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的淵源和簡介
編纂:史爲民
(有刪減)
《易經・系辭》曰:一陰一陽謂之道。自伏羲畫卦以來,太極陰陽之理已爲古人認知。陰康氏教民跳大舞是舞蹈、健身祛病活動最早的源頭,黃帝內經,采按摩導引,也是采取陰陽的理論。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根據中醫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編創的一套導引術,稱爲五禽戲。
太極拳最早的記載是唐朝許宣平傳授的三十七勢,爲單式訓練,沒有套路。練成後,各勢自能互相連貫,相繼不斷。所以又稱爲長拳。要訣有八字歌、心會論、周身大用論、十六關要論、功用歌。後傳宋遠橋。
其他的記載有俞氏所傳之太極拳,名先天拳,亦名長拳,後人有俞清慧、俞一誠、俞蓮舟、俞岱岩等。又有程氏太極拳術,始自程靈洗。又名小九天,共十四勢。有用功五志、四性歸原歌。還有殷利亨傳太極拳術,名後天法。傳胡鏡子。胡鏡子傳宋仲殊其式法十七,肘法爲主。
玄武大帝期間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利亨、莫谷聲等七友人,前往武當山共同拜張三豐爲師,學拳名武當派,或者內家拳。 因太極拳中八門五步爲拳的要訣,故名十三式,爲十三法。因此可見,張三豐是太極拳的集大成者,當今楊、吳、武、孫、陳等主要太極拳派別均尊張三豐爲太極拳祖師。
元世祖時,西安人王宗嶽,得張三豐真傳,名聞海內,著有太極拳論、太極拳解、行功心解、搭手歌、總勢歌等經典拳經理論。其一脈傳到浙東甯波海鹽等地,稱爲南派。另有北派傳給河南蔣發,蔣發傳河南陳家溝陳長興。陳長興立身中正不倚,形若木雞,稱爲牌位先生。
而後的曆史爲大衆熟知,河北省永年縣人楊露禅(福魁)和同鄉李伯魁前往陳家溝向陳長興學拳。楊露禅學拳藝成後返回家鄉永年設壇教拳,俗稱軟拳,或化拳,因其能避制強硬之力。拳械運用高妙,所向披靡。後來武禹襄族人武汝清推薦至北京,任京師旗營武術教師。晚年時被延請至王府授拳,清親貴王公貝勒從其學拳的很多。楊露禅傳拳給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後由傳給其孫楊澄甫。這是楊式太極拳的由來。
楊露蟬在旗營做教官時,得真傳者有三人,萬春、淩山、全佑,淩山善發勁、萬春善剛勁、全佑長于柔化,後奉宗師命拜楊露禅二子楊班侯爲師。萬春、淩山沒有後人,全佑傳子吳鑒泉,徒有郭松亭、常遠亭、夏公甫、齊閣臣、王茂齋等。其中常遠亭創立常式太極拳,又名《吳式老架太極拳》,別名《班侯小架》,或《全佑老架太極拳》。
又有宋遠橋的後人宋書銘,精通易理,擅長套路太極拳術,紀子修、全佑之子吳鑒泉、劉恩绶、劉彩臣等人均從其所學,各有所得。
至此太極拳正式傳到北京。第一階段,是在清朝同治年間,傳到宮室、王府和旗營,習練人群是王公大臣、將軍貝勒、王子和八旗子弟。第二階段,是把太極拳傳到社會上。1913年,楊式門楊健侯的弟子許禹生,在創立北京體育研究社,邀請楊少侯、楊澄甫、吳鑒泉三位教授太極拳。招收北京市各大中學體育教員等六十余名。吳家第三代傳人吳公儀、吳公藻昆仲即爲該所首屆畢業生。學員成績斐然,深得北大校長蔡元培嘉許。
體育研究社成立後,從此太極拳首次向社會公開招生,但報名者不完全是年輕人,有的是老頭兒。可太極拳原有跳躍、發勁等高難度的複雜動作。面對新的學習對象,有些高難動作顯然是不適合了。于是,有兩位教師,把原有的跳躍、發勁等複雜動作都取消了,于是楊澄甫和吳鑒泉將太極拳改爲慢架子,變成連綿不斷,緩慢柔和,適合大衆健身運動,人人都可以練習。所以,楊式太極拳的定型人是楊澄甫,吳式太極拳的定型人是吳鑒泉。後來就叫楊式太極拳和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由吳鑒泉定型發展到現在的慢架子(慢拳)。吳式太極拳除了慢架子以外,還有一套快架子,吳式快拳,是原來就有的快拳。
