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今日,2020年就將落下帷幕。這一年,新冠疫情爆發讓經濟發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但同時也推動了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全面加速。在這場科技加速跑中,金融科技行業又出現了哪些不一樣的熱點領域? 在今天這篇文章中,就讓我們一起爲您盤點梳理。
青少年理財
2020年,疫情陰影籠罩之下的全球經濟發展和就業環境經曆劇烈震蕩,推動個人和家庭儲蓄率一路走高,這一點在年輕一代群體中尤爲明顯。然而,突發危機只能作爲一道催化劑。要想實現長期財務健康,必須從小培養金融素養。隨著金融科技行業的崛起,金融普及教育的渠道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也開辟了青少年金融服務的新篇章。
在這一領域,美國市場表現尤爲突出。Greenlight、gohenry、Cooper Banking、Step等機構先後面向青少年群體推出了專屬金融服務,幫助年輕一代建立通過數字賬戶適應無現金金融發展趨勢,同時在家長的監督之下進行合理儲蓄和消費,通過真實體驗學習金融知識,建立財務認知。這樣的探索也得到了投資機構的認可,例如Greenlight和gohenry就在2020年先後斬獲了2.15億美元和4000萬美元的大額融資。除此之外,英國NatWest銀行、馬來西亞豐隆銀行、尼日利亞第一銀行、墨西哥創企Mozper、印度平台Walrus也相繼加入了這個年輕一代用戶的專屬服務市場。
分析指出,雖然青少年群體目前沒有規模可觀的可支配收入,但隨著其年齡不斷增長,消費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給平台提供業務提供更多潛在市場空間。
保險科技
2020年,”意外”變成了最不令人意外的一個詞。借助保險服務應對風險挑戰成爲不少人關心的熱門話題。面對疫情管控和地區封鎖限制,保險科技公司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創新技術,實現線上投保、遠程核保和快速賠付等多項應用,大幅提高了保險服務效率,也讓保險行業贏得了更多的市場青睐。
Willis Towers Watson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保險科技簡報》顯示,經曆了第一季度的短暫下滑後,第三季度保險科技融資總額、交易量均創新高,相關企業通過104筆交易融資25億美元,融資和交易較第二季度分別增長了63%和41%。具體來看,2020年保險科技行業發展主要呈現以下三個趨勢:
- 人壽與健康保險企業受到熱捧:疫情來襲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康,風險保障意識也隨之提升,並轉化爲對人壽及健康保障型保險産品的迫切需求。2020年第三季度的6輪大型融資中,50%的資金流向了壽險初創公司。未來,如何利用科技影響和改善人類健康可能會成爲保險行業發展的又一個新方向。在這一方面,捷克壽險創企Mutumutu已經開始了嘗試。該公司鼓勵用戶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通過移動醫療應用數據進行跟蹤,爲達到標准的用戶提供現金返還優惠,最高幅度爲保費的30%。
- 企業上市熱潮來襲:2020年7月,租客保險平台Lemonade在紐交所挂牌,掀起了保險科技行業的上市熱潮。據統計,目前已經提交上市申請或表達上市意願的保險科技平台包括保險信息平台PolicyBazzar、健康保險創企Oscar Health、UBI車險服務商Root Insurance和Metromile。
- 成熟企業和起步階段更受投資青睐: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科技投融資情況顯示,從風險角度出發,投資者更傾向于投資發展成熟(D輪以上)及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初期企業(天使輪及A輪)。
數字身份
隨著金融服務逐步數字化,相關的風險防控也變得日益重要。數字身份公司能夠幫助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解決用戶身份驗證、欺詐預防和監管合規等問題,並在最近幾年成爲了金融科技領域的一個投資新熱點。
咨詢機構CB Insights統計顯示,2020年該領域共計獲得融資8.69億美元,其中最活躍的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分別是Andreessen Horowitz、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Accel和Felicis Ventures。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用戶身份背景調查和驗證流程、欺詐預防、數據安全和合規性以及生物識別等幾個方面。
除市場機構外,政府部門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政策調整。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曾在2020年11月發布了一份文件,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對網絡或電話渠道服務的客戶身份驗證流程,采用賬戶密碼、生物識別信息、移動設備一次性密碼等多種方式結合的方式提高賬戶安全性。
“先買後付” (Buy-Now-Pay-Later)
“先買後付”模式允許消費者先從商家購買商品和服務,並在隨後一段時間內分期支付款項。隨著零售支付和消費信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這種靈活創新的支付方式逐漸被消費者接受並普遍使用。
2020年11月,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通過調取該國6個”先買後付”服務提供商(Afterpay、BrightePay、Humm、Openpay、Payright和Zip Pay)和4個主要金融機構的彙總數據,針對這一行業進行了一次回顧調查。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先買後付”行業在過去一年增長了90%。
