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新加坡的時候,有一次和我的室友珍妮一起去裕廊東玩。一下地鐵,她指著不遠處對我說:“你不是問我哪兒有書店嗎,這個大象書局就是這兒最大的書店了。我覺得納悶:這個書店的名字怎麽這麽好玩?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把我笑得蹲在了地上。她一臉蒙圈:有什麽好笑的,不就是一個書店嗎?我忍仼笑,回答道:“大象書局,這個名字不錯。”
其實猛一看過去,繁體的衆和大象的象確實是有些相似的,想必她平時繁體字看得不多。我是因爲小時候被大人抓著練毛筆字,所以多少會認一些的。新加坡通用的是我們國內的簡體中文,繁體字一般只出現在店面的招牌中。那時候的裕廊東因爲是轉換站,所以人流比較大,但是並沒有大的購物中心,遠一點的IMM也主要售賣家具。地鐵站周圍是一圈小店,賣衣服鞋子美容用品,也有面包店等等,也算是熱鬧的。
而位于地鐵站下面的這個大衆書局應該是這裏最大的店了,占地有幾百平米之多。北京的西單圖書大廈和上海南京路附近的上海書城雖然大,但是都是有幾層樓高,而且除了書一般不售賣別的。(不過後來也有英漢字典等電子産品賣)裕廊東的這個大衆書局昰一個大平層,推門進去,就像一個大超市。除了書,也賣各種辦公用品,打印機,文具書包,電子産品等。而書的分類也和國內差不多,教科書,參考書,中英文小說,但純學術的比較少,英文書比中文書多很多。新加坡中小學的教科書這兒都有,每到開學季,很多家長陪著孩子過來買書和文具。也有類似上海一課一練的輔教書,名科都有。我那時周末在一戶當地家庭做家教教華文,這家的小女孩特別喜歡華文,她媽媽要求她做詞語連線一類的練習。大衆書局的這類練習冊圖文並茂,小朋友很有興趣。
大衆書局裏的中文書主要來自三個地方,大陸,台灣和香港。大陸的書是簡體中文,同樣一本書比國內貴很多。台灣和香港的都是繁體書,台灣的人文類較多,而香港的則是風水類多些。很多國內看不到的書這裏也有。我曾經花了將近40新幣買了一本香港華威國際出的趙九峰的《風水地理》,純屬好奇,並不是真的想去研究它。我有時會在書店看看有什麽新書,然後到不遠處的圖書館裏去查找。印象最深的是台灣版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居然在圖書館裏找到了它,繁體的,花了一天時間,囫囵吞棗讀完。後來國內出了簡體版的,又在當當上買了一本。
在新加坡呆久了才發現,大衆書局在新加坡人心中的地位就有如新華書店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一樣。幾乎每個購物中心裏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而大衆書局裏種類繁多的圖書也吸引著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讓孩子們流連忘返。十多年過去了,由于電子商務平台及網絡的影響,國內的新華書店貌似有些收縮了,但是新加坡的大衆書局依然沒有變。現在的裕廊東因爲靠近規劃中的新馬高鐵站,被重新定位爲新加坡中心城區外第二大商業中心。圍繞著地鐵站建了好多個大型的購物中心。我在最靠近地鐵站的購物中心裏找到了原來的大衆書局,它還是原來的樣子,後來我在離裕廊東兩站地鐵站外的另一個購物中心裏,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大衆書局,書的種類也更多。除了原有的商品,這一家還售賣各種小零食。
來新加坡旅遊,除了各類熱門景點,如果有時間逛一逛大衆書局,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等著你呢。現在上海徐家彙的美羅城頂樓也開了一家大衆書局,美羅城是新加坡人投資的, 所以投資人把他們的國民書店也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