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自1986年推行革新開放(Doi Moi)以來,乘著全球化的大潮,越南成功從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走向中等收入國家。越南的發展進程無可避免地受到中國的顯著影響,在政策上同樣亦步亦趨地跟隨了中國的改革路徑。因此國外有聲音認爲越南或在一定程度上將成爲中國制造業的補充或替代。本報告系我們“越南經濟觀察”系列第一篇,主要回顧越南的經濟發展曆程,分析當前越南的經濟結構,並與中國進行比較。1975-1986年,越南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年探索時期,主要模仿蘇聯模式,集中精力發展重工業,並致力于對南方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以市場爲基礎的價格機制,貿易和私營企業實施國有化,導致經濟結構失衡加劇,處于政治經濟危機邊緣。1986年的越共六大成爲越南經濟政策的戰略轉折點,標志著越南進入革新開放的新時期。農業開啓包産到戶,越南成爲重要糧食出口國。工業方面,承認多種所有制結構的重要作用,優先發展現代工業部門,並隨經濟發展階段不斷調整重點産業。越南經濟實現了起飛,1991-2007年間,GDP年均增長 7.6% 。2007年,越南正式加入WTO,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出口成爲越南最重要的增長拉動力量。私營部門得到持續發展。穩健的基本面和快速增長的貿易緩沖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這些幫助越南在21世紀第2個十年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越南經濟表現穩健,當前社會經濟已經解封。疫情期間,越南政府出台了多輪刺激政策減緩沖擊。貨幣政策方面,越南央行2020年三輪降息後,于2021年維持利率在2.5%的低點。財政政策方面,政府2020-2021年先後推出兩輪一攬子財政刺激方案,共計280萬億越南盾,用于擴大公共支出,推遲和削減稅收,降低行政費用等。近年來越南資本市場表現亮眼。2020-2021年胡志明指數上漲55%,河內指數上漲360%,成爲疫情期間表現最佳的亞太經濟體。股價上漲主要得益于穩健的基本面、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有吸引力的市場估值。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越南股市、債市在資本外流和市場情緒沖擊下有所回落。越南發展經驗與中國改革開放高度趨同,但作爲小型開放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上難以取代中國地位。與中國相比,越南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較低的中下遊部分,基礎設施較爲薄弱,經濟規模和市場縱深有限,易受到外部沖擊影響,長期來看與我國更多是形成互補而非競爭關系。
正文
一、越南經濟發展曆史
作爲中國在東南亞重要的陸上鄰國,越南擁有悠久的發展曆史。1975年越共政權取得國家統一後,計劃經濟在越南占據了主要地位。國家推行工業和貿易國有化,采取與人民公社類似的集體農業制度,這一時期越南國內發展始終緩慢,物資短缺引發通脹高企。1986年,越南開始引入價格和市場機制,開啓了越南版“革新開放”的曆史進程,此後越南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007年,隨著越南加入WTO,出口爲經濟帶來強勁的動力。近年來,隨著中美地緣政治緊張,越南由于其和中國相似的制造業發展條件受到全球供應鏈的重視。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越南政府反應及時,抗疫成果顯著,經濟表現亮眼。但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反複爆發,以及近期國際環境惡化,越南經濟下行壓力顯現。
1.革新開放前的越南經濟:1986年之前
在19世紀中葉成爲法國殖民地之前,越南主要由獨立的封建小農經濟占主導。中國的漢代至隋唐之際,越南北部一度作爲中國的郡縣(安南、交州)受到管轄,是中國南疆的對外貿易重要節點。公元968年,越南建立獨立封建王朝,此後政權數次更叠曆經近900年,始終以農耕經濟爲主,手工業亦有一定發展。
1858年,法國開啓了對中南半島的殖民曆史。出于掠奪原材料和傾銷商品的需要,法國劃定氣候適宜的南方主要發展農業,開辟了大量水稻、橡膠、茶葉、棉花等種植園,而北方則發揮礦産資源優勢,主要發展制造業,如煤炭、鐵和有色金屬的開采,並開展修建鐵路、公路和發電站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對外貿易方面,建立了以西貢爲中心的港口基地。1945年,隨著二戰結束,越南建立民主共和國,並以越南北部爲中心與歐美殖民者開展了長期武裝鬥爭。1954年,美國取代法國成爲南越統治者,南北雙方正式分裂爲北方的共産黨政府和美國扶植下的南越政權。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動並陷入越南戰爭。1954-1975年間,南北雙方長期處于內戰狀態,經濟持續惡化,淪爲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這一時期,北方開展了企業國有化改革,興起農業合作化運動,成立人民公社,但導致農民生産積極性下降,人均糧食占有量從1956年的360千克下降至1974年的256千克。而南方則嚴重依賴美國的財政援助,對外貿易有緩慢發展。1975年,越共政府統一南北越,進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年探索時期。