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世界裏從來都不缺少逆襲人生的勵志故事。如今叱咤風雲的資本大亨,可能曾經也是食難果腹、艱苦度日的“小人物”。翻開時間的記事簿,這些白手起家、勤勞致富的故事往往更加能夠引發我們心靈的震顫和共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無論是因爲機遇還是能力,他們都用自己的致富經曆,完成了人生最華麗的逆襲。
林世铿:苦力做出來的億萬富豪
香港慈雲閣董事局永遠主席林世铿(圖中)
林世铿的大名,在家鄉惠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個富豪能名留桑梓、譽滿鄉鄰,與財富多寡有關,但不是全部。
“潮汕富豪榜”上,益豐集團林世铿家族的財富爲80億元,與馬化騰、姚振華、黃光裕相比,絕不是一個等量級。可一個人的身價與影響力,並不等同其創造並擁有的財富,更要看其“吐納有道”善果有多大。另外,財富源于智慧的結晶與勤勞的耕耘,可在不同等的起跑線、不同等的環境下,每一位“競跑者”收獲財富的意義也不是等值的。
從潮汕體育館、汕頭達濠醫院、揭陽紅十字慈雲醫院,到饒平龍灣學校、潮陽銅盂學校、揭陽溪南學校,再到慈雲大橋、慈雲大道等一個個捐助項目,林世铿無疑是一位樂善好施的熱心人士,可更激勵家鄉人的,恐怕還在他白手起家,一路坎坷、60挫折和艱辛的玩命打拼曆程。
廣東惠來葵潭鎮
林世铿,生于1931年,今年87歲,祖籍廣東潮汕地區惠來縣葵潭鎮玄武村林厝巷儒林第,惠來率屬揭陽,葵潭是揭陽的交通要沖,也是“水果之鄉”,盛産荔枝。
一個“苦”字,寫盡了林世铿的童年。林世铿的阿公林燕捷,是清末秀才,在家鄉教書爲生。父親林四川,是個小商販,開了一間雜貨鋪,可在林世铿的腦海裏,父親的印記是空白的,因爲他出生才3個月,父親就死于非命。30歲的母親余奕妹年輕守寡,帶著他二個哥哥、二個姐姐,加上他,靠開荒種地爲生。當年村裏不少人風言風語,說余奕妹遲早會改嫁 ;即便家境窮困潦倒,堅忍的母親始終矢志不渝,鐵心與家人在一起。由于家裏窮,二哥自小就賣給人家。1943年,惠來大旱,大饑荒年間,二姐餓死了。
葵潭那一彎綿延迤逦的龍溪水,是從高山峻嶺中流出來,過去山裏多産竹,不少人早年靠編竹器爲生,比如編簸箕、籃筐。幼小的林世铿,也跟著哥哥、姐姐學編織竹笠,還編得快趕上大人。
大哥比林世铿大10歲,到1945年已能養家糊口,家境稍有改善,14歲的林世铿,才被送進學堂識字。林世铿後來說,他“拜過孔子,但沒進孔子的門”。原來,林世铿卻無心向學,母親苦勸無效後,到第二年就辍學,到西嶺礦山洗錫尾,開始了做苦力的打工生涯。“錫尾”是土話,就是在選剩的殘存錫土中,重新洗出錫來賣。爲了多賺錢養家,他總是比別的礦工多洗出一點錫,苦幹加巧幹,也多點收入。當年,別人一天只能洗一斤錫石,可他居然可以洗五斤。原來,他從洗礦池、洗礦工具上多琢磨,效率比其他礦工高。
“世铿院”雕塑
1949年新中國成立,林世铿被安排在惠來西嶺礦業社工作。由于腦子活,肯幹,據說,他還成了“土專家”,幫礦上工程師找到未發現的礦脈。1958年後“大煉鋼鐵”狂潮中,林世铿被晉升爲葵潭興農煉鐵廠副廠長。爲了搞生産,曾三班倒,連續二周沒睡覺,最後累到住進醫院。
“命運痛治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政治風雲多變幻,童年命運多舛的林世铿,到青年時又厄運臨頭,在那種特定政治環境及複雜人際關系中,莫須有頭上被扣上黑“帽子”,連連數月就是無休無止地批鬥。痛苦不堪之際,偶爾與朋友聊天談及香港,故而萌生逃離屈辱、苦痛,赴香港謀生的念頭。
1959年,幾經周折,林世铿在香港定居,時年28歲,開始赤手空拳打出人生新天地。當初,林世铿是先投奔香港九龍北部石硖尾一個葵潭老鄉家裏,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潮商開辦的塑膠廠裏打工。這家塑膠廠生産塑料花。從小吃苦耐勞的他,很快地掌握塑膠廠機械、壓模等全套生産程序,深得老板賞識。從最初一天8塊工錢攢起,加上省吃儉用,1960年,有了一點積蓄的林世铿,謝絕老板加薪挽留,買了一套二手壓塑設備,開始了自主創業。
