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步搖
出品:明亮公司
!到新加坡去,成了一股熱潮。
2022年7月,哈佛大學捐贈基金正在新加坡開設辦公室,以擴大其在該地區的投資組合;今年5月,長和系創始人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2月,跨境快時尚服裝品牌「SHEIN」或將控股主體更改爲新加坡公司。報道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新加坡金管局一共接到143家家族辦公室的申請,目前家族辦公室數量已超過400家,而2018年僅爲27家,短短4年時間,翻了14倍。
今年9月,弘章投資、光源資本等機構也陸續在新加坡成立辦公室。「明亮公司」對話弘章投資創始合夥人翁怡諾,他目前已經在新加坡待了2個月,分享了這段時間他對新加坡市場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對于最近投資機構紛紛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他表示,主要是因爲很多大機構和家族辦公室都已經在新加坡設立了辦公室,投資機構爲了方便和LP溝通也紛紛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
從整體看,東南亞的科技和醫療屬性相對低,在消費連鎖和供應鏈工廠上有不少基礎,引進科技提升效率意願很強,弘章也願意在這些地區看和消費相關的制造、連鎖大零售、消費科技等項目。
“新加坡在整個東南亞市場都是特殊案例,它看起來跟上海沒本質區別。”他表示,華人爲主,國際化程度高,教育程度高且人群基本不在家做飯大量外出就餐,“除了市場容量小和人口少之外,其他和中國高度發達的城市很像。”他說,但除了新加坡,東南亞其他國家還處于早期階段,“類似15年前的中國。”
在消費習慣上,新加坡體現出多元化和兼容並蓄的狀態,消費者各取所需。“新加坡什麽菜系都有,非常多元化。”他表示。同時,這種多元化也造成了很難把一個東西規模做得特別大,不存在某個品牌或品類把市場都占了。
另一個難點在于,新加坡非常缺勞動力,“有些事情在中國可以幹,在新加坡幹不了,不是産品問題而是沒人幹。”他表示。
新加坡餐飲叠代不快,傳統餐飲保持還算完整,很多門店都經營幾十年了。在口味上,新加坡人能吃辣且喜歡吃辣,火鍋和烤魚在當地接受度都很高,因華人在新加坡占比高,中餐的基礎也好。
餐飲在新加坡是非常市場化的行業,雖然消費群基本外出就餐,但總體容量小,不容易出現大公司,國內的海底撈在新加坡有十幾家門店,翻台率也不錯,算是在當地非常有規模的品牌了。
海底撈更重要的是拉高了中餐的品牌調性。“海底撈在新加坡把中餐拉到了更高的定位,讓中餐在新加坡不是便宜的代名詞。”翁怡諾表示。
總體看,新加坡的消費群非常樂于嘗鮮,品牌只要有産品特色在當地就不難獲得流量。“新加坡是一個流量相對容易獲得的地方,有特色的品牌開出幾家門店盈利不難。”他表示,但要做大就要難了,“國內可以一個品牌5店同開,但新加坡不行,本身沒那麽大的市場容量。”
在零售上,零售市場在當地已經被瓜分,但也不內卷,零售的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對數字化有明確需求。
對國內品牌而言,現在出海可能更多還只是賣貨,主要看賬能否算得過來,品牌在海外的營銷投入目前也不夠,很難有大的自然銷售。“連鎖類的自帶流量的方式會更現實一些,但一個品牌通過經銷商能起量,還沒看到明顯機會。”他表示。
在營銷方式上,新加坡也有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以及本地的Shopee這種平台可以做影響,但相比國內,流量會更分散,更加碎片化。
新加坡人力成本非常高,快遞配送都很貴,國內做電商的人力成本體系不能用到新加坡上,“國內和新加坡是完全不同的人口結構,有些事情他們做不到極致效率,因爲沒人送。”他表示。也因此,新加坡政府推動科技改變現狀的意願很強烈,他們希望企業能往無人化和數字化方向走。
在他看來,從整個東南亞來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越南不是一回事。“新加坡對華人總體很友善,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心希望中國發展好,更強大華人更有地位。”他表示,也因此很多公司在東南亞發展的基本套路是總部設在新加坡,做成新加坡公司在對外投資發展。
除了新加坡,他也會看其他國家,“從人口機構看,東南亞人口結構偏年輕,尤其是越南相當于15年前的中國,從理論上是看到有非常明顯的增長趨勢。”他表示,但市場能否賺錢還未有定論。
“東南亞真正的大市場是印尼。”翁怡諾表示,但馬來西亞、印尼和越南等在科技領域都很難有大突破,做消費供應鏈和零售連鎖還是有可能,因而還是圍繞大消費視角看。“整體上市場不會大,但可能能在當地掙錢。”
以下爲訪談內容(有刪節):
Q:明亮公司
A:翁怡諾 弘章投資創始合夥人
翁怡諾(來源:受訪人提供)
Q:最近很多機構都把辦公室設在新加坡,是因爲什麽?
