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老齡問題將提前集中爆發。”2021年12月25日,老齡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研討會暨複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建院儀式在上海舉行。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認爲,由于數以億計的流動人口長期存在,農村老齡化將對“三農”發展與鄉村振興帶來挑戰。
【我國老年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原新展示了一張“中國老年人口潛在供養比變化大趨勢”圖,數據顯示,每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對應的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正逐步下降,2010年是5.28,到2030年預計爲2.28,到2050年預計爲1.47。
在40多年的緊縮型人口政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下,我國實現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戰略目標,並爲改革開放的中國經濟奇迹創造了人口紅利。
原新認爲,也正是遵循人口發展的規律性,我國人口正在加速老齡化進程中,深度和重度老齡社會將至。從我國老年人口年均淨增量來看,2000-2010年是600多萬,2010-2020年是800多萬,2020-2030預計爲1100多萬。這一老年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總人口超過1億的人口大國中進程最快。當快速老齡化過程結束後,本世紀下半葉老年人口規模將保持在3.8-4.8億,老齡化水平徘徊在36%-38%,列居全球深度老齡社會國家方陣。
老齡社會的本質問題是經濟問題,如何保持經濟增長活力,維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是老齡社會國家發展的根本問題;老齡社會又是重大的民生議題,老齡社會的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爲老年人分配“經濟蛋糕”的制度安排明顯滯後于老齡社會的進程。
【“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經濟社會變動對生育率的影響”】
自我國明確實施三孩政策、取消社會撫養費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多個省完成人口計生條例修改,增設育兒假、延長産假等措施成爲亮點。但這些生育鼓勵措施以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的覆蓋人群爲基礎,小微企業、非正規就業與農業勞動者需要自己買單,難以得到實惠。
“這些優化生育政策對提升生育率有一定作用,但不宜期望過高,因爲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經濟社會變動對生育率的影響。”上海社科院原常務副院長、南通大學經管學院特聘院長左學金說。
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雖經多年努力,都未能把生育率提升到1.5以上。2020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爲1.36,韓國爲0.84,新加坡爲1.1。
左學金認爲,生育成本或機會成本上升,家庭小型化使得生育的養老保障效用弱化;生育力下降、不孕不育率上升;青年人婚育觀念的變化,都是推動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在他看來,如何促進老齡社會的經濟增長和開發第二次人口紅利,是需要認真研究思考的問題。他建議,將義務教育延伸到高中階段,並將職業教育推遲到高中階段以後;在降低強制繳費率的基礎上,鼓勵低收入勞動者尤其是農民、進城農民工和非正規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黃海華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黃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