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龍
文 | 黑馬奇說
編輯 |黑馬奇說
1995年10月1日,在數萬名華僑同胞的見證下,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美國洛杉矶緩緩升起,而升旗的人卻是一個,擁有高鼻梁大眼睛的外國男人。
那麽他爲什麽在中國的國慶節,將五星紅旗在美國升起呢?
熊德龍
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這個男人叫熊德龍,出生于1947年,生長于印度尼西亞。
他是荷蘭與印度尼西亞混血,但從未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因爲剛一出生,他就被父母遺棄到孤兒院。
幸運的是,他被旅居印尼的華僑夫婦收養,兩人的名字叫熊如淡、黃鳳嬌。
並給他起了個中文名——熊德龍,寓意他成爲德才兼備的人中之龍。
熊氏夫婦並不富裕,和其他漂泊在外的人一樣,他們來到異國他鄉,也只是爲了謀生。
夫妻倆結婚多年,一直無兒無女,于是便通過收養的方式,滿足自己的父母夢想。
在收養熊德龍之前,夫妻倆的家裏已經有4個女孩了,而且都是收養的棄嬰。
熊德龍和父母一家
夫妻倆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條件也一般,但對于5個孩子的成長教育,一直盡心盡力,不敢懈怠一分一秒。
尤其是熊德龍,從小接受的我們中式教育和中式思維,據他說,自己兒時都可以背誦《增廣賢文》。
夫妻倆對5個孩子的培養,不光是生活方面的照顧,還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童年時期的熊德龍,因爲身世和混血長相,經常受到同學的取笑,對此他感到很自卑,于是回家便把心裏的痛苦告訴了母親。
母親聽到兒子的話,頓時十分生氣,拉著熊德龍趕往了學校,對著全班同學說,熊德龍是自己親生的,並逼著調皮搗蛋的學生向兒子道歉。
直到如今,熊德龍才明白母親當時爲什麽生氣,一方面是覺得兒子不夠堅強,另一方面是傷心于兒子被欺負。
熊德龍每次想起這件事,都會眼含熱淚。
本沒有血緣關系,卻待如己出,熊德龍自然能感覺到母親的愛,在看到母親難過時,他也會感到傷心。
1963年,熊氏夫婦在生意上受到了挫折,家裏債台高築,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給熊德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次快要過年時,家裏實在沒有更多的錢,寄給廣東梅州老家,母親只能將陪伴多年的玉镯給賣掉。
熊德龍看到這個場景,他一邊哭著心疼母親,一邊不解地問母親爲什麽非要這麽做?
而母親摸著熊德龍的頭,告訴他無論再苦再窮,也不能忘家忘本。
正是這句話,熊德龍銘記了一輩子,也影響了他一輩子。
從那以後,熊德龍對母親的家鄉充滿好奇,並且十分想去中國看看母親的家鄉。
建立商業帝國
因爲家裏的生意一蹶不振,熊德龍不忍心看著父母愁眉苦臉的樣子,便主動提出辍學。
于是在他16歲那年,熊德龍就獨自進入社會打拼,因爲他手腳靈活,就選擇了在一家海綿廠工作。
在工廠裏,他發現廉價的原材料進入車間出來後,就能價格翻倍,這讓他也打起了如意算盤。
他明白要想成爲人中之龍,只給老板打工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業。
于是他更加努力工作,更加用心觀察海綿廠的每一項工作流程。
1966年,年僅18歲的熊德龍,用自己掙得第一筆錢,開設了一家小型海綿廠,廠房面積不大,只有100平方米,不過憑著他經商的天賦,剛開業幾個月,就得到了數十倍的回報。
然而好景不長,一天中午,熊德龍正在辦公室睡覺時,突然被人叫醒,看著窗外火光四射,他明白出大事了,海綿廠著火了。
連衣服都顧不上穿,他急忙跑到外面,只見大火已經燒到了屋頂,無論再怎麽樣也挽回不了損失,他蹲在地上哭了起來。
這件事情給熊德龍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爲了幫助兒子振作起來,熊氏父母賣掉了家裏的房子,讓兒子繼續做生意。
