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香港買保險,順便就在香港又轉了幾天。
別看過去這些年,每年都有4000多萬人次的內地旅客訪港,但許多人是多次訪港,尤其大灣區一帶,去香港就像回娘家一樣方便,所以我估計還有至少7成內地居民從沒去過香港,不信做個小調查。
力哥粉絲都是關注理財的,你們在中國已經算少數派精英,估計去過香港的比例會更高些,但放到中國近14億人口總量裏看,還是少數。
上次去香港,我還沒開始做自媒體,一晃5年過去了,這次感覺香港還是有些許變化,所以想寫點對香港的感受,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全面地認識這顆“東方之珠”。
香港街頭
關于香港的評價,曆來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對香港有很高的好感度。主要是受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尤其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影視和流行樂,四大天王、Beyond、張國榮、TVB,周潤發、周星馳、上海灘、大時代,創世紀、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這些流行文化符號對內地60-90後持續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四大天王,曾經多少人的偶像
另一部分人則不怎麽喜歡香港,主要也是許多去過或沒去過香港的內地人在文化上覺得自己受到歧視,這個道理和大部分國人都不怎麽喜歡上海人一樣。
這部分內容太敏感,我就不展開說了。力哥之前寫舟山的文章只是順便提了嘴香港,我的大魚號就直接給封了…
順便說一句,“大陸”是針對台灣同胞而言的,針對已經回歸祖國的港澳同胞,我們要自稱“內地”,千萬別搞混。
港人內心對于內地人的優越感,不仔細觀察,很難明顯看出來。有時只是一個眼神,一句“呵呵”。
因爲港人的整體素養的確比內地高出一大截。
這和香港長期受英國文化影響(英國人是最典型“精致利己主義者”的代表),以及居民整體受教育程度比較高有很大關系。
最典型的就是在7-11裏,結賬時店員會給顧客道一聲“多謝”或“唔該”,顧客也會回一句。
我觀察了好幾個顧客,基本都這樣。
但在內地,我極少看到這樣的場景,基本上顧客都是大爺,覺得我給他錢賺,他給我道謝理所當然,我幹嘛要謝他?
但一方付出了勞動,一方付出了用自己勞動換來的金錢,買賣雙方難道不應該平等相待嗎?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在紅磡的香港曆史博物館。
我發現很多香港父母都會用英語或粵語給孩子生動講解博物館裏的展品,講解水平也不差。我在內地也走訪了很多博物館,但很少有家長能做這麽生動詳盡的解釋。
說起英語,很多內地人會覺得港人很裝逼,喜歡日常使用的粵語裏參雜大量英語。後來我們的外企員工也染上這個臭毛病,好像不夾雜幾個英語詞彙就沒法說話了,什麽“andy,這個case你follow下,下周二做presentation”。
但其實這些andy,sunny,Jeffrey,過年回家全成了翠花、虎子,二順子。
知乎上還有很多帖子,問在外企怎麽中英混說才顯得不裝逼。我覺得不管你怎麽混搭,在外人看來都顯得裝逼,因爲內地並不具備香港的語言環境,出了外企寫字樓,平時生活中沒人用英語交流。
就像日語裏有大量詞彙直接就用英語發音,港式粵語也有點這意思(滬語裏一些詞彙也是跳過國語,直接從英語翻譯到上海話,只不過今天絕大多數上海人自己都不知道這些詞源都來自英語),我在香港街頭常看到一個亞裔和一個黑人白人印度人並肩走著,等紅燈時,兩人在用英語交流,過馬路時又在用粵語交流,因爲老外實在太多,大部分港人已經習慣用粵語和英語混搭交流,夾雜英語的粵語才是人家日常生活中習慣使用的港式粵語,不存在裝逼一說。
