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Hodosophia、Valar 等知名全球風投公司正忙于在東南亞尋找下一個 Sea、Grab 或 Gojek。
前情提要:
1. 東南亞一直以來缺乏西方投資者,只能依靠公司自己和來自中國或東亞的投資者實現發展。
2. Sea 成長爲一家市值達 1200 億美元的公司,Grab 即將在海外借殼上市、Gojek 與 Tokopedia 合並,這些事件都在釋放一個信號,東南亞有大量機會。
3. 金融科技是全球風投的主要關注點,VC 們認爲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投資案例在東南亞有可複制性。
4. 有更多的投資者對創業者來說是好事,但這也意味著本地公司會面臨更大壓力。
對于美國西海岸的風投公司來說,紐約都算是另一個星球。沙山路,是硅谷著名的 VC 一條街,這些風投公司向來只在當地投資,不考慮美國其它地區的公司,更不用說世界其它地區的公司了。
但現在,時代變了。據兩家新加坡的風投機構投資人(將會在後文瘋狂出現)匿名透露,A16z 正在距離硅谷 1.3 萬公裏外的新加坡積極招聘,組建其東南亞辦事處。(a16z 的創始人之一是 Marc Andreessen,他是網景的創始人之一,網景現在擁有超過 160 億美元的資産)
Hedosophia 總部位于倫敦,是一家主要投資中後期的機構,是由原來的 Hedosophia 與 Facebook前高管、億萬富翁 Chamath Palihapitiya 的公司合並而成的,該公司也正在新加坡招聘人才。公司計劃在年底前將兩名高管從英國調往新加坡,以便在東南亞開展業務。其中一位匿名投資人表示,Hedosophia 已經向一家公司發出了投資協議,這可能成爲其在東南亞的第一筆投資。
一位東南亞金融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正在融資,要求匿名)告訴 THE KEN,現在他接觸的每一家美國資本都堅信,東南亞是一個新興的科技中心,但是 2019 年的時候資本們對東南亞完全無感。他開玩笑地表示,他的合夥人之前在度假的時候才會想到東南亞。
因爲疫情,東南亞經濟受到嚴重沖擊,而且疫情還在肆虐,不過東南亞的科技行業反而受益。疫情期間 SEA 的業務增長,估值達到 1200 億美元,其股價在 2020 年飙升了近 400%。Grab 宣布與美國公司 Altimeter Capital 合作借殼上市,其估值達到 400 億美元。印尼兩家公司 Gojek 和 Tokopedia 合並成立 GoTo,並計劃上市。
印尼公司 BukuKas 爲中小企業提供數字記賬與金融服務,其 CEO 兼聯合創始人 Krishnan Menon 說,是 SEA 幫助東南亞初創公司進入了全球地圖。西方人突然之間就全都認識了這個東南亞科技巨頭,而且希望找到下一個 SEA。
BukuKas 在 5 月份放出要進行 5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的消息,之後 Menon 與 10 家美國投資公司進行了交談。國際風投公司有能力幫助像 BukuKas 這樣的公司完成大規模融資,比如 E 輪,但本土風投機構做不到。
跨境金融科技初創公司 Thunes 的 CEO Peter De Caluwe 表示,如果想籌集的資金超過 1 億美金,那就沒有多少東南亞投資者能實現了。Thunes 總部位于新加坡,去年 9 月到現在共完成了 2 輪融資,一共 1.2 億美金,其中就包括 2021 年 5 月從美國 Insight Capital 拿到的 6000 萬美金。
西方資本在東南亞的操作也刺激到了當地 VC,很多東南亞 VC 在疫情造成影響之前就開始募集用于成長期投資的資金了。不過現在的投資者也喜歡看一些規模更小的生意,這給當地的創企帶來了新的壓力。
上述的一位匿名投資者說,新加坡的資本過去只考慮本土的同行競爭,現在它們的競爭對手不再是彼此,而是世界上最好的風投機構,這就對本地風投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開始布局東南亞的國際風投機構,這意味著東南亞會發生更多融資事件 | 來源:THE KEN
投資交易正在大量發生
