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音樂舞蹈現場,
讓人看見曠野中的星空、寂寥雪原的微亮燈火。
2017年,8位來自中國不同民族的藝術家、音樂人和舞者,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呈現了一台美妙絕倫的演出,中國少數民族的韻律與現代藝術的和諧共生,在目之所及的空間延伸出無限悠遠的宇宙。
他們沒有想到新加坡的演出收到了滿滿的贊譽,他們的初衷只是想以一種最自然的狀態來呈現中國文化,想繼承那些已經遠離的、已經很少有人會記起的部分。
2020年冬天,他們帶來了第二季的作品——
音樂舞蹈現場 Soulful Steps II
尋心之路II 萬物靜默如謎
01. 失語的現代文明和靜默的古老源頭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屈原《天問》
《尋心之路》中的行者永遠都在時空的探尋之路上,他們“尋”的是什麽?他們爲什麽“尋”?他們最終“尋”到什麽?也許每個時代都有一部《天問》,在不斷追尋那些困惑的答案或解開的方法。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比祖先們擁有更高明的手段去解答自然,但我們的困惑卻似乎比原始的時代更多更複雜。《尋心之路》沿著文化源頭的痕迹,看到了現代人的迷失和失語。
《尋心之路II》的編劇王甦說,現代人普遍處于迷失的狀態中,這部作品希望用音樂和舞蹈的結合去表達一種現代人對祖先生活方式的回歸、一種向往和崇拜。
舞者徐一鳴說他用一種自言自語的程式化的方式去介入自然的少數民族音樂中,就好像我們人類用一種自以爲是的態度去介入自然。這種錯位、扭曲的感覺,這種強加的使用想要營造當下困境的扭曲感。
尋心之路II《萬物靜默如謎》是一首在舞台上流動的立體的詩,它用7個章節敘述精神世界的尋心之旅。舞者可能是一棵草、一滴水、一粒沙或一陣風,歌者和樂手好像是萬物的眼睛,深沉而寬容的懷抱。而行者尋到什麽呢?舞者徐一鳴認爲,世界是從無到有的,希望我們總有機會重新開始。
02. 從和平、環保、自然法則到講述愛
《尋心之路Ⅰ》以遵從自然法則爲主題,這一次尋心之路II《萬物靜默如謎》融合了4個不同的少數民族的風格,歌者用他們的語言唱著古老的歌曲,內容都和自然、信仰和愛情有關。
遙望卡熱山。山頂是潔白的雪山。
祈禱飛翔的雄鷹逃過寒風的襲擊。
遙望卡熱山。山腰是遼闊的草原。
祈禱奔跑的羚鹿逃過獵人的子彈。
遙望卡熱山。山下是碧藍的湖泊。
祈禱自由的魚兒逃過漁夫的鈎網。
——《卡熱山》歌詞譯文
歌者:貢布昂傑(藏族)
音樂總監陳希博說:“我是科爾沁草原那邊的後代,我唱的歌都是跟科爾沁的民族音樂有關。”在這部作品中他唱了一首蒙古族的傳統歌曲,內容是一個喇嘛和一個女子的愛情。
相知相愛的情人
你是我唯一的眷顧
像神一樣的丹森尼瑪大喇嘛
離別達古拉踉跄無助
相知相愛的情人
相思想念的愁煞人
像神一樣的丹森尼瑪大喇嘛
離開達古拉心憂愁
——《達古拉》歌詞譯文
歌者:陳希博(蒙古族)
希博說,內蒙古有8個盟,每個地方的蒙古族都有很多原汁原味的,甚至有些是沒有節奏的、零散的民歌,大家都在往回尋找最古老的痕迹、最原始的痕迹。在這個作品中希博用一種即將失傳的唱法來唱這首歌。“這首歌傳唱的人很多,有很多歌者和很多地方的音樂人們都有熟知的一個版本或旋律去唱,而我唱的這個版本可能是惟一的,這個歌是當年我的父親在民間跟很多老藝人以口傳的方式去學習的,所以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再這樣去演繹它了。我想要再把它挖掘出來,並賦予它新的面貌,用新的編曲方式和唱腔把它诠釋出來。”
03. 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相通的心靈語彙
制作人、舞者郝娜說,我們的很多表演者和創作者的確是身體裏流著少數民族的血液,關于少數民族傳統的部分這毋庸置疑,但我們又都是在現代化的城市裏接受專業性的教育,在傳統和保守之外我們又會有新的角度去思考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關于我們民族的藝術。
“在前年的12月份我們去呼倫貝爾,在一些樹林裏、雪地裏歌唱、拉馬頭琴、舞蹈……我們也去到當地一些老人的家裏,他們跟我們講到那些關于蒙古族的故事,他們的傳統,唱起溫柔的勸奶歌。對于動物對于自然,我相信很多遊牧民族,我們的祖先們他們與自然之間非常親密的關系,他們是我現在覺得很打動我的,也覺得是我這一代人裏面沒有機會,也沒有辦法再重現的。我們想在現實中不可能的理想,我們可不可能通過我們的音樂、歌聲、舞蹈和現場的整體氛圍來實現這些美好的願望。我們希望跟祖先和自然萬物之間有一個很好的聯系。”
他們知道在國外已經有很多藝術家做了多種藝術融合的作品,于是他們集結了很多少數民族的藝術家、音樂人和舞者夥伴們,這樣的合作讓他們迸發了很多令人驚喜和興奮的靈感。
在尋心之路II《萬物靜默如謎》中各個民族的風格並不是單一展現,音樂方面將哈薩克族、蒙古族和藏族爲主的基調以世界音樂的方式做了融合。音樂總監希博說,每一個音樂不只是代表某一個單一的少數民族,其中有以每一個少數民族爲主的音樂基調爲根基,從節奏律動的方面、馬頭琴的演奏上面做了調整,在某些地方也用到一些南方少數民族的音階,或者一些西方的手法。
而舞者徐一鳴認爲,雖然每個民族身體的動律都不一樣,傳達出的本民族的情緒、情感都展現在肢體和音樂上。但各民族風格融合在一個作品中並不沖突,因爲我們只是生長在不同的地域而已,當散落在各地的時候它變得多元、豐富。不是這個世界只有一種情況,而是每個人類都有屬于自己的情況。
