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要求嚴格限制新建超高層建築,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築。這是自2020年以來,國家第四次提到“限高”的政策。
在全球化浪潮和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中,高層建築建設無可避免地成爲大都市塑造國際化形象、彰顯經濟繁榮的重要手段。
據統計,中國是全球摩天大樓總量最多的國家,在世界上100座最高的竣工建築中,中國僅內地就占46座,高達632米、總造價達到148億元的上海中心大廈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樓(預計今年年底竣工的馬來西亞默迪卡118大廈,將以678.9米的高度成爲世界第二高摩天大廈)。
默迪卡118大樓 ©Malaysia Truly Asia
但事實上,超高建築的建設和維護成本相當驚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築迪拜哈利法塔(828米),夏天制冷需求最高峰時的電力需求高達36000度,相當于同時點亮36萬個100瓦燈泡。
隨著“限高令”的出台,摩天大樓的建設競賽或許終于可以結束了。
摩天大樓的「偉大時代」
1871年,美國芝加哥發生大火。災後重建時,爲了緩解市中心用地不足的問題,早期的摩天大樓出現了。1885年開業的家庭保險大樓,通常被認爲是世界上的第一座摩天大樓。但很快,1892 年,芝加哥就禁止建造超過 150 英尺(46米)的新摩天大樓了。
摩天大樓的「第一個偉大時代」發生在20 世紀初的紐約。當時,一批技術先進、造型特別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大名鼎鼎的帝國大廈是其中之一。
帝國大廈
帝國大廈的建築主體高381米,算上頂部天線高度達443米,是世界上第一座超過100層的建築,也是保持世界第一高樓時間最長(1931-1972,共41年)的建築。
帝國大廈的投資商雅各布·拉斯科布,靠著擴展杜邦集團和通用集團獲得了巨大財富。1929 年 8 月 29 日,雅各布·拉斯科布宣布,他要在紐約市建造一座超越世界任何建築的摩天大樓。建築師威廉·蘭姆被他選中,成爲了這一世紀建築的設計者。坐在辦公室裏,雅各布·拉斯科布舉起一支鉛筆說,「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構。」
1929年夏天,雅各布·拉斯科布在《女士家庭雜志(Ladies Home Journal)》上發表過一篇題爲《人人都該富有》的文章。他鼓勵普通人投資股票市場,而不是把錢存入銀行來過上好日子。但文章發出來沒幾天,股市就崩盤了,美國進入大蕭條時期。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 雅各布·拉斯科布宣布建設帝國大廈,預算6000萬美元。雅各布·拉斯科布執意建設帝國大廈的原因,僅僅是與克萊斯勒的一場鬥氣。
帝國大廈建設工人
帝國大廈與克萊斯勒大廈幾乎同時開始建設,當克萊斯勒大廈建到 1,048 英尺高時,雅各布·拉斯科布告訴他的員工,“讓我的大樓升到 1,050 英尺。” 但這還不夠好。“我們要添加一個柱子(尖頂),讓我的大樓來到 1250 英尺。”
建造帝國大廈時,每天有超過3000名工人同時工作,其中許多是來自歐洲的移民,以及數百名無畏的莫霍克族鋼鐵工人。官方記錄顯示,有五名工人在這場瘋狂的建造中喪生。但很多人相信,真實的數字遠遠不止于此。
建成一年後,帝國大廈的出租率僅爲23%,大蕭條時期的人們根本無力租賃豪華的辦公場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座建築被笑稱爲「空蕩蕩的帝國」。
我們真的需要摩天大樓嗎?
