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據德國《商報》網站5月11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與東盟國家領導人12日開始在華盛頓舉行美國-東盟峰會,這次峰會旨在加強美國同擁有6.6億人口的東盟地區的關系,該地區比鄰中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這些國家對美國人是否有精力投身該地區事務表示懷疑。尤其受關注的是,拜登對已承諾的經濟靠攏有多認真。
報道稱,去年10月,拜登宣布將在亞洲發動一場新的合作攻勢,即“印太經濟框架”——旨在推行貿易便利和數字標准,而到目前爲止,美國政府尚未透露有關該計劃的任何細節。蘭德公司的印太問題專家德裏克·格羅斯曼評論說,美國-東盟峰會召開在即,而“印太經濟框架”仍未被正式提出,令人難以置信。
報道認爲,該倡議實際上是爲了在與中國的競爭中收複失地:隨著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決定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美國人放棄了與亞洲經濟體加強經濟聯系的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成功地進一步擴大了自身的經濟影響力:今年初,《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生效,它將中國與東盟國家、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系起來。
報道指出,對于東盟10國而言,中國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提高經貿關系的多樣化也符合該地區的利益,然而東南亞國家仍不清楚拜登是如何設想雙方的未來關系的。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的高級官員高金華在談到拜登的“印太經濟框架”計劃時說:“有很多細節我們還不知道。”鑒于烏克蘭戰爭,他預計該計劃會被推遲執行。
觀察家們認爲,在推動“印太經濟框架”方面,美國政府也給自己設置了限制:該倡議顯然要通過行政令來實施,從而繞過了國會。有分析指出,這導致政府無法擴大市場准入或作出其他需要修改美國法律的讓步。
報道稱,這使得拜登沒有什麽手段來吸引該地區向西方靠攏——在對俄沖突中,他就一直想拉攏該地區。但目前,東盟國家基本上未表現出在沖突中站在美國和歐盟一邊的意願。
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12日報道,東南亞國家對美國在貿易問題上沒有進展越來越失望,破壞了拜登在本周的華盛頓峰會上爲加強與東南亞地區領導人的關系所做的努力。
報道稱,拜登政府多次強調美國在亞洲發揮領導作用以及建立起對抗中國的關系的重要性。但在實質性問題尤其是自由貿易協議上,美國沒有什麽可用來展示的。這個倡議的具體細節含糊不清,而且拜登政府已經強調了它不會包括降低關稅或擴大進入美國市場的市場准入等內容。
相反,美國在亞洲的重中之重一直是加強防務關系,這是爲了對抗中國的更大範圍努力的一部分。
報道認爲,東南亞國家幾乎都不希望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加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呼籲美中“休戰”,更多地關注貿易,而新當選的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說,他的國家不會與超級大國結盟,而將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新加坡巡回大使、前駐美大使許通美上月底在新加坡對美國人俱樂部說:“你們接近東南亞地區往往只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安全。但亞洲人以貿易爲生。”
報道指出,美國無法重返《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因爲拜登政府無法爭取到國會對被認爲有損于美國工人和公司的協議的支持。這使得美國和亞洲國家之間幾乎沒有建立起新的實質性經濟聯系的空間。
報道稱,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分析人士在5日的報告中寫道:“大多數人都樂于看到印太經濟框架是美國重新參與制定經濟規則的信號,但也對其有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的隱含作用感到不安。拜登政府應該繼續將重點放在有利于該地區的議程上,強調印太經濟框架將給有關各方帶來的好處,而不是把它與美國的對華戰略聯系在一起。”(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