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張骞有“鑿空之旅”,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絲路興,則天下通。2013年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BRI),旨在通過“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來增強中國與相關國家在貿易、投資與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合作,這也是中國走向全球化中重要的一環。
由工業化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工業制成品與生産設備,發展中國家提供自然資源、原材料與勞動力,雙方合作共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雙贏的國際合作戰略。至今,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簽署範圍自亞歐大陸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
以東南亞投資爲例,2017年絕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外商投資進入地産業、批發與零售業、金融與保險業、制造業和建造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企業的輸出形式是多元化的。”大華銀行(中國)行長兼首席執行官符懋贊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另一方面,除了對外直接投資外,中國對東南亞的跨國並購成爲中國企業擴大或加深在東盟業務的重要渠道。”
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發展如何?東南亞的投資環境以及發展機遇是怎麽樣的?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擴張的關鍵挑戰和痛點是什麽?帶著這些疑問,第一財經走訪了根植于東南亞的大華銀行和數家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業務的中資企業。
價值萬億美元的商機
“我記得今年第一個考察的項目是去調研新加坡的自由貿易,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港口的效率。我在港口看到許多吊車,是我們上海振華港區的産品。”大華銀行(中國)環球金融部主管楊瑞琪如是回憶2018年初的場景。三個月後,他到訪馬來西亞的自貿區的港口,映入眼簾的依舊是運作不息的上海振華吊車。
把時間拉回到更早些時候,去年十月楊瑞琪去緬甸仰光調研。仰光的行車方式是和中國一樣的左舵右向,在馬路上穿梭的轎車大多是來自韓國、日本的舊款,且不難發現它們大多是二手車輛,新奇的是,夾雜在其中的空調公共汽車卻是異常嶄新。大華銀行仰光分行行長告訴楊瑞琪,它們都來自中國宇通集團。
據該分行行長介紹,市政府提出要增配4000輛帶空調的公共汽車,宇通集團在一個月之內便提供了3500輛,幫助當地市民解決公共交通問題。楊瑞琪告訴第一財經,在他看來中國提供的服務,以及投資到東南亞的項目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基礎設施,且早已延伸至全産業鏈。
實際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惠及世界三分之二人口,涉及4萬億美元投資,超過2000個基礎設施項目有望順利進軍南亞、中亞以及其他更多尚未開發的市場。自2013年起,“一帶一路”倡議便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討論。
也正是由于“一帶一路”惠及範圍如此廣泛,社會各界對其進行層層解讀,並著眼于其對特定公司、經濟體和行業的影響,尤其是“一帶一路”如何影響中國公司對東盟(ASEAN)成員國的投資策略,包括三個較爲活躍的領域:石油和天然氣,技術、媒體和電信(TMT),以及電子商務。
即使在去年經濟形勢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一帶一路”所涉國家的投資勢頭依然強勁,去年其占對外投資總額的比例上升3.5個百分點,達到12%。大華銀行的合作夥伴,TMF Group中國區總裁李同認爲,就“一帶一路”而言,東盟國家已成爲中國企業的關注焦點。
2015年,對新加坡的投資占中國對“一帶一路”所涉地區海外直接投資總額的一半左右。除新加坡外,印尼、越南和馬來西亞也一躍成爲中國投資者的首選市場。雖然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和法律制度有待完善,但由于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年輕人口帶來的“人口紅利”,它們仍具有龐大的發展潛力。李同指出,“這是價值萬億美元的商機。”
鑒于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地位,來自中國的資金將進一步流入該地區。例如擬建的貫通中國南部、老撾和泰國的高鐵項目,一方面加強了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進一步鞏固了地區間的商業聯系。據悉,能源巨頭中石油(PetroChina)已經在印尼市場占主導地位,並計劃在該國進軍上下遊産業。此外,中石油在前景廣闊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近期幾輪投標中擁有令人矚目的競標實力。
