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位于珍珠港的美軍太平洋基地,以不宣而戰的卑劣手段開啓了太平洋戰爭的大門。在這次偷襲中,美軍損失慘重,而日本的傷亡卻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偷襲的同一時間,日本陸海軍協同作戰,開始進攻東南亞。在五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日本只用了二十五萬的兵力就占據了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可是僅僅一個月後,日本國內歡慶勝利的熱鬧氛圍還未散去,日本海軍就在中途島遭遇了大敗,航空母艦全軍覆沒,盟軍從此掌握了主動權。這六個月的時間是扭轉太平洋戰爭乃至世界命運的重要關鍵,日本雖然吹起了東南亞戰役勝利的號角,卻也敲響了太平洋戰爭敗亡的喪鍾。其具體的情況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來。
太平洋戰爭
扭轉世界命運的六個月,日本都做了什麽
1941年9月,日本天皇裕仁在禦前會議上做出了和英美等國兵戎相見,正面交鋒的決定。日本的參謀部門很快就制定出了陸海軍協同的戰爭計劃,海軍方面的重頭戲放在了偷襲珍珠港,陸軍方面的關鍵點放在了東南亞戰役,特別是馬來半島登陸戰。這些都記錄在了日本史家服部卓四郎的《大東亞戰爭全史》中:
“陸軍作戰目的: 南方作戰的目的在于摧毀美、英以及荷蘭在東亞的主要根據地,並占領和確保南方重要地區。
依照本作戰計劃,准備占領的範圍是菲律賓、關島、香港、英屬馬來、緬甸、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蘇拉威西、俾斯麥群島、荷屬帝汶島等。
作戰方針:在陸海軍緊密配合下,對菲律賓和英屬馬來同時開始作戰,爭取在短時間內達到作戰目的。”
而海軍的作戰基本上就緊緊圍繞在偷襲珍珠港,之後負責作戰的日本航空部隊就立刻撤回了安全海域進行休整,其他艦隊立刻馳援東南亞。日本當時的上層考慮到要盡快掌握東南亞的石油、橡膠、大米和稀有金屬資源。偷襲珍珠港很大程度上是爲了癱瘓美軍太平洋艦隊,防止其趁日本不備偷襲日本的本土和南方作戰部隊。所以,在最初的計劃中,並沒有針對珍珠港和夏威夷的進一步作戰計劃。即使當時的夏威夷已經近乎于無防守地區,但是日本當局始終沒有派出主力艦隊進攻此處。而是用于殲滅英美在東南亞地區的艦隊。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前後,日本南方軍在司令官寺內壽一的指揮下,向馬來半島發動了登陸作戰。直接負責此次戰役的是後來被稱爲“馬來亞之虎”的山下奉文,在此戰前的具體計劃爲:
“ (甲)對英屬馬來及菲律賓同時開始作戰,對該方面空軍兵力及艦隊予以先發制人的空襲,反複攻擊,同時盡速使陸軍先遣兵團在馬來、菲律賓登陸,繼而在英屬婆羅洲的要地登陸,推進航空部隊加強航空作戰。
(乙)待取得前項戰果之後,使陸軍進攻兵團的主力依次在菲律賓、馬來登陸,並迅速攻占之。
(丙)作戰初期,占領蘇拉威西,繼而占領荷屬婆羅洲、南部蘇門答臘要地,並相機占領馬魯古群島、帝汶島要地,整修所在航空基地。
(丁)前項航空基地一經整修。立即逐次推進航空部隊,壓制爪哇方面的敵空軍兵力,待取得成果後,使陸軍進攻兵團的主力在爪哇登陸,並攻占該島。”
馬來半島是當時東南亞的核心樞紐地帶,也是日軍最容易登陸的立足點。日本在戰前的推演中,日本很有可能兵不血刃地完成登陸作戰。結果也如其所料,1941年12月8日淩晨四時許,日軍在位于馬來半島中部的宋卡和北大年悄然登陸,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在月色的掩護下,日軍平靜地實現了登陸作戰。而即使是當地的日本大使館此時也完全處于沉睡之中,事先沒有接到任何消息。日軍先鋒司令官山下奉文在幾個小時後也隨著第二批登陸部隊一起登岸,開啓了他“馬來亞之虎”的戰爭歲月。