A:基金都有進一步擴展自己區域的需求,很多大機構和家族辦公室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新加坡吸引了更多國際資金,GP們爲了方便溝通也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GP跟著LP走。
Q:國內機構來了之後會先找哪些項目看或去投?
A:大家現在更多還是在觀望,可能還談不上有清晰的戰略思考,之前也有部分基金在東南亞設點,但總體來說機會沒有特別多。東南亞整體不太産科技的産物,科技和醫療的屬性低,消費連鎖、供應鏈工廠,這些國家有不少基礎,在消費相關制造和連鎖大零售範疇內,我們願意去探索下。
Q:新加坡消費人群的特點是什麽?
A:新加坡在整個東南亞市場裏是特殊案例,它本身看起來跟上海沒有本質區別,國際化程度高,華人爲主,教育投入大收入高,基本上沒有在家做飯的習慣,大量外出就餐。城市比較小容易管理,基礎設施發達,除了市場容量小和人口少之外,其他和中國高度發達的城市很相像。
除了新加坡,東南亞其他國家總體上處于中國早期的階段,類似15年前的中國,所以大家也會關注這些市場要進一步工業化和吸引外資等方向。
從消費習慣上看,新加坡體現出非常多元化和兼容並蓄的狀態,消費者各取所需,中國菜在新加坡也非常主流,新加坡什麽菜系都有,什麽需求都有,非常多元化,而且會照顧各種人群的需求,政府也刻意去滿足多維度需求,比如白領有自己的食閣,政府也規劃了類似公辦大食堂一樣的地方,這些食堂層次多出品也很好。
同時多元的結果也在于,很難有一個東西做的特別大,不存在某一個品牌或某一個品類一下就把市場都占了,比如新加坡的一個有特色餐飲品牌可能比較舒服的是開個3-5家店,店開多了反而業績會不好,運營成本高,人力成本貴,新加坡現在缺勞動力,有些事情在中國可以做但在新加坡做不了,不是産品問題而是沒人幹,很多好模式又很需要人力的生意在這裏都做不了。
Q:一方面大家在外面吃飯需求很大,一方面餐飲很消耗人力,餐飲在當地是否非常難投?
A:政府現在也談不上是扶持餐飲,政府認爲餐飲是非常市場化的行業,除了疫情的補助外,政府也沒有特別要去幫助餐飲。所以餐飲不容易出現大公司,國內的海底撈在當地已經算是非常有規模了,在新加坡有十幾家店,保持不錯的翻台率,我認爲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
當然海底撈進來給中餐拉高了品牌調性,中餐原來是小店低客單價,海底撈在新加坡把中餐拉到了更高定位,還是很有意義的,讓中餐在新加坡不是便宜的代名詞。
Q:中餐裏還有什麽餐飲適合去新加坡?
A:新加坡非常多元化,新加坡人對好吃的好玩的嘗鮮意願很高,這些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話題,品牌只要有産品特色在當地獲得流量不難,新加坡是一個流量相對容易獲得的地方,有特色開出幾家店盈利不難,整體市場競爭也不卷。
一個不錯的品牌在新加坡開三五家店會不錯,但再往上做就要慢慢來了,國內可以一個品牌5店同開,但新加坡就不行,它本身沒有那麽大的市場容量。
新加坡傳統餐飲保持得還算完整,很多店都已經經營有幾十年了,疫情雖然改變了一些餐飲公司,但總體看,餐飲叠代不快,也不內卷。
新加坡人能吃辣且喜歡吃辣,火鍋、烤魚、麻辣香鍋在當地接受度都很高,因爲華人在新加坡占比很高,中餐基礎也非常好。日餐、韓餐和本地雞飯在市場上都有一席之地,中國品牌也越來越多,最近也很多做連鎖的朋友也在咨詢哪些餐飲品類適合去新加坡發展。
Q:新加坡的零售有什麽機會?