哪怕你是土生廣州人,拿廣州白話去香港用,一張嘴港人就能聽出你的口音,而且交流時也會産生歧義。想象下我們去台灣旅遊,一開口當地人就能聽出你是大陸客,台灣那種酥酥的口音,以及許多詞彙用法上的差異,我們很難在短時間裏模仿出來。
在致敬香港黃金年代的電影《港囧》中,徐峥還特意拿香港警察的“港普”作爲笑料,因爲過去一百多年來,香港都沒有用國語進行日常交流的習慣,雖然過去20年中港兩地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多香港人能使用普通話交流,但一開口還是有濃濃的港味。
《港囧》
光從語言文字上看,香港不但和內地,甚至和廣深都很不一樣。香港街頭幾乎所有標志都是中英雙語,而在大學裏,則是英中雙語——英語是第一語言,粵語是第二語言,連7-11的老妪店員或路邊看報攤的老頭都能很流利地和老外用英語交流。蘭桂坊的菜單更是全英文的,服務員開口也是英文。
很多人說香港人很重視英語教育,這話不對,北上廣的父母才非常重視英語教育,人家香港人本身就生活在半粵半英的語言環境中,人家只是重視教育。
我覺得香港最大的魅力,正在于此——多元文化充分交融。
除了土生港人,香港還聚居著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移民。歐美白人、非洲黑人、中東的阿拉伯人、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泰國人、馬來人,還有現在越來越多的內地中國人,都擠在香港,從事各行各業的工作。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都能和諧相處,因爲地方太小,有時一棟大樓裏會出現3樓在做基督教彌撒,6樓在做佛教法事。
放眼世界,能擁有如此複雜多元文化的城市,我能想到的只有3個:紐約、香港、新加坡。
像巴黎、倫敦、東京這些也算是世界級大都會,但還是差了口氣,迪拜和曼谷的文化也很多元,但還是不如香港。
我很認同陳丹青的一句話:“去紐約主要看什麽?看人”。
在“海納百川”這四個字上,中國內地所有城市,包括上海和深圳,在未來30年內,都很難望香港項背。
從生物學上說,雜交是最好的交配方式,雜種是最優秀的品種,人類文明的曆次高峰都發生在多元文化充分交融,博采衆長的基礎上,所以我特別喜歡“海納百川”這四個字。
說到“海納百川”,過去大部分時候說的是上海,現在更多說的是深圳,但這兩座城市之海所包容的,主要還是各地中國人,而香港的海,包容的可是全世界的人。
在開放包容這一點上,香港不但遠遠把滬深甩在身後,也把台灣甩在了身後。
但香港也有不如台灣的地方。
改革初期,我們引入了大量港台資本,因爲對兩地了解甚少,我們也習慣稱呼“港台明星”,但當時都處于經濟騰飛期的香港人和台灣人互相都不怎麽待見對方,你一說“你們港台如何如何”,人家馬上要糾正你。
港人會覺得自己是日不落帝國的子民,中西結合,洋氣又多金,而台灣人則是土鼈。
台灣人則覺得自己是中華文化正宗嫡傳,香港是個殖民地,文化沙漠,和自己差遠了。
以我的感受,乍一看,香港人和台灣人在待人接物上的素養都很高,但台灣給人的感覺是更真誠,處處彰顯平常心,而香港則表現得相對更急躁和功利。
我覺得這主要是由于香港逼仄的生存空間所限。
香港房價執全國牛耳,拿香港做參照系,北上深還是差了口氣,放眼世界,也是貴得嚇死人。
雖然香港多山,可開發的建設用地嚴重不足,但香港還是有許多造在山坡上的房子,在港島上特別明顯。
都說香港乃彈丸之地,錯,澳門才叫彈丸之地。香港怎麽說也有1000多平方公裏,比過去幾十年不斷圍海圈地的新加坡還要大好多。尤其在新界,完全可以開發更多房子,增加供給,平抑房價,但以保護環境爲名,就是死活不肯放開,導致香港出現了很奇葩的景象:
一邊是以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爲代表的都會區人口爆炸,無數底層百姓住在鴿子籠一樣大的屋子裏,就算那些TVB明星,也只供得起一兩百平米的“豪宅”。
香港的籠房,看著會不會犯密集恐懼症?
