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關珺冉 編輯|段文
原定于今天(3月9日)召開的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會議沒有如期舉行,將推遲到5月18日召開。一周前剛剛出任新總理的穆希丁躲過一劫——暫時避免被提起不信任動議。
在全球各國忙于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馬來西亞政壇卻依然”內鬥”不已。連日來,政局如同過山車,不斷上演真實版”權力遊戲”。當地民衆已經感覺厭倦。
此前的2月24日,94歲的馬來西亞時任總理馬哈蒂爾突然宣布辭職,而當時距離他第二次出任總理還不到兩年時間。”老馬”隨後卻又表態,如果得到足夠支持,他願意重新擔任總理。不過,執政的希望聯盟卻提名前副總理安瓦爾。而最終結果是馬哈蒂爾身後低調的73歲老將穆希丁”漁翁得利”。
面對穆希丁出任總理的結果,馬哈蒂爾與安瓦爾均表示不滿。原計劃3月9日在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複會上,穆希丁將被提起不信任動議。
穆希丁
由于政壇大地震,之後馬來西亞股市、彙市雙雙下跌,股市創曆史新低。
“在全球經濟複蘇乏力的背景下,加上新冠疫情影響,馬來西亞急需政府刺激政策。但政府停擺,導致經濟雪上加霜。”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研究院許利平告訴《鳳凰周刊》,”從中短期來看,動蕩將是馬來西亞政局的常態。”
但他同時認爲,不管馬來西亞未來的政局走向如何,都不會對中馬關系産生實質的影響。
“喜來登政變”曆史性政黨輪替成笑話
2月23日晚上,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衛星城八打靈再也的喜來登酒店,發生了注定載入馬來西亞曆史的”喜來登政變”。
當晚,經濟部長阿茲敏,作爲執政聯盟重要派系的領導人,卻與敵對陣營的在野黨聯盟國民陣線(包括巫統、馬華、伊斯蘭黨等)領袖召開”共識晚宴”。晚宴詳情沒有確切官方通報,但坊間傳聞是以上幾個團體,將組建一個以馬來族群爲主的新政黨聯盟”國民聯盟”,以此取代目前執政的”希望聯盟”(下稱希盟),並重新組織選舉推舉馬哈蒂爾爲總理,讓他做滿五年任期。
馬哈蒂爾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果然,第二天2月24日,馬哈蒂爾宣布辭去總理一職,他所在的土著團結黨宣布退出執政的希盟。阿茲敏領導其派系內的10名公正黨國會議員也退出人民公正黨,希盟面臨瓦解。”老馬”隨即被最高元首委任爲過渡總理。
“辭去總理當過渡總理”,之所以有這番”神操作”,要追溯到2018年5月的馬來西亞大選。當時,依靠民間反對運動的多年努力以及馬哈蒂爾本身尚有的政治能量,組建希盟推倒了納吉布政權,擊敗執政逾60年的巫統所領導的國民陣線。國內外輿論極爲振奮,憧憬”新馬來西亞”來臨,一改昔日巫統貪腐、操弄族群政治、威權管治模式。
但距離”新馬來西亞”的開端還不到一年,執政的希盟內部就出現裂痕。
馬哈蒂爾在2018年”複出”時,曾承諾在兩年後將權力移交給他指定的繼任者安瓦爾。但之後一直沒有明確權力交接的具體時間。對此,馬來西亞高層開始分化,有人指責他違背移交權力的承諾,也有人支持他做滿5年任期。這逐漸導致希盟內部的分裂。
希盟各黨的政策分歧越發嚴重,另一個導火線是馬來西亞南北大道股權轉讓交易的問題。彭博新聞社引述兩名熟悉南北大道交易的消息人士的話稱,馬哈蒂爾在2020年1月本已同意讓馬駒控股以300億馬幣(約合497億元人民幣)收購南北大道有限公司。但擁有更多國會議員席位的民主行動黨強烈反對這項協定。南北大道收購失敗對希盟最終倒台的沖擊,不亞于馬哈蒂爾遲遲未把總理之位交給安瓦爾帶來的沖擊。
