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主流報紙《聯合早報》在其網站發表“新加坡還有雙語優勢嗎?”專題網頁。讓我們來一窺究竟。
1990·培養雙語精英
推出華文語文特選課程,讓有語文才華的學生修讀更高水平的華文
新加坡建國初期,華人家庭說著紛雜的方言,華人的“母語”一直難以統一。但到了1990年代,在政府多年的推動下,整體的語言環境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華語成了新加坡華人之間使用的主要語言,這也讓本地華人的語言更容易和世界對接。政府在這個基礎上,把焦點放在以母語和英語爲主的雙語教育,加大力度支持有能力掌握雙語的學生學習,推出華文語文特選課程,以培養一批對中華文學和語文有深入認識的雙語精英,特選小學也從四所增加至10所。
1999·修訂教學政策
重新編寫課本,幫助學習華語有困難的學生
隨著更多國人出國工作,新加坡的語文環境進一步發生變化。講華語運動面臨瓶頸,講英語的家庭卻逐年增加。政府聽到大家對“華語很難”的呼聲,因應新趨勢推出嶄新的華文教學政策,根據學生的華語學習能力重新編寫課本,並在小學推行漢語拼音教學,確保這些學生跟得上雙語課程的進度。由于有小部分的學生無法掌握華文,政府也宣布推出程度較低的華文B課程,著重于培養聽讀能力,以此減低這群學生對華語的厭惡感,鼓勵他們繼續學華語。消息一出,立即引來部分國人和議員的反彈。不少人擔心華文B課程可能讓學生更容易放棄學華語,導致在家中只說英語的家庭持續增加,社會日趨單語化。
由英語、母語和多種方言摻雜而成的“新式英語”,雖成爲不同族群國人的通用語,卻也引起政府對語文水平下降的關注。李光耀認爲新式英語是“障礙”,並鼓勵國人學好正確英語和華語,以“讓世界了解我們,也讓我們了解世界”。
1999年新加坡的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課本
2004·追趕中國列車
開辦雙文化課程,後增設中國通識課程
中國勢力的壯大,帶動華語在國際地位的提升,也成爲國人學習華語的務實目標。 新加坡至今所推出的雙語教育政策,只教會學生以華語作爲社交用語,而不是經商用語,因此李光耀倡議開辦 “雙文化課程” 和 “中國通識課程”,培育一批學貫中西的雙語雙文化精英,注重的不只是語文能力,對中國實地工作環境的認識也同等重要。
與此同時,英語作爲國人的第一語言,應是新加坡的獨特優勢,可讓我們在中國和歐美國家交往時扮演 “增值” 的中介角色。搭上中國的經濟快車,成爲加強雙語的一大動力。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雙語政策即由他拍板
2011·鼓勵活學活用
提升母語溝通能力,讓母語成爲日常生活用語
英語是學校的主要教學媒介語言,也已逐漸成爲新加坡的主要家庭用語。在2010年,每十個小一生中,就有六個來自講英語爲主的家庭。每個學生的家庭語言環境不同,在華語學習的起點也不同。政府因此決定進一步調整教學政策,讓教學方式更貼近日常生活,考試形式更靈活,以實現“樂學善用”的教育理念。李顯龍總理也鼓勵家長爲孩子營造雙語環境,讓在家使用英語的學生能更親近華語,從而促進華語的學習和使用。
李光耀拍板推廣普通話和簡體字
2019·打造多語社會
語文特選課程擴大至中學,強調第三語文學習的靈活性
新加坡雖然有九成的家庭具備雙語能力,但雙語政策不會一直是新加坡的長期優勢,全球許多國家也已開始重視雙語。爲了更早地讓學生有機會深入學習母語,原本只在一些初院推行的語文特選課程,將擴大到中學開辦。
有別于過去 “一個人只能精通一種語言” 的思維,如今鼓勵多語學習,正反映了我國雙語政策思維的轉變,爲語言學習賦予了無限的可能性。教育部在1978年實行第三語文計劃,是爲了培養一批能打入國際市場的外語人才,而此時的新加坡正處在一個有利于發展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機,“爲語言學習注入新活力,正合時宜”。
60年來曆經無數變革的雙語政策,已把新加坡人帶到很好的起跑點上,但要營造一個真正多元語言和文化的大環境,似乎仍是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
轉自《聯合早報》官網
文 / 黃偉曼 , 黃小芳 , 胡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