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沒有一點一滴中國血統,卻有著百分之百的中國心。”一句寄托拳拳愛國之心的深情厚語,來自一名曾經的印尼棄嬰。
1995年10月1日,華夏廣闊大地上正進行著熱鬧的國慶盛典,而與此同時,地球的另一端,洛杉矶阿罕布拉市也在舉行隆重獨特的升旗儀式,鮮紅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大洋彼岸的高空……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海外僑胞組織爲中國國慶而舉行的升旗式。南加州華人、赴美留學生在紅旗下眼含熱淚,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
衆人注目的中心,升起飄揚五星紅旗的男人,身材偉岸、高眉大眼,毫無華人體征,他是美國熊氏集團主席、印尼《國際日報》集團董事長熊德龍。
這個曾經被罵作“番種”的印尼棄嬰,如今已是美國集團主席、國際知名企業家,雖然他體內不曾流著中國血,但他人生中不可割舍的祖國自始至終都是中國……
熊德龍
養育之恩:客家人之子
1947年,熊德龍出生在印尼雅加達,他兼有荷蘭、印尼血統,但剛出生就被遺棄在了孤兒院。
但幸運的是,他很快有了一個溫暖的家,被僑居印尼的廣東梅縣籍華人夫婦熊如淡、黃鳳嬌收養。夫婦倆對他視如己出,並給他取了一個富含中國意蘊的中國名——熊德龍。
“熊家獲得了一條龍”,寄托了望子成龍的深切厚望,希望他德才兼備,成爲人中之龍。
由于外貌與中國人差異較大,熊德龍曾被同學欺侮,罵作“番種”,養母知曉後,立刻領著他到學校理論。養父母樂善好施,熊德龍其實並不是唯一被夫婦倆收養的孩子,但夫婦倆對孩子們一視同仁,盡管當時家庭並不富裕,可是父母的慈愛關懷依然深深留在孩子們的心中。
在熊德龍成長的時候,父母經常給他講“嶽母刺字”、“司馬光砸缸”,這樣經久流傳的中國典故,在母親的影響下,普通話和廣東客家話也成爲了他的“母語”。
司馬光砸缸》
他在母親的懷裏,聆聽著她吟唱悠揚悅耳的客家山歌,傾聽她娓娓訴說有趣的客家童謠。那是屬于童年的美好記憶,客家文化也深深烙印在他的體內。
隨著熊德龍漸漸長大,父母的言傳和身教對他來說意義深遠。
養父曾經當過教師,經常會給熊德龍講述一些中國曆史上各路英雄豪傑的故事,養母雖然沒有受過正式的教育,但樂觀通達,會爲他解讀《增廣賢文》裏忠孝節義的含義,也告訴他很多至今令他受益匪淺的道理:“遠親不如近鄰”、“忍氣能留財,受氣能得福”、“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增廣賢文》
在熊德龍的記憶裏,身處異國他鄉的海外華人無論生存環境如何,逢年過節都不會忘記將自己的血汗錢寄回老家,用以在家鄉買田買地、奉養雙親、操辦學堂。彼時家境貧寒的養父母也會如此。
有一年將近年關,已是身無分文的母親翻出僅存的手镯,帶著熊德龍匆匆去當鋪變賣,盡管心酸難舍,但一換好錢,母親就立刻將錢寄回了老家梅縣鄉下。當時熊德龍和母親坐在破舊的三輪車裏,只聽養母撫摸著心愛的手镯,說了一句令他終身難忘的話:
“孩子,就是再苦再窮,也不能忘家忘本!”
“家”之一字,深深镌刻在養父母的內心,也從此深深地紮根在熊德龍幼嫩的心靈,他品味著家的含義。家,既是養父母給他的這個溫暖的家,也是養父母口中那片家鄉的故土。
廣東梅州
20世紀80年代,熊德龍輾轉了五次渡輪,才到達家鄉廣東梅州。此前他從未到達中國大陸,但當他真正站在中國的土地上,他卻能辨認出回家的路。只因爲兒時溫暖的睡夢裏,母親曾經細細描述過家鄉:“過了一條河再沿著河邊走到田埂路,就能回到家”。
當年逾九旬、雙目失明的祖母摸著他的臉,親切地問道:“是不是乖孫德龍回來了?”,熊德龍的眼淚垂落下來,“那一刻我更加覺得我是熊家一份子,連瞎奶奶也能認得出是我,我的家鄉就在梅縣,我永遠是客家人的兒子!”