中信銀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張栩青向第一財經坦言,東南亞對中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區域。張栩青表示,近年來不但中信集團內部的兄弟公司,如中信建設、中信重工、中信環境等都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和開展了許多項目,許多的企業客戶也都將觸角伸向東盟各國。而中信銀行也爲兄弟公司及企業客戶提供著綜合跨境金融服務。
除基礎設施和房地産外,雖然東盟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某些地區欠缺能源開采設備,專業技術不夠成熟。李同認爲這一現狀對擁有相關專業技術和設備的中國公司而言,是良好的機遇。
而TMT和電子商務行業是中國發展最快的領域,亟需新興市場支撐其持續快速擴張。東盟地區毗鄰中國,線上零售業快速普及,自然引起外界關注。李同向第一財經分享了一個數據,由于中産階級和年輕消費者市場的不斷壯大,印尼在未來5到10年顯示出最大的市場潛力,到2025年,該國電子商務支出將達到460億美元。截至2025年,東盟國家電子商務消費總額預計將增長32%,達到近900億美元。
在金融科技方面,上海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金融航運服務部總監袁冶鋒也表示了十足的自信。“我們不妄自菲薄,中國金融科技在全球處于相對領先的地位,特別是在支付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 袁冶鋒提出,東南亞是廣闊的市場,不少企業金融科技企業已經走在前面,希望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也能跟著走出去,這就需要借助在當地有能力和一定話語權的銀行渠道。
企業的挑戰
東南亞各國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行業需求和發展狀況。比如新加坡是區域的金融和航運中心;泰國傳統農業發達,政府在2016年首次提出了4.0戰略計劃,並制定了“東部經濟走廊”的核心項目,大力發展高科技行業;印尼是人口大國,結構偏年輕化,消費市場龐大;馬來西亞的制造業蓬勃;越南則是紡織業相對發達。
據符懋贊介紹,大華銀行根植于東南亞,在東南亞有400多家業務網點,不僅服務當地的大型企業,也服務當地的小微和個人消費者,對東南亞當地市場有著深刻了解,在一些前沿市場比如越南、緬甸也是率先建立業務網點的外資銀行之一。在中國,大華銀行是唯一一個和中國貿促會以及中國國際商會建立戰略合作的東南亞銀行,幫助了2000多家區域內的企業在東南亞拓展業務,其中中國企業超過三分之一,僅2017年就爲東南亞帶動了近1000億元人民幣的業務流量。
那麽,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求發展,中國企業還將面臨哪些挑戰?企業家們究竟需要哪些切實的幫助呢?
很顯然,企業走出去離不開金融服務,中國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過程當中會經曆不同的階段,自然也會有不同的金融需求。爲了協助要在東盟擴展業務的外國企業,大華銀行在2011年設立了外國直接投資咨詢部(FDIAdvisoryUnit,下稱“FDI咨詢部”),2013年成立了外國直接投資部,爲企業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投資和銀行咨詢服務。
除金融風險外,如何有效管控以及防範市場風險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
東盟各國不僅各有産業和發展特色,在制度上也各有不同。其中,越南的會計和稅務合規最爲複雜。由于它對會計憑證、賬簿/會計科目表、財務報表的格式和公司管治理有嚴格要求,即使輕微的違規也可能導致重大的經濟處罰。而許多跨國公司在菲律賓開展業務,但並不知道公司賬簿須在菲律賓國內稅收局(BIR)注冊後方可使用。某些機構還忽略了另一項要求,即在向國內稅務局提交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後,還需將該報表提交給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印尼,所有外國公司都必須擁有當地董事。由于它們在印尼的子公司經常成爲稅務審計的目標,這一要求可能會變得更複雜。例如某些稅種,如預扣稅,需要每月申報,審計活動極爲頻繁,並可能要求董事多次回答審計師有關財務報表或賬單的具體問題。
李同在TMF Group透過提供高價值商業服務,協助各類型企業在東盟市場營運和投資;他認爲,由于東盟地區不同市場之間的差距和迥異的複雜程度,中國投資者在稅務、會計和監管合規問題上面臨大小不同的挑戰;而這些挑戰應通過與當地合作夥伴、政府和社區建立長期互利互惠的關系來解決。中國企業需要在東盟不同的市場中了解稅收、會計和人力資源等範疇的當地特定標准和具體執行方法。這一挑戰在企業尋求新機會、開拓新市場,以及涉足受到嚴格監管和政治敏感行業(如能源和電信等)時尤爲明顯。
也正是因此,符懋贊建議企業根據自己所在行業和目標市場狀況,來決定自己的投資。“中國企業一方面要做好功課,對當地市場進行了解。另一方面,企業要預先想好如何進行布局自己的業務。同時企業要合理管控自己的風險,包括財務風險。”
大華銀行FDI咨詢部與當地衆多合作夥伴建立了深厚的合作網絡,可以有效和及時的給企業關于人文、法律、法規以及政治環境的意見和建議,讓企業有效管控在當地市場産生的各種風險。
