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挂香包,插艾香,家家要祭祖”。
端午節,本身就是一個“合成節”。在古代,五月初五是一個民俗節日,它是古人夏季衆多節俗中的一個,其余的還有“午月午日俗”和“夏至節”。一般認爲,這三個節俗日益融合,最後形成了端午節。在一些地方將端午,稱爲“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意味著端午節這一天是跟祭祀相關的,它要祭祀神、祭祀自然大地,祭祀屈原、伍子胥等重要曆史人物,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本期漫談古禮,將順從祭祀儀式爲主線,結合端午的一些習俗聊聊祭祀文化。
端午
菖蒲、艾草
端午節在曆史發展演變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爲一體,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藥、挂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鸢、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術、佩香囊等等。這其中,插艾草和菖蒲是作爲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于艾爲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挂幾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産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爲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
除此之外,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裏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這天采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爲靈驗、有效,故名。因此,在端午節風俗中,也有一些“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藥”等藥祭文化。據《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關于洗草藥水習俗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菖蒲、艾草
酒
除上述講到的端午拜神祭祖、洗草藥水以及家家門前要挂菖蒲、艾以避邪外,端午的中午是要喝端午酒,並要置辦“五黃”,即黃魚、黃鳝、黃梅、黃瓜和雄黃酒。端午節不僅大人喝酒,在小孩面額上還要蘸上雄黃酒寫上個“王”字,以避邪祟。此外,還要把雄黃酒噴灑在屋內各個角落。
其實,酒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溝通方式。在遠古時期的祭祀活動中,人們會借由酒的溝通,人與天地、鬼神之間的隔閡被打破。先民選擇精心種植的秬、秠、穈、芑,加以牧割、淘洗,釀成醇香的美酒,進獻、祈禱。
另外,在遠古時期,主持祭祀活動的主要是奉祀天地鬼神、祈福禳災的巫醫。酒,作爲一種藥品,巫醫們往往隨身攜帶,因此各種活動中往往都能看到酒的身影,祭祀也不例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酒與祭祀的聯系日漸密切。提到酒,自然就能與莊嚴肅穆、神聖不可侵犯的祭祀氣氛相聯系。
宋代陸遊《社飲》中的“傾家釀酒無遺力,倒社迎神盡及期。先醉後醒驚老憊,路長足蹇歎歸遲”,《東京夢華》中的“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赉送”,都描繪了祭祀之日用酒的場面。《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樽還酹江月”一句中,酒灑入江水的動作,實際上也是古代祭祀習俗的延續。
祭祀中酒的選擇可以分爲“五齊”與“三酒”,“五齊”釀造時間較短,顔色渾濁且酒味較淡,因重古貴質的傳統,至敬不尚味,“五齊”在祭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泛齊”,釀造時間最短,工藝最簡單,酒在釀成之時上面還有汁滓浮泛,但最爲珍貴,被應用于大祭當中。這裏實際上是把周人以取之于天地的谷物精華報答上天和祖先的恩情、福佑。
雄黃酒
花椒
在端午習俗中,也有挂香囊一說。也就是姑娘和兒童們挂香包,挂包以五色絲線編織,香包中裝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一般均爲新媳婦所送,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賢良,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手藝,俗稱“新抱手藝”。而這裏面用的香料就有花椒。