林世铿(左6)接待世铿院參訪者
剛開始,與其說是廠,不如說是林世铿一人作坊,沒錢雇幫工,白天交貨,剩下時間就是自己幹。在他創業那時,塑料花市場已經逆轉,出現行業過剩,産品大量積壓,賣不出去。剛剛起步的林世铿,第一次創業失敗,只好關掉機器,再次變爲一個打工仔。
上世紀60年代,香港有兩個行業崛起,一是制衣業,二是地産。林世铿又看上一個行業,香港人叫“水喉”。 顧名思義,“水喉”就是水龍頭,即供水行業。港人在“水喉”一詞用意很廣,比如不給你贊助、打廣告,就說關掉你的“水喉”。宏觀調控時有“放水”之說,那關“水喉”,就是引申爲緊縮。在朋友支持下,林世铿籌湊了20萬港元,于1962年夏在香港新界開了一家“水喉”公司。因爲他會管理,加上質量、服務都不錯,工人也喜歡跟他幹,還是賺了一點錢。
1963年,香港制衣業的巨大潛質以及廣闊前景吸引了林世铿,加上他也感覺到“水喉”這門生意,有行業局限性,于是決定轉行。盤掉“水喉”公司後,開起了一家制衣加工廠。
香港慈雲閣
林世铿有個榮譽職務,叫香港慈雲閣董事局永遠主席,與他創業經曆有關。1963年,轉行制衣業的林世铿,在慈雲山道23座的地下室,租了3間小廠房,創辦了“益豐制衣廠”的前身。起步時,不光廠房簡陋,縫紉機還是別人淘汰下來的,一名技工,6名車工,幫人代工制衣。
生意紅火後,他開始在慈雲山空地上蓋起了鐵皮廠房,1966年又租地擴建廠房,正式注冊了“益豐制衣廠”。香港 慈雲閣,是本港著名的文化景觀之一,到那兒可以品味中國神話的古老味道。慈雲閣,前身是招利伯廟,幾次搬遷才移至慈雲山下,原本在益豐廠旁,兩家一前一後挨著。1968年,在林世铿建議下,由他出資在山上圈地建設,加上後來要征地興建慈雲山警署,包括益豐廠在內都要搬遷。後來,林世铿提供資金,被慈雲閣理事會推選爲慈雲閣總理,于1970年開始動工興建。
成規模後,慈雲閣還開辦慈善爲本、濟貧救災的機構。今天到香港黃大仙區旅遊,慈雲閣是繁華都市中一大景觀。
對林世铿的創業,有人如此評價:“一衣”振益豐,“一衣”占市場,“一衣”定天下。這與益豐廠的代工模式有關,當時他們的拳頭産品是勞動服,在東歐、越南、前蘇聯等地市場特別走俏。有一段時間,在越南批發市場的八九成棉衣,都是出自益豐生産線。
從益豐制衣廠起步,林世铿家族的益豐集團後來相繼辦起了益豐貿易、葵铿皮革、其仕企業(國際),事業版圖擴展到內地、美國、新加坡等地。其中,惠來葵陽工業區,就是上世紀80年代在林世铿倡議下開辦,他首先在工業區創辦葵铿皮草廠,後來在他帶動下,林寶喜、林庭鋒等港商陸續來投資,讓惠來工業經濟得以大的發展。
香港慈雲閣,是個廣結善緣不謀利的慈善機構,裏面不少成員理事,是林世铿家族的旅港潮汕鄉親。過去,不論是香港風災、水災、火災,還是廣東或者潮汕家鄉出現災情,慈雲都會發放或者捐助赈災物資、或者救災款;林世铿在家鄉捐建學校、醫院、路橋等公益項目那就更多了。
林世铿與妻子郭玉英育有8個子女,共6兒2女,按潮汕傳統說法,“五男二女”就是最爲理想、圓滿,多子多福。其二代,均在美國留學,且皆事業有成,一時成爲家鄉佳話。
在美國興辦制衣廠,與長子林金招等二代接班有關,家族事業主要由長子林金招、次子林任子、以及小兒子林資健等領導,益豐集團的事業領域涉及地産、服裝、養殖、科技、皮草、機電、傳媒、國際貿易等,已是多元化、國際化跨國公司。
央視“經濟與法”截圖
皮草業,曾一度令林氏家族事業邁上新的輝煌,所謂“成也皮草、損也皮草”。央視“2016國門利劍在行動”系列節目之《狐狸皮下隱藏的秘密》,揭露了“3年走私狐狸皮35萬余張,案值8.8億元”中隱藏的謎底。2016年,“1301走私皮草案”( 葵铿皮草走私案件)判決,被告單位惠來縣葵铿皮草二廠、葵铿皮革皮草有限公司(香港)因犯走私普通貨物罪,分別罰金7.5億元、3.5億元,林金招等人被判有期徒刑。
自此之後,林氏家族成員已很少公開露出。如此來看,家族企業經營要有底線意識,不越界,遵紀守法是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內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