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府2018年承諾未來10年種10億棵樹,3年只完成1%。(圖/網絡截圖)
【澳洲網綜合編譯報道】澳洲作爲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在生態環境上一直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和特點。但近年來,隨著植被的破壞,甚至是山火的肆虐,澳洲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危機。盡管澳洲政府此前已信誓旦旦要“多種樹”,但似乎不僅沒有守諾,反而被“打臉”得更慘了……
只會畫大餅?澳政府2018年承諾未來10年種10億棵樹 3年只完成1%
2018年9月,聯邦政府曾公布了一項計劃,表示將在10年內種植10億棵樹,以大幅擴大澳洲的森林覆蓋規模。但是,3年過去了,該目標只實現了不到1%。根據澳廣網的報道,獨立參議員帕特裏克(Rex Patrick)告訴議會稱:“以這樣的速度,別想著實現2050年的目標吧。我們要達到10億棵樹,至少需要357年的時間。”
據悉,盡管聯邦政府承諾要發展“國家莊園”,但帕特裏克說,自2008年,澳洲的樹木種植面積達到200多萬公頃的峰值以來,就開始逐步減少。
來自澳洲農業和資源經濟與科學局(ABARES)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新增的樹木種植面積僅有2800公頃。“這相當于大概種植了280萬棵樹,而爲了達到此前定性的目標,澳洲還需每年再種植1.7億棵樹。”帕特裏克說。“我認爲政府自己都知道,種下10億棵樹的承諾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們應該承認這一點。”
“這就是我們所信任的政府?”澳網民痛罵政府不作爲澳政府:依然堅持目標
本打算10年內完成的目標,現在已被預測需要357年。澳政府這一次的“大餅”,實在是騙不了民衆了。在社交媒體平台推特(Twitter)上,許多網民發表了自己的評論。網民Mark Peasley評論道:“言過其實,就是我們可以指望莫裏森政府的唯一結果。”網民Lulu則說:“政府的謊言和虛假承諾越來越多,這就是他們的常態。”網民Michael Q Todd則直接諷刺道:“10年的計劃卻需要350多年來完成?真是棒極了!”網民Cathy Thomson表示:“呵呵,光說不做假把式。”還有網民表達了自己對政府的失望之情,如網民Marie寫道:“好吧,又一個‘莫’式謊言。”網民Anne Picot評論稱:“莫裏森政府的又一次失敗,我並不意外。”網民Swanny表示:“新的一天,新的失敗。”
不過,就在網民紛紛唱衰政府的時候,澳政府卻表示,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
澳洲網民抨擊政府不作爲。(圖/網絡截圖)
聯邦政府堅持認爲,盡管進展緩慢,種植10億棵樹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聯邦助理林業部長鄧納姆(Jonathon Duniam)表示:“我們必須對此保持理性。我想堅持這個目標,我認爲各州及領地的林業廳長也想堅持這個目標。”而當被問及該計劃在議會中的進展時,聯邦農業部長利特爾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則說:“事實是,整個計劃都因爲此前的山火事件而被耽擱。就是這麽簡單。”
然而,雖然2019至2020年的山火摧毀了13萬公頃的商業種植園,但在此之前,新種植土地工作就已經出現停滯了。對此,鄧納姆表示:“ABARES即將更新這些數字,有許多事情需要考慮。而且自從山火以來,新州已經種植了4000公頃的植物,其中一些是替代被燒毀的植被,有一些則是新增的。此外還有新增7000公頃植被面積的計劃。不過,要達到10億棵樹的裏程碑,大約需要100萬公頃的土地。”
山火加劇嚴重影響,植被匮乏問題迫在眉睫
2020年初,澳洲籠罩在煙霧之中,全球各地的報紙頭版都刊登了澳洲山林大火熊熊燃燒的照片。根據《澳洲人報》的報道,在召集了270名證人,審查了7萬多份文件後,皇家山火委員會去年10月30日公布了長達1000頁的調查結果,即2019至2020年夏季的山火燒毀了近2400萬公頃的土地,摧毀了3000多所房屋,造成33人死亡,另有數百人死于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濃煙,經濟損失達100億澳元。
山火加劇了澳洲植被的破壞,同時削弱了澳洲生態環境的修複能力。而更可怕的是,根據近日發布的2021年春季山火預測數據顯示,除了少數地區外,澳洲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有發生山火的可能。
澳洲山火危機依然存在。(圖/網絡截圖)
第七新聞報道,盡管全澳大部分地區仍是潮濕天氣,但新州北部、昆州東南部和西澳北部部分地區今年春天的山火發生率將超過正常水平。其中昆州東南部和新州北部的草和農作物的生長增加了山火發生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牧草生長和土壤幹燥等因素,西澳北部的一些地區也有同樣的山火風險。對此,澳洲國家消防局(Country Fire Authority)的首席執行官赫弗南(Jason Heffernan)表示:“就像去年一樣,我們可以預計,山火季節的開始將以草叢引發的火災爲主。”
沒有了樹木,澳洲會面臨什麽?