大華銀行(中國)機構銀行部主管鄭濬認爲,在初期階段,中國企業來到一個新的市場率先要做的是了解這個市場的投資環境以及市場風險。在客戶已經決定在當地進行投資後,將進入落地開展業務的環節,在這過程當中會産生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宏觀來說,企業投資結構的調整,如優化資産負債率,優化資産負債報表,投融資現金流管理安排,以及利用外彙、利率、大衆商品等投機保值的風險控制安排。微觀來說,企業賬戶管理,現金處理,甚至員工的工資發放等都是需要缜密、有條理的安排。
近年來,中國電子科技在東南亞蓬勃發展,螞蟻金服、京東金融、捷信等金融科技公司紛紛進軍東南亞,在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等領域布局東南亞市場。今年8月,微信支付在馬來西亞上線,大華銀行成爲第一批綁定微信支付的銀行。
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品钛(PINTEC) 亦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東南亞爲出海起點,與大華銀行合作于新加坡成立華钛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兩年,大華銀行將繼續爲華钛科技投入1200萬新元(約合955萬美元)。
今年10月底,品钛正式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碼爲“PT”,這也是今年上市的第一家TO B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品钛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魏偉對第一財經坦言,對于他們來說,首先的挑戰就是不熟悉當地的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
在魏偉看來,大華銀行很好地彌補了品钛的劣勢,同時也通過與大華合作看到許多新興市場的機會,包括創新的産品和設計流程等。“我們可以把這些優秀經驗複制到新市場中,通過和大華合作降低探索的時間成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已經成功了超過一半。” 魏偉稱。
鄭濬總結自己近年來的觀察,在新市場發展逐漸成熟之後,有些企業會選擇在當地建立區域中心和財資中心,以進一步拓張其他海外市場。“有一些企業也會將他在國內的合作夥伴帶出中國,共同建立起健康的海外産業鏈生態圈,把境內市場和境外市場結合在一起。還有的企業選擇進入海外的資本市場,拓張他的融資渠道,從而降低他的融資成本。”
貨幣的連鎖反應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人民幣在我國周邊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爲了一個可接受的貨幣,甚至成爲日常可以直接消費的貨幣之一。對此,楊瑞琪從幾個方面解讀人民幣國際化對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投資、生産、經營、做國際貿易的重要意義。
首先,過去幾年美元處于升息周期,通過美元進行融資的成本在逐漸增加,相較而言人民幣的融資成本相對低廉,這對通過人民幣融資去東南亞發展的中國企業而言無疑節省了成本。其次楊瑞琪提到,自己和一些經營邊境貿易的企業溝通時發現,有大量的中資企業和東南亞企業在中國邊境設有營地,專門進行貨物結算,在獲得便利性的同時也攤薄了成本風險。
張栩青提到,除了合規和反洗錢的風險以外,考慮到項目耗時往往較長,企業還面臨中長期的彙率和利率大幅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
對比來看,在東盟國裏,泰國、新加坡等地的外彙儲備相對比較穩健,儲備規模也比起一些小貨幣國家高七到八倍左右。而印尼與馬來西亞的貨幣和外彙儲備則相對需要被更謹慎對待。楊瑞琪指出,東盟各國在穩定外彙市場上可謂絞盡腦汁,印尼希望通過升息穩定彙率和金融市場、吸引投資,泰國和馬來西亞正大力發展出口,通過創彙的方式穩定外彙市場。中國企業正是當地積極招攬的對象。
“其實東南亞國家的外彙儲備雖然比起1997年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外彙儲量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東南亞的國家還是希望中國企業去當地進行大型項目建設時,能收取他們國家發行的貨幣。”楊瑞琪指出,收取當地貨幣其實也是對當地政府和國家貨幣存儲的尊重。實際上,通過這種方法,企業不僅能獲得當地政府支持,還能獲得更多的項目,從而擊敗競爭對手。
鄭濬對第一財經舉例,她曾經遇到一家基建類的中資企業到東盟開展業務,合同涉及巨額資金,但是當地作爲小貨幣國家外彙儲備並不夠充足。爲規避風險,該企業在進行商務談判時提出以美元或人民幣爲結算單位簽合同。
但是基于當地市場的容量,人民幣和美金的外彙儲備遠遠不夠,談判陷入兩難的境地,企業一時無法抉擇到底是選用當地小貨幣還是選擇放棄進入這個市場。大華銀行在當地市場紮根逾80年,對當地小貨幣了解甚深,同時是當地貨幣的做市商之一。基于此,大華銀行提出了套期保值的解決方案,該中資企業最後與當地政府簽訂了這個合同,同時享受到了非常好的商務談判條件。
“我們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既然東南亞國家需要新的産業去幫助他們提升産業結構,做更多的出口。在注意彙率風險和其他經濟市場風險的情況下,企業在這個時間段前往投資發展,能得到當地政府支持,不失爲一個借了東風的好時機。”楊瑞琪稱。
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管控風險不僅非常重要,在管控風險的同時創造商機,對于企業和銀行而言都是雙贏的結果。(攝影記者/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