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1月20日電 題:“打洋工”變身“創業客”——革命老區新縣“借雞生蛋”促振興
新華社記者王丁、韓朝陽、甘泉
每3個人中就有1個有護照,每10個適齡勞動力中就有一個在國外務工,位于豫南大別山區的新縣是老區縣、山區縣、貧困縣,但一度缺良田、少資源、缺産業的老區人民卻闖出一條出國務工、勞務強縣的道路。近年來,新縣“借雞生蛋”,支持攢了資金、漲了見識、學了技術的出國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出國務工“掘金致富” 培訓研修“智志雙收”
“技術支撐,標准種植,分工協作,提供配套服務,形成特色品牌。”文化水平不高的草莓種植戶馮磊脫貧不到兩年,卻有一個發展現代農業的“大夢想”。高瘦黝黑的馮磊不是沒頭沒腦地喊口號,而是仔細考慮了從技能培訓到銷售推廣的整個環節,他的底氣源于國內外的草莓種植實踐。
馮磊的家鄉新縣曾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革命戰爭年代,不足10萬人的新縣爲革命獻身5.5萬人。受戰爭創傷和自然條件制約,“七山一水一分田”的新縣,1983年主要經濟指標仍“三不過一”,國內生産總值不到1個億,財政收入不到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100元,82%的群衆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41歲的馮磊年少時也曾吃過苦頭,但他趕上了出國務工的熱潮。20世紀80年代末,新縣率先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爲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老區發展的突破口,走上了出國務工、勞務強縣的道路。
2003年,在新縣外派勞務培訓中心培訓後,馮磊前往日本務工,研修草莓種植。“我對日本的現代農業很感興趣。”馮磊說,工作期間,他攢下了“第一桶金”,學習了現代農業技術,懂得了生態種植理念,培養了專業精神。
回國後的馮磊雖因家庭變故被識別爲貧困戶,但幹事創業的熱情從未熄滅,他有老區人民的堅毅,也有幹好農活的自信。“深不埋芯,淺不露根”,2013年起,對草莓移栽深度都有嚴苛要求的馮磊從一個大棚起步,滾雪球發展到有10余個大棚的草莓采摘園。如今,每年有10多萬元收入的馮磊一家日子越過越好。
“打洋工”變身“創業客” 帶動新縣率先脫貧
“不知道出國務工掙不掙錢,不願冒風險,但不走這一步,就沒有發展機會。”位于新縣的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原新縣外派勞務培訓中心)見證了新縣勞務外派的曆程,學院理事長李太福對1994年選派16名赴韓研修生的情形記憶猶新。當時群衆對國外不了解,一時竟無人敢報名,縣裏幹部職工動員家屬帶頭出國,幹滿3年後,1個人掙近30萬塊錢,震驚全縣,掀起了出國務工的浪潮。就這樣,一批像馮磊一樣出國“掘金”的新縣人先富起來。
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後,仍有約4.2萬名貧困群衆的新縣再次把出國務工人員作爲引領脫貧的突破口,形成了“涉外職業教育+國外高薪就業+返鄉創業”的發展模式。
得益于出國務工的經曆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曾在韓國幹過3年油漆工的田鋪大塆村民韓光瑩,回國後把自家居住了40年的土坯房改造成民宿,取名“老家寒舍”。憑借門前的荷塘、院中的石磨、閣樓上的書屋和打開天窗就能看到的繁星,“老家寒舍”吸引了衆多遊客入住,“舊屋”煥發新生。
在韓光瑩等人的示範引領下,依山傍水的田鋪大塆建成了14家民宿和20余家創客小店。如今,這裏既有小橋流水人家,又有工坊、茶館、書屋,遊人可以動手體驗竹編等傳統工藝品的制作,也能感受田園風光。原來“空心化”的田鋪大塆竟變得人潮如湧。
2011年以來,新縣變身“創業客”的“打洋工”已達9100余人,他們建農場、辦工廠、搞旅遊,帶動8萬多人增收致富,老區新縣也于2018年8月在信陽市率先脫貧。
儲人才興産業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在草莓種植方面越幹越順手的馮磊正計劃和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把自家的草莓采摘園作爲學員的培訓基地。“技術不斷進步,市場不斷變化,我們希望通過國內外的培訓實踐,讓學員有獨立管理種植園區的能力。”馮磊認爲當地産業發展缺少專業人才,他感激讓自己終身受用的培訓過程和務工經曆,希望學習和吃苦的精神傳遞下去,讓有意從事現代農業的新縣人“願學、會學,想幹、能幹”。
實際上,在新縣的發展藍圖裏,像馮磊、韓光瑩一樣的“創業客”已成爲助推發展的重要因素。“換了腦子,掙了票子,建了房子,辦了廠子,富了村子。”新縣縣長夏明夫說,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導入“返鄉流”是關鍵一招,返鄉創業人員帶活了人員、思想、産業、經濟,他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奮鬥者,也是受益者。
從1987年向伊拉克派出第一批勞務人員至2017年年底,新縣已向新加坡、日本、韓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派出勞務人員(研修生)3.8萬人次,現在常年在國外的務工人員約8000人。
面對貧窮,新縣人民曾窮則思變,抓住“出國一人,致富一家”的曆史機遇。如今,脫貧摘帽的老區人民要“借雞生蛋”,實現“返鄉創業,帶動一方”的社會效益。未來,這些“創業客”將成爲新縣實現鄉村振興的不竭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