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當陽市草埠湖鎮符台村飼料田,大型聯合收割機和運輸車來回穿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通訊員 魏茜 攝)
日前,省農業産業化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2021年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發展報告》(簡稱《報告》)。
2021年,省委、省政府以強烈的政治擔當,作出推進農業産業鏈高質量發展、加快由農業産量大省向農業産業強省轉變的決策部署。
從頂層上設計,在瓶頸上攻關。圍繞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建設,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總鏈長,7位省級領導挂帥鏈長,10家省直部門分別牽頭一條産業鏈,省聯席會議辦公室統籌協調,各市州縣積極響應。全省上下謀定快動,迅速打出系列組合拳,農業産業化起步“荊”彩。
嘉魚縣湖北聯創食品有限公司員工正在精選原粒湘蓮。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 盧建 攝)
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20家、省級龍頭企業125家,創曆史之最
“湖廣熟,天下足”。湖北自古就是天下糧倉,物産豐饒。
細數農業“家底”,我省糧食産量連續9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去年夏收油菜籽産量251.8萬噸,居全國第二;常年淡水魚産量約480萬噸,連續26年位居全國之首;茶葉、蔬菜、柑橘、中藥材産量及生豬出欄量均居全國前列,鮮蛋、蜂蜜、食用菌、淡水小龍蝦出口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湖北以占全國3.9%的耕地資源生産了全國4.2%的糧食、6%的生豬、9%的油料、12%的茶葉,以占全國10.4%的淡水養殖面積生産了全國15%的淡水産品。
然而,由于大龍頭缺少、産業鏈不完整等因素,大量農産品作爲原材料運往外地,附加值外流。做大企業,做大産業,延鏈補鏈強鏈,是實現産量大省向産業強省轉變的時代抉擇。
針對龍頭不強,我省印發《關于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啓動實施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十百千萬”工程。
省地方金融局建立農業企業上市“金種子”“銀種子”後備庫,全程跟蹤輔導。省農業農村廳對接企業需求,搭建溝通平台。省農擔公司謀劃“龍頭企業貸”産品,探索“大數據+信用”替代抵押擔保貸款,爲龍頭企業提供最優惠的信貸支持。
爭先進位、做大做強的氛圍更濃,聯合重組、逐鹿資本市場的步伐加快。2021年7月5日,隨著一聲“雲敲鍾”,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實現我省農業企業國外融資“零”的突破。省家禽及蛋制品産業鏈,引導省內5家家禽及蛋品生産加工龍頭企業“強強聯合”,成立湖北七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禽蛋“航母”。省小龍蝦産業鏈協調潛江華山、萊克兩家領軍企業“從對手到隊友”,加快重組上市步伐。
2021年,省級龍頭企業新增125家、達到99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增加20家、達到82家,創曆史新高;規上農産品加工業産值達1.2萬億,增長12.2%。湖北糧油集團、勁牌公司入選“頭部百強”,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龍頭企業由1家增至4家。
一手壯大本土企業,一手堅持招大引強。我省跳出農業抓産業,把招商引資、招大引強作爲“一號工程”,開展“全線招商、全域招商、全員招商”。2021年,全省農業産業化招商引資額達到2064.3億元,增長62.8%。
秭歸臍橙在湖北屈姑國際農業集團生産線上實現了從花到果、吃幹榨盡。 (視界網 王輝富 攝)
“吃幹榨盡”農産品,“接二連三”闖新路
2021年,我省發揮資源優勢,延伸産業鏈,豐富業態,宜農則農、宜加則加、宜旅則旅,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在創新模式上,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發展,通過經營主體帶動、主導産業拉動、資源要素促動,培育農業內部融合型、産業鏈延伸型、農業新業態型等産業融合發展的典型和模式。推廣潛江“蝦稻共作”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
在加工轉化上,優質稻産業由生産大米向生産功能大米、提煉米糠油發展;隨州將香菇原料生産成香菇醬,一路“漂洋過海”;小龍蝦蝦殼、雞蛋蛋殼及柑橘皮綜合利用等9項技術在全國推廣。
在拉動消費上,小龍蝦産業鏈開發5種小龍蝦休閑食品,借鑒“沙縣小吃”模式,在西安開設3家“潛江龍蝦”餐飲連鎖店,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拓展功能上,創建4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加快建設350個省級休閑農業重點園區,發布10條柑橘采摘精品線路,發展茶葉采摘觀光體驗鄉村旅遊點150多個,推進産區變景區。
從“賣原料”到“賣産品”,從“賣資源”到“賣品牌”,我省持續推動特色農業“接二連三”,推進農産品“吃幹榨盡工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報告》顯示,全省優質稻米産業鏈總産值達1099.5億元,增長4.8%。全省收購油菜籽31.5萬噸,收購價格上漲0.3元/斤左右,加工産值42.8億元,分別增加11%、10%、48.8%,糧油實現增産增收增效。28萬畝高油酸菜籽平均收購價每斤高出1元。730萬畝蝦稻,每斤蝦稻增收3元,每畝蝦稻增收1200元,共計增收87.6億元。減少生豬調出量500萬頭,就地屠宰轉化增值25億元。
農業産業鏈“姓農”。全省創建153個省級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引導龍頭企業帶領合作社、家庭農場抱團發展,通過訂單生産、股份合作、折股量化、利潤返還等模式,與農戶建立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同時,做大做強區域公用品牌,提升農産品增值收益,直接帶動農民增收。
聚集高端要素,構建資金鏈、資源鏈、人才鏈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去年,我省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建隊伍,強化科技支撐。十大産業鏈聘請張啓發、鄧秀新、傅廷棟等7名院士,113名知名學者、專家,爲十大産業鏈“望聞問切”。
建陣地,打造技術高地。積極爭取農業農村部與我省共建洪山實驗室,全力打造種業“種芯”。建設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等科技平台,推動雙綠源、康農種業、小碼大衆、金廣農業等11個重大功能性平台和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在種業博覽會技術轉讓上,中油所大豆新品種以1500萬元高價成交。在中藥材領域,我省獲批1.1類創新中藥1個,臨床批件2個,位居全國前列;發布104個配方顆粒標准,顯著提升“藥材變藥”的能力。
抓對接,推進成果轉化。組織高校、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對接,征集企業需求231項,科技成果130項,以項目化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深入實施院士專家服務農業産業發展“515”行動,推進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示範推廣21項主要技術,增強農業科技由“紙變錢”的能力。
構建資金鏈、資源鏈、人才鏈,全方位爲農業産業輸血賦能。省級財政每年統籌安排5億元財政獎補資金和5億元貼息資金,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與12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未來5年累計投放不低于2萬億元涉農貸款。2021年,全省金融機構新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近200億元,同比增長96%。強化人才支撐,培訓高素質農民3萬人、農業産業領軍人才180人、農業經理人750人。建立重大項目庫、重點企業庫、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等“兩庫一清單”,出台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用地支持政策,用地指標優先安排重大項目投資和建設。
“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規模化、科技化、標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思路,以突破性的思路、創新性的舉措、拼搶實的作風,進一步強壯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全力續寫2022年精彩華章。”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吳祖雲說。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通訊員 郭會兵)
【相關報道】
“曬曬”湖北農業産業鏈成績單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爲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