花椒最初是作爲香物使用的,從香料到調料,曆經了近千年的演化。早期,先民們把花椒作爲祭祀敬神的香物。《楚辭章句》說:“椒,香物,所以降神。”《詩經·周頌·載芟》中有一句詩:“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甯。”以花椒的馨香來祭奠祖先。這幾句詩的意思是,獻祭美味的食物,是邦家的榮耀,獻祭椒香的美酒,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屈原在《九歌》中也說:“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意思是用香草做出來的菜肴,用花椒調制的美酒,敬獻給尊貴的神明。
在祭祀儀式上使用致幻藥物是一種跨文化現象,其起源當屬史前時期。在非洲,近年來考古學家在撒哈拉也發現了人類使用致幻性蘑菇的早期宗教崇拜現象,如在位于阿爾及利亞高原(Tassilli)廷塔紮利夫遺址發現的距今7000~9000年表現薩滿昏迷舞蹈的岩畫。在阿爾泰山脈的帕茲裏克的冰封墓葬裏發現的用來焚燒大麻籽的香爐,表明在公元前5~前2世紀期間,塞西亞人可能已在儀式中使用大麻了。古希臘人在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儀式上使用酒則是衆所周知的。我國古代文獻中雖然缺乏對麻醉性植物崇拜的記載,但從《神農本草經》等古代藥物學專著對一些藥物的記載中,可見中國古代先民對一些致幻植物的藥性是有所了解的。《神農本草經》載:
雲實,味辛溫。主泄利,腸遊,殺蟲,蠱毒,去邪毒結氣,止痛除熱,平主見鬼精物,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輕身通神明,身處川谷。麻黃,味辛平。主五勞七傷,利五藏,下血,寒氣,多食。令人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莨菪子,味辛溫。主齒痛出蟲,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見鬼,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輕身,走及奔馬,強志益力通神。雞頭,味甘平。主濕痹,腰脊漆痛,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神仙。
《神農本草經》對上述草藥藥效描寫的“見鬼”、“通神明”、“輕身”、“狂走”,當是古代巫醫服用後的切身體會。“見鬼”、“通神明”是服藥後出現的幻覺;“輕身”、“狂走”則是藥效作用下的感受脫魂後的飛翔體驗。
除上述端午習俗外,在祭祀文化中還有一些習俗的也是用在祭祀以及傳統習俗上,比如香茅草、郁金等。
花椒
香茅草
別名爲檸檬草,是香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南印度、斯裏蘭卡。在古代被稱爲包茅,經常被古人用于縮酒,來祭祀天地祖先,所以在古代的時候,香茅草其實是一種比較有地位的野草。
香茅草的性味認可度較高的爲味甘、辛、性溫。《本草拾遺》中記載:“味甘、平”;《嶺南采藥錄》:“味辛、氣香”;《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辣,無毒”。因其具有清新的檸檬香氣,已成爲泰國、新加坡、越南等國家的傳統美食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香料或是其他制劑中的檸檬風味成分。
《開寶本草》中記載:“苗、葉可煮作浴湯,辟邪氣,令人身香”;《嶺南采藥錄》:“散跌打傷淤血,通經絡。頭風痛,以之煎水洗。將香茅與米同炒,加水煎飲,立止水瀉。煎水洗身,可祛風消腫,避腥臭,止腹痛”;《四川中藥志》:“除風濕,散涼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風濕疼痛,風寒濕全身疼痛”;《廣東中藥》:“祛風消腫。主治頭暈頭風,風疾,鶴膝症,止心痛”;《貴州草藥》:“補虛,止咳,鎮痛,甯心”。香茅草因其性溫被廣泛用作草藥、茶。香茅草茶在南北美洲、亞洲、西非等國家比較流行,主要利用其防腐、退燒、助消化、驅風和抗炎等作用。
香茅草
郁金
王夫之:”(姜黃)其臭惡,其味苦,染家用以染黃。若以煮酒,令人吐逆,人所不堪,而以獻之神乎?“意思是郁金是姜黃,姜黃那麽臭,拿來煮酒,令人犯惡心。因爲郁金最早的記載在華夏禮典中,和酒混合,做祭祀之用。《禮記·郊特牲》記載,“周人尚臭。灌用鬯(chang)臭,鬱(yu)合鬯,臭陰達于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意思就是周人喜歡臭的東西,“氣臭”可以降神。
古代資料中的郁金香是藏紅花,但並非荷蘭國花“郁金香”,這一點胡世林從藥用角度對中藥“郁金香”與荷蘭國花“郁金香”進行了對比,指出曆代本草中記載的“郁金香”之功用,如“主一切臭”、“入諸香藥”等,均與藏紅花 (saffron) 相吻合,而與作爲荷蘭國花的郁金香無關,荷蘭的郁金香只有觀賞價值,不能入藥、入染。
郁金
祭祀,起源于祖先對自然的畏懼。見證過出生與死亡,經曆過天災與人禍,祖先們往往會以虔誠的祈求,盼望獲得神靈的幫助,風調雨順、平安富足。古代人的采摘的目的,要比我們所想像的複雜,是爲了生活,爲了生命,爲了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