Shopee印尼和越南兩個市場的訪問量超過了Lazada。
另一方面,Tokopedia雖然只專注于印尼電商市場,但訪問量也十分驚人,據iPrice在2018年Q4統計的數據顯示,該季度電腦端和移動端月均訪問量最高的東南亞公司依次是Lazada(1.834億)、Tokopedia(1.536億)和Shopee(1.476億);此外,2017年亞馬遜在新加坡推出Prime Now服務,提供從冷藏啤酒,肉類到書籍的所有産品。
因爲特殊的地理環境,東南亞市場的電商業務還沒有出現絕對的主導者,電商滲透率僅爲個位數,而正因爲還沒有主導者,因此,阿裏對東南亞電商市場志在必得。
控股方阿裏還從總部調來了很多人協助皮爾·彭龍,包括Lazada聯席總裁印井(曾任天貓電器美家事業組總經理)、泰國區總經理董峥、印尼區總經理李純、越南區總經理張一星等,而他們此前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阿裏巴巴CEO張勇的助理。
另一方面,阿裏還在去年和前年兩次領投Lazada在印尼的競爭對手Tokopedia,專注東南亞市場的ATM資本創始合夥人屈田認爲阿裏的這一投資有兩重含義:“首先這是一個防禦性投資,避免Tokopedia被亞馬遜、騰訊、京東等競爭對手投資;第二,在東南亞市場,阿裏想押注整個賽道,而不是某一個賽手。”
騰訊在東南亞的另一項重要投資是Go-Jek,最初的Go-Jek是一個摩托車叫車平台,目前已經發展成和微信一樣的超級應用,提供18類按需服務,比如Go-Mart(百貨購物)、Go-Clean(房間打掃)、Go-Glam(理發化妝)、Go-Massage(按摩)等等。Go-Jek目前擁有100多萬名司機,每月訂單量超過1億筆,覆蓋2500萬名用戶,估值110億美元。
Go-Jek的最大競爭對手是東南亞另一個以摩托車叫車起家的超級應用——Grab,目前估值超過140億美元,是東南亞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其投資方超過30位,包括軟銀願景基金、豐田汽車、滴滴等,Grab還在去年3月收購了Uber東南亞業務,後者獲得Grab 27.5%的股份。
此前據外媒報道,Grab有意拆分其金融業務,並正與螞蟻金服和PayPal就潛在的戰略投資進行初步討論,不過,螞蟻金服方面否認了參與Grab的談判。目前,螞蟻金服以投資並購+移動金融科技輸出的模式,已經在印度、泰國、韓國、菲律賓、巴基斯坦等9個國家地區推出了“本地錢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新成立的“國字號”黑馬LinkAja,其由印尼電信、曼迪利銀行、印尼人民銀行、印尼國家銀行和國家儲蓄銀行將整合各自的移動支付服務後推出,這一舉措被業內視爲印尼政府對民營企業的防禦措施——後者紛紛在印尼擴張金融服務業務,人們越來越擔心它們會對本土企業造成威脅。
AT現實:大體量、獨角獸
在今天的中國互聯網世界,如果你是一名創業者,必須明白這樣一個“AT現實”:你的創業幾乎逃不開AT的輻射範圍,一旦你創業的領域是AT必爭的根據地,你往往很難決定自己的命運。
一位被投公司創始人向《財經》記者總結,“阿裏的投資分兩種,一種是進攻型投資,一種是防守型投資,我們就屬于防守,我後來才搞清楚,防守型投資就是它可以死,但不能被別人拿走。”
2018年是阿裏、騰訊相繼成立投資部十周年,兩家公司投資部的觸角已經無遠弗屆,且彼此交錯。
除了金額之外,阿裏、騰訊對頭部的互聯網公司影響力更大。
1月2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8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共收錄186家獨角獸企業,《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國內市場超過半數的獨角獸與BAT均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股權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估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獨角獸中,和阿裏、騰訊有關的獨角獸企業占比達到三分之二。
漢能投資創始人陳宏曾這樣向《財經》記者說道,“今天能産生一家自己做又不依賴頭部的企業,在阿裏系、騰訊系之外變得越來越難了。”
一位創業者曾經在是否接受阿裏的大比例投資中搖擺,對方告訴他:“你要想好,你是想成爲下一個王興?還是下一個俞永福?”王興與阿裏爲敵,俞永福成爲了阿裏合夥人,都是好選擇。于是,這位創業者深思熟慮之後,接受了騰訊的投資。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衆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