馬來亞之虎——山下奉文
除了馬來半島之外,英美等國在東南亞的勢力也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被日軍瘋狂蠶食,一向號稱強大的英美軍隊在此次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簡直讓人大跌眼鏡。美軍長期經營的關島基地,僅僅三天不到就被日軍攻陷。日本資料記載:
“12月10日上午占領了島上所有要地,下午4時30分占領了位于阿加尼亞市的關島政廳,該島總督麥克·米林海軍上校及以下約330名美軍守備部隊投降。至此,盤踞在我委任統治的南洋群島內的上述美國海軍根據地,不堪一擊地覆滅了。”
在這種風向的驅使之下,各部分的英美部隊士氣都受到很大的打擊。香港的英國守軍原本已經准備了足以支撐半年的武器彈藥、糧草辎重,可是僅僅十八天後香港全境就被徹底攻占,之前准備的戰略物資全部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口袋。後來的馬尼拉戰役,新加坡保衛戰,爪哇叢林戰,泗水海戰等等,日本都以遠低于戰略預期的時間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特別是泗水海戰中,英美荷澳四國艦隊幾乎被日本海軍全部消滅,東南亞的海面上徹底被日軍所占據。
泗水海戰,盟軍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1942年2月16日,日本進入了新加坡城,宣告馬來戰役的階段性勝利。在此之後,印度洋向日本完全洞開,掌握了海洋樞紐的日本實力已然大增。爲此日本天皇還親自頒下敕書獎勵三軍:
“馬來方面作戰的陸海軍部隊,在緊密配合,協同作戰下,斷然實行困難的海上護航、輸送及果敢的登陸作戰,耐炎熱,冒瘴疠,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神速攻克新加坡,從而摧毀英國在東亞之根據地。
朕深嘉獎之。”
隨後的3月份,日軍向美軍在巴丹半島的最後堅守力量發起進攻,麥克阿瑟將軍于三月下旬倉皇逃離半島的克烈幾多要塞。4月9日,巴丹半島全境被日軍占領。5月6日,美國遠東軍司令官向日本正式投降。據資料記載:
“美國遠東軍司令官威恩萊特中將提出了在菲律賓的全部美、菲軍隊無條件投降的請求,午後11時50分通過馬尼拉電台向全部美、菲軍隊發布了投降命令,並派幕僚到各地傳達這—命令。”
自此,以美軍爲首的西方勢力在東南亞徹底失敗,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獲得了昙花一現的勝利。
日本取得了東南亞作戰短暫的勝利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此時日本勝利的號角竟然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變成了日本軍國主義敗亡的喪鍾。日本在戰略結束後,內部的決策層在勝利之下完全沖昏了頭腦。對于戰爭的未來掌握已經有了嚴重的誤判,即:
“當前美國必將努力與英蘇合作,以謀求首先迅速擊潰德、意的戰鬥力,同時在澳洲和印度洋方面,努力確保和加強對日反攻據點,並力求將精銳的海上兵力及空軍兵力集中于太平洋方面,以其一部妨礙我海上交通,奇襲日本中樞地區和進行其他各種遊擊戰。而其可能企圖實行大規模攻擊的時機,大體將在昭和18年(1943年)以後。”
此時距離珍珠港事件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年,美國的戰爭恢複遠超過日本的想象。根據日本在戰前對于美國生産能力的預估,美國的飛機生産量幾乎可以達到每年26300架。這半年的時間過去,美國最少已經有了上萬架的新飛機出廠,而艦船方面也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恢複。所以,在中途島之戰中美國的飛機依托沒有受傷的航母戰鬥群,得以重創日本的艦隊。盟軍取得了日本航空母艦全軍覆沒的戰果,從這一刻開始,日本就再也沒有翻身之力,逐步走入了曆史的塵埃之中。
