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摔了一架F-35艦載機,這讓我關注了一下摔機的演習編隊。沒想到一看,還發現了不少事兒。
對美國主導、日本參加的這一次海上演習,之前真心沒太關注。之所以沒太關注,是讓媒體報道當中的標題把我惡心到了。此前的報道中,標題幾乎是清一色的“5艘航母齊聚南海”。其實什麽“5艘航母”,不過就是2艘航母加2艘兩棲攻擊艦,另外還有日本的一艘直升機母艦而已。別說這真真假假的“5艘航母”,就是5艘正規航母擺在這兒。今天解放軍也完全有底氣,說“我不怕你”。所以一看到這種大喘氣的標題,心裏抵觸就沒有接著往下看。
沒想到今天早晨倒是出了新消息。演習的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上摔了一架F-35C。這事兒就好玩了。畢竟咱們周邊演習天天有,摔飛機的事兒就不是天天有了。而摔到這麽樣的高級貨,一年也就那麽幾次。當初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的F-35掉到海裏了,事兒發生在地中海。大家都一窩蜂地把目光聚集過去,前往圍觀。現在事出在我們家門口,我們能不多關注一下嘛。
這一關注許許多多的故事就發生了。
飛機摔了,什麽原因?怎麽摔的?就美方曝出的信息來看,這架飛機是摔在航母上了。摔在航母上,要麽是起飛,要麽是降落。但是這個事故傷了7個人,其中6個都是航母的艦員,這就不像是起飛時的事故了。起飛時的事故,摔飛機、摔飛行員,但起飛狀態時航母甲板人員可是清空的,傷艦員就不應該了。那麽就是說,在降落過程當中摔的可能性更大。降落過程當中,怎麽摔的呢?沒挂上攔阻索?不會的。那種狀態,只要重新複飛就可以了。即使複飛失敗,也和起飛時摔機的狀態是一樣的,不會傷到艦上人員。
那麽最大的可能是什麽?我同意某些軍迷朋友的分析,那就是攔阻索斷了。這種事兒,美國海軍以前出過不止一次。這東西一斷,反彈回去,打到誰身上,誰不死也傷。所以看來,這種情況可能性最大。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阻攔索沒鈎住,飛機跑到哪去了?一種情況是阻攔索斷了,飛機跑偏了,撞到艦橋上或其他的艦面設施上;另一種可能就是,沖進海裏了。從飛行員彈射逃生這個情況看,沖到海裏的可能性更大。如果這架F-35沖到海裏了,美國人可就有的忙喽。因爲美國人一定會擔心,掉到海裏的F-35會不會被別人給撈走了。于是看到很多網友們發的神帖:號稱美軍打出大字橫幅,上書“肥電無銅,撈之無用”。與此同時,事發海域各國漁民也蜂擁而至,准備撈個“大貨”。這事後面可能還會有故事,接著留心就是了。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美國的F-35出事了,和我們有沒有啥關系?都知道,這兩天在這個方向,解放軍出海巡航的飛機又多又猛,其中包括多架電子戰飛機。當然不管有關還是沒關,這個賬美國人是不會認的,丟不起那人。
再說回這次演習吧。按照此前的報道當中,美軍又發了那種擺拍的大場面照片。這說明了什麽問題呢?說明這次演習至少有一個目的,是來武力示威,嚇唬人的。結果卻露怯了。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我還發現這次演習的實戰背景相當地強烈。爲什麽這麽說呢?第一個看演習和出事的海域。之前的報道,說演習的海域是在菲律賓海。這個,說了和沒說一樣。爲什麽呢?菲律賓海太大了,可不是菲律賓家門口那一小片。地理上的菲律賓海,北邊一直頂到日本的本島;南邊頂到菲律賓的差不多最南邊了;西邊的邊沿是第一島鏈;東邊的邊沿是第二島鏈。這麽一大片海,究竟演習是在個具體位置呢?摔了飛機,出事了,結果把演習的地點暴露出來了。
因爲按美軍曝出的消息,受傷的人員當中有3個人被送到了馬尼拉的醫院。顯然這三人傷勢很重,送醫也應該是就近。送到馬尼拉的醫院,說明是在菲律賓海的哪一塊位置呢?靠近菲律賓的那一塊。這一塊恰好是在我們南海的東邊,屬于南海的外圍海域。以前就曾經說過,如果發生沖突和戰爭,美國的航母要想在南海方向作戰,最可能的部署海域就是這個位置。
