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開封東郊曹門外的曹門村委會一組,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廟宇,主殿裏並排供奉著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俗稱三教堂。開封三教堂在世界宗教史和中國宗教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它的輝煌曆史和“三教合一”的傑出貢獻享譽海內外。以三教堂爲中心,附近的街道命名分別爲三教堂街、三教堂南街、三教堂北街。
三教堂在開封婦孺皆知、香火旺盛,每到農曆初一、十五,狹窄的三教堂南街幾乎無立足之處。但是,開封人對三槐堂卻知之甚少。對三槐堂有多年研究經曆的我市作家張浩告訴記者,三教堂所在的位置,就是馳名海內外的三槐堂——海內外三槐王氏的祖庭地。如今,海內外三槐王氏到開封尋根問祖,總會來到此處緬懷先人。
三槐堂源于王祜
三槐堂原爲戰國時期張儀的府宅,北宋時成爲王祜之家宅。王祜是北宋大名府莘縣人,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之家。王祜的祖父王言和父親王徹,都擔任後唐的官職。王祜五代時先仕晉,後及漢、周,北宋建國後,宋太祖趙匡胤拜其爲監察禦史,頗得賞識,官職不斷升遷,以尚書兵部侍郎知制诰。
符彥卿先後有三個女兒成爲後周、北宋朝的皇後。他地位顯赫,在當時可謂無人能及。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有人密告魏州節度使符彥卿謀叛。宋太祖派王祜調查符彥卿的情況,許以“便宜”行事,並以相位相許,其真實用心在于除去符彥卿,王祜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後,明察暗訪,卻查無實據,數月無聞。宋太祖驿召面問,王祜直言禀報符彥卿無謀叛事實,並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擔保。甚至直言上書給皇上:“過去五代十國的君主,大多因爲猜忌大臣,濫殺無辜,所以在位時間很短,希望陛下引以爲戒。”
符彥卿由此獲免,避免了宋朝初期的一場動蕩,王祜能舍家人百口性命去擔保一個和自己不相幹的人,不僅失去了當宰相的機會,還被貶襄州,但他卻實現了天下太平的願望。王祜臨行前在住所手植三棵槐樹,寓意“祜有陰德,必有陽報”,並說:“吾子孫必有爲三公者。”
後來的事實果不出王祜所料,其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使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從此,王家宅成爲宰相王旦家祠,因王祜之前植三槐于庭,王旦便將祠號命名爲三槐堂。王旦輔佐真宗18年,當時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王旦被人們稱爲“太平良相”。
王旦去世後,墓葬未立碑。38年後,仁宗皇帝以禮爲王旦建了墓園,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方柱等,在今開封東郊邊村之東。後來因建設需要,王旦墓園內的石人、石馬、石羊被移到鐵塔公園,存放至今。
在王旦的下一輩中,出了王素、王質、王端三個進士,孫輩、曾孫輩中也是人才輩出。在整個宋朝300余年的曆史中,三槐王氏家族幾乎代代都有人在朝廷爲官,《宋史》上專門立有傳記者11人。
整個宋代,久居相位,死有“文正”之谥者,僅王旦一人。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王旦的孫子王鞏在翻修故居、重建三槐堂時,特意請大文學家蘇轼撰寫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三槐堂銘》。文中記述了三槐王氏祖先的事迹,以此勉勵王氏後人,效仿祖先的美好德行。
史料顯示,在北宋時期,只有少量的三槐堂王氏子弟因爲做官而落籍某地,沒有形成遷徙的規模。在宋室南渡的時候,一大批王氏子孫遷到了南方,定居江蘇、浙江、福建等地者最多,不少人成爲客家人。到今天,三槐堂王氏宗族的後代已遍及全國各地,從中原地區輻射到南京、蘇州、昆山、紹興、余姚、太倉、漳州、泉州、南靖、晉江以及廣東的揭陽等地,大西南、兩湖地區也有分散支派。
三槐堂王氏的海外遷播發生在明清時期,這跟明清時期南方沿海省份大量民衆“下南洋”的曆史緊密相連,尤其是清中葉以後此風更甚。在這個過程中,三槐堂王氏足迹遍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有的還經此遠徙歐美。有人評論:“王氏苗裔在海外,可謂無地無有。”而三槐堂王氏後裔確實是重要的一支。到今天,三槐堂王氏宗親人口超過3000萬,占到整個王姓人口的近1/3。