政府的主要目標包括恢複戰爭對經濟的破壞,修複國家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將統一的中央計劃體系推廣至全國;重啓經濟五年計劃,在20年內將越南建成社會主義經濟。這一時期,越南模仿蘇聯模式,集中精力發展重工業,並致力于對南方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了以市場爲基礎的價格機制,貿易和私營企業被國有化,經濟結構進一步失衡,國民經濟停滯不前,農業生産效率低下,糧食、資源大量依賴進口,國內工業生産規模小、勞動生産率低、失業率高、材料和技術短缺,消費品嚴重不足。1978年,越南無視經濟困難的內部問題,出兵入侵鄰國柬埔寨,導致外國制裁,軍費開支大漲。至1985年,人均GDP停留在200美元到300美元之間,而通脹率保持在兩位數,處于社會經濟危機的邊緣。2.革新開放到全球金融危機前的越南經濟(1986-2007):迅速起飛階段1986年的越共六大成爲越南經濟政策的戰略轉折點,標志著越南進入革新開放的新階段。與中國相似,越南政府對經濟體制和發展路線進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了以私有化改革、開放市場和法治建設爲核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外國直接投資,減少對國有企業的補貼,並積極參與國際分工。1995年,越南和美國關系開始正常化,並加入了東盟,越南經濟開啓全面對外開放進程。農業開啓包産到戶,成爲重要糧食出口國。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越南先後頒布多項土地相關決議與法律,開展包産到戶,並由國家進行農業補貼。越南從一個糧食進口轉變爲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商業和工業作物的産量顯著增加,咖啡、腰果、胡椒和水産品的出口市場得到了發展。此後越南繼續深化農業改革,免除農産品出口稅和經營權限制,鼓勵農業規模化生産,給予農業稅收優惠等。在農業生産率提高的同時,人力、資本等資源得以從農業轉移轉移到其他部門,1981年農業産值約占GDP的53%,而2007年占比降至20%。 工業方面,承認多種所有制結構對越南經濟的存在和重要作用。取消對內部貿易的限制,增加國有企業的自主權,在1987 年批准《外國投資法》。1989 年3月,越南通過了一項旨在穩定和開放經濟、增強經濟單位和競爭選擇自由的全面徹底改革方案,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的經濟管理體制。20世紀90年代有超過5萬家私營企業成立。投資在經濟增長中逐漸占據決定性作用,1990年到2000年,資本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平均貢獻爲 34%,從2000年到 2007年增長到 53%。優先發展現代工業部門,並隨經濟發展階段不斷調整重點産業。革新開放進程開啓後,越南將糧食、消費品和出口確定爲主要經濟部門,對重工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也著力于服務于這三個主要領域,優先考慮發展電力、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三五”期間鋼鐵年産量增長8%,水泥年産量增長11% ,電力年産量增長 11.1%,鋅年産量增長10%。石油開采成爲重要工業部門,並占據出口最大份額。1996 年,隨著貿易自由化,越南將其主要産業改爲食品加工、制造消費品、出口商品、電子和信息技術。2001 年,越南將能源、建築、機械制造等11個部門列爲主導産業。越南經濟實現了起飛。1991-2007年間,GDP年均增長 7.6% 。儲蓄率從 1990 年的 14.36% 增長到37% 。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從1990 年的 69% 下降到 25% 。通脹率保持在個位數水平。高經濟增長率推動越南貧困率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70% 降至2007年的19% 。3.加入WTO到疫情前:對外開放新階段2007年,越南正式加入WTO,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越南大幅取消了進出口補貼,推動向全球貿易體系的深度融合。此後出口成爲越南最重要的增長拉動力量。2007-2018年商品出口增長384%,進口增長279%。其中外國直接投資部門年均出口增長率爲 21%,進口增長率爲22%,而國內部門的年均進出口增長則分別爲11%和7%。從貿易結構上看, 2010年之後高科技電子産品成爲越南最大的出口商品,原油出口額占總出口的比例從20%逐年降至5%以下。
私營部門得到持續發展。政府在人力資源、創業、行業協會、商戶轉型和産業資訊方面提供多項惠及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在 2007 年至 2020 年期間確定了三個關鍵行業。包括機械工程、電子設備、電訊及資訊科技及新技術産品。此外,還確定了7個次級工業,包括紡織、皮革和鞋類、塑料、農林漁業加工、鋁土礦開采和加工、鋼鐵和化學品,截至 2019年底,非國有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 97%,非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在新增投資中占比由63%上升至69%。穩健的基本面和快速增長的貿易緩沖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2008 年第四季度,越南開始遭受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打擊,出口增長乏力,外國直接流入減少。GDP 增長從 2007 年的峰值下降到 2008年的 6.3%,2009年下降到 5.3%。