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6日,出生于安溪羅岩的閩籍僑領林慶年(Lim Keng Lian, 1893~1968)在新加坡去世,享年76歲,星馬華社對他的離世深表哀悼,《星洲日報》刊發長篇文章記述其生平,談及他的商業成就,贊頌他對于華社的貢獻,概括了他的人格魅力——“凡社會福利及重要公益事業,無不躬身其事,而深受各機關社團之倚重,要務紛集,日理萬機,蓋能者多勞,其爲人恭謙禮讓,文質彬彬,有君子之風,勞怨不辭,是以無論遠近親疏,鹹器重之,夫以一個書生,內蘊經綸,外形堅毅,發奮有爲,流惠邦家,造福人群,堪爲世範。”
關于林慶年生平事迹,在安溪會館等會館機構的紀念刊中有短文記載,目前有兩位學人有較爲深入的論述:其一是林捷勝在對于福建茶業貿易史展開的研究中,論及林慶年與林金泰茶莊在新加坡茶業中的影響力;其二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王娟的榮譽學士論文,側重評述林慶年在中華總商會與福建會館的貢獻。林慶年在星馬擔任的社會職務極多,坊間較爲關注的是他作爲福建會館教育科主任時的成就,在他的倡導下,華校開始采用國語教學,舉辦聯合會考確保教學質量,以及他在擔任中華總商會會長期間,領導南洋華僑籌赈救災抗日等。
林慶年爲安溪會館三十周年紀念特刊題字
目前關于林慶年的研究,鮮少論及其家族世系與宗鄉網絡。1926年2月,林慶年受家族重托,在吉隆坡諧街設立林金泰茶莊,年中本地媒體報道該茶莊參與安溪公立珊屏平民小學校的募捐活動;1927年6月,林慶年在源順街設立林金泰茶莊,兼營彙兌銀信業務,年底其名字即出現在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龍堂(簡稱九龍堂)董事名單上,林金泰茶莊成爲九龍堂重要資助人之一。不難看出,林慶年在極短的時間內融入星馬的安溪(地緣)與林氏(血緣)的宗鄉網絡,此後一直擔任這些宗鄉會館的領導職位至逝世。
九龍堂與林金泰家族
在九龍堂入口左側牆壁上鑲嵌著一幅大理石碑,镌刻著祠堂捐款人及捐款數額,林金泰位列第七位,捐款數額爲2000元,是重要捐款人之一。近期在九龍堂辨識出17尊祖籍地標識注爲“安溪縣羅岩鄉”的牌位,這些牌位跨越五代,涉及人物達115位,可以推斷“林金泰”爲林金泰茶莊,爲厘清這個家族的世系提供了線索。
林金泰茶莊在九龍堂前堂中龛中間格供奉有三尊牌位,以牌位所處位置高低而論,第一位是林宏德與高夫人的神主牌,第二位是林慶年與兩位夫人(張旋娘、黃勵勤)的神主牌,第三位是林霁峰與兩位夫人(黃溫儉、英枝)的神位。林宏德被視爲林家茶業的創始人,其牌位標注爲“清诰封修職郎貢生”,奉祀人爲霁峰、雲峰、霞峰;林慶年是林金泰茶莊的核心人物,其奉祀人爲文淵、文洞、文奉、文炯、文瀚;林霁峰是林宏德長子,牌位亦稱其爲“清诰封修職郎貢生”,奉祀人爲國局、國陣、國诰、國品、國伍、國璧等六子。
九龍堂裏的林慶年神主牌
1936年6月,林金泰茶莊主人林詩國在星洲猝然離世,悼文稱其有“昆仲六人”,1983年林文治在憶述家族往事時稱書國爲祖父,詩國爲三叔祖,賦國爲四叔祖,慶年爲二叔。可以推斷,林宏德次子雲峰育有六子,其中長子書國,三子詩國,四子賦國。林慶年爲書國次子,林文治爲其兄長大年之子。從九龍堂牌位所記錄的名字推斷,林宏德家族第二代字輩爲“峰”、第三代爲“國”、第四代爲“年”、第五代爲“文”。
安溪羅岩林金泰茶業
林家茶業的創始人爲林宏德,這位茶農不僅種茶制茶,更是在道光年間(1821~1850)創立商號,將茶葉銷往漳州、雲霄、潮州等地。林家茶業傳至第三代,林雲峰的三個兒子聯手,書國精于經營,詩國擅長制茶,推測三兄弟創立林金泰茶莊,在閩粵各地開設分號,憑借在潮汕發展的商業網絡,委托星洲十八溪墘的潮商榮泰號代理,將金泰茶銷售至南洋。
安溪是閩南重要茶葉産區,羅岩也是名茶黃金桂的發源地,林金泰茶莊銷售的是自制茶品,羅岩是家族的根基,然而,清末民初安溪匪患嚴重,富裕的林家一直是土匪襲擊的對象。林文治在其文章中回憶道:“鄉匪林板林元林雷等公然威嚇,多次勒索,敲詐不休,任意騷擾,幾無甯日。”1914年,林書國不幸急病去世,年僅50歲,詩國賦國遵從兄長遺囑避匪外遷,1917年在廈門開設林金泰茶莊,詩國、賦國、慶年爲三大股東。
