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前是産業區,那麽未來就是創新型城區,需要加強民生服務、城市風貌營造、對外通道鏈接、生態環境整治等城市功能提升,補足城市功能短板。這份産城融合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給無錫高新區的未來指明了方向。”9月24日下午,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長三角分院院長相秉軍,在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區産城融合規劃及三年行動發布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無錫高新區作爲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自1992年成立以來,從占地5.45平方公裏的偏僻郊區、農田阡陌,成長爲轄區面積220平方公裏的經濟大區、實力強區,成爲無錫乃至全省的現代産業高地、科技創新先鋒和對外開放龍頭,在全國高新區版圖中強勢崛起。雖然擁有良好的産業基礎,但同時也面臨城市服務功能不足的問題。從産業區到行政區需要加強民生服務、城市風貌營造、對外通道鏈接、生態環境整治等城市功能提升,補足城市功能短板。
記者看到,這份産城融合規劃及三年行動在對新吳用地布局、優化産城功能對比上做出了明顯的調整,重新確定新吳産城功能的比例。在保障新吳産業規模前提下,適當優化降低新吳低效産業用地比例,從42%調整爲30%—35%,城市功能占比從40%調整爲45%-55%,基礎設施占比從18%調整爲15%-20%。
精心部署打造“一核四心三軸”空間結構新格局,“一核”即新吳太科城創新核,“四心”即長江路副中心、梅裏古鎮副中心、碩放臨空副中心、鴻山度假區副中心,“三軸”爲泰伯大道——伯渎河人文軸、長江路——大運河活力軸、新華路——太湖灣科創軸,呈A型發展軸線。而在功能分布上,則對六大主要區域進行“兩城四區”規劃,如新安——太湖灣科創城,碩放——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江溪——商務創新區,旺莊——新加坡科創城,梅村——中歐産業合作創新區,鴻山——旅遊度假區。
除此之外,規劃還從綜合交通、公共服務、國際化服務、藍綠空間、農業文旅等支撐體系,制定近遠期結合的規劃實施時序,爲新吳區高質量發展建立了堅實的規劃支撐。
如城區建設上,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城鄉生活圈,匹配多元人群需求,如15-10-5分鍾社區生活圈,兒童老人友好型生活圈,産業社區生活圈和鄉村社區生活圈。打造長江路商圈,建設提升日韓美食文化街、梅裏古鎮、泰伯文化等10處特色街區、商業綜合體等。
構建京杭大運河文化、伯渎河文化、望虞河文化這3條休閑廊道以及以現代農業爲基礎的農業+文旅農融合精華片區,塑造精品農文旅旅遊線,如特色文化線、慢行遊線、觀光巴士線、競走與馬拉松線。
據悉,三年行動計劃旨在通過啓動科技創新引領行動、智能制造升級行動、國際城區建設行動、人文品質提升行動、綠色低碳示範行動、城市精細治理行動,預計2025年社會總投資8000億元,近三年社會總投資3000億元,開展600余個項目,高質量推動産城融合建設。
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表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一核四心三軸”的空間發展新格局既是高新區擘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指南,更是高新區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的鄭重宣言。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娜娜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