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新加坡三達國際集團創始人、新加坡中國科技交流與促進協會常務副會長、福建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名譽會長、福建省新僑人才會共同會長藍偉光應邀視頻出席由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福建僑商投資企業協會與福建省商務廳共同舉辦的海內外僑商雲端交流會,並作了發言。發言中關于利用新加坡人才優勢在福建發展石墨烯産業的建議頗具新意。
問道者
在座的嘉賓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僑商,令人倍感親切。而我除了僑商這一身份之外,另有幾個標簽:我不僅在新加坡與中國分別領銜了一家主板上市公司與科創板上巿公司,而且在新中兩國的知名大學兼職,每年都有不少新中兩國的本科和博士畢業生申請到我主導的實驗室與博士後工作站深造與工作。
故此,今天我以“致力新中科技合作、推動人才雙向流動”爲題向各位領導與嘉賓彙報一下個人的概況、想法與建議,希望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與重視。
35年前,我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90年新中兩國建交後,我有幸成爲首批榮獲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的中國學者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深造。1995年,我獲得博士學位後開始在新加坡工作與生活。然而,1996年我便受邀回我的母校廈門大學任教。1999年,我成爲廈門大學曾經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有幸受到時任福建省省長的親切接見,當面向他建言獻策,喜獲他的高度重視與熱情鼓勵。千禧之年,他又親臨我所創辦的三達公司視察,並邀請時任廈門大學校長陳傳鴻教授隨行。他以如此獨特的方式鼓勵廈門大學支持我在任職教授的同時創辦高新技術企業,這或許是高層産教融合思想的雛形。
一路走來,我或可算是不負高層當年的囑托。2003年,三達公司成爲福建省首家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由此,我收獲了諸多榮譽,並開始爲新中兩國的科技與經貿交流貢獻力量。2018年,高層在上海第一屆進博會上宣布啓動中國科創板。借此東風,我將我所創辦與領導的新加坡三達國際集團屬下的膜與水處理業務分拆到科創板上市,于2019年11月15日成功挂牌。據悉,三達膜(股票代碼:688101)是第一家在上海科創板上巿的中國僑資企業。
十四屆五中全會公報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予以我們這些科技企業家莫大的鼓勵與鞭策。毋需諱言,中國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突破卡脖子的技術,關鍵還在于人才。
舉例而言,早在六年前,福建省就致力于發展石墨烯材料,支持廈門大學建設石墨烯工程與産業研究院、在永安建設石墨烯産業園。然而迄今爲止,福建的石墨烯産業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國際上更是乏善可言。而新加坡因爲在世界各地招募了許多優秀人才,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峰的位置,開發了許多擁有産業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不過,由于島國地理空間與應用場景的限制,新加坡石墨烯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目前正在尋找成果轉化與産業化的區域。就此,若福建省有關部門感興趣,偉光願意爲雙方的合作牽線搭橋、盡心盡力。
新加坡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兩所世界知名的大學,新加坡國家科技局旗下更有多家執世界科技于牛耳的專業研究院,在這些大學與機構內有大量原籍中國的專家教授與研究人員,他們對祖籍國都懷有深厚的感情,願意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促進中新之間的科技交流與經貿合作。若福建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夠出台相關的産業政策與引智措施,吸引這些專家學者助力福建實施科教興省戰略與人才強省戰略,可以完善福建的科技創新體系,爲福建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插上一對騰飛的翅膀。
新加坡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據悉,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四分之一經新加坡投向第三國。福建與新加坡淵源很深,在新加坡75%的華族人口中,有60%以上的民衆其祖先來自福建,他們對八閩大地的傾心與關注並不亞于同根同源的台灣同胞。然而由于一些曆史原因,無論是新加坡大型的政聯企業、還是民間活躍的中小型商家,在福建的投資與發展遠不及毗鄰的廣東、浙江,長三角的江蘇、上海,渤海灣的天津、山東,乃至西南的重慶與四川。故此,偉光建議福建加強與新加坡的經貿交流與科技合作。如此,既能促進福建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又能幫助新籍閩人回歸故土、投資興業,尋找情感的依托、精神的家園,對新閩雙方均有裨益。
早年的福建人飄揚過海下南洋謀生,事業有成之後反哺故鄉建功立業的故事不勝枚舉,被譽爲“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廈門大學校主陳嘉庚先生堪稱典範。新時代在新加坡生活與工作的新華人華僑,更多的是科技人才與專業人士,他們對中國打破西方科技強國的技術壟斷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若福建能用好這些人才資源,在中國把科技創新與人才強國擺在如此突出位置的當下,將會帶來巨大的示範效應,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