再從演習的編成來看,兩艘航母,兩艘兩棲攻擊艦,還有一艘日本的直升機母艦。這種編成幾乎可以覆蓋南海方向各種的作戰形式,包括在南海方向奪島。兩艘兩棲攻擊艦,搭載的海軍陸戰隊和各種上陸工具,加上日本的“日向”號上的直升機,差不多夠了。另外艦載機的搭配也很有意思,三個中隊的F-35一共20多架。按美軍自己的說法,這是有史以來在印太方向部署F-35數量最多的一次。而這些F-35的來源也很有意思,“卡爾・文森”號上的是美國海軍的VFA-147攻擊戰鬥機中隊10架F-35C,摔的,就是這個中隊的。“林肯”號上的10架也是F-35C,但是屬于海軍陸戰隊的314攻擊中隊。另外部署在“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的是F-35B中隊,大概有那麽五六架。
一看這個部隊的編配,就會發現這是在練手。爲什麽呢?把可能參與這個方向作戰的不同國家、不同軍種的主要作戰力量混編在了一起。特別是“林肯”號上海軍陸戰隊的F-35C,這個很有意思。因爲在一般人的概念當中,海軍陸戰隊的F-35應該是B型,搭載在兩棲作戰艦艇上。但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怎麽也搞起F-35C而且上到正規航母上了呢?其實美國海軍在規劃采購的F-35當中,包括了353架的F-35B和67架的F-35C。按過去的傳統,海軍陸戰隊的航空兵主要的任務是支援兩棲作戰,執行近距火力支援任務的。這個任務顯然用不著F-35C。畢竟F-35C的航程要大得多,它擔負的應該是一個遠程攻擊任務。
那麽海軍陸戰隊裝備F-35C應該怎麽理解呢?我的理解是,現在美國的各個軍種,特別是以陸戰爲主的軍種,都在搶活幹,保飯碗呢。因爲在未來可預見的印太方向,戰爭的主要方式應該是海空作戰,沒有大規模陸戰什麽事兒。而以陸戰爲主的軍種,像陸軍、海軍陸戰隊就麻煩了。如果作戰沒它們的事兒,那麽飯碗就要被敲掉。怎麽辦呢?就要拼命地找事幹,保飯碗。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年,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在拼命發展一些以前和自己不相幹的東西。
比如說美國陸軍要搞遠程的地地導彈,類似于以前的中導,甚至美國陸軍一度還要研制射程2000多公裏的“戰略大炮”。相比之下,海軍陸戰隊采購和編入F-35C,這個比“戰略大炮”要好得多。戰略大炮,更奇葩。
接下來還有一個事兒。美軍這次摔飛機的事故損失可不小。按照常規的道理來說,美國的海空軍部署強度越高密度越大,出事的概率就會越大。部署的成本和代價就會體現出來。
其實這些年,美國海軍在我們當面海域空域高強度的部署和執行任務,已經顯現出了相當的疲態。所以各種撞船的事,摔飛機的事兒好像頻繁的發生,這是必然的。
那麽隨著部署和高強度使用的成本的提升和積累,這個成本會不會擋住美軍在這個方向高強度部署和使用的步伐呢?我的判斷,不會的。
美國現在把與大國的競爭作爲頭等大事。面對這個頭等大事,撞兩艘軍艦,摔幾架飛機,多花點錢,算什麽呢。這個損失,這個成本,美國咬著牙也會承擔下來。所以在這個方向,美軍的活動,美軍的部署不僅不會減少,可能還會增加。就像當年美國人說得那樣,要把60%的海空兵力部署到印太方向。如果要是那樣的話,真正的雙航母,三航母,甚至四五艘航母的狀態都會是常態了。
當然如果這麽多航母常年部署到這個方向,它的母港不可能都堆到日本的橫須賀。那麽接下來,還有哪兒會成爲美國航母的母港?朝鮮半島、新加坡、菲律賓都不會。這些地方離中國太近了,美國航母會覺得“不安全”。最可能的地方,應該是澳大利亞。和日本的橫須賀一南一北,位置也相對適中,既靠近又不會太近。這樣一來戰時不用太擔心,遭到打擊;平時要是摔個飛機,撞個船什麽的,往回跑,派人救,這不也近一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