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早晚高峰,共享單車已經成爲人們接駁地鐵或公交的便利代步工具。這一共享經濟標杆已經融入世界不少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未來,共享單車的發展還有哪些增長點?從全球看,隨著技術、運營模式等多方面創新,以及精細化發展趨勢,這股由中國掀起潮流的共享單車模式,潛力依然巨大。
發展更需“精耕”
共享單車在中國經過前期快速的鋪量式擴張後,現在進入了調整期。對此,摩拜單車副總裁田鵬表示,現在需要的是更精細地發展,開拓更多價值空間。
田鵬說,對不同的國家,需要不同的發展策略去適應,摩拜單車已遍布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2億用戶,一些地區好的經驗和做法,也可以在各地間相互借鑒。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新加坡,共享單車須停放在劃定的“格子”停放區。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等機構與摩拜單車等5家共享單車公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提倡在公共區域提供規範的共享單車服務。停車入位正是新加坡不斷改進共享單車的一個新進展。
開發休閑價值也是共享單車發展的一大趨勢。摩拜單車于本月中旬在北京、上海、深圳、倫敦、米蘭、柏林等50多個城市舉辦了“騎行探索城市未知”的街頭日活動,旨在倡導人們以騎行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據摩拜單車大數據顯示,中國不少城市周末活躍在公園、商業街等休閑區域的騎行數量明顯增多,且人們在騎行過程中更願意繞行,選擇的騎車路線往往不是最短的路線,而是舒適、風景好或有特色商店的騎行線路。這使企業對車輛分布有了更好的想法,也拓展出許多新的共享單車使用方式。
熱潮仍未散去
全球推廣共享單車的熱潮仍未散去。今年4月,美國網約車服務商優步公司花費2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共享單車平台“跳躍單車”,標志著它正式進軍共享單車領域。隨後,優步又宣布進入歐洲市場,與已進入當地的無樁共享單車企業,如中國的摩拜單車、ofo小黃車以及美國的萊姆共享單車公司展開競爭。
優步首席執行官霍斯勞沙希說,全世界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心,但是各大城市如今不希望車輛數量繼續攀升,因此需要全新交通工具。他認爲,人流密集的城市鬧市區,共享單車將取代網約車成爲主力。
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在城市繁華路段,私家車每小時可運送平均600到1600人,而自行車可達7500人。因此全球城市對自行車這種高效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巨大。
自行車對城市意義到底多大?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劉岱宗表示,除了環保、健康外,騎行可以提升一個街區甚至一個城市的活力,並推動本地經濟的發展,這是許多人沒想到的。
“倡導自行車文化的丹麥哥本哈根,和美國以汽車爲導向的克利夫蘭,其GDP水平和人口規模相當,但哥本哈根的本地零售業密度是克利夫蘭的10倍。自行車較之汽車,更能促進屬地經濟的發展。”劉岱宗認爲,共享單車對于城市來說,作用巨大。
經營要有“秘籍”
共享單車企業要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還需要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秘籍”。例如萊姆共享單車公司會與一些城市和大學校園簽署獨家協議,由此可以避免過度競爭,並得到一定的保護。此外,各地的差異化經營也必不可少,例如不少共享單車企業在美國和歐洲城市推出比較高端的變速車,特別適合于山城中的爬坡等。
全球各地“複制”中國共享單車思路的企業不少,田鵬認爲,面對競爭需要靠創新去解決,而中國企業的規模創新是一大核心競爭力。
他表示,技術創新上,摩拜單車共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457件,其中已有201件獲得授權。這不僅是一輛車,還是一個運轉在城市裏的機器人。每輛單車都配備了移動物聯網芯片,在後台可以實時監控到每輛車的位置、“健康”情況、騎行狀況等。
大規模軟硬件創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模仿的。田鵬認爲,規模化創新投入等,使單車更好騎,使用壽命更長,節省維護成本,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力。而從全球看,更懂得當地法規和需求,更專注精細發展,不斷技術創新,這些都是決定共享單車企業長久發展的要素。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