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産物,挑動熱戰。
近段時間以來,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存在感盡顯。
“你叫我往左,我不敢往右。”
“給我遞刀子,你來點票子。”
從金融到能源,從糧食到武器,從冷戰時期“重在守成”到如今四處“出警”……美國一聲令下,北約盟國掄起制裁大棒,指哪打哪。
正如4月初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宣布的那樣:北約正發生“根本性的重置”。
爲虎作伥,殊不知唇亡齒寒。
美國精致利己主義下的北約同盟,究竟是什麽“大冤種”?
2022年3月12日,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女子從國會大廈附近走過。來源:新華社
爲了“點票子”
不惜“遞刀子”
“如今的五角大樓、美國軍工企業以及整個國會大廈內,都在悄悄地開香槟慶祝!”
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工作多年的富蘭克林·斯平尼在博客中寫道。
他們在慶祝什麽?
賺錢了,盆滿缽滿那種。
新華社全球連線|五角大樓前官員
2022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陡然生變,美股三大指數長期萎靡不振。
然而,俄烏沖突爆發之後僅一個月,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技術公司、貝宜系統公司、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等主要軍火供應商,股價均出現大幅上漲。
雷神科技、洛克希德-馬丁、貝宜系統、諾斯洛普·格魯曼的股價在2月24日前後的變化趨勢。來源:谷歌財經截圖
得益的何止軍火市場,美國金融大鳄和能源巨頭同樣坐收漁利。
在美元霸主地位的加持下,美聯儲啓動加息周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全球資本加速流向美國市場。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巨頭也趁機搶占國際能源市場。據EIA(美國電子工業協會)的統計,美國原油庫存在最近一周增加了240萬桶,原油産量也提高至每天1180萬桶,達到2021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預計産量還將繼續上升。
在原油出口量創下新高的同時,美國還在不斷地向歐洲兜售天然氣。
“戰爭對美國來說是筆大生意。”美國美利堅大學曆史學教授彼得·庫茲尼克一針見血。
炮聲一響,黃金萬兩。
說的,是美國。
挑動戰爭遺禍世界,多國人士譴責美國和北約只顧利益和霸權。來源:環球網
那麽它的盟友們呢?我們來看三方面數據——
軍費七連漲,財政壓力加劇。
早在2014年,在北約首腦會議上,已商定將把至少GDP的2%用于“國防”。但是2%,只能勉強給美國“交差”,按美標准至少應該達到3%。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2022年3月北約發布2021年度報告:除美國外,各成員國2021年軍費同比增長3.1%,是連續第七年增長,相比于2014年淨增加了2700億美元。
“份子錢”不僅少不得,還年年見漲,能怎麽辦?
敢怒不敢言。
3月16日,一名男子騎車經過法國巴黎一處加油站。來源:新華社
對俄制裁,加劇能源緊張。
據歐盟統計局披露,歐元區3月能源價格漲幅高達44.7%,去年同期這一數據僅爲4.3%。
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都發生了抗議高昂能源價格的示威活動,德國民衆出現了搶購木材和煤炭的風潮,歐洲的低收入者更是無力負擔不斷攀升的取暖、電力費用。歐盟寄希望于在全球尋找可替代來源,或通過發展綠色能源來破解難題。
只是,遠水難救近火。
3月31日,一名男子在希臘雅典一處集市購買蔬菜。來源:新華社
富裕的歐洲,也會吃不上飯。
糧食方面,歐洲十分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俄烏都是全球糧食出口大戶,現在因爲戰爭兩國的糧食出口量嚴重下降,自身生産能力有限的歐洲被拖入“泥淖”。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今年食品價格指數已連續3次創下曆史新高,3月份較2月份上漲12.6%,較2021年同期躍升34%。歐元區的食品、烈酒和煙草價格漲幅達到5%,遠超去年同期的1.1%。
分析人士稱,美西方對俄制裁,將增加全球糧食及能源供應長期短缺的可能性,而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通脹和貧困人口饑餓問題。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馬丁·雅克指出,冷戰結束後,美國對昔日盟友頤指氣使,一度令跨大西洋夥伴關系走到名存實亡的境地。來源:央視新聞
“這正是美國堅持冷戰思維、持續推動北約擴張的惡果,而俄烏沖突會加劇歐洲衰退進程。”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知名學者馬丁·雅克如是說。
沒有了“敵人”
誰還需要“盟友”
冷戰期間,對美國來說,北約是遏制蘇聯-東歐的集體防禦組織,有守成之“功”。
冷戰結束,在美國看來,其全球霸權時代剛剛拉開帷幕,北約更需要加以利用。
敵人沒有了,怎麽辦?
“假想敵”,可勁兒造。
俄羅斯。來源:新華社
先是俄羅斯。
美國一聲令下:“全體都有!向東看!”
編外的烏克蘭淪爲馬前卒,成爲北約攪亂中東歐局勢的新“抓手”。
歐洲大陸重燃戰火,北約成員國自身也遭到了“反噬”,民衆承受巨大代價的同時,世界分裂動蕩也在急劇上升。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來源:新華社
再來是中國。
4月5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稱,將以遏制中國發展爲目標,因爲首次考慮到中國在全球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中國實行的“脅迫性”政策,對西方國家的民主和安全構成了系統性挑戰。
爲了這所謂的“安全挑戰”,北約必須要加強和亞洲國家的合作。因而,4月6日至7日,除了北約30個成員國外,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4個國家也派代表出席了北約外長在比利時舉行的會議。
北約的手,越伸越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來源:新華社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撂下狠話:“北約已經搞亂了歐洲,不要再企圖搞亂亞洲,搞亂全世界!”
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訪美期間多次提到國際社會的團結合作,並且提醒美方,中國發展的勢頭是不可阻擋的,應與中國保持友好的外交關系,一旦與中國關系脫鈎,美國將因此承擔巨大的經濟成本。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亞太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直言:“只要認爲需要,只要相信對自身有利,只要覺得力所能及,美國就會産生動武的沖動。而由此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再可怕,也總是別人承擔。”
2022年3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出席北約特別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來源:新華社
崇尚叢林法則的美國,以北約爲伥,“布施”它那有關世界霸權的“宏大敘事”。
有人亦步亦趨,有人半信半疑,有人深受其害,有人厲聲反對……
但細想想,倘若沒有了“敵人”,誰還需要“盟友”?
【綜合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中新網、新京報、澎湃新聞
【話題整合】古嘉瑩 實習生 溫洛蔥
【本期策劃】張西陸 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