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勤預測,全球人工智能(AI)市場在未來幾年將經曆現象級的增長。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2025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30%。隨著人工智能在提升社會勞動生産率、降低勞動成本、優化産品和服務、創造新市場和就業等方面爲人類的生産和生活帶來的轉變日益顯著,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政府認識到人工智能在經濟和戰略上的重要性,政府站到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前台。
美國規定10項AI監管原則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在1月7日發布的一份備忘錄草案中提出了10項人工智能監管原則,敦促聯邦監管機構放松對國內人工智能的監管,以消除阻礙私營部門人工智能創新和增長的障礙。
這十項原則是:1.公衆對人工智能的信任。政府對人工智能的監管和非監管方法必須促進可信賴的人工智能應用。2.公衆參與。應爲公衆提供“充分機會”參與規則制定過程的所有階段。3.科學的完整性和信息質量。應通過公開、客觀的方式尋求可驗證證據來獲得有關人工智能的技術信息。4.風險評估和管理。5.收益和成本。在考慮法規之前應仔細考慮所有的社會收益和分配效應。6.靈活性。法規應調整,以適應人工智能應用的快速變化和更新。7.公平與非歧視。對于人工智能應用産生的結果和決定,應該考慮公平和非歧視的問題。8.公開和透明。9.安全與保障。鼓勵在整個人工智能設計、開發、部署和操作過程中考慮安全和保障問題。10.機構間協調。機構應相互協調,以分享經驗,並確保與人工智能有關的政策的一致性和可預測性,以促進美國人工智能的創新和增長。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指出,促進人工智能的增長和創新是美國政府的高級優先項。聯邦機構在監管行爲或非監管行爲上,必須避免不必要的妨礙人工智能創新和增長的行爲。在對人工智能采取任何監管行動之前進行風險評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重點是建立靈活的框架,而不是一刀切的監管。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承諾白宮不會通過實施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決定人工智能技術的實施方式。但實際上在2019年,美國政府就將人工智能視爲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頻頻出台相關政策和建議。
2019年2月,特朗普簽署了第13859號行政命令——《維持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該行政令啓動了“美國人工智能倡議”,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美國政府未來發展人工智能的指導原則。6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人工智能問題特別委員會推出了《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計劃(2019更新版)》,爲聯邦政府資助的人工智能研究確立了八大戰略優先事項。8月,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發布了《美國人工智能的領導:聯邦參與制定技術標准和相關工具的計劃》,就政府如何制定人工智能技術和道德標准提出指導意見。10月,國防部國防創新委員會通過了《人工智能原則:國防部人工智能應用倫理的若幹建議》,提出了“負責、公平、可追蹤、可靠、可控”五大原則。這一系列政策舉措彰顯了美國欲在人工智能領域稱霸的決心,也有力推動了美國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
發展人工智能各國爭先
目前,全球很多國家都已經從國家層面加大了對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加拿大、日本、英國、韓國等國都已發布了人工智能國家發展戰略。
