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10日),武漢大學發現一例霍亂病例的消息在網上傳開。當地衛生部門今日證實,該感染者檢測出O139陽性、毒力基因陰性,病情已得到控制。
霍亂是最受重視的傳染病之一。在我國,它與鼠疫並列爲甲類傳染病。在大衆認知中,這一疾病十分嚴重、且早已“絕迹”,事實上,每年我國仍有零星霍亂疫情,其臨床結果並不如想象中的可怕。
專家介紹,武大病例所感染的O139型自1992年曾在孟加拉等地引發大流行,但近年來症狀已減弱,且目前針對霍亂治療方法成熟,公衆無需過于擔憂。
武漢大學確診一例霍亂病例 目前尚無新增病例
武昌區衛生健康局今日通報,7月9日晚,武昌區疾控中心接醫院報告,武漢大學出現一例感染性腹瀉病例,以嘔吐腹瀉爲主,伴低熱,血清學凝集試驗爲O139陽性。經省市區三級疾控中心複核,該病例的血清學凝集試驗爲O139陽性,診斷爲霍亂,毒力基因陰性。患者經有效診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狀已消失。
武漢大學今日表示,該病例爲武漢大學研究生,住工學部八舍,有胃腸炎既往病史。7月8日5時左右出現發熱、嘔吐、腹瀉,7月8日10時前往武漢大學醫院就診,因其腹瀉3次以上轉診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目前該生已按相關要求轉診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7月9日,確定該生密接3人(同住室友2人、同餐人員1人),已轉至學校隔離點集中隔離。7月9日晚至10日淩晨,完成工學部八舍254名學生、3名宿管、15家商戶的采樣工作,相關區域臨時封控,相關人員按要求進行隔離,並服用預防性藥物。
武昌區衛生健康局稱,已組織專業機構對相關人員進行采樣檢測和跟蹤管理,對相關場所進行臨時封控管理和消毒處置,目前未發現新增病例。
我國已7年無霍亂死亡病例
武漢大學發現霍亂病例的相關通報發布後,引起不少網友的擔憂。
在許多人的印象裏,霍亂是一種古老而嚴重的傳染病,且已在我國“絕迹”多年。不過,多位一線的疾控從業者告訴記者,近年來霍亂疫情仍偶有發生,但規模很小,臨床結果也不如外界想象的那般可怕。
記者查閱了我國從2015年至2021年共7年間法定傳染病的上報數據,發現霍亂的年報告發病數居于兩位數的水平。其中,2018年霍亂報告發病數最多,爲28人,2021年最少,爲5人。7年間,未出現因霍亂死亡病例。
“霍亂的血清群比較多,有200多個,常見的就是O1型和O139型。武大這次的病例所感染的O139,近年來也是有所發生的。O139剛發生的時候是在1992年孟加拉等地區,那會兒毒力很強,但近年來症狀已經弱了,病原體也在變異。”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流行病學副教授楊豔芳告訴記者,雖然霍亂被列爲甲類傳染病,但治療方法成熟,不必恐慌。
“一般的腸胃炎是肚子疼、疼完腹瀉、過了一會兒又疼,而且上吐下瀉。霍亂是水樣便特別厲害,有的發病後也不疼,光拉肚子,患者可能意識不到是霍亂,但一旦脫水、出現電解質紊亂,就容易出問題。其實只要及時補液,找到原因,對症處理,問題不大。”北京世紀壇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劉紅介紹。
追問1
霍亂由何導致?如何傳播?
據我國霍亂監測方案,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發病急、傳播快、波及範圍廣爲特征,是《國際衛生條例》規定的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之一。《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也將其列爲檢疫傳染病。
根據菌體(O)抗原的不同,霍亂弧菌可分出200個以上的O血清群,但僅發現O1和O139群霍亂弧菌能引發霍亂。O1群霍亂弧菌包括兩個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爾托生物型,兩個生物型又都分爲稻葉、小川和彥島(少見)三種血清型。O1和O139群霍亂弧菌可分爲産毒株和非産毒株。一位一線疾控人員告訴記者,其中非産毒株毒力和傳播力較弱,不是特別受關注。
人群對霍亂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霍亂可通過飲用或食用被霍亂弧菌傳染而又未經消毒處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觸霍亂病人、帶菌者排泄物汙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經蒼蠅汙染過的食物等途徑傳播。
在我國,3~11月份,6~9月份是霍亂流行高峰。
追問2
霍亂流行于哪些地區?
