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官網近日分別公布關于進口斯洛伐克乳品、哈薩克斯坦乳品檢疫檢驗要求的公告。這意味著從公告發布之日起,上述兩國合規乳品拿到了入華“通行證”。而在2019年,我國已先後對俄羅斯、越南等國乳品開啓“閘門”,國內乳品市場迎來更加開放的競爭環境。
目前,歐盟、新西蘭、澳大利亞爲我國主要進口乳品來源地區,在大包粉、液態奶、嬰幼兒配方奶粉等主要品類進口量的占比均達到95%以上。業內專家認爲,國內乳業龍頭伊利、蒙牛具備市場定價權和品牌塑造能力,因此對新的外來競爭者不必過度擔心。同時,在貿易開放的過程中,中國乳企也將在乳業上下遊有更多海外布局。
“閘門”開啓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自2019年起,我國對東南亞、中亞、中歐等國家和地區的乳制品入華加快開放速度。2019年3月,中國和俄羅斯簽署《中俄乳品雙向貿易的獸醫和公共衛生條件議定書》,開展乳制品互易。同年10月,我國准許越南乳制品進口;12月,又對吉爾吉斯共和國合規乳制品開放了政策“閘門”。
據越南中國商會消息,TH true MILK(真悅牛奶)是首家拿到中國海關正式出口編碼、獲准進入中國市場的越南乳企。早在2018年底,中國就完成對越南開放乳品市場風險的評估報告。
曾參與中俄乳制品互易談判過程、也是中俄貿易協定奶牛通關出口唯一實施主體的中鼎牧業有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透露,2018年2月,中俄兩國啓動奶牛出口、牛奶進口、大宗原料進出口的貿易合作項目。2018年8月,中國海關總署檢驗檢疫局與俄羅斯聯邦農業部獸醫植物衛生監督局草簽《中國奶牛出口、俄羅斯牛奶進口貿易協定》。
而在2020年1月,中美第一階段經濟貿易協議發布,其中包括“延長貨架期乳”進口並在中國作爲巴氏殺菌乳銷售、允許美國“超濾液態乳”按調制乳類別輸入中國等條款。業內認爲,協議中的乳品條款主要是爲美國嬰幼兒奶粉在中國的配方注冊提供便利。
今年7月1日,海關總署官網分別發布關于進口斯洛伐克乳品、哈薩克斯坦乳品檢疫檢驗要求的公告,允許自公告發布之日起生産的、符合相關要求的斯洛伐克乳品進口,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哈薩克斯坦乳品進口。
“狼來了”?
進口“閘門”打開後,業內有聲音認爲,原本競爭激烈的中國制品市場將再添變數,國內乳企或受到進一步沖擊。
對此,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表示,我國乳制品市場對外開放,凡是通過審批的産品都可以進口。另一方面,我國乳制品市場很大,自有産能不能滿足需求,特別是幹酪、奶酪、乳清粉等品種稀缺,需要進口。基于滿足消費者個人需求角度,其他一些液奶、奶粉也需要進口。從獲准入華的新增國家名單來看,均非我國主要乳制品進口來源國,同時我國乳制品也出口至東南亞,因此沒有必要感到恐慌,也沒必要過度解讀。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進口乳品297.3萬噸,同比增長12.8%。據乳業上遊雜志《荷斯坦》統計,2019年我國包裝牛奶三大進口來源地區依次是歐盟、新西蘭、澳大利亞,合計占進口總量的98%;酸奶主要進口來源地區是歐盟,占91.3%;嬰幼兒配方奶粉主要進口來源地區爲歐盟、新西蘭、澳大利亞,合計占比達95.4%。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注冊名單,目前共有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取得進口乳品(嬰幼兒配方乳品除外)在華注冊資質,其中俄羅斯31家、越南4家、哈薩克斯坦5家、吉爾吉斯共和國13家、斯洛伐克17家。新增獲准國家輸華的乳品主要集中在幹酪、全脂乳粉等,越南TH true MILK公司輸華主要産品爲滅菌乳、調制乳。
海關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國只有個別年份從俄羅斯進口乳制品,其中,2014年進口74噸乳清,2015年進口0.2噸奶酪,2018年進口15噸嬰幼兒配方奶粉,2019年開始試探性進口液態奶。
乳業專家宋亮認爲,面對進口乳品競爭,國內乳企要進行國際化發展,提高對海內外資源的布局與調配能力,掌握中國市場的定價能力、品牌塑造能力、渠道轉型的跟進能力以及與消費者的溝通能力,這些能力將決定誰能勝出。目前來看,伊利、蒙牛具備這些能力。即便未來美國低價超巴氏産品可能給中國液奶市場帶來一些沖擊,但國內奶源做高端産品的邏輯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所以問題不大”。
出海布局
業內人士認爲,通常貿易開放是雙邊的,不排除未來中國乳制品加大出口力度的可能。
中鼎牧業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蒙牛贊助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時,就有意將産品打入俄羅斯市場,結果發現兩國乳品進出口政策尚未打通,于是促成了後續一系列中俄乳品互易合作協議的簽署。
在此過程中,中鼎牧業也有自身的考量。2018年3月,中鼎牧業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投資設立的奶牛集群養殖綜合體,已面向國內企業招標,涉及10座規模化牧場的設計與建設,原奶主要運回國內。中鼎牧業稱,之所以選擇在俄羅斯發展規模化牧場,主要是爲緩解國內土地、水資源短缺的壓力,同時能降低養殖成本20%以上。
在去年9月的東方經濟論壇分會上,中鼎牧業總裁孫國強表示,中鼎牧業已與中糧蒙牛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推動牡丹江乳制品加工廠建設,承接在俄牧場回運的全部生鮮乳。蒙牛集團助理副總裁趙傑軍也在會上表示,“産品從保稅區出來,可以沿線一直往南,甚至銷到東南亞。也可把遠東最好的牛奶加工成成品,借助蒙牛品牌在俄羅斯當地銷售。”
事實上,近兩年,蒙牛在海內外乳業資産並購上動作頻頻,先後將澳大利亞Burra Foods、有機品牌貝拉米、當地第二大乳品公司LDD納入麾下。在東南亞市場,蒙牛通過印尼YoyiC工廠形成從生産到銷售的體系。蒙牛海外業務收入有望超過集團年收入的10%。
伊利同樣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2019年,伊利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企Westland,將暢銷全球市場的 Westpro(威士寶)、Westgold(牧恩)黃油及其他乳産品引入到中國市場。同期,伊利旗下高端常溫酸奶安慕希在東南亞上市,受到新加坡、緬甸等國的消費者青睐。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官網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