中途島
太平洋戰場爲何會有如此大的轉折
首先,沒有趁勢拿下珍珠港是日本戰爭之中最大的敗筆。日本在戰前一直對于珍珠港作戰計劃有很大的擔心,深恐自己的作戰目標落空或者軍艦、航母被美軍擊沉。日本是一個小國家,它的每一艘軍艦都來之不易,非常的珍貴,所以“保艦”的思想一直非常濃重。而且,日本雖然是一個傳統的海洋型國家,可是真正海戰的經驗並不多。最近的一次勢均力敵的海戰還要數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海大海戰。可是,當時的情況是日本占據了地理優勢,進攻俄國艦隊自然得心應手。這一次如此大的偷襲無異于豪賭,在日本統治者心中還是少了三分底氣。此外,據《大東亞戰爭全史》記載:
“1941年9月上旬,在海軍大學舉行兵棋演習時,只是少數有關人員在另一個房間裏秘密研究了夏威夷奇襲作戰,演習的最後一天9月13日,才召開了研究會。其結果是,認爲美主力艦隊停泊在夏威夷的可能性只有50%,因此是一場極爲投機性的作戰,根據美國的警戒程度,很可能變爲強攻作戰。不過,在夏威夷北方可能有美方搜索警戒所達不到的範圍,因此唯一的辦法是從這裏乘隙進攻。據判斷,如果奇襲成功,最好的戰果是能擊沉約停泊主要艦艇三分之二,但估計日方也會損失2、3艘航空母艦。”
這說明,日本在戰前就考慮到了正面強攻可能帶來的損傷,所以在真實的戰場上出于保護艦船的考慮。日本指揮官南雲忠一選擇了偷襲得手後立刻返航,而沒有進行第二波的航空打擊,更沒有主力艦船沖入珍珠港與敵人貼身肉搏的過程。這就爲日本的最終戰敗埋下了隱患,而且這個隱患在之後的半年內始終也沒有人注意到。直到日本在取得東南亞勝利後制定了立刻進軍阿留申群島和夏威夷的決定時,這個問題才集中爆發了出來。
南雲忠一
此外,日本選擇了最糟糕的進攻時間。當時日本國內對于下一步的戰爭走勢存在很大的分歧。從史料中看來,日本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前半段的戰略規劃上,也就是東南亞作戰。各種計劃非常精細而周密,海陸空三維立體打擊,後勤補給和各軍兵種配合十分順暢,這是日本獲得戰役勝利的基礎。但是,正如日本兵家石原莞爾所述:“日本總是把戰爭和戰役搞混,以至于只有戰鬥計劃而沒有戰略計劃。”對于日本來說,戰爭是一場場戰役的總和,可是在一場全球戰爭中宏觀戰略的制定非常關鍵。以至于在取得了東南亞戰役後,日本昏招疊出,出具了一份非常不具體的戰爭指導大綱:
“《今後采取的戰爭指導大綱》
一、爲迫使英國屈服,使美國喪失戰鬥意志,繼續擴大既得戰果,不斷整備長期不敗的政治軍事態勢,並相機采取積極對策。
二、努力確保占領地區和主要交通線,促進重要國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確立自給自足的體制,並增強國家的軍事力量。
三、更加積極的戰爭指導具體方案,在研討我國力、戰況的演變、德蘇戰況、美蘇關系、重慶的動向等各種形勢之後確定之。
四、對蘇對策以昭和16年(1941年)11月15日決定的《關于促進結束對美英荷蔣戰爭的草案》和昭和17年(1942年)1月10日決定的《關于適應形勢進展的當前施策問題》爲准。
但在當前形勢下不在德蘇之間斡旋媾和。
五、對重慶對策以昭和16年(1941年)12月24日決定的《關于適應形勢演變的對重慶工作問題》爲准。
六、與德意的合作以昭和16年(1941年)11月15日決定的《關于促進結束對美英荷蔣戰爭的草案》的要領爲准。”
這個大綱很明顯存在嚴重的戰略模糊問題,充分說明當時的日本高層已經對于未來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設計。從而忽略了在國際氛圍之中最重要的工業産能和軍事實力的權衡。當時的日本已經悍然占據了東南亞和中國的大部分領土。如果日本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努力經營發展這些地區,東南亞的橡膠,婆羅洲的石油和泰國的大米都能夠源源不斷地向日本本土輸送,那麽日本的工業能力必然會有很強的進展。而且當時的德國正處于蘇德戰爭的關鍵階段,如果日本關東軍從背後牽制蘇軍的精力。戰爭的天平勢必會發生很大的轉變,世界曆史也會有所更改。
