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2021年的“平安夜”,重慶和成都迎來了一份“聖誕大禮”!
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彙管理局等機構聯合下發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全文發布。(下圖)
這意味著,中國金融業的頂層設計出現了一次重要變化,金融業的布局也將出現新的調整。
第一,成渝作爲第四大城市群地位繼續上升,功能更加完備。中國金融業的布局,也更加均衡。
這份文件提出:
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
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基本確立具有較強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和輻射影響力的區域金融市場地位,形成支撐區域産業發展、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西部陸海貿易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內陸金融開放服務體系,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功能更加完善,西部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評價一個城市金融業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標是看“資金總量”,也就是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中國內地彙聚資金最多的30個城市如下:
可以看出,成渝雙城在資金方面實力不俗。雖然加起來也沒有深圳一個城市多,但仍可以位居第六和第七,超過經濟發達程度更高的蘇州、南京。主要原因是,重慶和成都彙聚的人口足夠多。
人口多、資金多,所以國家才會給予成渝西部金融中心的定位。
另外,在成渝設立西部金融中心,可以平衡中國日益拉大的東西差距,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在中美博弈日趨激烈和長期化的背景下,成渝作爲中國天然的大後方,需要在金融中心上增加“備份”的功能。畢竟,現在的金融中心(上海、香港、深圳、北京)都靠近沿海。
比如這份文件提出:
支持全國性交易所和金融機構在成渝地區設立交易系統和數據備份中心。支持有條件的期貨交易所在成渝地區設立交易系統備份中心、研發中心和業務分中心。
支持上海票據交易所在成渝地區設立分中心或災備中心,輻射西南地區票據業務。鼓勵和支持境內外金融機構在成渝地區建設信息化平台、信息服務中心和數據備份中心。
數據備份,對于現代金融越來越重要。在金融無紙化的時代,如果數據被對手摧毀,意味著全社會財富的蒸發,社會將無法運轉。未來西南地區,將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所以,設立西部金融中心有“一石多鳥”的作用。
第二,文件的名稱是“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到底是成都重要,還是重慶更重要?細度文本,發現還是重慶更重要。
在文件正文中,“重慶”出現了14次,“成都”只出現了7次。
此外,文件還有如下表述:
強化重慶和成都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促進各類金融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支持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進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支持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進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這句話意味著重慶在西部金融中心處于主要地位。
文件標題之所以使用“成渝共建”,是因爲表達的習慣。在正文裏,一般是重慶在前、成都在後。重慶是直轄市,行政級別高于成都,主官級別還高于四川省。
文件裏還有幾個利好,是單獨給予重慶的,沒有包括成都:
1、支持重慶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同步探索與新三板市場對接機制。
2、支持在重慶建設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
3、探索建設重慶區域性金融科技監管信息平台。
第三,傳說中的,重慶的證交所和成都的期貨交易所,沒有看到相關表述。未來是否還會有,存疑。
12月9日,四川有媒體報道說:
近日被國家發改委批複的《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裏,有“布局國家大宗農産品期貨交易所”的重磅表述。
當時有很多媒體猜測:國家或許會在重慶再設立一個證交所,要麽是類似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要麽是類似新三板的。成都也有可能設立一個以農産品爲主要品種的期貨交易所。
最近幾年,國家金融要素市場出現了多年罕見的擴容迹象。先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表達了要在澳門設立“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市場”,和在廣州設立期貨交易所的願景(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隨後,又閃電般設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既然要爲“印股票的時代”接生,那麽多設立幾個證交所、期交所也順理成章。
但最新印發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沒有看出設立新的證交所和期交所的意思。
關于資本市場,文件是這樣表述的:
優化區域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成渝地區打造面向中西部的綜合性服務窗口,發揮其培訓、考試、地方政府債券招標、技術開發職能和部分監管職能。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西部基地承接中西部地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證券的路演。
支持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西南基地發揮市場宣傳、企業培育、資源對接、培訓交流、信息共享等綜合功能,大力推動中西部中小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挂牌。
支持重慶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同步探索與新三板市場對接機制。
