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油菜大省,盛産雙低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去年,菜籽油産業鏈協調指導省糧油集團、松滋恒生公司等企業牽頭,整合生産、加工、科技等資源,組建菜籽油産業化聯合體。當年,培育新增油脂加工省級龍頭企業2家。
武漢市江夏區金龍畜禽有限責任公司鹹甯新今農基地。該公司入選2021年度全國農業産業化發展潛力頭部企業10強,正牽頭建設今楚聯合育種基地。去年,生豬産業鏈聚焦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遴選金龍、科前生物等16家企業和12個項目進行重點培育。
湖北萊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小龍蝦深加工産品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小龍蝦産業鏈搶抓機遇,統籌謀劃,精准施策,去年全省小龍蝦綜合産值達到1325.4億元,同比增長26.5%,全省小龍蝦第三産業産值達643億元。
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正在加工橋米産品。去年,稻米産業鏈推動優質稻米産業發展,32個優質稻米企業組建省級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全省納入清單管理的10家大米加工重點龍頭企業和10家成長型企業年加工總産值147.4億元,同比增長23.3%。
品源(隨州)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的香菇醬在2021年湖北農博會上受熱捧。2021年,全省蔬菜(食用菌、蓮、魔芋)産業鏈預計綜合産值825億元,較2020年增長10.74%。“隨州香菇”品牌價值評估16.88億元,位居全國食用菌類之首。
湖北神地農業科貿有限公司雞蛋綜合開發産品暢銷內地及港澳地區。該公司聯合多家家禽及蛋制品生産加工龍頭企業成立湖北七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樹起了做大做強的標杆。2021年,全省家禽及蛋制品産業鏈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4家,産業鏈總産值151.41億元,同比增長15.95%。
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現代化生産車間裏正在加工恩施玉露茶。茶産業鏈聚力打造千億茶産業,推動恩施玉露等七大省級重點區域品牌建設,去年全省茶園總面積達545萬畝,綜合産值達到715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5%、12.3%。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在華中農業大學試驗田考察油菜性狀。去年,現代種業産業鏈推動大北農集團與華中農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建洪山實驗室。
湖北土老憨生態農業集團將柑橘“吃幹榨盡”,加工出橘醋、陳皮醬油、陳皮料酒等系列産品。去年,柑橘産業鏈補短板、強弱項,全省實現産值368億元,同比增長12%;新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同比增長16.67%。
九信中藥標准化生産線。九信中藥隸屬于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榮登中國中藥協會2021年度中藥飲片品牌企業榜。2021年,全省中藥材産業鏈一二三産綜合産值超過350億元,同比增長16.7%。
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20家,增幅創曆史新高;
2家企業入選2021年度全國農業産業化頭部企業100強,取得突破;
創建153個省級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營業收入達到1028億元,帶動農戶增收444.5億元,聯農帶農更有力;
……
日前,湖北省農業産業化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2021年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發展報告》(下稱《報告》),交出了精彩紛呈的成績單。
針對我省農業産業化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去年,省委、省政府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圍繞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推動農業産量大省向農業産業強省轉變,從頂層設計上突破,在落地見效上發力。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總鏈長,7位省級領導挂帥鏈長,10家省直部門分別牽頭一條産業鏈,省聯席會議辦公室統籌協調,各市州縣協力攻關。