商海沉浮:華媒崛起之路
爲減輕家庭負擔,改善家庭環境,16歲的熊德龍來到一家海綿廠打工。他聰慧能幹,做事靈活,擅長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是塊做生意的“好料子”。兩年後,他就在養父母和親友的大力支持下,自立門戶,開設了一家小海綿廠。
熊德龍
十年間,熊德龍堅韌不拔、銳意進取,同時以“孝敬父母、忠義朋友、信譽事業”作爲座右銘,對待客戶真實守信,對待事業執著追求,贏得了廣大客戶的贊譽和信賴。
隨著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30歲的他,已經擁有16家工廠,生産經營範圍從海綿到鋼鐵,並擴展到紡織、酒店、金融、地産、傳媒等多種行業,已成爲業務廣泛的跨國企業,業務遍布美國、中國、加拿大、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國家。
熊德龍旗下名企衆多,集團規模越發龐大,收納了包括美國大興銀行、好萊塢大都會酒店、新加坡國際金葉煙草有限公司等幾十家著名企業,與此同時,他還抓住時機地進軍海外華文媒體,進軍媒體的初衷不在于其他,而在于支持中國,弘揚中國文化,讓中國走向世界。
1993年,熊德龍斥巨資收購一位旅美台灣人于1981年創辦的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希望借由這個窗口,讓世界認識中國,消除對中國的誤解。
《國際日報》
但轉型之路並不順利,海外辦報可以說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舉步維艱,廣告營收小,報紙連續6年出現巨額虧損。
“當時家人一直認爲應該把這份報紙關了,以免經濟上繼續蒙受損失,但是我覺得不能半途而廢,因爲當時中國很需要有一個在美國的宣傳陣地。”關于報業發展的低谷期,熊德龍事後回憶道。
在美國堅持了近十年,熊德龍轉移陣地,時機到了,或許有了更好的去處,他將目光投向他出生長大的地方——印尼。2001年元旦,《國際日報》正式登錄印尼。
《國際日報》印度尼西亞版的創辦,是《國際日報》發展曆程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舉措。
印尼在海外擁有1500萬華人華僑,是全世界華人聚居最多的國家。而且當時情況特殊,恰逢印尼華人的生活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一些歧視華人的法規被相繼取消,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國際威望不斷提升。
印尼的華人華僑心系祖國,印尼本地人也對中國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十分關注中國的發展。這是印度尼西亞華文傳媒發展前所未有的良機,可以說,《國際日報》不失時機地進入到了印尼的視野中。
自此,《國際日報》的發展之路柳暗花明。進入21世紀後,《國際日報》設立兩個總部基地,分別位于美國洛杉矶和印尼雅加達,擴大了報紙的影響力。
而後,報紙承印和代理了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和香港《文彙報》在北美地區的發行,更增加了中國英文報紙《中國日報》,讀者可以從中及時了解到中國大陸和港台地區的新聞,獲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緊接著,熊德龍又做出了一個重大舉措。他將《國際日報》與印尼最大的平面媒體集團《爪哇郵報》聯手,把每天的《國際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彙報》和《中國日報》一衆報紙的發行捆綁起來,從印尼首都雅加達推到全國,《國際日報》走上一個全新的台階,成爲了印尼的第一華文大報。
《中國日報·海外版》
多年來,熊德龍繼續擴大報社,陸陸續續並購了各地多家海外華文報刊,國際日報社逐步走向集團化。他更不斷深化報社與中國內地媒體的合作,定期或不定期設立專刊,《國際日報》時有介紹僑鄉潮州、梅州、泉州和廈門的專版報道。
經年發展壯大,《國際日報》已經成爲介紹中國建設成就,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國際日報集團成爲在海外地區享有聲譽的大型報業集團,在世界華人華僑中,《國際日報》具有相當廣泛的影響力。
回饋祖國:中印友好橋梁
“養父母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養父母的祖國就是我的祖國。”
“我愛我所生長的印尼,也愛撫養我的父母的故鄉中國。凡是對兩國有利的事,我都會盡量去做。”
一直以來,熊德龍以紮實的行動踐行著這兩句話。