霍亂自19 世紀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間,在亞、非、歐、美、澳等發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1961年開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由埃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引起,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報告病例數在400萬以上。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繼發生一種由O139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亂暴發和較大流行,這型霍亂隨後在亞洲傳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國、巴基斯坦、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新加坡、斯裏蘭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生O139霍亂病例。
我國從 1961 年第七次霍亂世界大流行開始便受到波及,除西藏無病例報告外,其余各省(市、區)均有疫情發生。1993 年開始,我國部分地區也相繼發生O139霍亂的局部暴發與流行。隨後出現了多菌群(型)混合流行的局面。
霍亂弧菌流行規律目前尚不十分明確,引起霍亂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依然存在。
沿海水域、河口和內陸河流、湖泊等自然水體是霍亂弧菌的自然生境,在自然水體中霍亂弧菌依附浮遊生物生存,監測研究發現霍亂的暴發流行與氣候和水溫、浮遊生物的繁殖有高度的關聯。在我國這些水域同時也分布著海水、淡水産品養殖基地。霍亂病人糞便常汙染人群生活鄰近水體。這些水體中以及水産品攜帶的産毒霍亂弧菌在人群霍亂的發生和傳播中發揮作用。
追問3
霍亂臨床表現如何?症狀是否嚴重?
據中疾控資料,大多數情況下,感染只造成輕度腹瀉或根本沒有症狀,典型的症狀表現爲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嚴重的一天腹瀉十幾次。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也可能引起嚴重脫水導致死亡。
我國霍亂監測方案將霍亂的臨床分型分爲4類。
輕型僅有腹瀉症狀,極少伴嘔吐,大便一天少于 10 次,大便性狀爲軟便、稀便或黃水樣便,個別患者糞便帶黏液或血,皮膚彈性正常或略差,大多數患者能照常進食及起床活動,脈搏、血壓、尿量均正常。
中型的腹瀉次數爲一日10~20次,精神表現淡漠,有音啞,皮膚幹而缺乏彈性,眼窩下陷,有肌肉痙攣,脈搏細速,血壓(收縮壓)兒童<9.33kPa(70mmHg),成人12~9.33kPa(90~70mmHg),尿量每日<400mL,脫水程度相當于體重兒童爲5%~10%,成人爲4%~8%。
重型的腹瀉次數爲一日20次以上,極度煩躁甚至昏迷,皮膚彈性消失,眼窩深凹,明顯發绀,嚴重肌肉痙攣,脈搏微弱而速,甚或無脈,血壓(收縮壓)兒童<6.67kPa(50mmHg),成人<9.33kPa(70mmHg)或測不到等循環衰竭的表現,尿量每日<50mL或無尿,脫水程度相當于體重兒童10%以上,成人8%以上。
中毒型(幹性霍亂)爲一較罕見類型,起病後迅速進入休克狀態,無瀉吐或瀉吐較輕,無脫水或僅輕度脫水,但有嚴重中毒性循環衰竭。
追問4
霍亂如何治療?
霍亂病人要按甲類傳染病進行隔離治療。危重病人應先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後在醫護人員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離病房。確診與疑似病例應分開隔離。
不同臨床分型的病人治療的方法不同:輕度脫水病人,以口服補液爲主;中、重型脫水病人,須立即進行靜脈輸液搶救,待病情穩定、脫水程度減輕、嘔吐停止後改爲口服補液。在液體治療的同時,給予抗菌藥物治療以減少腹瀉量和縮短排菌期。可根據藥品來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亂弧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選定一種常用抗菌藥物,常用的抗生素爲氟哌酸、環丙沙星等。
追問5
如何預防和控制霍亂疫情?
預防霍亂主要“把好一張口”,預防病從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包括:飯前便後要洗手,買回海産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熱透,生熟食品要分開,出現症狀要就診。“五不要”包括:生水未煮不要喝,無牌餐飲不光顧,腐爛食品不要吃,暴飲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亂汙染)物品不要碰。
霍亂弧菌潛伏期數小時至5天,通常2~3天。糞便陽性期間有傳染性,通常至恢複後幾天。偶有攜帶者傳染期持續數月。對霍亂弧菌有效的抗菌藥物可縮短傳染期。
與霍亂病人共同進餐或密切接觸的人必須接受醫學觀察1周,如接觸者是食物加工人員必須暫離工作崗位,直至兩次糞便培養陰性。醫學觀察期間如有腹瀉症狀必須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觸者采便檢查後,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服用抗菌藥物進行預防。
對疫點的消毒是有效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汙染的廁所、餐具、地面、地拖、門拉手、衣物等要進行消毒。霍亂弧菌對一般的消毒劑均較敏感。漂白粉、漂白精、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均有效。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