謀定快動,善作善成。全省上下瞄准大龍頭缺少的痛點、大品牌缺乏的難點、産業鏈缺失的堵點,推進機制創新,統籌資源要素,打出系列組合拳,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成勢見效、起步精彩。
建設大基地,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更有底氣
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的殷殷囑托,確保重要農産品生産穩定、供給充足,爲農産品精深加工夯實基礎。
守牢糧食安全底線。2021年全省糧食産量552.86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夏收油菜籽産量251.8萬噸,創曆史新高。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分別達到2530.14萬頭和248.22萬頭,全面恢複到正常年份水平。水産品産量483.2萬噸,有望連續26年居全國第一。全省茶園總面積達545萬畝,綜合産值達到715億元。全省小龍蝦養殖面積達896.6萬畝、産量107.7萬噸。柑橘産業全年實現産值368億元,同比增長12%。全省中藥材總面積505萬畝,産量71.7萬噸,農業産值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2.33%、8.02%。
發展優勢産業集群。爭取中央財政資金2.5億元,創建三峽柑橘、潛江小龍蝦、鄂西南武陵山茶和鄂西北香菇等4個國家級特色優勢産業集群。培育推薦的鍾祥市柴湖鎮馬南村(娃娃菜)、大悟縣三裏城鎮望山村(稻鴨米)等18個村鎮,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培育推薦的赤壁市茶庵鎮等10個鄉鎮和谷城縣紫金鎮花園村等8個村,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十億元鎮和億元村,獲農業農村部宣傳推介。向農業農村部遴選報送特色産品30個、鄉村能工巧匠13人。
推進産業平台建設。爭取1.4億元推動14個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建設,打造縣域經濟産業發展的示範樣板。推介350個省級休閑農業重點園區和126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區,集聚資源要素,強化服務功能,厚植發展潛力。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創建153個省級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引導龍頭企業帶領合作社、家庭農場抱團發展。
育引大龍頭,國家級龍頭企業數量增幅創新高
針對農業産業大龍頭缺少的痛點,堅持招大引強與壯大本土企業相結合,著力培育大企業。
聯合重組,加快上市。省地方金融局建立農業企業上市“金種子”“銀種子”後備庫,全程跟蹤輔導,打通金融賽道堵點。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實現我省農業企業國外融資“零”的突破。省家禽及蛋制品産業鏈引導省內多家家禽及蛋制品生産加工龍頭企業抱團發展,成立湖北七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推進企業重組上市。省小龍蝦産業鏈協調潛江華山、萊克2家小龍蝦領軍企業聯合重組,加快上市步伐。省農擔公司謀劃“龍頭企業貸”産品,探索“大數據+信用”替代抵押擔保貸款,力爭給予産業鏈龍頭企業最優惠的信貸支持。
爭先進位,做大龍頭。2021年,省級龍頭企業新增125家,達到99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增加20家,達到82家,增幅創曆史新高;規上農産品加工業産值超過1.1萬億元。在中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協會評選的2021年度農業産業化頭部企業中,湖北企業取得突破,湖北糧油集團、勁牌公司入選頭部100強,湖北現代農業公司、武漢江夏金龍畜禽公司入選潛力頭部10強,湖北漢家劉氏茶業公司、蕭氏茶業集團入選茶行業10強,湖北神丹公司入選蛋品行業10強。銷售收入達到10-50億元、50-100億元、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湖北分別有56家、2家、4家。
打造大品牌,多種品牌農産品數量居全國前三
持續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全面宣傳推介“中國荊楚味,湖北農産品”。
夯實品牌基礎。2021年新增農産品地理標志15個,總量達到195個,中部第一,全國第三,爭取地標工程保護項目資金4774萬元。全年獲證“二品一標”企業203家、産品402個。有效期“二品一標”企業1362家、産品2851個,産品同比增長13%。
強化宣傳推介。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簽訂“品牌強國工程”合作協議,“潛江龍蝦”“赤壁青磚茶”“蕲春蕲艾”登陸央視黃金時段。聯合央視開展“品牌強國工程”直播帶貨活動,現場銷售額達4949萬元。制作25個湖北優質農産品品牌廣告片,在央視多個頻道滾動播出。強化“荊楚大地”好糧油品牌宣傳,38個産品獲評“中國好糧油”,數量居全國第三。
