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嗎?你來過這裏嗎?你知道這段曆史嗎?這裏是二戰時期日本在沈陽設立的一個專門關押太平洋戰爭中受俘盟軍的場所,當時稱爲“奉天俘虜收容所”。這裏曾關押了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法國6個國家的2000余名戰俘。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軍迅速占領東南亞大部地區,並俘獲了大批盟軍戰俘,日軍在沈陽設立戰俘營。
這是當年戰俘營取暖鍋爐房附屬建築物和用于當年戰俘營的生活供水的水塔。
太平洋戰爭初期,由于美、英等國實施“先歐後亞”戰略,致使盟軍遭到重大失利。從1941年12月5月,日軍先後侵占了泰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菲律賓、荷屬東印度、關島、威客島等國家和地區,大批盟軍官兵成爲日軍俘虜。
1941年11月初,日本禦前會議決定對美、英、荷開戰。
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島的7萬多名美菲盟軍在盡全力與日軍作戰後,放棄抵抗,被日軍俘虜。10日日軍驅趕美菲盟軍戰俘前往呂宋島中部的奧德內爾戰俘營,開始了曆史上駭人聽聞的“巴丹死亡行軍”。在“死亡行軍”的過程中,近3萬名盟軍戰俘死于日軍的暴行。
1942年10月7日,日軍從奧德內爾戰俘營挑選出近2000名盟軍戰俘,裝入“地獄之船”—“鳥取丸”號,駛離馬尼拉港,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押送至奉天。
日軍押送盟軍戰俘從菲律賓到奉天的路線圖
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中的日軍,公然違背《日內瓦公約》采用“跪坐頂水”、“竹劍抽打”等十余種手段侮辱戰俘
在日軍嚴密監控下,部分戰俘秘密地用漫畫的形式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並千方百計保存下來。
對家人和食物的幻想能支撐我們多活一天
爲了滿足戰爭需求,日本實行“以戰養戰”政策,隨著日軍在奉天的軍工企業不斷擴大,勞動力的匮乏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于是,日本決定利用在太平洋戰場被俘的部分有特殊技能的盟軍戰俘進行勞役,以滿足日軍統制下的各軍工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
1941年11月11日,第一批到達奉天的盟軍戰俘被關進了“奉天俘虜收容所”臨時營區;1943年爲了更便于管制和利用戰俘,日軍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的新戰俘營—“奉天俘虜收容所”本所。
戰俘營營區內景
這是一號戰俘營內景,雙層大床兩排爲一組相對擺放,每組床鋪32名戰俘居住,整個一層被關押至少320人。
正在修複的戰俘1號房
吉林省鄭家屯戰俘營舊址
戰俘在被關押期間,與祖國、親人隔絕,唯一得到的溫暖是來組中國工友的幫助,並結下真摯的友情。
戰俘營中的溫萊特將軍
1942年4月,菲律賓戰場總指揮、美國中將喬納森.溫萊特爲保護7萬多美菲盟軍官兵的生命,被迫向日軍投降。于1944年10月,被輾轉關押于“奉天俘虜收容所”分所,遭受到了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摧殘。溫萊特將軍的一句話被镌刻在陳列館外牆上—在漫長的被俘生活中,我不只一次在想,爲什麽日本人可以那樣的慘無人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戰爭結束了,幸存下來的戰俘們以異常激動的心情迎來了解放,他們終于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了。接下來,他們在奉天度過了一段短暫的快樂時光。戰俘們終于可以回家了。對他們而言,這是一條長達三年之久,充滿心酸、充滿血淚的路。
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將這段活生生的曆史真實再現,時刻昭示後人正視曆史,牢記曆史教訓,讓我們珍視來之不易的生活。讓和平、友誼、進步,永遠成爲人類的主旋律!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位于沈陽市大東區地壇街30-3號,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免費對外開放,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