多年來,澳洲國有的種植面積不斷減少。西澳林業工業聯合會執行主任哈斯拉姆(Melissa Haslam)說:“這些土地正在被轉換成其他用途——可能是住宅開發,也可能在山火中被燒毀,還可能是競爭性土地用途。”爲了彌補損失和增加新的種植面積,哈斯拉姆表示:“我們談論的要麽是低産量的農業用地,要麽是更多的公有土地。”
此外,植被的減少也會導致澳洲木材資源的匮乏,哈斯拉姆表示:“西澳過去擁有約9萬公頃的植被面積,但未來10年可能只剩下4.5萬公頃。”據悉,其他州及領地也有類似的問題,由于結構木材需要幾十年的生長時間,短期內種植是確保未來幾十年供應充足的關鍵。“到2050年,我們對木材資源的需求將翻兩番。”杜尼亞姆說。哈斯拉姆也表示:“如果我們想從塑料産品轉型,我們就需要向紙和紙板産品發展。”
荒野協會的政策經理貝什拉(Tim Beshara)表示:“從曆史上看,澳洲在種植方面的成績不是很好,這個行業需要建立自己的環境證書,所有的土地保護政策的變化都會産生重要影響。”
那麽,澳洲又該如何脫離這樣的困境?
植樹造林?澳洲還需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
澳洲此前曾立下雄心壯志,想要“大幹一場”,不想遇到現實阻礙碰了一鼻子灰。但既然澳政府依然打算繼續完成目標,那麽其他一些國家的經驗,或許能給予他們一些借鑒。
近年來,中國,在治理荒漠化、種樹這一問題上,還是有資格占據話語權的。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中國兩個地區的新造樹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程度被低估了。該團隊表示,兩個地區加起來,占中國整體陸地“碳彙”的35%多一點。而碳彙(carbon sink),則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複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中國植樹造林成果惹海外驚歎。(圖/網絡截圖)
這兩個被嚴重低估的碳彙地區,是中國的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BBC在報道中寫道:“此前被低估的兩個碳彙地區是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和廣西三地;以及東北部,主要是黑龍江和吉林。”這兩個地區的造林綠化面積擴展得很快,其帶來的減碳能力讓外國專家意想不到。該研究的聯合作者、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保羅•帕爾默教授(Prof Paul Palmer)表示,這些森林碳吸儲庫的規模雖然令人驚訝,但他指出,這個結論值得信賴。“大膽的科學結論必須有大量的證據支持,這就是我們在這項研究中所做的,我們收集了一系列基于地面和衛星數據的證據,形成了關于中國碳循環的一致而有力的說法。”正如NASA所指出的:“中國的植被面積僅占全球的6.6%,但全球植被葉面積淨增長的25%都來自中國。”
中國在宏觀層面上的植樹造林之外,種樹的理念早已通過支付寶平台的“螞蟻森林”根植于中國每個國民的內心。每個支付寶用戶日常收集“螞蟻能量”,只爲實現在中國的西北荒漠種下一棵樹的小目標,並逐漸彙集成一片片密集的森林。
其實,除了中國,還有很多國家在植樹造林上有著不錯的成績。根據哥倫比亞《觀察家報》報道,哥倫比亞就發起了以“種樹使我們相聚(Sembrar Nos Une)”爲主題的植樹計劃,由國家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MADS)負責執行,目標是到2022年年底爲止,在全國範圍內種植1.8億棵樹。智利也在國家林業局(CONAF)的倡導下,主辦得“一人一樹”(Un chileno,unárbol)大型植樹造林活動,據悉,自“‘一人一樹’活動開展以來,智利全國已完成植樹近2000萬棵。此外,日本、新加坡等國也在植樹造林上下了大工夫,不僅僅是在教育中倡導綠色植樹的重要意義,更在維護生態環境,綠化城市上做出了積極的成果。
總而言之,植樹造林,綠化生活,並不只是說說而已。定下目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得是行動起來。(魏惟綜合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