許利平告訴《鳳凰周刊》,除了希盟內部分裂外,希盟執政效率低下也是原因之一。自2018年6月以來,公衆對馬哈蒂爾的支持率已下降近20%。其中,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未實現的選舉承諾是導致政府認可度下降的原因。最初承諾包括取消商品和服務稅、重新引入燃料補貼、取消小農場對國家棕榈種植園機構的債務、提高最低工資和推遲學生貸款還款等。雖然其中一部分承諾已經兌現,但食品價格上漲繼續影響低收入人群,而商品價格下跌則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面對突然爆發的”喜來登政變”,民主行動黨秘書長、財政部長林冠英語氣激動地用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來形容馬來西亞政局。”所有的這些操作、政治花招等等,像’權力遊戲’。”他直言,”喜來登行動是違反憲法、違反民主的行爲,是企圖破壞人民的願望。這純粹是政治投機。”
許利平也認爲:”喜來登行動顯然是這次希盟垮台的導火索,不僅是一場權力遊戲,更是一場阿茲敏與在野黨的利益交換,是對2018年5月大選的公然翻盤。在一定程度上講,是對人民囑托的背叛。”
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日評論稱,繞了一大圈,馬來西亞政局一夜之間重返2018年5月9日大選之前。現在看來,那場曾經感動無數馬來西亞人民的曆史性政黨輪替不是笑話,而是大笑話。把執政超過半個世紀的政黨推翻,換上看似更具改革意志的希盟,誰料不到兩年,一切又回到原點。
“漁翁得利”的穆希丁
衆人眼中”虔誠安靜、低調聰明、務實能幹”的馬來西亞前副總理穆希丁·亞辛3月1日在國家皇宮宣誓就任總理。當天早上,73歲的穆希丁身穿黑色馬來傳統服飾,偕夫人潘斯裏諾萊妮到達國家皇宮前廳,在最高元首阿蔔杜拉的見證下完成宣誓。這位在馬來西亞政壇沉浮40多年的政壇老將,在馬哈蒂爾突然宣布辭職後,出人意料地成爲”黑馬”。
穆希丁 圖片來源:法新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稱,馬哈蒂爾與安瓦爾”鹬蚌相爭”之際,馬來西亞國家元首認定穆希丁是有可能在國會獲得多數議員支持的候選人,從而使穆希丁成爲得利”漁翁”。
宣誓就職的第二天,穆希丁在麻坡訪問了父親、母親和家人的墳墓。他于1947年5月15日出生在馬來西亞南部鄰近新加坡的柔佛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裏。穆希丁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中心馬來亞大學的經濟學專業畢業,進入政府部門工作。
1978年,他以當時的執政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黨員身份首次當選國會下議院議員。1986年至1995年間,他擔任柔佛州州務大臣,此後進入聯邦政府,曆任青年和體育部部長、農業部部長等職,在巫統內部的職務也不斷上升。2009年,納吉布出任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以巫統署理主席身份出任副總理兼教育部部長。
穆希丁與馬哈蒂爾之間微妙的關系何曾不是政治風雲變幻莫測的寫照 :曾是多年同僚有上下級關系,也曾是政治盟友,卻在幾天之內成爲政治對手。
2015年,納吉布卷入一樁腐敗醜聞。穆希丁公開批評納吉布,結果被納吉布從內閣除名,並被巫統開除。隨後,他與因不滿納吉布而退出巫統的馬哈蒂爾等人共同創建土著團結黨,馬哈蒂爾任榮譽主席,穆希丁任主席。
土著團結黨後來加入希盟。在2018年5月的大選中,在野的希盟擊敗了巫統領導的國民陣線,結束了以巫統爲核心的多黨聯盟在馬來西亞60多年的執政曆史。隨後,馬哈蒂爾出任總理,穆希丁出任內政部長。