另一邊是香港有無數巨大的郊野公園,人口密度極低,被港人稱贊爲“我們香港環境好”。
高房價對香港經濟的拖累,我覺得甚至比過去20年香港政治內耗的影響更嚴重。
說來也搞笑,當年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是我們學習追趕的楷模,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只有這幾個穩穩爬上了發達國家(地區)行列,但幾十年演變下來,這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走向完全不同。
日本變得超級佛系,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後長期原地踏步,從低欲望社會走向無欲望社會。這一點在旅遊上特別明顯,現在日本年輕人都不怎麽愛出國旅遊,我出國旅遊時,偶爾才能聽到兩句日語。
而和日本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樣已經爬上人均GDP3萬美元大關的韓國,則和我們一樣,正處于國民欲望大爆發的階段,雖然人口還不到廣東一半,但跑到世界各地,耳邊除了能聽到咱們的母語,還能到處聽到韓語,加上它北邊的兄弟,這個半島民族三天兩頭容易搞出點轟動世界的大事情。
當時和韓國做對標競賽的中國台灣地區,GDP雖然已被韓國拉開一大截,現在依然只是和葡萄牙、西班牙一個級別的中等發達經濟體,但人民也開始越來越佛系了。只是以台灣現在的發展水平,這個佛系來的是不是有點早啊?
而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一座城市,屬于四小龍中的另一組對標,30年前起飛階段,香港經濟還強于新加坡,2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兩地均遭重創,如今,香港已被新加坡拉開了明顯差距,人家的人均GDP已經提高到5萬美元以上,進入屈指可數的最發達國家行列,比新加坡更高的只有什麽盧森堡、瑞士、中國澳門等特殊的國家和地區。而香港還在4萬美元級別,雖然這幾年GDP增速不算慢,但主要是靠內地拼命輸血,和無依無靠我自強的新加坡相比,香港可以說是完敗了。
新加坡地標建築魚尾獅
香港和新加坡的崛起之路很像,早期都是出口加工和轉口貿易,然後是大力發展以金融和旅遊爲代表的現代服務業。
但新加坡走的是國家資本主義道路,有一個強勢的大政府,政府對普通國民的居住需求給予了充分保障,避免國民陷入炒房漩渦,把經濟引導到倚重房地産的方向。
而香港從過去的港英當局到回歸後的特區政府,走的都是減少幹預,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道路,小政府模式,政府並沒有很好地解決普通百姓的居住問題,導致香港年輕人不敢辭職創業,只敢拿著高薪供樓,最後導致全社會資本越來越傾向于集中在少數地産寡頭手裏。
如今手裏有房的,可以輕松坐等房價和房租上漲,財富不斷提升,而手裏沒房的,則只能幹瞪眼,被吸血。
而中央政府過去對香港的輸血,在這種強馬太效應的制度安排下,也很難惠及香港底層民衆,從而引發更多的民怨和階級對立,進而出現更嚴重的政治內耗。
當港府試圖改變這種局面時,地産寡頭作爲既得利益集團,勢力極大,拼命阻撓,港人說香港已是“李家城”,並非調侃。
過去十年的移動互聯網革命,香港遠遠落後于內地,就是因爲這麽高的房價壓在身上,香港年輕人不敢冒險創新創業,大家都寄希望于進一家大公司,安安穩穩領薪水。
人們所有經濟活動都得在土地和房屋的實體基礎上,房價房租不斷漲,會推高所有經濟活動的成本,也就是通貨膨脹。
香港優衣庫一個普通店員的月薪是15000港幣(約13000人民幣),乍一看很高,但香港物價也高的嚇人。
香港地鐵隨便坐坐就是十幾元,坐機場快線更是要價100元(約86人民幣),要知道北京機場快線票價25元就已經天天被吐槽了。
吃的更貴,一頓飯隨便吃吃就是兩三百,要吃精致點,一頓飯人均消費600港幣起。所以10元的紙幣基本就是零錢,100元的紙幣也是一眨眼就不見了。
我在大嶼山寶蓮禅寺吃了上面這點素齋,也要140港幣(約120人民幣)。要知道,廟裏的價格還算良心價。
盡管房價高、物價高、人口多、生活壓力大,在這樣的擁擠環境下生活,理應折壽才對,但香港的人均預期壽命卻是全球最高的。
如果真有什麽長壽鄉,那絕不是什麽保加利亞莫斯利安或者廣西巴馬,那都是騙老頭老太去買保健品的,真正的長壽之鄉就是香港。
乍一聽好像不可思議,仔細想想,很好理解。
