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8月9日報道:新加坡作爲彈丸小國,盡管汽車市場不大,但有外國車企看好新加坡具備地理優勢和卓越人才,選在本地設立研發基地,以推動電動車技術發展。
韓國汽車制造商現代汽車(Hyundai)今年3月宣布將在裕廊設立全球創新中心,預計2022年便能投入運作,主要用來對電動車小型生産設備進行測試。
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出行研究部高級副總裁兼合夥人瓦迪亞(Vivek Vaidya)相信會有更多車企跟進現代汽車的步伐,前來新加坡設置研究據點。他受訪時指出,另一個有利因素是新加坡政府日前宣布將在2040年之前淘汰所有內燃式引擎車輛,由混合動力及電動車取代。
從電動車産業角度來看,瓦迪亞認爲新加坡更適合作爲研發和測試中心,若要成爲制造中心則需要龐大汽車市場來支撐。
去年10月,英國科技公司戴森(Dyson)因未能尋得可行的商業化方案,終止25億英鎊(43億新元)的電動車項目,包括終止在本地設立首個電動車制造廠的計劃。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新加坡2019年汽車總量達63萬零596輛,電動車只占1120輛或0.17%;德士總量爲1萬8542輛,電動車則占133輛或0.71%。然而,新加坡要鼓勵車主轉換電動車,是否有能力解決購車成本和充電設施這兩大挑戰?
新加坡政府在2020年財政預算案中推出“電動汽車附加注冊費優惠”(Electric Vehicles Early Adoption Incentive),宣布從2021年1月起的三年內,購買電動車可獲45%的附加注冊費(Additional Registration Fee)回扣,頂限爲2萬元。這將能把電動車的購車費用平均降低11%。
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王錦彬博士受訪時指出,車主不僅會考慮購車費用,也會要求充電便利,“一台電動車每隔三四天便要充電一次,有時還需要隔夜充電,問題是我們有足夠的充電設施來應付需求嗎?”
新加坡全島目前約有1600個充電樁,政府已計劃跟私人業者合作,加速在各大公共停車場安裝充電設備,預期在2030年會增至2萬8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