摩天大樓剛剛出現時,曾被認爲是理性工程的表達,是人類居住的完美建築。甚至有人認爲,摩天大樓就是中世紀的大教堂,是時代的象征。
在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摩天大樓被描繪成人類未來居住問題的解決方案。現代主義建築師柯布西耶則稱贊紐約的摩天大樓們令人驚歎和興奮,他抱怨道,摩天大樓還是太少,那些已經建成的還不夠高。
天際線
對投資商們來說,摩天大樓更多的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征。當時參與了建設摩天大樓的一位建築師Wiliam Starrett,後來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建造摩天大樓是和平時期的戰爭等價物。誰在更高的樓層居住、辦公,誰便擁有了從更高處觀看這座城市的權力。
事實上,早在1880 年代末和 1890 年代初,反對摩天大樓的聲音已經非常強烈。批評者認爲,摩天大樓對在其中工作的人們強加了一種有限制的、非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電梯被視爲超高層建築的“生命線”。在高層寫字樓辦公的人們,等電梯是最大的問題,他們常常調侃自己躲得了早高峰的地鐵,卻躲不過電梯前的長龍。
乘坐電梯是一件讓人不舒服的事情,電梯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迫從舒適距離降到親密距離,當陌生人處于這一距離就會産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人的行爲受到限制,環境條件幹擾了人在某些場所的活動,阻礙了心中所期望達到的目標,進而産生強烈的壓迫感。
因此,高樓會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産生一定的影響。香港前規劃師學會主席葉祖達和其研究團隊曾經組織過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通過對城市居民的大面積調研,得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結論:超過了20層,與城市將會産生距離感。
“在20層左右走出露台,地面上的物體都還能清楚地看到,整個城市的運轉都可以體會,有足夠的機會與城市發生聯系。越往高走,隨著視野的逐漸拉遠,城市活動幾乎不能被感受。”長此以往,會增加抑郁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
密集的香港高樓
也有反對者認爲,城市中心的高層建築也會對城市的良性發展造成巨大的壓力。
一方面,超級高層建築的能耗量非常大。每座摩天大樓都需要燃燒額外的煤炭來爲其設施供電,每年總共消耗超過一百萬噸,城市上空籠罩著死氣沉沉的空氣。此外,僅是抽水馬桶的耗能就比普通建築高很多。美國著名作家吉姆·克蘭曾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表示:“它(抽水馬桶)的耗電量堪比一座城市。每次使用抽水馬桶,都得把水抽吸至天上。”
另一方面,摩天大樓還會加劇城市升溫。有人評估過帝國大廈的表面積大概是其所在街區的面積的40倍,大面積的玻璃幕牆在白天會吸收大量的陽光,吸收的陽光越多氣溫升高的就越快,極易形成熱島效應。有專家曾做過測試:帝國大廈表面反射的溫度,比自然氣溫超過將近10攝氏度。而大面積玻璃幕牆在內部高溫烘烤下,也會向外爆炸,形成玻璃碎片橫飛的“玻璃雨”,對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更值得注意的是,摩天大樓還損害了人們平等獲取光線和空氣的權利。當高層建築從人行道上筆直升起時,它們會在街對面投下長長的陰影,阻止健康的陽光照射到下面較矮的建築物。政治理論家斯特凡·赫希譴責這些建築物是「覆蓋天空的繃帶,扼殺了人們的呼吸」。
另外,超高層是維護費用也相當高昂,420米的上海金茂大廈每天的管理維護費就達100萬元。金茂大廈的每平方米造價大體上要20000元人民幣,每天的正常運行費用約需上百萬元人民幣。擦玻璃也成了管理這些龐然大物的一大開銷,金茂大廈的幕牆有0.8萬平方米,據說兩架擦窗機連續工作,一年才能把所有的玻璃擦一遍。就現代超高層建築的巨大維護費用來說,已經失去了早期建造這一類建築是爲了節約用地的意義。
版畫(Howard Cook的版畫作品描繪了出現在城市上空的摩天大樓出現給人們帶來的壓迫感。)
在21世紀的今天,摩天大樓依然問題頻發。2021年5月18日到20日,高335米的深圳賽格大樓連續三天發生搖晃。事後,專業人士認定大樓的主體結構是安全的,搖晃原因主要是樓頂桅杆産生了渦激共振,進而引起大廈主體結構有感振動。
高層建築要承受側向的風力,這一點勿庸置疑。在正常的風壓狀態下,距地面高度爲10米處,如風速爲5米/秒,那麽在90米的高空風速可達15米/秒。若高達300-400米,風力將更加強大,即風速達到30米/秒以上時,摩天大樓會産生晃動。紐約世貿中心在刮風季節通常搖晃偏離中心0.15-0.3米,在強飓風作用下位移可達0.9米。強大風力下的隱患更無需多說,電梯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紐約世貿中心有246部電梯,當電梯高速運行的同時,如果大樓的晃動超過6英寸,電梯的鋼纜就會因時緊時松的受力不均受到傷害,並造成危險。
自第一座摩天大樓出現以來,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摩天大樓們還像曾經的人們所憧憬的那樣,標志著人類的未來嗎?