一個月前,2019年12月17日,韓國政府公布“人工智能國家戰略”,以推動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該戰略旨在推動韓國從“IT強國”發展爲“人工智能強國”,計劃在2030年將韓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提升至世界前列。“人工智能國家戰略”重點是提高國民教育水平和對最新技術的接受度,努力將韓國在信息通信技術、半導體、電子原配件制造技術等領域的優勢發揮到最大,以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構建和技術研發領域,韓國政府將爭取到2021年全面開放公共數據,到2024年建立光州人工智能園區,到2029年爲新一代存算一體人工智能芯片研發投入約1萬億韓元。在支持初創企業方面,韓國政府今年將集中培育人工智能創業公司,還將爲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發展提供管制放寬、完善法律服務等各方面的支持。在培養人工智能領域人才方面,韓國政府將從明年起在高校增設人工智能專業,到2022年把軟件和人工智能相關教育納入中小學基本課程。面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帶來的勞動市場變化,韓國政府將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同時建立跨部門合作體系,加大對人工智能服務安全性的管理力度。
德國政府計劃在當前至2025年期間投資30億歐元開展人工智能研究,推動落實“人工智能德國制造”國家人工智能戰略;2017年,法國總統馬克龍聘請數學家Cédric Villani負責制定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次年,法國公布“人類人工智能”計劃,並建立15億歐元的專項基金推進該計劃的相關項目;新加坡推出全國人工智能策略,在交通物流、智能市鎮與鄰裏、醫療保健、教育以及保安與安全五大領域,大力推動采用人工智能科技,以促進經濟轉型並改善人民的生活。此外,新加坡還成立了全國人工智能署,隸屬智慧國及數碼政府署(SNDGO),促進各相關利益者之間的合作,推動全國人工智能項目。
各國政府如此積極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經濟效益。根據預算,相關措施若得以實施,到2030年,韓國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創造455萬億韓元(約合2.7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由德國政府委托發起的一項調查也預計,人工智能技術可爲德國制造業增加320億歐元的産值。
另一方面,更被各國政府看重的是抓住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一波科技浪潮的機遇,搶占領先優勢。美國的人工智能監管原則文件稱:“人工智能的部署有力地保證了安全性、公平性、福利、透明度和其他社會目標的實現,以及美國對自身全球領導地位的維護,是對我們經濟和發展的重要保證。”韓國“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的目的也是構建引領世界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成爲人工智能應用領先國家。
人工智能以人爲本
盡管人工智能被認爲是一場機器換人的革命,但是“人工智能”歸根結底還是以“人”爲先的。如何讓勞動者跟得上技術變革的步伐,成爲各國人工智能政策走向深入階段的一個重要議題。近日,芬蘭政府宣布,計劃面向所有歐盟國家提供免費的人工智能課程,其目的就是到2021年,使歐盟1%的人口具備基本的人工智能素養。
芬蘭向歐洲5.13億人提供名爲“人工智能基礎”的在線課程,提供英語、瑞典語、愛沙尼亞語、芬蘭語和德語5種版本。歐盟28個成員國的公民都可以免費訪問。不過參與該課程並沒有任何地域上的限制,所以實際上是面向全球的。芬蘭還打算將這一課程翻譯成所有其他20種歐盟官方語言。該項目的預算預計將達170萬歐元,由芬蘭經濟事務和就業部支付。
這個課程設計得很精美,每個部分結尾都有一個簡短的測試,涵蓋了一系列主題,從人工智能的哲學含義到諸如貝葉斯概率之類的內容,大概需要6周的時間才能完成,每個部分需要5到10個小時。
芬蘭政府表示,該課程最初的設計目的是讓芬蘭公民在人工智能方面具有優勢。
這一在線課程最初由私人發起,由赫爾辛基大學和技術公司Reaktor共同開發,但很快就被芬蘭政府整合到“國家人工智能戰略”中。僅用了6個多月,這一課程就達成了培訓1%芬蘭人口的預期目標。到目前爲止,已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萬多人參加了該課程。根據“Reaktor”的說法,“超過40%的課程學習者是女性(是全球計算機科學女性學習者人數的一倍還多),學習者中超過25%的年齡超過45歲”。
芬蘭經濟事務和就業部部長Timo Harakka說,這是當今歐洲和芬蘭面臨的最緊迫的挑戰之一:“如何發展我們的數字素養”。
“我們的投資有三個目標:希望爲歐盟公民配備面向未來的數字技能;希望增加對什麽是人工智能的實際認知;通過以上做法爲歐洲的數字領導地位提供助力。”Harakka說,“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正在增長。爲了使用它,我們需要數字技能。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工作方式的轉變、數字化以及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對歐盟都意味著必須向公民投資——每個歐盟公民都應有機會尋求終身學習,無論年齡和教育背景如何。”
(來源:人民郵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