吳鑒泉和郭松亭、王茂齋均爲全佑弟子,特別要好,一起研究切磋。吳鑒泉宗師在教學實踐中對家傳太極拳法逐步改進、修潤、充實,使拳架更加柔和、規矩、緊湊,連綿不斷、松靜自然,從而自成流派,即“吳鑒泉氏太極拳”,簡稱“吳式太極拳”,並尊稱其父全佑爲第一代宗師。
1928年,上海市政府、精武體育會、中法大學及當時社會名人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王曉籁等致電北京體育學校,聘請吳鑒泉南下傳授太極拳,受業者至衆。上海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萬商雲集,吳式太極拳很快找到了其生存發展的廣闊空間,當時許多政要、名流焦易堂、王甲寶、熊式輝、彭養光、袁良、吳思預、谷正倫、褚輔成、陳布雷、章乃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王曉籁等,均從鑒泉宗師學拳,受業者甚衆。吳式太極拳在上海成爲一個主要的太極拳流派。
1939年至1945年抗戰結束,時任蔣介石辦公廳主任的劉斐上將,在重慶首先和第三代宗師馬嶽梁學拳。之後,張群、李濟琛、黃炎培、衛立煌、李明揚、何鍵等政府要人和民主人士都跟馬公學拳,視太極拳爲寶,勤練不綴。
1954年1月在澳門花園遊泳池吳鑒泉宗師長子吳公儀宗師,和香港拳擊冠軍並精通白鶴拳的陳克夫先生比武。“吳陳比武”轟動港澳,觀衆萬余人。亦引發了金庸和梁羽生後來寫出了一系列名動江湖的武俠小說。
上海是名家荟萃和海派文化的發源地。1932年鑒泉宗師在上海成立鑒泉太極拳社,鑒泉宗師自任社長,其婿馬嶽梁、女吳英華任副社長。 1935年在黃浦區西藏路青年會十樓建造鑒泉廳,爲學員提供了學習與練功場所。1942年鑒泉宗師逝世,其後上海鑒泉社由其長女吳英華及長婿馬嶽梁負責。
作爲鑒泉社創始基地的上海,在政府主導下,在社長吳英華、副社長馬嶽梁及原鑒泉社理事、社友等熱心籌備下,上海鑒泉太極拳社于1980年正式複社。 吳式太極拳目前已發展到香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地區和國家,影響深遠。太極拳(吳氏太極拳)于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上海是鑒泉社的創始基地,也是吳式太極拳的家傳基地,如今上海已成爲吳式太極拳的南方中心。鑒泉宗師的傳統拳術在其後人的不懈努力下,被完整地保留至今,並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吳式太極拳功架緊湊、大小適中、安靜自然、招勢嚴密、細膩綿柔,尤以柔化著稱,演練起來給人以飄逸出塵之美。吳式太極拳的步法主要是以川字步型爲主,身形斜中寓正,節節貫穿。
吳式太極拳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內在功理和技擊實現上,在推手時,特別強調不頂撞,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正所謂引而不發,使人感到的不是剛力而是柔勁。但並非吳式太極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時,則能達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吳式太極拳至今保留有較多的傳統項目,主要包括拳架、器械和推手三個部分。吳式太極拳以松靜柔化著稱,在導引經絡、調和氣血上有獨具一格的功力。具有極高的養生價值,和無窮的藝術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