“人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人”
建築學的初衷是爲了解決人類社會的居住問題,如何將我們的高密度城市,設計得更人性和有效率,一直是建築師們的重要課題。
1943年,在考慮整修被炸彈摧毀的英國下議院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說道,”人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人。”
城市是建築單體和大型道路建設的集合,由于缺乏對人性化尺度的理解,我們的城市淪落爲以大尺度的建築服務于小尺度的人而進行建設的局面。簡·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中指出,這種城市規劃思想所産生的獨立建築單體將會使城市空間和都市生活走向消亡。
20世紀50年代,美國密蘇裏州聖路易斯普魯伊特·伊格厄住宅區(Pruitt-Igoe housing complex)建起了33個毫無特色的公寓街區,這些建築出自設計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之手,他也是世貿中心的設計師。這片住宅區很快就以其犯罪率的增加、肮髒的街道及社會功能的失調而知。批評者認爲,當代高樓大廈群之間寬闊開放的空間布局會抑制人們的社區意識,特別是當犯罪率開始上升時。因此在1972年,普魯伊特·伊格厄住宅區逐漸被拆除。
1956年,建成後不久的聖路易斯普魯伊特-伊戈社區。 攝影: Bettmann/Corbis
1971年6月,鳥瞰普魯伊特-伊戈社區,35座大樓就這樣空蕩蕩地聳立著。 攝影:Bettmann/Corbis
衆所周知,中國香港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摩天大樓的垂直城市。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爲了解決住房短缺、土地成本和人口持續增長的問題,香港的建築密度和高度都非常驚人。許多住宅區都在70層左右,“攻占”了地形多山的島嶼,也侵擾了自然景觀,突顯了高層住區和郁郁蔥蔥的山勢之間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間尺度之爭。
©Kris Provoost
誠如上文提到的,超高的建築很容易與周圍的環境脫節,完全隔離了人們的城市生活。在《人性化的城市》一書中,作者揚·蓋爾指出,“在街上,我們很難感知到建築上層空間裏發生的事情,樓層越高越難觀察到,高層建築和街道平面之間的聯系被切斷……他們不再屬于城市空間了。”
城市設計的重要性遠遠不止讓人感覺良好的美學層次。若幹研究結果顯示,成長于城市會使一個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加倍,並提高人們患上抑郁症和慢性焦慮症等其他精神紊亂疾病的風險。孤獨社交已經被城市管理者列爲許多疾病發生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因此,更人性化的建築設計、更豐富的空間利用和更著眼于社區打造的城市建設,非常有必要。
©Kris Provoost
摩天大樓以外,爲人而建的房子
那在今天的城市裏,還有多少房子是真正爲人而建的?
新加坡建築師楊經文是綠色生態建築領域的先驅。1984年,楊經文開始了第一個氣候生態學實驗,爲自己建造一座適宜居住的居所——這其實是建築師們的常用辦法,在進行全新的設計實驗時,從自己的家下手。
roof roof house
楊經文從馬來西亞的傳統廟宇裏獲得靈感,希望把房子設計成一個「環境過濾器」。他認爲,熱帶建築要像一把傘,在遮陽避雨的同時,也要讓風穿過使人感到清涼。因此,他在房頂加入了一個傘狀的百葉屋頂,來遮陽、遮雨、通風、納涼。他還通過建築設計,引導風穿過水池降溫,起到自然空調的作用。
「這是我的一次建築實驗,是我把生物氣候學的理念變成現實生活的一次嘗試。目前的居住者除了我本人還有我的妻子、孩子和傭人共四人。作爲一次實驗,這所房子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從生活的角度,它滿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他的代表作品之一,98米高的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其立視圖設計就是釆用獨特的遮陽葉片所組成。它除了能遮陽,總體上也回應了熱帶的特殊氣候。爲了避免陽光對玻璃幕牆的直射,設計采用了各種各樣的金屬遮陽,設置了各種自由組合在一起,長短、間距、懸挑深度各不相同的遮陽構件,其中一部分遮陽設施甚至達9米之深,有效的遮陽設計在起到阻擋陽光和防眩作用的同時,也強化了建築適應熱帶氣候的美學特征。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對于楊經文來講,垂直城市和垂直綠化也是其設計理念的一個核心,基于這樣的理念,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也同樣設置了大量這樣的空間,沿垂直方向鑲嵌在建築裏的空中花園,爲建築營造了一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空間,同時這樣帶來了大量的具有陰影和自然景觀結合的空間,使得建築形成了更爲豐富的立面。整個建築超過6300平方米的綠色“空中庭院”,使得該建築在適應熱帶氣候、降低能耗的同時,也爲使用者提供優美的環境,置身其中,讓人不會感覺到與自然的割裂。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設計圖
