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中國、新加坡兩國專家對話新冠肺炎“阻擊戰”的視頻連線訪談時,一頭銀發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面對電腦摘下了口罩。
“這個會議室比較大,裏面的幾個人都經過檢測體溫、查驗綠碼,是健康的,互相之間也保持了足夠的安全距離,那我可以除去口罩。”她說,但在來往人員很多的公共場所就必須戴上口罩,“戴不戴口罩這個問題,現在還不能麻痹大意,要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她還表示,有幾種藥物,包括中藥,對治療新冠肺炎有效,“在感染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發展成重症的可能性相對較低,我們還需要繼續發現、總結有效藥物。”
爲促進疫情防控經驗的國際交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與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6日共同舉辦“中新專家對話新冠‘阻擊戰’”視頻連線訪談節目,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Shawn Vasoo),新加坡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四名頂尖專家,解碼兩國的防疫經驗,探討全球抗疫啓示。連線結束後,李蘭娟院士接受了澎湃新聞專訪。
學生上下學途中應避免到人多處聚集
李蘭娟表示,武漢已經解封,國內疫情已基本控制,現在的任務是“內防反彈、外防輸入”,外防輸入的形勢還相當嚴峻,“這也是我近期一直關注的問題,怎樣針對可能的輸入做好應對。只有全球疫情控制了,中國才是安全的,只要有別的國家沒有控制住,就還存在輸入的可能。”
她認爲,在嚴防輸入的同時,我國的疫苗研發也要繼續加大力度、加快進度,“等疫苗出來,再結合防控措施,即使有輸入病例也不太可怕。”
專訪前一天,73歲的李蘭娟剛結束由武漢返回浙江後的兩周隔離。隔離期內,她收到全國各地中小學生寄來的信,學生們用工整的字迹書寫了一封封誠摯的信件,向她表達敬意。李蘭娟一一展讀並回信:“疫情就是課堂,奶奶希望你們學會敬畏生命、尊崇科學、砥砺品德,刻苦學習……”
“全國很多地方已經或將要開學複課,學校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狀況、對外接觸史都應該摸清楚,保持校園‘幹淨’。”李蘭娟提醒,同時加強通風、消毒,引導學生勤洗手、保持清潔,不要讓外界健康情況不明的人士進入校園,“學生在上下學途中也要注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聚集。現在對境外人員進行嚴格的隔離,社會上總體是安全的,但也不能大意。”
憶兩赴武漢:對自己感染也有思想准備,但總要冒這個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1月18日,李蘭娟與鍾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抵達武漢,研判疫情。2月1日,李蘭娟帶領醫療隊再赴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救治危重症病人。
二次赴漢,“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連續作戰60天,直至3月31日返回浙江。團隊以“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爲核心,用“人工肝”、幹細胞、微生態三大技術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ICU病死率顯著下降,尤其是處于細胞因子風暴早期的重症患者經人工肝治療後,能阻斷向危重症發展,大大提高存活率。團隊關于重症患者的臨床救治經驗和研究成果還被寫入國家診療方案。
“2月剛到武漢時特別緊張,每天睡三四個小時,其余時間基本都在工作,後期好一點,能睡五六個小時。”李蘭娟告訴澎湃新聞。回浙江後的隔離休整期,休息好多了,但也隨時關注武漢的防控情況,遠程指導一線救治及實驗室工作,總結抗疫經驗用于建言獻策和國際交流,每天工作到十一二點,“工作著是美麗的,能爲抗擊疫情,挽救病人的生命做出貢獻是最大的快樂。”
4月15日,李蘭娟解除隔離後第一天就回到樹蘭(杭州)醫院,投入高強度工作,深夜才離開辦公室。
“抗疫工作已進入常態化,雖然還是忙,但心態輕松一點了,因爲我們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李蘭娟坦言:“去武漢時我是有思想准備的——可能被感染,帶了些抗病毒的藥,萬一感染就盡早治療。但作爲傳染病科的醫生,爲了救治病人,我們總是要冒這個風險。好在最後我們勝利了,浙江做到了醫務人員零感染,這讓我很開心,也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