A:零售技術還是非常初級,但這個市場基本上已經被瓜分了,從競爭維度看,確實也沒那麽多競爭,也不內卷,零售商的毛利和淨利率都很好,讓人看著很眼饞。
零售的數字化需求是有的,整體上新加坡數字化水平在實踐上比中國還差很多,現在看是有需求,但可能也不是一個大機會。
Q:國內幾個茶飲品牌也在東南亞開了一些店,但開店整體沒有特別好?
A:主要是標准不同,不能拿國內標准去套。國內開100家店都算不上什麽,但去新加坡要開到100家店那是水平非常高了。國內公司暫時也不會把出海當作很重要的戰略,大家更多在于試試看的心態,國內競爭太內卷,很多品牌跑不出來。國內頭部公司也很有興趣,蜜雪冰城在海外投入反而大,因爲他們想借助已有的體量去往國外發展。
Q:國內企業出海爲什麽都找新加坡作爲第一站?
A:新加坡跟馬來西亞和越南完全不是一回事,新加坡總體對華人都很友善。很多公司在東南亞發展的基本套路是把總部設在新加坡,做成新加坡公司然後對外投資做發展。
Q:對國內消費品牌來說,現在是出海的好時機嗎?
A:不同的生意和産品其實都是非常依靠當地的經銷網絡的,現在所謂出去其實更多是賣貨,要看産品、運費和經銷商及零售商的利潤,整個賬能否算得過來,目前還是挺難說的。
當下,品牌在海外營銷投入是不夠的,自然銷售有多少動銷很難說。我個人感覺是,連鎖類的自帶流量的方式會更現實一些,但一個品牌通過經銷商能起量,還沒看到明顯機會。
國內品牌現在要進新加坡市場沒有其他方面的阻礙,跟國內零售商和品牌的關系類似,都是要設計好利益分配機制。
Q:如果國內品牌要到新加坡,在營銷上有沒有新方式?
A:新加坡也有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能相對低成本去做品牌營銷,Shopee這種本地電商也可以做一些投入,這些都可以做,只是還沒有形成大的體量。
國外流量會相對分散一些,比如在Facebook上能做的東西和別的不一樣,它有自己興趣的點也會呈現碎片化的長期特征。
Q:其他的市場難點都有什麽?
A:新加坡人力成本非常高,快遞配送都很貴,所以不能拿國內的這套電商化的人力成本體系去看,國內和新加坡是完全不同的人口結構,有些事情他們做不到極致效率,因爲沒人送,除非以後有無人機能送東西,成本就能大大降低。
新加坡政府推動科技改變現狀的意願非常強烈,他們希望企業能往無人化數字化方向上走,它的政策都偏向于科技導入。
Q:除了新加坡,東南亞其他國家也在看嗎?
A:我們都在仔細的觀察中。從人口結構角度看,東南亞人口結構偏年輕,尤其是越南,相當于15年前的中國,從理論上是看到有非常明顯的增長趨勢,但能不能賺錢還不好說,也跟經濟周期和時間有關系。
東南亞真正的大市場是印尼,我們對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包括印度都有研究,這幾個國家科技領域都很難有大突破,做消費連鎖還是有可能的,我們還是圍繞大消費視角去看,畢竟人口基數在那裏,設個工廠覆蓋當地需求端的制造還是有機會的。當地整體市場不會大,但可能能掙錢,而國內已經掙不到這種錢了。
比如新加坡排名第二的零售超市公司,毛利率能達到28.5%,淨利潤率能做到9.5%,這在中國和全球都不太可能發生的,這麽小容量的市場但很賺錢,當地創業者也很多,不融資不上市,現金流也很好,利潤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