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于時間的故事。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在深圳,98%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網上辦理,94%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零”跑動,水電氣接入辦理時間壓縮了70%;高峰期機動車通行速度提升10%;每位患者平均節省40分鍾左右的排隊時間……
40年前,深圳經濟特區橫空出世,視時間和效率爲生命線,40年後,深圳要創建數字經濟樣本城市,其中一條主線貫穿不變:對服務質量、治理水平和運行效率追求,對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直接關切。
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最近接受采訪時表示,深圳要打造中國之治“樣板間”。今天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召開之際,相關政、企、學等各方對于未來深圳有著幾乎一致的暢想。
服務提速、治理增效、生活增智
2019、2020兩年蟬聯全國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第一名,並且在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中第五名,僅次于紐約、洛杉矶、新加坡和倫敦。
在9月舉辦的“華爲全聯接2020”大會上,深圳市市長陳如桂表示,深圳在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依托華爲等科技企業,堅持系統謀劃、高標准定位,堅持高強度投入,堅持政企聯動、協同推進,堅持開放創新,全面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智慧城市,進一步推動了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品質化,實現了科技賦能、數字轉型、雲上行動,加快電子信息産業的叠代升級,不斷提升城市治理和政務服務能力。
在智慧城市方面,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在接受新華網采訪中詳細介紹了建設成果:
其一,通過智慧城市建設讓服務提速。深圳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極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務效率,讓市民和企業辦事更方便、更快捷。“秒報秒批一體化 ”政務服務的新模式,創造全流程不見面、零跑動、全自動的政務服務,實現即報即批、即批即得。
此外,深圳打造的“i深圳”統一政務服務APP,通過融合全市7709項服務數據,爲市民提供“千人千面”精准化服務,推動政務服務由“網上辦”向“掌上辦”延伸。
其二,通過智慧城市建設爲治理增效。一個好的城市現代化治理體系離不開科技的“硬核支撐”,深圳的科技創新是全國的一面旗幟,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圳在行業監管、基層治理和生態環境改善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其三,通過智慧城市的建設爲生活增“智”。城市的核心是人,一座城市的“智慧”更應該融進市民的日常生活,讓市民生活更便利,讓城市更宜居。
鵬城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談到未來的規劃,劉佳晨表示,深圳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雙區驅動”曆史機遇,打造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市民三位一體的數字深圳,力爭到2025年,將深圳打造爲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鵬城智能體,成爲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和“數字中國”的城市典範。
何爲“鵬城智能體?。”
鵬城智能體是數字深圳的一個頂層設計,通過打造城市的數字底座和智能中樞,推動業務一體化融合,建設數據驅動的、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系統。鵬城智能體的建設將實現城市的全域感知、全網協同、全業務融合和全場景智慧,使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也讓市民能夠享受到無處不在、高效、智能、體貼的服務。
在華爲公司高級副總裁、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看來,城市的發展,必須解決人民生活新體驗、企業新發展、政府新治理這三大關鍵問題,而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以人爲本,從數字化邁向全面智慧化,這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城市實現全面的智慧化,需要考慮公共服務、企業發展和城市治理三個方面,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來達成。
公共服務智慧化:公共服務將從單一服務模式走向差異化服務模式,從固定地點服務走向隨時隨地服務。
企業發展智慧化:企業將借助智能的手段,極大提升生産效率,從而實現全産業的智能升級。
城市治理智慧化:城市治理將從被動響應走向主動感知與預測, 能夠更好提升城市的綜合治理效率與敏捷服務水平。
鵬城智能體,通過5G、雲、AI、計算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建設“數基、數網、數紐、數腦、數體”系列工程,與深圳深度聯合創新,華爲將發揮技術優勢與深圳市共同來建設鵬城智能體,助力深圳向全場景智慧之城邁進。
樣板間的樣板在哪?