除了 Insight 對 Thunes 的投資,據 Deal Street Asia 報道,由 PayPal 聯合創始人 Peter Thiel 支持的另一支紐約資本 Valar ventures 也在進行談判,希望領投 BukuKas的競爭對手 BukuWarung。2020 年 9 月,Valar 以 1860 萬美元領投了新加坡智能投資顧問公司 Syfe 的 A 輪融資,這是 Valar 在東南亞的首筆投資。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的資本 Goodwater capital 正在考慮跟投 BukuWarung。同時,也在就另一筆交易進行深入談判,具體信息不便透露。Goodwater capital 專注于美國,但在韓國也有過十分成功的投資案例。
到現在,Goodwater capital 已經在東南亞達成了三筆交易,其中包括領投越南金融科技公司 Momo 的一輪 1 億美元的融資。短時間內連續進行兩筆交易意味著 Goodwater capital 可能會發力東南亞市場。據稱,Goodwater capital 計劃在今年進行至少 6 筆投資,其中會有一些不到 100 萬美元的投資。
與此同時,據上述兩位匿名 VC 透露,軟銀旗下的 Vision Fund 和總部位于紐約的對沖基金 Tiger Global 正在就東南亞的投資交易進行深入談判。去年募集了 23 億美元資金的美國資本 General Catalyst 也在積極聯系東南亞的初創企業。
Goodwater 聯合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 Eric Kim 表示,公司關注東南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目前正在摸索怎樣“融入這個生態系統,成爲其中一員”。他拒絕透露具體的投資目標,也不想對目前的交易發表評論。
過去一年裏,有許多全球機構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以便在東南亞展開業務,包括 GGV、Prosus、DST Global、Lightspeed 和啓明創投等。不過,並不是每個資本都願意采用到當地落地啓動的方法。
Kim 表示,Goodwater Capital 將采用和在韓國一樣的遠程策略。Goodwater 早期投資了上市公司 Kakao (目前估值爲 450 億美元)和電子商務公司 Coupang(估值爲 660 億美元,電子商務公司 Coupang 在美國 IPO 中融資 46 億美元,這是自 2014 年阿裏巴巴上市以來融資金額最大的非美國企業 IPO)。韓國金融科技初創公司 Toss 估值 26 億美元,也是其投資組合中的一家公司。Kim 表示,在某種程度上,疫情反而加速了投資進展,資本方不需要出差去見創始人了。
東南亞難以忽視的一股力量,YC 加速器
在 Zoom 這樣的視頻平台上進行交流,不僅有利于對東南亞感興趣的風投機構投資,也有利于東南亞的創始人接觸到投資人。
隨著疫情的爆發,美國的加速器項目 Y Combinator (YC)從線下業務轉變爲遠程操作。這使得該公司每一批吸納的初創企業超過了 300 家,其中越來越多的企業來自東南亞。
更多的東南亞公司被資本發現意味著更多的投資者正在對東南亞企業産生興趣。正如 The Ken 之前報道的那樣,YC 對東南亞的認可促使很多資本在東南亞進行了第一筆投資。
• 2015 年從 YC 畢業的印尼支付企業 Xendit 是 Goodwater 在東南亞進行的第一筆投資。硅谷老牌企業 Kleiner Perkins 也投資了 Xendit,完成了其在東南亞的第一筆交易。
• Payfazz,也是一家印尼金融科技公司,從 YC 畢業後,獲得了美國對沖基金 Tiger Global和 Facebook 早期投資者 DST Partners 的投資。
• 今年 4 月,總部位于印尼的股票交易 APP Ajaib(也是 YC 畢業生)成爲美國資本 Ribbit Capital 在東南亞的第一筆投資,Ribbit 還曾投資過 Robinhood。
新加坡資本 Monk’s Hill Ventures 的聯合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 Kuo-Yi Lim 認爲,YC 提高了東南亞企業的形象和知名度。優秀的東南亞公司不斷湧現,讓全球投資者對這裏更有信心,也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