林慶年三叔林詩國。圖片來源:安溪會館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林金泰家族在羅岩的處境,使得他們必須自衛以防盜匪。作爲家族第四代,林慶年在北京大學畢業後,返鄉拿起槍杆保衛家園,《星洲日報》在其悼文中稱:“與鄉民組團捍衛桑梓,曾任漳北保安隊統領,複受任贛軍獨立團團長。”安溪坊間亦流傳一則故事,1918年林家70多口人連夜逃離羅岩,彼時林慶年26歲,正是熱血青年。
安溪羅岩現存的林金泰家族産業“敦誠居”,是一棟兩層高的防禦型堡壘,形制類似土樓,外牆爲石頭砌築,遍布防禦性孔洞,一角設有高起的角樓,內部爲木結構,中央爲庭院,坡屋頂作法。從外牆砌築方法推測,此建築是經多年修建完成,內部沒有太多的房間,也沒有多余裝飾,不像是林家聚族而居的做法。根據林文治的回憶,家族逃離羅岩後,每年派親信回鄉收購茶葉,茶廠仍在運作。敦誠居極有可能爲林家留守族親居住,並用來存放茶葉。
安溪羅岩敦誠居正面(2019)
安溪羅岩敦誠居入口(2019)
安溪羅岩敦誠居背面(2019)
早在1920年代初,廈門林金泰茶行已在寮仔後開設店鋪設廠。一份珍藏于英國國家檔案館的契約顯示,1930年3月5日,林詩國與林賦國兩兄弟向Malcampo & Co.(西班牙公司)買下寮仔後産業,親筆簽下契約。這個編號爲英國租界第8號的土地,最早是英國駐廈門領事館向當地人永租的,緊鄰廈門內港,設有專用碼頭。
林家遷居廈門後,也在鼓浪嶼購地建宅安置族人,産業稱爲“梅園”,現爲鼓浪嶼重點曆史風貌建築。根據廈門地方學者林聰明的研究,現門牌爲康泰路5號的梅園,原占地達6000多平方米,現僅存一半,三層高的紅磚洋樓,背靠筆架山,面朝內厝澳海灣,建築面積爲1500多平方米,這棟建築建成于1924年,産權登記于1928年,爲林金泰茶莊族産。
鼓浪嶼內厝澳梅園(2011)
鼓浪嶼內厝澳梅園(2011)
林金泰茶莊南來星洲
1925年林慶年下南洋開設林金泰茶莊,先是在吉隆坡諧街,後在星洲源順街,負責南洋銷售業務,兼營彙兌銀信。坊間多認爲,林金泰茶莊南來的原因是其代理商榮泰號出現問題,不得不派林慶年前來。值得關注的是,林金泰茶莊與榮泰號的合作持續到1935年11月在《南洋商報》刊登停止代理啓事爲止。
相信百年老字號林金泰茶莊在星馬設立分行,看中的是日益興旺的南洋市場。事實上,金泰茶在南洋極爲暢銷,甚至成爲福建烏龍茶的代名詞,市場上不時出現假冒僞劣商品,林慶年的到來加大了對于商品的管理,將自家茶品的商標加以注冊,與警方合作打假,通過媒體宣傳推廣金泰茶,二戰之前林金泰茶莊業務達到鼎盛。
林金泰茶莊部分産品商標
林金泰茶業能夠延續超過百年,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制茶技藝與優質茶品,爲了確保商品的供應,他們在福建各地設有制造廠,其中自家茶廠設在廈門寮仔後,安溪的堯洋、藍田、羅岩三地;合作茶廠包括崇安赤石街的林瑞苑茶莊,武夷山珠簾洞、霞賓、龍珠三處。
二戰後林慶年回到新加坡重掌家業,然而,隨著西式飲品的引入,中國茶市場逐漸沒落,加上1949年後中國政權的變更,林家失去對國內産業的掌控,茶品供應鏈遭受阻斷,林金泰茶莊漸漸淡出世人視野,其家族留存在安溪羅岩和鼓浪嶼的房産也無力維護,如今已極爲破敗。
閩籍華商的宗鄉網絡
對于二十世紀初的星馬華社而言,林慶年無疑是極爲特殊的存在。大多數的僑領是白手起家,華人常言富不過三代,林慶年卻是茶商世家的第四代,在33歲的年紀身負家族重托,憑借雄厚資本出現在星馬;與大多數無緣接受教育的僑商不同,出生世家的林慶年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畢業于北京大學,有著超越鄉土的先進思想觀念;與大多數華僑不同的是,文質彬彬的林慶年曾經拿起槍杆捍衛地方安全,領導過民團與保安隊,有著罕見的軍政經驗。
林慶年對于社會民生的關注與超群的領導力,歸功于與生俱來的天賦,也得益于家族的世系傳承,使其能夠以極短的時間在星馬華社脫穎而出。對于林慶年和林金泰茶莊的研究,須將他們在祖籍地安溪、居住地廈門、僑居地星洲的三地信息串聯起來,特別是各地對于福建茶業的研究,從家族世系與宗鄉網絡的角度,還原這位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一個百年品牌的曆史。
END
原文題爲
“閩籍僑領的宗鄉網絡:林慶年與林金泰茶莊”
刊登于《源》
2021年第3期 . 總期151,“吾鄉吾厝”專欄,頁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