深圳有一流的智慧治理
在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100平方米的高清LED大屏上,滾動顯示著這座城市經濟運行、生態環境、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等14個專題信息。這是一個能看、能用、能思考、能聯動的智慧城市運行和指揮中樞。目前指揮中心已接入全市82套系統,彙集各部門100類業務數據,38萬多路視頻數據,構建了200多項城市生命體征監測一級指標,助力城市治理從“經驗治理”到“科學治理”轉變。
該指揮中心由深圳市政府攜手華爲建設,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IOC),市級IOC又與區級IOC對接,協同5大中心功能,即數據中心、運行中心、監測中心、分撥中心和指揮中心。在深圳龍崗區,華爲聯合合作夥伴幫助龍崗政府整合了89個單位的業務系統,聚合的政務數據量超過37億條,紮紮實實做數據融合,建設以“慧治”“惠民”爲特色的智慧城區。
深圳有一流的交通體系
在深圳機場,一張臉暢行無阻,旅客可全流程自助乘機;一張圖統管大空港,整合了終端設備、數據治理、行業應用等,“一體化”打通數字化。此外,深圳機場還顯著提升安全管理、機場運行和旅客服務效率等,智能機位每年讓400萬人次旅客免坐擺渡車。
深圳的5G地鐵,通過智慧化運維手段,讓地鐵守護人不再披星戴月。5G+Video+AI+大數據,可讓視頻高速回傳,軌道和隧道的故障能夠實現自動檢測,地鐵的日常巡檢工作量減少了70%。因爲列車具有的360度動態圖像檢測,檢測准確率達到97%,可節約60%的人工成本。
圍繞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爲代表的城際交通和公交、地鐵等爲代表的城市交通,深圳正加速推進一系列有重大影響、重大支撐作用的重點工程項目,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交通體系。通過華爲的技術賦能,深圳“智慧交通”方案正從頂層設計入手,以視頻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爲技術底座,建立起智能、高效的交通系統。
深圳政務更便民,“指尖辦理”享譽全國
在深圳,智慧政務讓市民辦事更加省時高效。市民可以通過城市信息共享APP等平台一攬子找到人社局、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交通局、水務局、審計局、氣象局、稅務局、檔案局等所有你所需要的政府單位的辦事資源,深圳有超過7700項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指尖辦理”。
在深圳,政務服務、應急管理、安全管理、財政信息、金融監管、城建檔案等跨部門、跨領域的所有數據也都在一個平台上奔跑,並且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統一運維。深圳大數據中心按照“集約高效、共享開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務”的原則,以“雲網合一、雲數聯動”爲架構,構建“1+11+N”開放兼容的統一政務雲平台,承載各市直部門的政務業務系統,形成一個全市政務雲平台、N個特色部門雲、11個區級政務雲平台的總體架構,實現資源整合、管運分離、數據融合、業務貫通。
深圳的5G+AI創新應用走在世界前列
深圳在以5G爲代表的新聯接技術,以及以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爲突破點的超級計算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並率先運用在了智慧城市建設中。
鵬城變電站日常負載約占深圳電網的20%,是滇西北直流工程落地後,將電能送至深圳的重要樞紐變電站。以往大量的設備巡視、操作等工作都需人工現場完成,工作負擔較爲沉重,如今,在5G賦能之下,工作人員只需在電腦上輕輕一點就能獲取各類巡檢信息,所需時間低至1毫秒,快到“無感”,電網設備巡檢效率得以提升270%。設備信息采集後還需要分析和診斷,深圳供電局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其中,一份有1330個檢查項目的巡視表單,人工巡視原本需要3天時間,現在依靠“5G+AI”後只需要1小時。
在深圳媽灣智慧港,5G智慧港口建設已全面啓動。其自主研發的智慧港口核心操作系統,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及自動化領域頂尖科技力量,實現了可快速複制推廣的智慧港口解決方案。該項智慧升級方案支持千萬標箱級大型集裝箱碼頭的作業規模,爲賦能港口行業智慧升級做出了中國樣板。此外,智慧港口還將5G、自動駕駛、AI、工程機械遠程控制等多種技術融爲一體,打造出一個“5G+”多場景應用的聯合創新場所。
城市的“智慧”體現在尋常生活中
一座城市的“智慧”,不僅體現在科技園區和先進實驗室裏,更體現在尋常生活中。
深圳大學城攜手華爲,成功打造了WiFi 6標准無線校園網。有了WiFi 6覆蓋,在千人規模的大禮堂可實現高密度網絡覆蓋和無縫漫遊,承載高質量的視頻和互聯網訪問;在教室可輕松開展遠程視頻互動以及基于VR的仿真教學;在實驗室可進行貴重資産的物聯網定位,保障設備安全;在圖書館可與智能搬運小車聯動實現圖書的自動盤點……
通過接入華爲平安校園解決方案,羅湖區139個幼兒園、5000多個攝像頭數據統一聯網至市教育局,與“智慧校園安保運營管控平台”“區教育局平台”實現對接,提高校園安全等級。
近年來,深圳市衛健委“硬件建設”和“軟件服務”兩手抓,在紮實推進衛生健康信息化工作、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的同時,全面開展智慧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在全市醫療機構推廣應用“電子健康碼”,市民就診時間大幅減少。醫院、社康機構之間醫學檢驗和影像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實現讓信息多跑路、市民少跑腿,切實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爲了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直觀、清晰的了解,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基于華爲的ICT基礎設施,推出了3D醫學影像系統,直觀詳細地向患者介紹病情。在南山區,89家社康醫院和5家綜合性醫院實現了醫患數據資源共享。綜合性醫院與社康醫院之間可實現雙向轉診、共享檢驗結果,並可實現專家遠程會診。
40年來,深圳敢闖敢試、敢爲人先,從一個落後的邊陲農業縣建設成爲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成爲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現曆史性變革、取得曆史性成就的精彩縮影。未來40年,中國之治的“樣板間”將如何抓住5G、雲、AI等科技帶來的機遇再次騰飛,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