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養殖百畝魚塘,年收入過百萬
對于肇慶沙浦鎮典三村的村民來說,再過十多天就是豐收的季節了。
12月17日,在典三村一畝畝碧綠的池塘上,皮膚黝黑的杜永洪正在池塘邊檢查。在他的家門口,一塊藍色的招牌上寫著,“洪仔文乃鯉”。
12月7日,沙浦鎮典三村的魚塘。
原來,沙浦鎮的亞熱帶氣候與豐厚土壤,爲魚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當地出産的文乃鯉,因肉質鮮美,在清朝時曾作爲朝廷貢品被賜名“鯉魚王”。
村民杜永洪接受采訪。
出生于1966年的杜永洪,自父輩開始從事漁業。“我爸那個時候是集體養殖,當時畝産量很低。家裏想吃魚,還要村裏統一分配才行。”回憶過去,站在路邊的杜永洪雙手比劃著,“那個年代運輸方式也很落後,村裏都是用木船,將魚運到香港等地方。”
在典三村這片土地上,變化是從1979年開始的。當年,肇慶沙浦公社農民陳志雄開始承包經營魚塘,1980年起,他擴大承包經營規模,大膽地進行雇工生産,率先沖擊了“禁止雇工”的理論禁區,並在當時引起全國範圍的大討論。杜永洪稱,“(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政策放寬了,村民可以自己承包魚塘,大的和小的(魚塘)都可以。”
典三村魚塘。
從十多年前的幾十畝池塘開始,杜永洪如今承包了超過120畝魚塘,今年分別投下了文乃鯉、皖魚、花鲢等多個品種,合計10萬斤魚苗。杜永洪稱,每到收魚季節,他會雇上兩名臨時工幫忙。“加上現在有機器幫忙,很快就能收完。”如今,杜永洪每年養殖漁業的營收超過150多萬元,多個魚品種供應全國各地,並出口到東南亞、美國等地。在他的帶動下,典三村有80多戶人家開始養魚。與此同時,村民還開始到外地承包魚塘。村委會主任李培告訴南都記者,目前沙浦鎮共有2000畝魚塘,畝産量超過千斤,比周邊其他村畝産量高出200斤。“前年農業局還給我們漁民每畝補貼20元,幫助很大。今年魚供不應求,估計不到春節就賣完了。”除了養魚,杜永洪還和妻子開起了農家樂餐館,每年春節與中秋前後是最忙的季節。又是一年春節,“以前我們一年忙到頭才能吃上雞鴨魚,現在過年,我們都到外面去吃。”在杜永洪看來,小時候樸素的願望實現了,這是40年以來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直觀體現。
“85後”帶“第一桶金”回鄉創業,明年申請廣東老字號
在距杜永洪魚塘不到一公裏的地方,“85後”陳滿洪也在廠房裏風風火火地進行著他的“肇實”實驗。
目前,陳滿洪的工廠雇傭了20名工人,“肇實”年産值達9000萬。
原來除了文乃鯉,因氣候與土壤事宜,鼎湖地區還以種植的芡實聞名。當地出産的芡實顆粒如珠、甜潤軟糯,口感特別,又被譽爲“肇實”。戴著黑框眼鏡、身材結實的陳滿洪是地道的沙浦人,從中醫藥專業畢業後,陳滿洪在餐飲業打拼,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陳滿洪等人在田間。
肇實。
創業初期,習慣了城市生活的陳滿洪,一頭紮進田間,向種植戶學習“肇實”種植、加工經驗。在了解傳統的加工方法弊端後,他從果粒分類、開殼加工、米殼分離、成品包裝等步驟入手,構思設計了一條生産線,期間甚至因調試機器被截斷了一節手指。
經過五年發展,目前陳滿洪的“肇實”加工廠步入穩步增長軌道,産品通過電商、旅遊推廣等渠道,出口到新加坡、美國等地。與此同時,陳滿洪還在安徽、江蘇等地與當地農戶合作,開展種植“肇實”。
從2016年起擔任肇慶市鼎湖區肇實協會會長的陳滿洪,還以公司名義爲當地農戶提供種植補貼。目前,沙浦鎮的“肇實”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年産值約3000多萬,占全鎮農業總值70%以上。
陳滿洪告訴南都記者,明年他將研發“肇實”代餐粉等深加工産品,並爲“肇實”申請廣東老字號,讓種植“肇實”真正帶動村民致富,“在全國擦亮‘肇實’品牌。”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黃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