經濟越發達,物質越豐盛,相應老百姓的保健意識也會越強,老百姓願意在看病上花錢,醫療技術手段也就越高超,相對來說,老百姓的壽命自然就會越高。
不愁吃穿後,最關鍵的差異就是醫療技術。很多人生病了,在老家醫院的待著就是死路一條,只有第一時間轉到北京上海,才有活路。
一樣的道理,有些病,北上的醫院也沒辦法,如果有錢,趕快去美國治,說不定就能治好。
全世界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全是發達國家,也包括日本和亞洲四小龍。
我國預期壽命最高的是香港、澳門、上海、北京、天津,還有江浙兩省的經濟發達城市,最低的則是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等西部省區。
從健康長壽的角度看,這也是爲啥大家都想往沿海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擠的原因。
香港人的保健意識真的很強,香港人很喜歡健身,地鐵裏也到處都是相關産品的廣告。
這則廣告超有意思,把溫拿五虎這5個50後老頭邦叫出來,做預防前列腺癌的公益廣告。
現代食品加工業導致越來越多的激素問題,引發生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癌症發病率不斷提高,男性主要是前列腺癌,女性則以宮頸癌和乳腺癌爲代表,現在很多內地中産女性時興去香港打可以預防此類癌症的HPV疫苗。
說到公益,也能特別看出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發展水平。公益組織越發達,老百姓參與公益的熱情越高,說明這個地區的發展水平也越高
香港對公益的熱心,超出我的想象。
在香港大學,我看到大量援助內地貧困地區的公益海報。
這是地鐵裏鼓勵器官捐贈的公益海報。
對LGBT人群的平等對待,也算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吧。
在這打個賭,10年內,內地不會出現類似的公益廣告,10年後,運氣好的話,或許在深圳能看到吧。
還有像不在地鐵飲食,電梯左行右立,不在公共場合喧嘩,不亂穿馬路,不隨地吐痰,垃圾分類丟棄處理等市民素養軟實力上,雖然內地大城市這些年的進步也很快,但和香港比,還是差距明顯。
上海和深圳是我覺得城市軟實力最棒的內地城市,我經常吐槽,開車一出上海,哪怕只是江浙兩省,司機素養就和上海差了一截,晚上經常能碰到開著遠光燈會車的,但和香港一比,上海和深圳都還有進步空間…
說到開車,再多說兩句。大城市堵車是全球性難題,但香港在交通方面做的真是棒。
一方面得益于香港司機的高素質,搶道加塞拖尾這種事極少發生。
另一方面得益于香港的道路設置。
比如盡可能進行人車分離,在主幹道兩邊,行人要麽走高架,要麽走地道。
比如出租車不允許隨叫隨停,避免了隨意變道,堵塞車道。
再比如鼓勵民衆靠地鐵出行,香港地鐵車體寬,班次密,速度快,到站後和周邊建築連成一體,四通八達,非常方便。
還用經濟杠杆鼓勵錯峰出行,比如越來越多人需要過港深雙城生活,通勤需求強烈,所以早上9點後搭乘東鐵線往返落馬洲(福田)口岸可以打7折。
這幾年,隨著深圳的強勢崛起,內地唱衰香港的聲音屢見不鮮,甚至一部分香港年輕人自己對香港的前景都表示悲觀,紛紛北上深圳尋求出路,但我覺得香港依然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在大灣區規劃綱要裏,中央對香港的優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香港繼續做你高大上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還提出了“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意思是在“一國兩制”大背景下,香港就是中國面向全世界的一塊跳板——唯一的跳板。
(澳門就開開賭場,賣賣蛋撻好啦~)
金融方面,離岸人民幣中心就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中心建設再怎麽搞,內地的自貿區再怎麽突破創新,也不會動你香港的奶酪,放心。
香港銀證保的廣告都做得很養眼。
這是南洋商業銀行的“正義聯盟”主題銀聯借記卡。
但是港元的銀行存款利率水平,也是很讓人揪心的…
這個是年過百半的浩南哥做的保險廣告。
那句廣告語真的很紮心:“如果能活120歲,你的人生會是怎樣?”