但2010年經濟開始複蘇,此後,越南的國內生産總值年增長5%以上,2017年達到6.8%。隨著快速的經濟增長,人均GDP從1985年的230美元上升至2500美元。4.疫情至當前越南經濟疫情以來,越南經濟複蘇相對穩健,當前社會經濟已經解封。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越南經濟增幅雖然降至2.91%,但仍是全球範圍內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少數國家之一。2021年,隨著德爾塔毒株的出現,疫情很快蔓延至胡志明市及南部重點經濟省份,沖擊各工業園區,造成大批企業停工停産,部分行業供應鏈中斷,物流運輸嚴重受阻,經濟遭受重創。2021年,越南GDP增長率放緩至2.58%,其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分別增長2.9%、4.55%和1.22%,占GDP比重分別爲12%、38%和41%,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分別是加工制造業和金融、銀行和保險業。出口在2021年飙升至3400億美元,同比增長5.1%,創曆史新高,進口達3320億美元,同比上升26.5%。美國是越南最大出口目的地,中國是最大進口來源地,2021年越南對美順差擴大而對華逆差擴大。2021年10月,越南帶疫解封,加快複工複産,2022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03%,進出口持續增長。第一季度對外貿易額達到1763.5億美元,同比增長14.4%。俄烏沖突以來,越南對外貿易承壓,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高了進出口成本,通脹出現擡頭迹象,但仍低于4%的目標,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速或有所減緩。疫情期間,越南政府出台了多輪刺激政策減緩沖擊。貨幣政策方面,越南央行2020年三輪降息後,于 2021 年維持利率不變,並指導商業銀行以適當方式降低貸款利率。根據2021年6.5%的經濟增長目標和4%的通脹率,央行將全年信貸增長目標定爲12%,並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越南央行繼續指導商業銀行將貸款重點放在制造業和其他優先領域,同時限制向房地産和證券等風險行業提供貸款。財政政策方面,越南政府2020-2021年先後推出兩輪一攬子財政刺激方案,共計280萬億越南盾,占GDP的3.6%,主要用于擴大公共支出,推遲和削減稅收,降低行政費用等。近期,越南議會通過了疫情後複蘇的政策方案,以支持關鍵領域的經濟增長,並幫助越南在 2021 – 2025 年期間實現6.5%-7%的GDP增長。國會已根據該決議批准了約 150 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具體包括降低增值稅和所得稅、加大醫療保健的政府投資、擴大執業培訓和社會保障投資,投入114萬億越南盾支持交通、數字化、水利、氣候變化等基礎設施項目等。經濟高速發展推動減貧工作取得顯著成就。經濟增長是減貧的最強大動力,改善了越南人民的福利。人均GDP從1994年281美元上升至2021年3694美元。極端貧困基本消失,超過18% 的人口進入中産階級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越南制定了更高的目標,2021年1月,越南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河內召開。明確2021至2026年階段越南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是全面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到2025年人均GDP達4700-5000美元,到2045年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意味著在未來25年人均GDP維持年5%左右的速度增長。後疫情時代,越南首要任務是繼續提高收入、向價值鏈上遊移動、獲得更高質量的醫療保健和高質量的教育,以及改善城市環境。越南也致力于以更綠色、更包容的方式發展,並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二、金融市場1.直接融資越南建立了間接融資爲主、直接融資爲輔的金融市場結構,銀行在融資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越南有2家政策性銀行:社會政策銀行和越南發展銀行。越南本土商業銀行包括4家國有獨資或控股銀行(越南投資發展銀行、越南外貿股份商業銀行、越南工商銀行以及越南農業農村發展銀行)、31家股份商業銀行、16家金融公司和10家融資租賃公司。根據越南央行公布數據,2021年全國信貸增長12.7%,銀行向130萬客戶提供了7400萬億越南盾(324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2021年不良貸款率升至3.8%,預計未來消費者債務負擔將持續加重,不良貸款率可能升至8%以上。2.股票市場越南國家證券委員會于1996年11月28日成立。當前越南有河內、胡志明兩個證券交易所,除分別設有主板外,河內交易所還下設創業板市場。截至2022年4月底,越南股市總市值2343億美元,約占GDP的90%,上市企業超2100家。據越南證券托管中心(VSD)統計,截至2022年4月,越南投資者賬戶逾522萬個,其中國內散戶投資者占90%以上。2020年初至2022年初,越南資本市場漲勢強勁。胡志明指數上漲55%,河內指數上漲360%,成爲疫情期間表現最佳的亞太經濟體。股市上漲主要由散戶投資者大幅推動,占2021年交易量的50%以上,2021年平均每月新增近10萬個交易賬戶,是2020年的3倍。