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11月23日至24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即將在嘉興桐鄉烏鎮舉行,“烏鎮時間”由此全面開啓。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已連續舉辦6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烏鎮已經大不相同,世界“網事”正繪寫烏鎮往事。互聯網因子與千年古鎮碰撞出奇妙火花,流轉千回的江南水鄉和穿過拱橋的搖橹船一樣,不斷上演著一幕幕的“觸網故事”。
烏鎮,因網而變;烏鎮,踏雲而至。
白牆黛瓦、青石板巷、小橋流水……這座集水鄉經典與江南遺韻于一身的古鎮被注入互聯網基因,古樸與時尚交織、傳統與國際碰撞,演繹新的蛻變,煥發出新魅力。
烏鎮是世界的,自然還是烏鎮人的烏鎮。
來過,就不曾離開;出走,終將歸來。時代在變,烏鎮在變,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烏鎮人而言,對故鄉的情懷、依戀、熱愛始終沒變。無論是外出求學遊曆、就業、創業,烏鎮是他們內心深處的鄉愁,在寂靜夜裏的心潮湧動。鄉愁,是家國情懷,是文脈延亘,更是他們的精神依歸。
當美麗鄉愁遇上智慧雲,那便是神奇的風雲際會,烏鎮更打開了想象的空間:聽任鄉愁的回望,也緊隨時代的節拍。正是無數新鮮的面容在古老街巷的彙入,烏鎮由此變得更爲豐富、寬闊而悠長。
枕水而生,觸“網”愈盛。烏鎮之變,是濃縮展現“互聯網+”的中國樣本。烏鎮憑借著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烏鎮人再次歸來,他們成爲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受益者、見證者、推動者、創新者、實踐者。
11月16日起,南湖晚報推出“網者歸來·返鄉的烏鎮人”系列報道,走近返鄉的烏鎮人,通過獨特的新聞視角,挖掘和講述他們的生動故事,多層次、多維度、立體式聚焦烏鎮峰會帶來的烏鎮之變,讓世界傾聽烏鎮的好聲音,感受一個更加美好的烏鎮。敬請關注。
一間舞蹈教室裏,徐傑雙手舉過頭頂,手心向外,然後從身體兩側緩緩放下,完成了一個標准的芭蕾動作——“天鵝展翅”。每天上午,他都會來到桐鄉尚陽小學,用英文教這裏的孩子們跳芭蕾。
這位專業芭蕾舞者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烏鎮百年老字號“三珍齋”的掌門人。8年前,他放棄在新加坡的藝術生涯,回到故鄉烏鎮,執掌家業。
芭蕾,以高貴典雅的舞姿聞名于世;“三珍齋”,以鹵汁馨香的醬鴨享譽江南。他是如何把兩個截然不同的事物融于一身的?
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身處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風口,他又走過了怎樣的一段人生曆程?
人物名片
徐傑,2000年大學畢業留學新加坡,成爲專業芭蕾舞演員,並開設個人舞蹈工作室;2012年回到故鄉烏鎮,現爲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同時兼任桐鄉蕾格朗舞蹈學校校長。
芭蕾和醬鴨
在接手了家族企業八年之後,徐傑已經是一個地道的生意人。
他用烏鎮方言和員工談論門店銷售,他親自走進直播平台,推廣“三珍齋”品牌。但談話時,他的肢體語言豐富,舉手投足仍有一種舞者風範。
如果不是因爲回國接手家族企業,如今的他,或許已經是新加坡芭蕾舞界的一位資深藝術家。
當年學舞,徐傑練的不是“童子功”。他18歲高中畢業,考入上海師範大學舞蹈系,憑借優越的自身禀賦和刻苦努力,最終走上了專業道路。
2000年,他留學新加坡,專攻芭蕾舞,此後進入芭蕾舞團,多次斬獲國際賽事大獎;幾年後,他開設了自己的舞蹈工作室,並在東南亞多項華人舞蹈賽事中擔任評委。
如果抛開藝術成就,只用金錢衡量,徐傑同樣能歸入成功者行列。他的工作室有400多名學員,當年平均月收入已經達到3萬新幣,相當于15萬元人民幣,穩穩邁入高收入群體。
當然,對于海外遊子而言,家鄉永遠是牽著心底的一根線。
有一次,徐傑在新加坡最大的華文報紙《聯合早報》頭版,看到了一篇介紹烏鎮旅遊的文章,自豪感頓生,他興奮地向身邊人“炫耀”,“這是我的家鄉,這是我出生的地方……”即便那時,他還從未想過重回故鄉。
直到2012年,他的海外生活踩了一腳刹車。
父親打來越洋電話,希望他回鄉接手家業,而作爲家中獨子,他無法將自身事業和家族事業割裂。
在上世紀90年代,奮鬥伊始,他的父親徐春橋憑借十多個老師傅和七八口大鍋,艱難起家,如今父親老了,需要衣缽相傳。
正如很多老一輩企業家,他們將打下的商業版圖視作畢生的成就,更視爲責任。在徐傑看來,如今,這份擔子需要扛在他的肩上,是他無法推卸的責任。
徐傑坦言,旅居國外12年,雖然行爲方式趨向西化,但傳統儒家文化卻是滲透到骨子裏的,成爲一種人格定型,“父母在哪裏,哪裏就是故鄉。”
“飛禽”和“家禽”
徐傑回來了,那一年他32歲。