拿著父母的這筆錢,熊德龍開了一間比之前更大的海綿廠,他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成功,將來用一生去報答父母。
不得不說,熊德龍的經商天賦真的很高,新廠房開展得非常順利,只用了幾年時間,不但把之前的債務全部還清,還給父母買了新房子。
憑著開海綿廠積累的經驗和人脈,熊德龍開始接觸金融、房地産、旅遊、酒店等多個行業,公司開到了中國、新加坡、柬埔寨、加拿大等世界各地,成爲了一個大型的跨國集團公司。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1978年,事業有成的熊德龍,終于有了時間和錢財,他去到了父母的家鄉——梅州。
在那裏熊德龍看到了自己的姥姥,雖然老人家已經雙目失明,但還是摸著他的臉龐說道:“乖孫子回來了。”
在家鄉人們的帶領下,熊德龍來到了老家的祖墳,並在那裏認祖歸宗。
在父老鄉親面前,他說從小受到父母的熏陶,自己有個中國心和客家情,他十分熱愛中國。
臨走時,熊德龍還去了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因爲那是父母經常提到的英雄,父母希望他像英雄一樣勇往直前。
不幸的是,在返回家沒多久,熊德龍的母親黃鳳嬌身體越來越差,時日已不多。
在人生的最後幾天裏,他每天都陪伴在母親身旁,陪她回憶往事,陪她講這些年的點點滴滴。
在母親去世後,他將母親埋在了家鄉梅州,每當思念母親的時候,他就會來到梅州,去母親的墓前祭拜。
從此,梅州成爲了他最惦念的地方。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熊德龍注意到那時的中國還比較落後,他打心底裏想幫助中國。
于是他前後向中國捐款數億元人民幣,還創辦了40多所學校、醫院、敬老院和修建了許許多多的公共設施,比如嘉應大學、梅州市梅縣人民醫院、劍英紀念大橋等等。
隨著赴美熱潮,熊德龍也移民到了美國,憑借著自己的名氣,他在美國當上了華僑領袖,開始爲了華人華僑辦實事。
1993年,熊德龍收購了《國際日報》,因爲美國日報從來不發表對中國有偏見性的言論,在當地很受華人華僑的歡迎。
1995年10月1日,正是我國的國慶節,熊德龍在美國洛杉矶的一處廣場上,召集了數萬名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在那裏舉行了隆重的升五星紅旗儀式。
看著鮮豔的五星紅旗飄揚在美國的天空中,熊德龍眼睛裏充滿了淚水,這一刻,他感到無比自豪。
正如艾青所說“爲什麽我的眼中飽含淚水,是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此時此景,熊德龍的內心應該也是如此。
升完五星紅旗後,熊德龍還租了兩架飛機,拉著一張碩大無比的橫幅,在美國城市上空環繞了一圈,橫幅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1997年,在學術研討會上,有不安好心的記者問熊德龍,在中國投資這麽多企業,到底賺了多少錢?
熊德龍聽到這句話,一下子憤怒了,拍案而起,說道:“我來到中國投資不是爲了賺錢,只是單純爲了幫助父母的家鄉。”
2001年,他創辦了《國際日報》印尼版,他還開辦了《人民日報》海外版,以及香港《文彙報》美洲報和東南亞報。目前幾個報業都成爲了華人同胞和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2016年,菲律賓發起了對我國不友好的南海仲裁案後,熊德龍第一時間在媒體上發聲,堅決支持中國的領土完整。
2020年1月30日,在得知中國爆發疫情後,熊德龍第一時間從印尼采購了10萬只口罩、10萬只手套和體溫計、以及消等防疫用品,快馬加鞭送到了中國。
同時在疫情期間,國外媒體對我國不友好的言論,他表達了強烈的反對。
結語
熊德龍雖然有著外國人的面孔,但他有著中國名字,也有一顆中國人的心,所以當他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中國,同時也向世界展示著珍貴的“反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