除了 Grab 和 Gojek,越來越多東南亞公司獲得國際資本投資 | 來源:THE KEN
紅杉資本印度(Sequoia Capital India)的另一個早期加速器計劃 Surge 也産生了類似的效果。如今,有 Surge 的畢業生已經獲得了 Tiger Global 和 Light Speed Ventures 的投資。
但僅僅是因爲從 YC、Surge 這樣的項目畢業就能幫助公司拿到投資嗎?其實,Syfe、BukuWarung、Xendit、Thunes 和 Payfazz.com 等,這些獲得投資的公司都處在金融科技領域,這才是它們吸引風投公司的真正原因。
一切都是因爲金融科技
東南亞地區的三個成功典範 SEA、Grab 和 GoTo 都致力于金融服務。比如 Grab 的金融科技業務就是它成功上市的關鍵。
近年來,東南亞的金融科技迅速發展,從 P2P 借貸到針對利基市場的借貸,比如教育領域;從支付處理系統到掌上銀行、投資類 APP。物流等領域的公司也將金融服務放在其發展計劃中。
Cento Ventures 的創始人 Dmitry Levit 認爲,東南亞初創企業的業務範圍已經從基礎業務擴展到了金融科技等領域。前者免不了帶有地域性,而後者卻是全球投資者熟知的領域。
一些成功的金融科技公司也關注著東南亞。比如,Stripe 以及估值 130 億美元的 Plaid 都在投資東南亞。除了東南亞,美國投資者還對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比較看好,這些市場的金融科技産業已經具有很大的規模。比如,巴西公司 Nubank 已經融資 10 億美元,並且還計劃在美國 IPO。
實際上,a16z 和 Ribbit Capital 也已經在拉丁美洲進行了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對于 A16z 而言,拉丁美洲是公司在美國以外唯一一個擁有重要業務的市場。a16z 的普通合夥人Angel Strange 在 2019 年發表講話時表示對拉美的重視是因爲該市場與美國距離近,亞洲才是公司擴大發展過程中優先考慮的地區。現在看來,a16z 已經觀望得差不多了,東南亞已經有足夠的吸引力來引起 a16z 的興趣了。
Goodwater 的聯合創始人 Kim 表示,Goodwater 不僅關注金融科技,也在更廣泛的消費者網絡內尋找機會。在韓國的投資經驗幫助 Goodwater 在東南亞更好地展開投資。他表示,當地企業家的素質都在提高,他們發現有很多創始人都是硅谷或者美國大學畢業的海歸。這讓人想起 10 年前的韓國,人們很有可能低估東南亞的消費者了。
慢路線
東南亞之外的投資者對這一地區的興趣的確越來越大了。但是 Monk ‘s Hill 的 Lim 指出,大多數進入該地區的海外投資者每年可能只進行幾筆投資,雖然美國風投機構對東南亞更加重視了,但暫時都還沒有系統、持續地向東南亞注資。
專注于當地市場的印尼資本 Intudo Ventures 的創始合夥人 Eddy Chan 說,目前,國際風投公司們都會找當地公司,通過它們的幫助,完成高質量的投資。Chan 希望在未來幾個月能與國際風投公司簽下一系列的合作,不過他還是呼籲投資人要謹慎。他認爲國際風投公司可能會遇到很多陷阱,尤其是和當地文化、市場動態有關的陷阱。一些公司可能會利用投資者缺乏獨立思考、單純不想錯過機會的心理,以更高的估值融資。
以過高的估值進行融資,損失的不僅是投資者的錢,還可能影響被投公司的未來,因爲這會讓公司下一步融資變得困難,還有可能面臨流血融資。
這也許就是全球資本緩慢進入東南亞的原因之一。不過迹象表明,這種緩慢進入的態勢正在發生變化,而這對資本以及東南亞初創公司來說都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大量資本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湧入東南亞,當地初創企業是否有能力應對這股洪流,也是一件值得觀察的事情。
本文編譯自:How SE Asia finally caught the eye of A16z and other western tech V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