他帶著一身藝術氣質,從高度發達的文明都市回到了這座千年古鎮,他戲說“自己就像從‘飛禽’變成了‘家禽’”。
童年走過的小橋流水讓他倍感親切,但事業必須從頭開始。在回鄉的前幾年,他跟著父親熟悉企業的原料采購、生産、研發、銷售等各個管理環節,更重要的是,他要適應經營企業的思維方式,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
“從事藝術工作時,我很感性,但經營企業,更需要理性思維。同時,國外的處事方式更加簡單直接,而國內,講交情、講人脈,這些都需要適應。”徐傑說。
適應之後,徐傑對“三珍齋”這個百年品牌開始全情投入,他希望守護祖業,但更希望走出父輩的昔日經驗和傳統路徑。
與此同時,烏鎮正在悄然蛻變,一切似乎暗合了他的思維路徑。
2013年,首屆烏鎮戲劇節來了,爲千年古鎮賦予了國際化氣質。在看戲之余,徐傑甚至有了重新上台一展舞姿的沖動。
這邊廂,徐傑憑借海外經曆,把目光瞄准了外貿業務,通過不斷對産品進行調整與優化,拓寬了客戶渠道。在他的推動下,“三珍齋”的出口份額大大提高,最高峰時出口銷售額占40%左右。
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千年古鎮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智變”,也爲像徐傑這樣的傳統企業經營者帶來了顛覆性的思想沖擊。
如何讓老字號從傳統的經營狀態下解放出來,構建符合新時代的産品體系和銷售渠道?徐傑不甘做伏地而行的“家禽”,他要做在互聯網天空展翅搏擊的“飛禽”。
在徐傑的帶領下,“三珍齋”不斷試水電商新零售,全面構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目前“三珍齋”産品的外貿電商銷售占比已達到60%,在內貿方面,電商銷售同比增長30%以上,網絡年銷售額約3億元。
“白天鵝”和“小肥鴨”
如今的徐傑,既是企業管理者,又做回了芭蕾舞者。很難想象,他能把這兩種迥異的風格融于一身。
剛剛過去的“雙11”,徐傑帶領“三珍齋”廣泛登錄天貓、京東。爲了配合網絡銷售,他自己充當主播,在兩個多小時的直播中,妙語連珠,將“三珍齋”的百年曆史娓娓道來。但轉身一變,他又換上了舞鞋,出現在舞蹈教室裏,手把手地爲學員糾正芭蕾舞姿。
采訪中,他向我們列出了當天的行程表:早晨6點半起床;7點20分到8點30分在學校教舞蹈;9點到酒店見客戶;10點到嘉興一家文化公司談抖音推廣業務;中午陪客戶吃午飯;之後去車間巡查生産情況、詢問銷售情況;下午去附近鄉鎮爲新廠房選址……
“三珍齋”裝著徐傑的新夢想,對于這個百年品牌,他悉心呵護,在適應了企業經營管理之後,他希望重拾舞蹈之夢。
其實,在回鄉的最初幾年,在很多個不爲人見的夜晚,徐傑仍然會換上心愛的芭蕾舞鞋,一遍遍溫習著曾經視爲生命的舞蹈動作,回味一去不複返的舞台生涯。
回鄉之後,徐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胖了一些,“從‘白天鵝’變成了‘小肥鴨’,我已經過了芭蕾舞演員的黃金期,想重回舞台是不可能了,但我畢竟有過多年的專業訓練,仍然有用武之地。”
去年3月,徐傑與朋友一起在桐鄉開辦了一所芭蕾舞學校,向學員教授古典芭蕾舞。同時,他還在當地很多學校開設了芭蕾舞班,每周給小朋友們上全英文的芭蕾舞課。
在舞蹈教練和企業家之間自由切換的同時,在百年老字號的傳統和創新之間,徐傑也在尋求一種平衡,“所謂守正創新,就是一種更新升級的過程,我們堅守傳統的原料選擇、口味和配方,但同時需要適應現代人口味變化的趨勢。”
在徐傑看來,“三珍齋”有100多年曆史,芭蕾舞曆史更悠久,兩者分別帶給人們味覺和視覺的享受,最後都會化爲幸福感,“這是最美好的事情,也是我一直要從事的‘幸福事業’。”
◆記者手記
接入網絡“端口” 融合時尚與傳統
徐傑的微信網名很特別,叫“聞鴨起舞 傳奇故事”。的確,在他回鄉後的人生曆程中,一手是高雅的芭蕾舞,一手是“土得掉渣”的醬鴨,將兩者融于一體,堪稱傳奇。
“三珍齋”的傳奇同樣被人津津樂道。這個創始于清朝道光年間的老字號,距今已有170多年,曆經時代波折,卻能堅守傳統口味,並通過電商之路實現了華麗轉型。
當然,最傳奇的當屬烏鎮。這個有著7000多年厚重曆史、曾一度破舊落寞的水鄉,不僅尋回了昔日榮光,更因互聯網而改變。如水鄉縱橫的河道一般,網絡在烏鎮織就了新時代的傳奇。
如今的烏鎮,當接入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端口”後,成爲中國城市進程和鄉土社會兩相融合的一面鏡子,並將時尚與傳統完美融合,成爲中國對話世界的“窗口”、夢想飛向世界的“渡口”、勇者搏擊世界的“風口”。
就是在這樣的烏鎮,我們看到無數“網者”歸來,他們起初也曾四處碰壁,但在不斷摸索中,突破昔日經驗和傳統路徑,抓住了數字化時代的纜繩,看到了新的風景。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新世界,無論遠行還是歸來,都需要勇氣。
在浩蕩翻騰的互聯網海洋,我們高興地看到一群富有商業嗅覺和探索精神的年輕人勇敢歸來,並收獲成功,這是個人努力的見證,更是時代的饋贈。
版面圖
來源:南湖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