馬來西亞媒體《當今大馬》將穆希丁稱爲”總理屠龍手”。2008年穆希丁擔任巫統副主席時參與了對時任總理巴達維的”逼宮”,在巴達維下台後,穆希丁升任副總理。2015年,穆希丁則以”1MDB弊案”猛烈抨擊時任總理納吉布,遭納吉布開除出巫統。納吉布下台後,穆希丁加入馬哈蒂爾內閣擔任內政部長。這次,穆希丁取代馬哈蒂爾是他第三次對總理”拔刀”。
一位曾與穆希丁一起工作多年不願透露身份的人士說:”他是一個非常嚴謹而有些無聊的人。但相比于善于捕捉鏡頭和善于宣傳自我的人來說,這可能是馬來西亞現在需要的(領導人)。”
一位親近穆希丁的人士說:”他不一定那麽友好,需要時間與民衆互動。”穆希丁此前引起很大爭議的一句話是,他稱自己首先是馬來人,其次才是馬來西亞人。自馬來西亞當局2月29日宣布任命穆希丁出任總理後, 馬來西亞民衆對民選政府以如此方式被替換表達不滿。在社交媒體推特上,#NotMyPM(這個總理不是我選的)成爲熱門話題。
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子塔 (來源雅虎網站)
馬來民衆感到”遭受背叛”
面對穆希丁出任總理的結果,馬哈蒂爾與安瓦爾都表達了相當程度的不滿。馬哈蒂爾在記者會上表示對此感到失望,稱自己遭到穆希丁背叛,”對方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謀劃此事”。他警告穆希丁,沒有得到國會多數支持就出任總理屬于違憲。馬哈蒂爾此前強調,獲113名國會議員支持的他足以再任總理。但馬哈蒂爾名單上的一些人卻否認支持他這位前總理。
咨詢公司Control Risks的分析師Harrison Cheng認爲:”穆希丁是否面臨不信任議案,取決于當時承諾支持馬哈蒂爾的113名國會議員是否會繼續團結在一起。”
希盟如果通過國會提起不信任動議,此舉或爲馬來西亞帶來閃電大選,屆時將再由人民選出新政府。若真的舉辦閃電大選,馬來西亞人及海外的選民,是否還願意再來投票?
“我覺得遭到了背叛。”一位30多歲在馬來西亞經營榴蓮生意的個體商戶向《鳳凰周刊》記者表達了近日猶如坐過山車的心情,他對馬來西亞動蕩的政壇感到”超級不安”。
在新加坡工作的33歲馬來西亞公民胡女士則十分憤怒:”我當初爲了回來投票,買了很貴的機票,甚至請假,爲的是那一張選票。我們這些住在海外的馬來西亞公民有多用心。結果政府說換就換,那投票的意義在哪裏?”
“人民不該放棄投票的權利,因爲之前大選成功變天,不代表以後不會被推翻,若不投票將連做反對黨的資格都沒有。”30歲的馬來西亞華裔邝明慰則表示,發生這種事誰都不會高興,但無論是誰當總理,他只希望政局可以穩定下來,不然股票將繼續暴跌。
“從目前來看,如果新聯盟産生的話,可能會進一步強化馬來西亞的種族政治,因爲新的聯盟是馬哈蒂爾所創立的土著團結黨,這是一個標榜馬來人優先的政黨。”許利平分析,從這些政黨執政來看,都比較傾向于保守的種族主義。
但他同時認爲,不管馬來西亞未來的政局走向如何,都不會對中馬關系産生實質的影響。”畢竟中馬兩國關系的基礎是非常不錯的,雙方友好合作的大方向是不可逆轉的。所以,未來不管誰上任,中馬友好合作的大局應該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聯合早報》評論稱,馬來西亞政局盡快恢複穩定,對亞洲和國際社會也是有利的。馬來西亞將要主辦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要在今年簽署,加上當前全球經濟面對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的影響而很可能衰退,各國都應發揮好各自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