放眼全球,這一新興市場的擴張也十分迅速。2020年9月,瑞典支付平台Klarna獲得6.5億美元融資支持,成爲歐洲估值最高的私營金融科技平台。而美國創企Affirm也在准備進行IPO的同時,斥資3.4億加元收購了加拿大同行PayBright。除此之外,支付服務巨頭Paypal也在9月推出”Pay in 4″産品,加強在美國”先買後付”市場的競爭力。而遠在東南亞的共享出行巨頭Grab也爲用戶在家具、美容時尚産品等合作零售商處的消費提供了先買後付選項。
但是,”先買後付”行業的發展也並非一片美好。ASIC統計顯示,澳大利亞受調查“先買後付”服務提供商在 2018-2019財年的未償還信貸總額超過4300萬美元,較上一財年增長38%。2020年12月初,美國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表示禁止客戶使用其信用卡清算”先買後付”債務,因爲此類交易承擔著不可接受的風險。而2020年12月23日,英國廣告標准局(ASA)則發文要求”先買後付”服務提供商Klarna停止發布四則廣告,因爲其廣告涉嫌不負責任宣傳,可能導致非理性消費進而導致個人債務問題。
未來,如何合理引導“先買後付”行業健康發展,仍然值得監管部門和行業從業人士認真研究。
專業人才
數字化轉型時代,有了人,才能持續發展。
大局之下,不少國家也加入了”搶人大戰”。2020年8月,澳大利亞總理Scott Morrisons任命Peter Verwer爲澳大利亞全球商業與人才招募特別大使,負責幫助澳大利亞招攬金融科技人才,並呼籲金融科技人才移民澳大利亞尋找商業新機會。2020年11月,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宣布啓動Tech. Pass工作通行證計劃,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在科技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創始人、領導人才和技術專家,爲新加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做出貢獻,而其中就包括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緊隨其後,阿聯酋副總統、迪拜酋長Sheikh Mohammed宣布將發放10年期人才”黃金簽證”(Golden Visa),人工智能、大數據、傳染病和病毒防控、醫學、計算機工程、電力、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人員均可提交申請。
當然,除了吸引人才,如何培養人才也是一項持續性挑戰。爲此,新加坡理工大學、阿布紮比全球市場學院、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韓國技術科學院等先後推出定制化課程或被指定爲專業的數字金融人才培養機構。
當人才招聘成功後,如何服務員工也是一項值得思考的問題。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不少企業選擇遠程辦公。這雖然降低了感染風險,但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員工招聘環節涉及最低工資、稅收形式、勞動法、工作許可等多項要求,這都給遠程工作時代的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法律成本。此外,很多跨國企業的員工都希望按照本國貨幣獲得薪酬,但建立了國際薪資管理系統的企業並不多,隨之而來的高昂國際轉賬費、行政管理費用也成爲了不可忽視的問題。而成立于2018年的美國金融科技創企Deel就希望幫助企業解決這些因全球勞動力遷移分散而帶來的後勤挑戰。目前,Deel已經累計獲得融資4800萬美元,服務覆蓋140多個國家的500多家企業。而未來,這種疫情給社會工作形式帶來的長期影響或許將爲Deel等金融科技企業帶來更多發展空間。
數字服務稅
2019年,科技巨頭紛紛入局金融服務市場。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發布專題報告稱,大型科技集團的確能夠帶來更具創新性、穩定性、規模化的金融服務,但是相關監管機構仍然需要對其進行及時、全面的有效監管。
除網絡安全、數據隱私等問題外,科技巨頭所獲得的巨額利潤是否合理也是經常被探討的話題。這些大型跨國互聯網企業利用不同國家稅收制度之間的差距和不匹配而導致的國內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簡稱BEPS)影響著所有國家。據統計,BEPS做法每年會造成1000至240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相當于全球公司所得稅收入的4至10%。
然而,針對是否和如何征收數字服務稅這個問題,歐美雙方似乎已經陷入了一場拉鋸戰。2019年,法國宣布對Facebook、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多家美國科技巨頭征收數字服務稅。美國方面指責這一政策具有歧視性,宣布對13億美元的法國産品征收25%的懲罰性關稅,並于2020年年中退出了經合組織的數字服務稅談判。此外,美國還宣稱要對歐盟以及奧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等已執行或正在考慮數字服務稅的國家和地區發起”301調查”。
2020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落下帷幕。相對而言,即將上任的拜登對國際組織更加友好,並曾提倡在美國提高公司稅率。雖然政治專家們也表示這位新總統未必會立即就這一問題在經合組織層級展開談判,但是仍然希望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達成協議。因爲,數字稅問題造成的緊張局勢可能會導致單方面數字服務稅激增、破壞性稅收甚至貿易爭端加劇,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每年1%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