二戰中日本的武器制造
當時的日本高層也爲了這份計劃爆出了強烈的爭執,各方面的高官特別是政治、經濟領域的政府長官都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據資料記載:
掌管日本財政的大藏相賀屋興宣質問,“‘擴大既得戰果’是什麽意思?”對此,田邊盛武參謀次長回答說:“這是輔助性作戰的意思,它對國力不會産生重大影響。”另外,關于第一項末尾處“相機采取積極對策”的意思,由武藤陸軍軍務局長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也包含了第三項的‘更加積極的戰爭指導具體方案’”。對此,田邊參謀次長認爲,這只是表現了積極的熱情,而實際做的並不包括第三項。關于第一項,陸軍的重點在于“不斷整備長期不敗的政治軍事態勢”這句。然而岡海軍軍務局長就第一項強調說,我方若居于守勢,反而會被敵人打亂,要緊的是迫使敵人居于守勢。”
這種說法很明顯有欲蓋彌彰的意味,“戰略上的不明確勢必造成戰術上的混亂”。日本在戰爭初期沒有做到速戰速決,徹底解決夏威夷問題。在戰爭中又做不到穩紮穩打,步步爲營,東南亞的資源大多數都在美軍飛機的打擊之下沉入了大海,這樣日本就面臨了軍事與經濟的雙重危機。如果當年在偷襲珍珠港的航空編隊之後,再設置一支主力艦隊,派遣大和號或者武藏號親自出馬。在南雲忠一的空襲結束之後,直接針對殘破不堪的美軍太平洋基地進行近身攻擊,縱使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卻可獲得美國人經營了幾十年的夏威夷基地。這樣一來,日本本土也會處于絕對安全的防空圈之下,那麽很多日本的決定都會被改寫。只能說是邪不勝正,善惡到頭終有報。從日本法西斯決定發動戰爭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敗亡的命運。
日本航母全軍覆沒
太平洋戰爭的逆轉對于世界的影響
日本專注于東南亞作戰,美軍在這一時間內實現了自身的戰略重組。麥克阿瑟將軍自東南亞逃回國內後,並沒有被區別對待。反而在1943年被任命爲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于1944年晉升爲五星上將。而日本方面,在太平洋作戰中逐漸陷入了島嶼爭奪戰之中。這對于日本的航空壓力大幅度增加,可是日本國內的飛機生産力在戰前只能夠達到每年3600架左右。所以,減少飛機的消耗和守護航母的安全就應當成爲最重要的保障。而作爲日本海軍靈魂象征的大和號和武藏號也應該積極走向前線,可是日本卻選擇了最糟糕的方式。在1942年中,日本海軍的一份計劃中提及:
“海軍方面,特別是聯合艦隊的想法則是立足于連續決戰的想法,即主張對澳洲、夏威夷、印度等地盡可能逐次進行包括進攻戰的作戰,通過這時發動的艦隊決戰來摧毀敵軍,以經常壓制敵海軍的擡頭。”
就是這樣的冒進思想最終斷送了日本的全部航空母艦。沒有東南亞的石油資源,日本飛機艦船生産根本不能滿足戰爭需要,再經由此役雪上加霜。此後,日本只能是節節敗退,步步後撤,最終走上了敗亡之路。
麥克阿瑟卷土重來,一雪前恥
綜上所述,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後,由于保艦思想嚴重,沒有派遣主力艦隊乘勝占據珍珠港,給了盟軍喘息之機。雖然日本在東南亞取得了勝利,但是這種勝利也蒙住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雙眼。在沒有充分吸收戰果的情況下輕率冒進,最終使得戰局扭轉,日本只能在一片斷壁殘垣之上飲下這杯自釀的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