王祜、王旦將人生體驗的精華濃縮成三槐文化,其核心是忠誠、仁義、寬容、善良。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文化的瑰寶,已成爲根植于人們心中的一種力量。
三槐精神流芳千古
隨著北宋王朝的覆滅,三槐堂也毀于兵火,三槐王氏家族舉家南遷。王祜種植的三棵大槐樹卻頑強地存活了900多年。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三槐堂舊址上的三棵古槐已然成爲參天大樹。于是,有人以三棵古槐暗指儒、釋、道三大教派,在三槐堂遺址上重新建成“三教合一”、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廟堂,將“三槐堂”改名爲“三教堂”。是時,“三教堂”占地180余畝,三進院落,主堂裏供奉“三教”始祖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的塑像,不分主次共同享受“三教”信徒的香火。“三教合一”在我國曆史上尚屬首創,三教堂頓時教徒雲集、香火旺盛,成爲開封最熱鬧的一大文化勝景。
張浩介紹說,當時朝廷認爲“三教合一”顧大局、識大體,不偏不倚,臣民若能如此,國家的事情就好辦了,對治理國家大有裨益。由于朝廷的倡導,外地也陸續修建了幾座三教堂。民國年間三教堂部分殿宇被毀壞。抗戰後僅存3間大殿,孔子、釋迦牟尼、老子的塑像破舊,堂前路斷人稀、香火寥寥。日寇攻占開封後,一隊日本兵沖進三教堂砸碎塑像,村民們與日本兵搏鬥,十幾人遭槍殺,三教堂被火焚。新中國成立後,三教堂破舊不堪。成立人民公社後,僅存的三間破屋被當做曹門生産大隊牲口棚。“文革” 期間,將三教堂列爲封建迷信場所,要予以拆除,曹門村第一生産隊隊長胡松林據理力爭,說“三教” 不是迷信, 是傳統文化的經典,使三教堂得以保留。
1985年,曹門村一組村民許寶玉、魏秀蘭、王建華等人集資重修開封三教堂。看上去與一般民居沒什麽兩樣。殿內所祀孔子、釋迦牟尼、老子塑像,坐北朝南一字排開。釋迦牟尼正襟危坐,端坐中央,目視前方;老子與孔子分立于釋迦牟尼左右。
在三教堂殿前,現存“重修三教堂碑記”石碑,雖然碑面上的文字磨平不少,字迹漫漶不清,但仍極爲珍貴。它見證了三槐堂的變遷,也告訴世人,此處就是三槐堂舊址。這就是曆史,三教堂帶著冗長的回音把三槐堂給融化掉了,和諧掉了。
如今的三教堂僅存3間大殿,占地不足一畝,被民宅團團包圍。不熟悉的人絕對想不到這裏就是曾經盛極一時的三教堂、象征忠義精神的三槐堂。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三槐堂王氏後裔、美國電腦大王王安先生要來開封尋找三槐堂祖庭。爲此,開封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和當時的開封市郊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積極收集相關史料,尋找三槐堂遺迹、遺物。因三棵古槐已不知去向,三槐堂王氏後裔王宴春先生便在開封三教堂門前補植槐樹三棵。本應自東向西的三棵槐樹因土地限制,只得臨牆而立,自南而北一字排開,間距兩三米,直指三教堂正門,最北的那棵離正門僅有兩米。雖然王安先生因故未能來開封,但受王宴春先生植槐的影響,曹門村一組的村民興起了種植槐樹的熱潮,家家以有槐樹爲榮。
開封三槐堂已成爲海內外三槐堂王氏後裔崇拜之地、神聖之地。2012年11月25日召開了中國首屆三槐文化研討會暨王氏宗親聯誼會,來自河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湖北、山東等省的三槐堂王氏後裔在三槐堂遺址三教堂舉行了首屆祭祖大典。
複建三槐堂指日可待
隨著我市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步伐加快,不少有志之士開始把複建三槐堂提上了日程,李濟民就是其中一員。爲了做好這項工作,李濟民等人牽頭成立了開封三槐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李濟民的積極運作下,公司先後與區、市有關部門溝通,聽取專家意見,又與省市規劃和設計部門合作,出台了《複建三槐堂暨曹門城中村改造概念性規劃方案》。《方案》規劃土地472畝,其中包含三槐堂、三槐堂會館、安置區和商業區。
根據初步規劃,複建後的三槐堂景區占地100多畝,南北長300米,東西長260米,內有四殿、祭壇、王祜故居、三教堂、三槐會館等,景區左右兩側,一側分割成四個院落,一側爲宋代街道。其建築仿宋代建築風格,整個建築極具宋文化色彩。三槐堂的複建規劃正在實施中,在未來兩三年的時間裏,體現三槐文化、三槐精神的三槐堂就將呈現在世人面前。三槐堂的複建,也將彌補開封東區旅遊景區的空白,進一步拉大開封旅遊框架,進而成爲開封的又一旅遊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