大家別覺得活到120歲這種事是保險公司忽悠大家的,保險公司也不是傻子,如果老百姓都覺得這事不可能,你拿這個作爲打廣告的由頭,不是打臉嗎?
現在香港人均預期壽命已高達84歲,很多香港的80-90後年輕人真的認爲,如果好好保養,平衡膳食,科學健身,別出意外,等到生物科技大爆炸來臨,活到100歲真是很正常的,120歲不是夢。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或許真是小沈陽說的:人活著,錢沒了…
當然,香港保險比較複雜,坑也很多,還屬于小衆化投資品,對大多數內地居民來說,現在買好境內的那些高性價比消費型保險就夠了,不建議大家瞎折騰。
除非你手上已經有幾百萬資産,能每年至少拿出1萬美元專門做資産海外配置的,再考慮香港保險吧。
所以力哥這次就是去香港買保險的,傲嬌臉~
除了金融,香港的另一個中心就是航運貿易。
由于自由港的優勢,香港本來就是非常繁忙的國際中轉站,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在這彙聚。包括中國內地居民要出國,有些國家和我們沒有直飛航線,最方便的轉機地就是香港,這個優勢在很長時間內,也不會被廣深超越。
隨著中國不斷崛起,未來中外交流中的各種糾紛也會越來越多,你不是通用英語,還使用英美判例法系嘛,那以後有爭議了,就到香港來解決。
你看,這就是“一國兩制”在今天這個時代的妙用。
還有一塊大灣區規劃裏沒說的,我覺得未來也還是香港經濟的核心産業,那就是旅遊文化。
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人們的需求正在發生又一次質的飛躍。
從最開始吃不飽飯到吃飽飯(溫飽階段),到有了汽車彩電冰箱等各種工業革命産物,來提升物質生活的品質(小康階段),再到這些物質需求都滿足以後,無法再激起人們的消費熱情,就轉而對精神文化需求投入更多的金錢(富裕階段)。
這也是爲什麽我一直堅定地鼓勵大家定投傳媒指數基金。
這一點,今天日本最明顯,向全世界販賣日本文化已成爲日本經濟的核心支柱。
今天的巴黎、羅馬,都是如此,未來香港也是如此。
在城市化發展早期,大家都拼命追求經濟利益,顧不上文化發展,所以深圳一直被稱爲“文化沙漠”,但當一座城市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後,市民們肯定要逐漸追求品質生活,各種文化藝術産業就會繁榮起來。
港鐵廣告裏最多的就是各種文藝演出信息,未來的北上廣深也會如此。
未來大灣區的經濟中心一定是深圳,但文化中心卻可以是廣州和香港,香港就讓老錢和老人享受,想要奮鬥的雞血青年就都跑去深圳追夢,這也是一種蠻合理的搭配。
寫到這裏,難免又想到滬港兩座城市的對比。
上海話中的“巴子”(素質地下,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在上世紀80-90年代,只有兩個地區的人群有幸獲得特定歧視性稱謂:港巴子、台巴子。
這算很給港台同胞面子了,其他人只能統稱“巴子”。
在我印象中,我身邊的上海人對香港人基本都沒啥好印象,說起香港,覺得不過如此,沒啥好玩的,非常排外,擠得要死,內心扭曲,無非是占了上海封閉後這40年時間差的便宜,正房空缺,小三上位。
其實吧,半斤對八兩,我覺得這也是全國人民對上海人的印象…
仔細想想,滬港兩座城市除了地形不同(上海平原,香港多山),亞文化圈不同(上海吳文化,香港粵文化),很多方面非常相似。
都位于大江入海口,都是本土文化和英美文化雜交的産物,都以金融和航運貿易爲支柱産業,都有過鴿子籠一般逼仄的生存空間,從而形成了“精致的利己主義”特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發行港幣的彙豐銀行全稱叫“香港上海彙豐銀行”,英文縮寫HSBC,其中的S就是Shanghai,滬港兩地彙豐銀行大樓的造型也幾乎一毛一樣。
