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道 新加坡以彈丸之地,在短短十幾年取得了“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稱號,自有可取之處。世人在談到新加坡崛起的時候,多將其歸功于其前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超凡的洞察力和務實的治國方法。偉人之功過向來留給曆史評判,當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這位新加坡國父何以備受推崇,而他的後人,又以怎樣的方法繼續其精神?
《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這本書是已故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之女李玮玲女士肺腑之作。伴著多張未曾公開的李家照片,李玮玲揭開了新加坡“第一家族”的神秘面紗,從女兒的角度出發,追憶了已彙入曆史河流的偉人風采。虎父無犬女,李玮玲不失其父風姿,對社會公共事務自有一套自己的見解,言辭犀利,尖銳地指出問題核心;觀點鮮明,處處從國家福祉出發。而作爲專業出色的小兒神經科醫生,其對新加坡的衛生、教育、醫療等方面提出了有見地的看法。
《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一書封面
非偶像化之偶像
往事皆隨時間流逝變爲過往雲煙,偉人功過都留于曆史和後人評判。李光耀作爲新加坡國父,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在生前極力避免人民將他當作偶像來崇拜,謹防和抗拒被偶像化,而和父親關系親近的李玮玲也謹記這一點。
李玮玲在書中提到,其父李光耀終生所做盡爲謀國家福祉而行,不會僅爲構建親民形象而故作姿態。縱觀全書,李玮玲在稱呼李光耀時,並沒有采用“我的父親李光耀”,而是“內閣資政李光耀”。國家先行于家庭,國人福祉重于家庭利益,李光耀的一生都在爲新加坡奔波。李光耀過世時,新加坡更是上演了場新加坡版“十裏長街送總理”。而李玮玲在表達感動之余,始終堅持認爲,父親只是做了他覺得應該做的事情,有能力之人方爲治國良人。父親過世之後,不論國人或自己,都要堅強,有勇氣地邁入“後李光耀時代”,善待彼此,照顧彼此,爲新加坡人打造一個更美好的新加坡。
爲國人服務的角色立在家庭角色之前,但這並不表示李光耀不是一位好父親、好丈夫。其一言一行能讓女兒銘記多年,更是以因和父親性格相像爲榮。雖說不將父親偶像化,卻處處以父親爲偶像。這樣一位備受女兒尊崇的父親,自然是一位不可挑剔的好父親。李玮玲在書中描述了父親對于自己的教導,那些平等對人,簡樸生活的理念皆來自于其父。和李光耀相同,對于已年過半百的李玮玲來說,職業角色先行于個人角色,國家福祉高于個人利益,國事始終銘記于心。這種對于父親終身理想的繼承,便是對父親的一種至高尊敬。
李玮玲至今未婚,在父母晚年時候一直陪伴在其左右,亦照顧了李光耀在世的最後幾年。在談及爲何選擇單身之時,她稱道,自己沒有辦法成爲像母親——何玉芝女士那樣一位優秀的妻子。李光耀夫婦的深厚感情和多年來的相互支撐讓女兒對于婚姻生活有了一個高標准,既然志同道合之人難有,不如獨自生活更爲自在。這樣一種獨身的選擇,既是自我訴求,又何嘗不是一種對父母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虎父無犬女
1980年,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訪華期間乘船遊覽長江,他和李玮玲在船艙中看書。(圖片來自新加坡《海峽時報》)
作爲李光耀的獨女,李玮玲繼承了父親超凡的洞察力和堅韌品性,在學業、職業上表現出色,對當下時局的各項事務自有立場,並非完全同意其父觀點。而她小兒神經科醫生的身份獨特,讓她在教育和醫療上見解獨到。
不論是國事或世事,李玮玲都可謂眼光毒辣,一眼可見症結所在,這一點倒是像極其父。李家崇尚簡樸生活,李玮玲始終訓練自己滿足生活的基本所需,並舍棄生活享受,她表示了對于新加坡“Y一代”(美國人把1983年到2000年間出生的人稱作“Y一代”——本網注)的擔憂。她擔心新加坡“Y一代”年輕人沉溺于享樂主義,無法在逆境中成長。新加坡得以在十幾年內迅速發展,李光耀功不可沒,但更爲重要的是勤勞刻苦的人民和規定森嚴的法律。而新的“Y一代”,未必能理解新加坡建國時的艱難處境。自由乃是限制之下的自由,新加坡是“絕地重生”的新加坡。“Y一代”能否理解吃苦主義背後的良苦用心,確實值得深思。
李玮玲爲人理性且務實,在看待教育問題上冷靜客觀。不論是“虎媽教育”、“精英教育”、“補習班問題”,或是新加坡“小六會考制度”和“雙語政策”,她都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以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國家利益爲衡量標准,提出觀點。不論是哪一種教育,她都未曾全然否定,以“世間之事皆有可取”之態度,指出其合理可取之處,認爲應以學生本身不同而因材施教,切不可取一刀切的做法。受其自身所受教育和自身職業影響,她十分看重學生的全面教育、品格教育和幼兒教育,認爲學生應當各有所長,好的社會應該是讓各種學生能夠各有所學、各司其職、各有價值的社會。這些觀點,已經超越國家層面,從人類現行教育制度發展高度來看,也極具價值。
李玮玲心系人民,有很強的同理心和同情心,這或許致使她踏入醫生的行業。而她本人對于貧苦人民的關照使她始終保有醫者初心,書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她與病人們的故事。倘若說對于父母親人,李玮玲是感情深厚的話,對于她的病人們,她不可謂不情深義重。而在其位者知其難,難得的是重難之下,她始終保有對醫療事業的熱情。各國的醫療體系都存在問題,新加坡亦不能避免,李玮玲始終強調的是醫生是懸壺濟世,而不是賺得盆滿缽滿的行業,應當以病人爲重。不論是病人自身的問題,還是醫療體系本來的問題,她都想辦法去改變、去改革。從本書之中,可以見得改革其艱難和改革之成效。
而以上內容也不過是書中內容小小的一角。本書共收錄七十五篇李玮玲過去十二年在《海峽時報》和《星期日時報》中所發表的文章,並重新編排。全書分作兩個部分,十個板塊,分別從個人和國家角度出發,以自述方式綜述了李玮玲的人生和她所熱衷的醫學事業。雖然李玮玲在本書序言之中自謙爲理科生,非能言善道,然她確實算得上一位講故事的高手。不論國事家事世事,都能用輕松的筆觸、幽默的語氣,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地娓娓道來,極具可讀性。書中更有五十多張之前從未公布的李家照片,大多來源于李氏家族的私人影集,向人們展示了這一“神秘家族”的真實生活場景。(文/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