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的居住環境是什麽樣的?從“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閑”,都能在居住的環境裏“一站式”解決,想必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畫面吧。
在南昌市青山湖區南鋼街道,這裏建設的鄰裏中心將理想畫面變成了現實。鄰裏中心又稱街坊中心,這並不是南鋼街道首創,而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區服務概念,後來經過上海、蘇州等城市實踐,被南鋼街道“借”來了。
在這裏,居民可以享受到小家電維修、家庭醫生、日間照護等便民服務;在這裏,居民可以跟老姐妹一起跳跳舞,唱唱戲,也可以跟老夥計下下棋、打打乒乓球;在這裏,你可以帶著娃玩拼圖,做做親子操,還能聽聽專家的育兒指導……
享受“一站式”服務
南鋼街道有9個社區,其中7個是從原南昌鋼鐵集團剝離出來的,全是開放式社區,也無物業管理,此前各項社會職能服務不太便民。
南鋼街道黨工委書記成秋林表示,轄區內商業綜合體(南鋼商廈)、文化大樓、居家養老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學校、醫院、幼兒園、休閑運動場所等相對集中,符合鄰裏中心“1 5”的概念要求,即一個鄰裏中心,包括了一個衛生服務中心,一個文體活動中心,一個居家養老中心,一個托幼中心,一個商業中心。現已投入800萬元進行完善並購買社會服務,下一步打造“1 5 N”模式,根據居民服務以及城市發展需要,增加N個類別的中心,追著居民需求跑。
1月18日,83歲的遊愛香老人在養老服務中心,與街坊鄰居過了一個喜慶的生日。遊愛香生育了5個小孩,有4個在外地,她跟小女兒生活在一起。此前,小女兒上班,自己只能坐在家裏看看電視,很少出門。現在,女兒去上班,她就前往養老服務中心找伴,豐富自己的生活。
在養老服務中心,遊愛香只要花上30元,一日三餐均可以在這裏解決。遊愛香感歎道,“現在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唱唱戲,心情舒暢多了。”這種“日間享受照料服務、夜間回家居住”的方式,在南鋼街道鄰裏中心有個專業名詞——“嵌入式養老”。
“南鋼街道有3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超過8000人。”青山湖區天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曹金鳳說,“在調查過程中,很多老人不願意買菜燒飯,早中晚各一個包子加一瓶奶就打發了,生活質量不高。”
去年10月17日,也就是重陽節這天,青山湖區天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對外開放,老人們來到這裏,生活開始豐富起來,各種娛樂活動滿足了老年人精神生活。而在鄰裏中心公共空間內,社區居民可以“一站式”體驗到社會資源集聚化所帶來的好處,享受到便捷有效的生活服務,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居民“積福”“享福”
記者調查發現,鄰裏中心不僅僅是一個居民獲得服務的平台,也是一個商業獲得利潤的平台,更是一個政府架構社會治理新體系的大平台。居民可以通過鄰裏互助、參與社區自治等方式,在這個“服務圈”“朋友圈”裏,真正實現“我的地盤我做主”!比如居民承擔一片公共綠地的綠化保潔、幫助一次孤寡老人、站一次志願者崗等等可獲得“鄰裏福分”。最終,居民可以用“鄰裏福分”在鄰裏中心平台兌換服務或實物,這樣“積福”“享福”的方式讓原來孤立的社會職能産生“黏性”,讓居民通過平台有效地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
“師傅,我家有雙鞋的鞋跟壞掉了,您能不能上門修修?”雖然是雙舊皮鞋,但穿得越久,曲大爺越舍不得丟掉,撥打鄰裏中心電話88212349求助。結果他沒有花1分錢,而是消費了20個“鄰裏福分”,就讓師傅上門把鞋修好了。這些“鄰裏福分”是他平日裏做公益活動積攢下來的。
“讓好人有好報,讓好報得到看得見的實惠。做一次公益可以獲得3個積分,1個積分折合1元錢,可以在鄰裏中心商場、餐飲、超市、生鮮市場、家政服務進行消費。”南鋼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趙晶稱,“這些費用由誰來買單呢?我們通過引入銀行合作,在社區進行理財産品宣傳,獲取收益用于社區‘鄰裏福分’消費的結算。目前,中國建設銀行已經投入了10萬元。”
與此同時,文化活動中心、老年大學、居家養老中心等政府公建服務場所融入鄰裏中心,與商業體互爲補充,不斷凝聚鄰裏中心商圈的人氣。專家指出,南昌從2010年開始啓動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剝離完成,而南鋼鄰裏中心的經驗值得剝離後的集中性老舊小區借鑒。
名詞解釋
鄰裏中心:又稱街坊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區服務概念,其實質是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于一體的“居住區商業中心”,圍繞12項居住配套功能,爲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務。其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小區內的零散商鋪,而是立足于“大社區、大組團”進行功能定位和開發建設。雖然規模不一定很大,但提供的業態更具備針對性,而且更強調生活方式、便捷與親和性。(記者 余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