建設于2004年的北京萬國城MOMA也被認爲是一次有意思的生態實踐。萬國城MOMA的設計理念強調「居住者的身心舒適」,希望利用一系列技術達到高質量的居住環境。
萬國城MOMA采用的是恒溫恒濕恒氧(三恒系統)建築科技系統。這一系統源自于歐洲,由瑞士建築物理學教授布魯諾·凱樂的「高舒適度、超低能耗」健康舒適系統演化而來。
萬國城MOMA
三恒系統的由來,適應了城市社會發展的變化。早在上世紀70年代,率先實現工業化的歐洲發生了兩次嚴重的能源危機。1973 年,阿拉伯國家因不滿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運,油價從 3.01 美元每桶漲到了 11.651 美元,隨後石油輸出國伊朗又爆發了革命。歐洲人民陷入了挨凍中。
這個時候,蘇黎世聯邦高等工業大學建築物理學首席教授布魯諾·凱樂,開始研究減少暖氣、空調的使用也能維持室內的溫度,方法是用新的建築外窗和外圍護結構系統,以及新的采暖制冷技術,減少建築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布魯諾·凱樂成了這一領域的鼻祖,1984 年 10 月 8 日,布魯諾·凱樂把輻射空調技術(三恒系統)申請了專利。這項技術也開始在歐美推廣使用。
建築師采用了恒溫恒濕恒氧建築科技系統,不用空調、暖氣等設施,讓室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2-26攝氏度,濕度常年保持在30%-70%之間。同時,新風置換系統、中央吸塵系統、隔音降噪系統,讓人們全天生活在安靜的、沒有異味和飄塵汙染的環境裏。
萬國城MOMA還構建了一個新的社區模式,住宅、電影院、書店、餐廳、藝術空間等多種功能建築結合在一起;建築物間也不再只有平面的、豎向的聯系,空中連廊交錯相連,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交流感更強的社區空間。
人類的未來居住想象
對于人類社會健康發展而言,建築並非越高越好,建築存在的意義是讓人類生活更好,人性化的設計才是建築最需要考慮的首要標准。
當摩天大樓已經無法承載人們的居住需求與想象,下一個問題是,我們的城市未來將走向何方?
NEOM(意爲「新未來」)是一個由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領導的未來城市規劃項目,希望沙特擺脫石油經濟,減少對碳氫化合物的依賴,並引領一種可持續生活的新模式。
在NEOM的規劃中,人們的視線中不再有汽車或道路,整個城市由相互連接的步行社區組成。這些社區會爲居民提供他們所需的所有日常便利設施——商店、學校、醫療中心、休閑設施、綠地等等——你只需要步行五分鍾。
NEOM規劃圖
NEOM將建設一個全新的地下系統,用于交通、網絡和基本的公共事業。人們不需要開車旅行,而是通過超高速、零碳排放的公共交通系統,在城市景觀中遊逛。這意味著,人們不再需要面對交通擁堵和令人沮喪的通勤。
這個聽起來令人激動的項目已經在基礎建設中了,按照計劃,將在2024年歡迎居民入住。這會是人類的未來嗎?
NEOM 推出公開展覽,分享未來之城 THE LINE 的詳細設計。 圖片來源:Neom
LAVA 爲馬來西亞設計的“森林城市 ”毗鄰新加坡海岸。©Bitscapes
Studio NAB爲巴西設計的超級農場項目——“漂浮著的城市農業大樓” ©Studio NAB
Manuelle Gautrand爲阿姆斯特丹設計了一個400單元的混合住宅街區。 ©LMNB
URBAN POWER建築和規劃事務所爲哥本哈根規劃的海上人工島嶼。 ©URBAN POWER
或許這是一個重新思考建築的好時機。當我們想象建築的未來,想象的其實是每個人的未來。我們需要觀察居民在發生什麽,街道在發生什麽,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們某種程度上只是在忽略生活本身。
不論建築將帶領我們走向怎樣的未來,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建築最終服務的應該是真正使用它的人。建築的核心不是一門技術,它最終指向的是人類的情感,和最樸素而有力量的日常生活。
參考資料:
《熱帶生態屬性與人文屬性的結合 ——評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skyscraper/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fut-40431128
https://www.archdaily.cn/cn/952348/kong-jian-chi-du-xin-li-xue-tan-tao-ren-jian-zhu-he-cheng-shi
https://www.theguardian.com/cities/2015/apr/22/pruitt-igoe-high-rise-urban-america-history-cities
部分圖片來源:pixabay、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