推進品牌整合。圍繞打造千億産業鏈目標,將350個茶葉品牌整合爲7個省級重點區域品牌。支持鹹甯組織48家企業實施赤壁青磚茶區域公用品牌整合行動。組織36家茶葉龍頭企業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推介7大知名公用茶品牌,現場簽約茶葉訂單523份、1.21億元。
名優産品“借船出海”。在武漢舉行八馬茶業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務産業新銳行動”簽約儀式,引導蕭氏茶業與安琪集團開展出口茶貿易合資合營洽談。舉辦多場湖北名茶走進絲路經濟帶專場推介活動,組團參加第十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第二十四屆中國農産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展示推介農業産業化發展成果。
農博會展亮品牌。舉辦2021湖北農業博覽會,爲湖北農産品搭建新的推介平台。省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及17個市州1642家龍頭企業參展,現場打卡市民超過10萬人,現場交易額1.51億元。山東、廣東、湖南、新疆、西藏等省區組團參展,獲得農業農村部和國家鄉村振興局領導高度評價。
開展大招商,45個集中簽約項目總投資1449億元
堅持跳出農業抓産業,推動形成重視招商、大抓招商的濃厚氛圍,把招商引資、招大引強作爲“一號工程”。
組織帶動促招商。開展“全線招商、全域招商、全員招商”,把招商力度與招商實效作爲全年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省農業農村廳本級擠出經費對招商引資優勝單位論功行賞,在全系統形成了重視招商、大抓招商的高度共識和工作導向,全員上陣、全線出擊,全省農業農村系統的招商引資工作形成了你追我趕、成勢見效的生動局面。
地方主抓促招商。武漢市率先舉行專場推介會,簽約項目51個、投資金額達332億元;宜昌、襄陽、荊州、十堰、黃岡、潛江等地迅速跟進,投資10億元的禽蛋和投資20.5億元的畜牧全産業鏈、投資26.28億元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等重大項目,分別在荊州、江陵、潛江落地開工,正大等龍頭企業在襄陽等地大幅度追加投資。
搭建平台促招商。省農業農村廳密集赴中糧集團、中茶集團等大企業上門招商,與楚商聯合會緊密對接合作,共同舉辦2021湖北農業博覽會,打造招商大平台,形成全省45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1449億元的重大成果。
實施大創新,百余院士專家助力搶占技術高地
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爲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建隊伍,強化科技支撐。與中國工程院共商湖北科技強省建設,發揮院士優勢,搶占技術高地。立足湖北,面向全國,聘請張啓發、鄧秀新、傅廷棟、桂建芳、陳煥春等7名院士,113名知名學者、專家,爲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咨詢。
建陣地,打造技術高地。積極爭取農業農村部與我省共建洪山實驗室,增加資金5000萬元,全力打造種業“種芯”。建設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等科技平台,推動雙綠源、康農種業、小碼大衆、金廣農業等11個重大功能性平台和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在種業博覽會技術轉讓上,中油所大豆新品種以1500萬元高價成交,總金額達12.04億元。在中藥材領域,2021年我省獲批1.1類創新中藥1個,獲臨床批件2個,位居全國前列。發布104個配方顆粒標准,顯著提升了“藥材變藥”的能力。
抓對接,推進成果轉化。組織高校、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對接,征集企業需求231項,科技成果130項,在科惠網批量在線展示科技成果和企業需求信息,項目化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深入實施院士專家服務農業産業發展“515”行動,推進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示範推廣21項主要技術,增強農業科技由“紙”變“錢”的能力。
推動大融合,“接二連三”實現農産品價值大提升
發揮資源優勢,延伸産業鏈,豐富業態,宜農則農、宜加則加、宜旅則旅,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創新模式促融合。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發展。通過經營主體帶動、主導産業拉動、資源要素促動,培育了農業內部融合型、産業鏈延伸型、農業新業態型、功能拓展型、産業集聚型等産業融合發展的典型和模式。推廣潛江“蝦稻共作”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