《尋心之路》帶著深情的步調走來,他們跨越藝術形式的結合、多元風格的交融,都是他們尋找的將情感和思想傳遞給現代社會的方式。他們不斷尋找的是一種最適合的語彙來連結不同的國界、文明和時空。
// 尋心之路 II《萬物靜默如謎》凝聚了十一位傑出的音樂人和舞者的創作,也許在以後“尋心”的夥伴會聚集得更多,尋心之路也會走得更遠。
陳希博(蒙古族)
馬頭琴/吉他/歌者
中國內地音樂制作人、青年馬頭琴演奏家、中國馬頭琴協會會員、HAYA樂團吉他手、Soulful Steps團隊策劃人和音樂總監。
穆熱阿勒·比目拉提(哈薩克族)
冬不拉/吉他/口弦琴/歌者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冬不拉專業教師
哈薩克斯坦庫爾曼哈孜國立音樂學院碩士
HAYA樂團成員
獨立音樂人
也爾布洛·烏拉孜汗
(哈薩克族)
鼓/打擊樂/手碟
精通中東鼓、非洲鼓、架子鼓、康佳鼓、箱鼓等樂器的演奏。參與演出 《WOMAD世界音樂節》 《瑞典ETHO音樂節》 《日本橋下世界音樂節》《荷蘭LOWLANDS音樂節》 《ROSKILDE搖滾音樂節》 《LOTUS世界音樂和藝術節》《芝加哥世界音樂節》、《Lincoln Center Festival》等。
貢布昂傑(藏族)
紮念琴/鷹笛/歌者
藏族音樂人 ,詞曲創作,精通紮念琴、曼陀鈴、藏鼓等。多次與國內外頂尖藝術家合作。2011年參與組建尼瑪樂隊。
姜濱(漢族)
貝斯手
鍵人樂隊貝斯手
混合理論樂隊貝斯手
參演全國各大音樂節。
譚鈞元(壯族)
獨立舞者
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獨舞《金色貝多羅》表演金獎。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少年組獨舞銀獎。2014年隨CCTV4節目組,赴摩納哥、巴黎、戛納、尼斯、意大利、德國、等歐盟國家文化交流演出。
趙磊(蒙古族)
獨立舞者
藝術學碩士
第九屆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心中的綠洲》金獎。第九屆全國“荷花獎”現當代舞蹈大賽《東方築路人》金獎。2017年4月登上中國《舞蹈》雜志人物專訪。
郝娜(滿族)
舞者
師從于戰素榮教授、馬躍教授、蒙小燕教授。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第六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青年組獨舞《草原2000》表演銅獎。第二屆華北五省市舞蹈比賽編導金獎。出訪美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巡回演出。2008年在新加坡創立源文化藝術公司,擔任藝術總監,致力于研究、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藝術,與各國藝術家跨界合作。2018年受柬埔寨王國邀請,擔任柬埔寨大選的國際監督。
王倩(漢族)
獨立舞者
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本科,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碩士
主演舞劇《倉央嘉措》獲“荷花獎”舞劇獎;《劉三姐》獲“荷花獎”提名。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峰會開幕式《絲路芳華》擔任領舞。曾隨國務院僑辦出訪英國、法國、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文化交流。
徐一鳴(漢族)
現代舞者/編舞
編舞作品《既如此亦如此》參加中荷藝術節、北京舞蹈雙周青年展演、第四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大賽(銅獎)。《天黑以後》第四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銅獎)。《變形記》、《戲如人生》第五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大賽(金獎)。
朱東超(漢族)
舞者
北京歌劇舞劇院青年演員。獨舞作品《小草》榮獲第十五屆北京市舞蹈大賽一等獎。領舞《生在火塘邊》榮獲第十一屆民族民間舞“荷花杯”金獎。在舞劇《天路》中飾演索朗,榮獲文華大獎。
尋心之路 II《萬物靜默如謎》
行者,靜默行走
在時間和空間的長河中探尋求索…
尋找遺失的美好,一場回歸自然的夢境
用純粹的音樂和舞蹈語彙淨化心靈
呈現一場人類與祖先、
與自然、與文化源頭
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源文化藝術/制作出品
主創團隊
策劃人:陳希博,郝娜
制作人:郝娜
音樂總監:陳希博
制作經理:曾映嵫
舞編:蔡骞、趙磊、徐一鳴、譚鈞元
編劇:王甦
服裝設計:肖露
燈光設計:趙逸、王凡
舞台監督:陸之玮、汪曉憶
視覺設計:關航宇
聲音設計: LATTANZIO Eric
聲音監控:天野
攝影:康昊天
海報設計:Steven
演出時間:2020年11月18日至12月15日
巡演地點:烏蘭恰特、太原、黃岡、梅溪湖、東莞、珠海、廈門、福州、慈溪、諸暨
更多精彩視頻及文章請關注
微信公衆號/新浪微博:光束戲劇
文章及視頻轉載 請標注:光束戲劇及原創作者
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