上世紀80年代初,成年的熊德龍回到中國,見證了國內社會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後,他清楚地記得:“澳門這一邊是水泥路,過了珠海那邊就是泥沙路。”
親眼見證祖國的山水,那時的中國內地還沒煥發出屬于他的光彩,爲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爲了心中的祖國,熊德龍決定爲中國發展出力。
熊德龍心系祖國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及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他先後捐款數億元人民幣,爲中國興辦了40多所學校、醫院和敬老院,更幫助築路、修橋、修建公園和其它基礎設施。
他也深知科教興國,教育和人才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因此,除先後捐巨資修建校舍和各類教育設施之外,他還傾盡所能,首創全新的學習交流模式,實現國內外包括經濟、文化、科技的全方位的學習交流,當中國人才去到國外,熊德龍還會體貼地協助機構落實各類華僑事務工作,廣聯絡造福祉。
熊德龍
從1986年開始,熊德龍親力親爲,分批邀請海外華僑、華裔代表團回到中國參觀考察,他從中斡旋、牽線搭橋,爲祖國引進各類資金和項目。同時他更先後輸送了將近3000名中國基層幹部外出培訓,分批次邀請祖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領導、科研人員出國學習考察。
除此之外,他還非常關心祖國的公益福利事業,捐資建成了衆多著名建築:劍英紀念大橋、嘉應大橋、嘉應學院德龍會堂、梅縣人民醫院鳳庚樓、如淡長廊、賢母橋等。
熊德龍獎教金捐贈儀式
在經濟生意場上,當衆多華僑聚焦逐漸崛起的中國市場,紛紛在中國經濟熱土地帶投資設廠,他卻另辟蹊徑,把目光放到了祖國相對更爲貧窮落後的中西部地區,他最終選擇在貴州辦起他的第一家外資企業。
實際上,如果他當時將資金投資在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利潤豈止千百倍,但他選擇貴州、雲南等地,如他所說:
“我到中國不是爲了做生意賺錢,爲的是實踐自己的諾言,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我的‘家’在中國,我要宣傳中國,回報我的‘家’,我希望中國早日富裕起來。”
熊德龍雖定居海外,但他始終心系祖國、聯結華人,他團結各類華人社團、華僑和中國留學生,在華人社區開展中華文化各項活動。
海外愛國活動
1995年國慶,熊德龍在美國舉辦第一次慶中國國慶的升旗儀式。在香港回歸之日,他同樣在美國組織了歡慶盛典。
那段歲月,雅加達、北京、上海和廣州這四個城市總有熊德龍奔波忙碌的身影,他更是頻繁地跑到祖國西南、西北和東北等地區考察。他細致地爲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提出各項建議,對祖國內地的經濟建設作出極大貢獻。
因此,熊德龍先後被雲南、廣東、貴州等八個省政府聘請爲經濟顧問,30多個城市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廣泛尊敬。
熊德龍
2009年,熊德龍榮獲“亞太最具社會責任感華商領袖”光榮稱號。
“從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我的人生規劃是這樣的:頭一個十年,對中國和梅州家鄉進行捐贈爲主。現在中國強大了,家鄉的經濟也有基礎了,在我看來,如今這種捐贈並不是最迫切的,第二個十年,由我個人出資輸出中國的各級幹部到國外培訓爲主;第三個十年,以宣傳中國的聲音爲主。當年我花了400萬美元買下《國際日報》,就是爲了更多地宣傳華人的聲音。隨著中國的強大,現在《國際日報》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了。”
熊德龍演講
對于曾經回饋祖國的30年,熊德龍這樣概括,而對將來想做的,他說:
“從現在算起的未來十年,我願做中印友好交往的橋梁。當然,談愛情是需要面包的。現在我們有英文、印尼文、中文報紙,可謂有平台、有地位、有資金,所以當我重新回到印尼時,就是要融入印尼的主流社會,爲印中友好往來,爲印中經貿交流做好橋梁。”
2016年4月28日,熊德龍被印尼旅遊部任命爲印尼—中國旅遊親善大使。
捐資公益報國、人才走出國門、辦報傳遞聲音,熊德龍的每一步,都诠釋著一顆赤誠的中國心。從熊德龍身上,我們看到海外遊子的家國情懷,企業家對社會的饋贈,即便他身上沒有留著中國血統,但他血液中流淌著中華民族文化。
中華文化當凝聚起萬千中華魂,而華人領袖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