支持成渝地區股權交易平台依法開展登記托管、交易品種等業務創新,研究探索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份額轉讓的可行性。建立輻射西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合作機制,研究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投資區域性股權市場。探索建設市場化債轉股股權資産交易平台。
這裏沒有要建設一個新的證交所的意思。如果有,就不用強調支持上交所、深交所和新三板去成渝地區設立服務窗口了。這裏也沒有提及北京證券交易所,由此可見,北交所是一個有較大局限性的市場,或者說是一個過渡性市場。
最值得關注的,是上面加粗的三段話。
“支持重慶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同步探索與新三板市場對接機制。”這句話意味著,重慶未來如果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市場的話,也是低于新三板級別的,相當于升級版的“區域性股權市場”。
全國目前有30多個區域性股權市場(下圖),未來重慶的市場可能會變得特殊一些,但可能還達不到新三板的程度。
“研究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投資區域性股權市場”,將是重慶這個區域股權市場的一大特色,也就是外資可以來買賣股權。
傳說中的“成都期貨交易所”,是這樣表述的:
深入實施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依法拓寬農業農村抵押質押物範圍,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中長期信貸投放力度,鼓勵創新開發適應農業農村發展、農民需求的金融産品。圍繞建設成渝地區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穩步推廣價格指數、氣象指數等農業保險産品。支持期貨交易所研究上市成渝地區優勢特色農産品的期貨品種的可行性。加快“農貸通”等涉農金融服務平台在成渝地區的推廣應用。完善農村産權交易服務平台,建設統一農村産權交易市場。
由此可見,在西部金融中心試點“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大特色。
但這裏沒有提及成立新的期貨交易所,只是說“支持期貨交易所研究上市成渝地區優勢特色農産品的期貨品種的可行性”。
中國內地已經有兩家期交所,有大量的農産品期貨上市交易,它們是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再設立一個新的、以農産品爲主的期貨交易所的必要性不大。
另一處提到期貨交易所和成渝關聯的,是這句話:“支持有條件的期貨交易所在成渝地區設立交易系統備份中心、研發中心和業務分中心。”
看起來,成都的期交所沒有了。重慶的證交所,可能是低于新三板的,一個特殊的“區域股權市場”。
第四,西部金融中心在境外的“結對子”的對象,是新加坡和日本。
最新文件說:
深化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在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框架下,研究建立資金互通機制,研究開展與新加坡、日本雙向投融資,逐步擴大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
探索成渝地區與新加坡、日本之間債券、基金、理財、票據等業務合作。支持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在成渝地區開展股權、債權等融資。支持成渝兩地融資路演平台與新加坡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對接,實現跨境投融資信息互通共享。支持開展共建“一帶一路”金融服務。
西部金融中心對外聯絡的地區,除了一帶一路國家,東南亞之外,主要是對接新加坡和日本。
這份文件裏,6次提及了新加坡,3次提及了日本,10次提及了“一帶一路”,但沒有一次提及美國、英國或者歐洲。
第五,未來將在成渝地區設立的交易場所。
文件提到了如下交易場所:
1、探索建設西部數據資産交易場所,在健全數據資源産權等基礎制度和標准規範的基礎上,建立大數據産權交易和行業自律機制。探索將現有相關交易場所升級爲成渝一體化的知識産權和技術轉讓交易中心。
2、支持成渝地區股權交易平台依法開展登記托管、交易品種等業務創新,研究探索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份額轉讓的可行性。
3、探索建設市場化債轉股股權資産交易平台。
4、完善農村産權交易服務平台,建設統一農村産權交易市場。
5、搭建聯結重慶、成都與新加坡的環境權益交易與綠色金融服務有關平台,探索低碳領域跨境合作有效途徑。
這些交易平台也都很重要,但跟證交所、期貨交易所還是不能同日而語。
最後總結一下: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的發布,對成渝雙城經濟圈是重大利好,畢竟獲得了西部金融中心的頭銜。雖然有些利好尚未兌現,但破題了。占據有利地位之後,未來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利好。
西部金融中心對中國來說,具有極強的戰略備份價值。
事實上,國家這些年一直給予四川和重慶巨量的轉移支付。每年合計接近8000億元(下圖),終于在西部打造出了堪比東部的成渝“雙子星”,也是基于戰略備份的考慮。
過去2年多時間,爲了迎接“印股票的時代”,中國全面調整了金融布局。北京、澳門、廣州、重慶、成都的金融地位有所上升。
相對來說,上海、深圳、香港對金融要素市場的壟斷,有所“分流”。
增加更多城市的金融中心功能,有利于拓寬金融跑道,緩解地區差距,調動地方積極性,推動經濟轉型。
從參與全球競爭的角度看,金融話語權分散未必是好事,可能讓代表中國發言的城市權重下降。
這就好比山東經濟高度均衡,但山東城市在全國大城市競爭中,就缺少了存在感。這應了那句古話——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中國金融中心的布局也是如此,分分合合。或許N年之後,又會強調市場的集中。從全球趨勢看,證交所和期交所是合並做大的。沒有規模,就沒有影響力。
這個公衆號的名稱是“說樓市”。最後再講一下金融對樓市的影響。
我在多年前就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讓一個城市地位大幅躍進,並成爲一線城市的,主要是金融和高科技兩大産業。只要抓住其中一個,做大做強,就可以成爲一線城市。如果兩個都強,則是超一線城市。
在中國,金融和高科技都強的是北京,所以北京是超一線城市。上海金融強,科技略弱,所以尚未成爲超一線,只是強一線城市。深圳是科技強,金融稍弱,是一線城市。杭州科技在崛起,金融比較弱,有點准一線城市的意思。廣州是科技不強,金融也不強,所以在一線城市裏最弱。香港則是金融強、科技弱,也是一線城市。
拿到西部金融中心的定位,對重慶、成都是大利好。對于這兩個城市“再上層樓”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成渝之中,重慶因爲是直轄市,占據了先機,所以利好更大。相比之下,天津、杭州、南京等城市,都很難再有這種“被點化”的機會。
西部金融中心的頭銜,將對重慶、成都的不動産價值構成新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