自2020年初以來,越南股市成交量增長了4倍多,市值超過50億美元的股票從2015年的2只上升至11只。推動越南股市上漲的原因:一是政府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壓低了存款回報率,而其他投資機會受疫情影響較大;二是疫情以來越南經濟持續穩健的亮眼表現,三是企業估值相對具有較大吸引力,越南企業普遍具有相對穩健的收入增長,成爲樂觀情緒的基礎,股票平均市盈率在13倍左右;四是外國投資持續流入,反映出國際資本對越南的信心。2021年流向越南的彙款估計爲125億美元,比去年增長了10%。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越南股市出現大幅波動下跌。胡志明、河內指數分別跌23%、36%,反映出外部沖擊和資本外流情況下市場的脆弱性。2022年ETF市場外資淨流入1.84萬億越南盾(8000萬美元),遠低于去年同期創紀錄的13.2萬億越南盾(5.75億美元)。近期隨著市場逐步消化沖擊,資本外流形勢企穩。
3.債券市場自1990年越南開始建設債券市場以來,越南債市曆經高速發展。國債方面,2021年,越南國債發行額318萬億越盾,由于經濟承壓,越南政府將當年發行計劃從23萬億越盾上調至324萬億越盾。2021年,收益率曲線較2020年平均下調50bp左右,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觸及2%的低點。2022年以來,隨著國際資本外流和經濟恢複,國債市場走弱,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回升至當前3.4%上下。對于越南主權債務標普、惠譽給出BB、穆迪給出Ba3評級,前景展望樂觀。企業債方面,越南市場以房地産和金融機構爲主要發行主體。2021 年,越南企業發行的債券總額爲 722.7 萬億越南盾(320 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 56%。其中房地産企業占據主導地位,發行價值 318.2 萬億越南盾(140 億美元),占公司債券發行總額的 44%,同比增長 66.3%。房地産債發行人的數量從 2020 年的 141家增加到2021年193 家。過去3年,房地産公司債券的年利率爲 10.3-10.6%,爲市場最高水平。銀行發行額爲226.4萬億越南盾(99億美元),占發行總量31.3%,同比增長73%,銀行債的平均年收益率從 2020年的 6.34% 降至 2021 年的 4.31%。能源、采礦、非銀行實體和基礎設施開發領域公司的債券約爲 28-30 萬億越南盾(1.2-13億美元),占總發行量的 4%,平均收益率在8.5%上行。一級市場銀行和證券公司爲最大的債券持有人,總持倉達373萬億越南盾(16.萬億美元),占流通總量的 52%。4.外彙市場越南實行外彙管制,越南盾不可自由兌換。2016年,越南實施彙率改革,取消固定彙率,建立基于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越南央行在貨幣政策上靈活調整中心彙率,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來保持外彙市場平穩。越南央行采取包括貨市政策(利率和信貸)、彙率政策(調整中心彙率和浮動區間)、央行入市買賣外彙(調控外彙市場供求或擴充外彙儲備)、外彙管理政策(如鼓勵出口和資本項下資金流入以及限制國內使用美元等)、窗口指導與官方承諾(如要求國企結彙增加外彙供給或宣布當年最大貶值容忍度)等多項政策措施穩定彙率。最近4年,越南盾兌美元比價年均貶值1%-2%,在亞洲貨幣普遍對美元大幅貶值背景下,成爲亞洲相對較穩定的貨幣之一。 越南政府繼續致力于發展資本市場,提出到2030年越南股票總市值達GDP的110%;債券市場總市值達GDP的58%;衍生證券年均增長20%-30%,到2025年投資者人數將占全國人口的5%,到2030年占全國人口的8%。三、越南經濟發展經驗1.通過放松管制和降低經營成本,推進國內經濟轉型升級近年來,越南制定了“工業4.0”戰略,大力引進新技術,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技術轉型優先發展的領域包括公共管理、公共設施、醫療保健、教育、制造業、農業、物流、貿易、信息技術、金融和銀行等,並就能源、交通、煤炭和紡織工業發布10年規劃。越南政府提出擬于2025年以前成立5家市值1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到2030年增至10家。到2025年,用于研發的社會總投資額預計占GDP的1.5%,工業專利數量跻身全球前30強,20%的公司可使用工業4.0技術,並致力于將新技術産品出口至G7國家。不斷改善貿易環境,鼓勵私營經濟不斷發展。1986年,越南制定了第一部《外國投資法》,此後多次修訂法律以便利外資進入,並簡化國內行政審批制度。同時,越南不斷加強法治建設,在合同履約、稅務、跨境貿易及推進國企、私企平等待遇方面取得長足進展。2017年6月,越共十二屆五中全會決議中首次強調私有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驅動力,並通過了《中小企業扶持法》,旨在以法律形式對中小企業在越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家政策、扶持辦法等加以確定。營商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越南從2006年的第77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55位。在世界銀行的經商便利度排名中,越南從2007年的第104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68位。2.大規模投資于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本越南的經濟增長得益于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近10年政府的資本支出平均每年超GDP的8%。