創新機制促融合。通過拓展功能鏈、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重組供應鏈,推進資源要素整合,引導市場主體通過訂單生産、股份合作、折股量化、利潤返還等模式,與農戶建立了多種利益聯結機制。
加工轉化促融合。由生産大米向生産功能大米、提煉米糠油發展。隨州將次等香菇原料生産成香菇醬,倍受市場歡迎。全省小龍蝦蝦殼、雞蛋蛋殼及柑橘皮綜合利用等9項技術在全國推廣。
拉動消費促融合。小龍蝦産業鏈依托省農科院加工所開發了5種小龍蝦休閑食品。借鑒“沙縣小吃”模式,在西安開設了3個“潛江龍蝦”餐飲連鎖店,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拓展功能促融合。2021年9月,在省文化和旅遊廳與宜昌市政府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荊楚鄉村文化旅遊節上,發布10條柑橘采摘精品線路,推進産業園區變景區。
提供大保障,破解“人錢地”難題爲企業賦能
圍繞産業鏈,布置資金鏈、資源鏈、人才鏈,全方位爲農業産業輸血賦能。
強化資金扶持。省級財政每年統籌安排5億元財政獎補資金,支持龍頭企業重點項目建設;安排5億元貼息資金,降低龍頭企業融資成本,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強化金融支持。與省農發行等12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未來5年累計投放不低于2萬億元涉農貸款。在嘉魚建設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示範區,在紅安、麻城等8個縣市開展政策性金融服務試點。全省金融機構新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近200億元,同比增長96%。建立農業上市企業後備庫,支持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推動京山橋米、赤壁青磚茶、潛江小龍蝦等組建企業集團。
強化人才支撐。爭取省委組織部等單位支持,培訓高素質農民3萬人,舉辦3期農業産業化領軍人才培訓班,培訓農業産業領軍人才180人、農業經理人750人,省級舉辦農村創新創業創意大賽和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創新大賽,支持100余項人才項目,營造重視農村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強化服務保障。建立重大項目庫、重點企業庫、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等“兩庫一清單”,當好服務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店小二”。出台《湖北省規範和保障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用地實施細則》,做到對涉農企業落地應保盡保。
促進大增收,153個聯合體帶農增收444億元
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推進農産品“吃幹榨盡工程”,提升農産品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糧油增産增收增效。全省優質稻米産業鏈總産值達1099.5億元,同比增長4.8%。納入清單的10家重點龍頭企業和10家成長型企業年加工總産值達147.4億元,同比增長23.3%。菜籽油産業鏈著力補齊龍頭不強、品牌不響、加工不旺等短板,實現了良好開局。全省收購油菜籽31.5萬噸,同比增加11%,收購價格上漲0.3元/斤左右,同比增長10%,加工産值42.8億元,同比增長48.8%。
特色産業提效益。赤壁青磚茶、武當山茶、恩施玉露、英山雲霧品牌價值分別達到33.65億元、32.02億元、25.21億元、24.64億元,同比增長11.09%、7.84%、9.28%、12.05%。2021年,全省蔬菜(食用菌、蓮、魔芋)産業鏈綜合産值825億元,同比增長10.74%。全省中藥材一二三産綜合産值超過350億元,同比增加50億元,增幅16.7%。
延伸鏈條增收益。生豬産業鏈延伸鏈條,積極發展生豬屠宰及精深加工,2021年減少生豬調出量500萬頭,每頭生豬通過屠宰加工,可增收500元,共計增收25億元。
打造品牌聚效益。做大做強區域公用品牌,提升農産品增值收益。通過標准化生産、區域公用品牌打造,直接帶動農民增收。小龍蝦産業鏈推行標准化生産,鼓勵使用“潛江蝦稻”區域公用品牌,每斤蝦稻可增收3元,每畝蝦稻可增收1200元,全省現有730萬畝蝦稻,共計可增收87.6億元。
去年以來,十大産業鏈聯農帶農成效明顯。全省創建153個省級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帶動802家農民合作社、813個家庭農場、104萬農戶抱團發展,營業收入達到1028億元,帶動農戶增收444.5億元,聯合體成員比非聯合體成員生産總成本降低10%以上,産值比分散經營農戶高15%。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爲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