香港還有一家銀行叫“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其實要追究49年以前的曆史淵源,很多香港的銀行和資本財團都能追溯到上海,包括49年大量上海資本家南逃香港,也對香港文化産生了影響,不少TVB老戲骨都會講上海話,香港導演裏我認爲最牛逼的王家衛拍的《花樣年華》,也是借60年代香港的肉身,還40年代上海的魂靈。
這兩座城市的文化基因特別像,都自命不凡,逼格很高,不是很看得上草台班子,這也是爲什麽上海這座城市一直沒能興起第一流的互聯網巨頭的重要原因——上海的年輕人以學好英語,進世界500強拿高薪,互稱andy、sherry爲榮。
上海這些年也一直在反思,爲啥上海就出不了馬雲。
其實我覺得沒啥好反思的,馬雲在草根創業階段,離開上海很明智,因爲還不知道你今後能不能成,等你成了,這座城市還是很歡迎你的。
上海把當年的世博園區核心地塊改建成了總部經濟CBD,而不是什麽創業孵化基地,因爲這麽貴的地皮,不給500強當總部,真太可惜的。至于互聯網創業公司,可以去更偏遠的地方嘛,那裏房租也便宜不是?
還有上海在趕走各種制造業工廠後,卻主動引入了特斯拉的生産線。
所以我覺得上海和香港的基因都是:你牛逼,我待你爲上賓,你還什麽都不是?要麽證明給我看,要麽滾蛋~
上海無需孵化阿裏巴巴,只需引入阿裏巴巴;無需孵化特斯拉,只需引入特斯拉。
香港也不用搞什麽數碼港,搞了那麽多年也沒搞出個毛線,安安心心做高大上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就好了。
擔心香港的科技金融落後?沒關系呀,外包給隔壁深圳做就行了,深圳有現成的華爲、中興、騰訊、平安、比亞迪……還有無數排不上號的初創型企業,在996拼命工作。
香港和上海一樣,應該是有著無窮豐富的文化生活,給小資、中資、大資和土豪們享受生活的地方。
更何況香港的教育和醫療都是世界一流的,內地資金要出海繞不開香港,香港綠卡也非常好用,內地有錢人,還是會拼命湧入香港。
所以香港房價,雖然高得令人痛恨,去年以來也的確在下跌,但我沒有那麽看衰。就算未來一段時間漲不動,也不至于再暴跌。
只不過香港的房子,我是真心不建議再買,投資價值不高了。
而幾乎沒有任何曆史文化積澱,也沒有任何既得利益群體帶來的曆史包袱的深圳,則是上海和香港的鏡像,也難怪香港人談起深圳,真叫一個“五味雜陳”。
所以我真的好喜歡深圳呀~
朝氣蓬勃的深圳
PS:這次我去香港住的是位于尖沙咀的香港基督教青年會酒店(港青),就像這家酒店自己宣傳的,“我們有最好的鄰居”。
非周末時段,大概800元人民幣一晚,性價比非常高,在尖沙咀隨便租個小破房間也要400。
出門10分鍾步行半徑內,就能抵達星光大道(維多利亞港)、地鐵尖沙咀站、地鐵尖東站、1881、西港城、香港郵輪碼頭、天星小輪碼頭、半島酒店(聽說有香港最好的英式下午茶)、九龍公園……無論是就地逛逛還是出行都非常方便。
由于長期是英國殖民地,香港的基督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一樣,非常昌盛,港青大樓還會用來開展各種基督教青年會活動。
最後以昂坪集市《與佛同行》影院裏的一段關于佛教的介紹文字結束本文——
這座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真心建議你,一定要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