以大型基礎設施供應爲主的國企每年投資約占 GDP的5%,以支持快速增長的工業和制造業基地。發電、輸電和配電能力得到擴大越南的人均用電量在過去十年中增加了兩倍多。獲得清潔用水的家庭數量從 2002年的78%增加到2020年95%以上;農村家庭電氣化從1990 年的不到 50% 增加到2016 年後的99%以上。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飛速進展,越南更加重視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促進經濟的數字化、網絡化,力爭成爲東南亞的外國投資和制造中心。三星、 LG、奧林巴斯和先鋒等日韓科技企業及大量歐美服裝制造商都在越南設廠。越南已成爲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服裝出口國和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大電子産品出口國。人口結構相對合理,人力資本投資不斷上升。當前越南國內基本面穩健,人口結構良好,收入分配相對合理,人力資本素質較高,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中産階級的壯大,越南市場的吸引力不斷提升。越南人口迅速增長,目前有9734萬人,其中50%在35歲以下。越南在初等教育方面進行了大量公共投資。截至2015年,越南以99% 的淨入學率實現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千年發展目標,並正在朝著初中教育的目標邁進。越南學生尤其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成績斐然。在經合組織的 PISA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排名中,越南的排名高于許多發達國家。越南在人類發展指標方面取得的進步,包括孕産婦健康、電氣化和掃盲,爲其經濟發展潛力提供了支撐。3.通過貿易開放融入全球價值鏈越南將國際貿易作爲經濟革新的核心戰略。穩定的政治、低勞動力成本、有利的稅收和投資條件推動越南的出口指數增長。2021年越南商品出口總額達到約3363億美元,自1995年加入東盟以來增長了50多倍。越南的貿易依存度約占GDP的200%,與新加坡相近,遠超馬來西亞(120%)、泰國(100%)和印尼(30%)等亞洲國家。出口商品日趨多樣化。自2013年以來,機械、運輸和設備(包括移動設備)在出口總額中所占的份額始終位列前三,成爲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子産品二級供應産地,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國、中國和日韓。相應地,越南大量進口零部件和子組件,電子零部件占進口的 65%。越南的電子工業和出口由外國投資者推動。三星近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機在越南組裝。越南還是美國、日本和韓國的第二大服裝供應國。積極拓展自由貿易協定(FTA),爲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奠定堅實基礎。越南在1995年加入東盟自由貿易區。2000年,與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2007年加入WTO,此後與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簽訂了進一步的協議,2018年,越南簽署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2019年簽署越南-歐盟自貿協定(EVFTA),2020年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以及越南-英國自貿協定,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越南已參加或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共計17項,其中已生效並在實施的共計15項。協議不僅帶來了優越的貿易條件,還常常伴隨著技術援助,有力推動了國內改革進程。政府不斷推出激勵措施,促進越南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越南電子元件可享受0%的進口稅,對高科技項目和工業區投資有額外的所得稅優惠。政府還提供勞動力和技術政策形式的額外激勵措施。政府還支持先進IT系統的研發和開發以及電子産品的制造。2020年,即使疫情破壞了供應鏈,盡管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但FDI持續保持流入。四、越南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比較
2019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加速新一波全球産業鏈轉移,越南、墨西哥等國成爲貿易爭端的最大贏家。越南與美國的貿易大幅增長。2021年越南對美貿易順差從2020年的630億美元升至810億美元,創曆史新高。“中國産業鏈供應鏈向東南亞轉移”成爲市場廣泛關注的焦點。但越南當前仍存在不少短板,限制了對中國出口産業的替代。越南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較低的中下遊部分,而中國有相對完善的産業鏈布局。越南在科技産業的生産活動主要集中在零件組裝及下遊組件如顯示器、消費電子産品等,缺乏核心技術支撐。越南36%的本地化率低于中國和印度,配套産業薄弱,組件的生産仍不發達。越南對美國32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中僅有5%-8% 計入越南創造的價值。越南參與上遊活動主要是塑料、玻璃和包裝等低附加值産品,産業綜合實力與中國存在差距,限制了跨國企業的産能轉移。例如,在2019年至2021年間,蘋果公司將其在中國的生産基地從48% 減少到42% ,大量勞動密集型工作被轉移到越南。但同時蘋果仍在中國新增了14家高價值和知識密集型的制造商供應商,專門生産光學元件、傳感器等。與中國相比,越南基礎設施較爲薄弱,限制了生産規模效應的提升。越南物流行業高度分散,有3000多家物流公司。不同交通方式之間的對接較爲薄弱。與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和印度等其他國家相比,越南是物流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占到GDP的約25%。在商品從原材料到交貨經過多道環節,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向價值鏈上遊移動具有挑戰性。越南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都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雖然越南勞動力年齡結構良好,但5780萬的勞動力總規模只有中國的7%。即使越南能成功吸引電子和紡織等制造業,也無法取代中國的總體産量。此外,處理複雜流程的熟練勞動力仍較爲缺乏,勞動力素質與中國相比存在差距。此外,由于缺乏縱深的國內市場作爲緩沖,全球化對越南經濟也是雙刃劍。由于越南處于價值鏈中下遊,出口嚴重依賴進口投入,全球原材料成本上升會嚴重降低出口競爭力,阻礙經濟增長,並帶來通脹壓力。同時,較高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導致越南自身市場不足,經濟易受貿易夥伴經濟衰退影響。中越貿易結構更多是互補而非競爭。越南對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水果、水産品、紡織品和電子産品,而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嚴重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設備。中國是越南最大的中間産品供應國,占越南制造業中間産品進口總量的近30%,隨著越南對中國生産投入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越南與中國的一體化程度不斷上升,在RCEP等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定之下,未來二者在産業鏈的協同開放方面空間廣闊。
風險提示:國際形勢變化,産業轉移
文章來源
報告:越南經濟:雛鷹展翅——“越南經濟觀察”系列之一
時間:2022年5月21日
機構:中信建投證券
分析師:黃文濤
研究助理:劉天宇
免責聲明
本訂閱號(微信號: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爲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唯一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面向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訂閱或接收本訂閱號內容的行爲而將訂閱人視爲中信建投的客戶。
本訂閱號不是中信建投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載內容均來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或對報告進行的跟蹤與解讀,訂閱者若使用所載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了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産生誤解。提請訂閱者參閱中信建投已發布的完整證券研究報告,仔細閱讀其所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准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
中信建投對本訂閱號所載資料的准確性、可靠性、時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本訂閱號中資料、意見等僅代表來源證券研究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研究觀點可依據中信建投後續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訂閱號中資料意見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觀點。
本訂閱號發布的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構成對接收本訂閱號內容受衆的任何投資建議。訂閱者應當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訂閱者根據本訂閱號內容做出的任何決策與中信建投或相關作者無關。
本訂閱號發布的內容僅爲中信建投所有。未經中信建投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複制、發布或引用本訂閱號發布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亦不得從未經中信建投書面授權的任何機構、個人或其運營的媒體平台接收、翻版、複制或引用本訂閱號發布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