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的來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彙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地圖顯示:當
張姓族徽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于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于濮陽。根據1、 史實依據。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 依據當代研究成果.。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爲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爲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爲姓氏的。
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是爲河北張氏。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張解,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韓國的張氏影響較大,曆代都有入朝爲官的。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後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後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後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是爲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爲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爲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後成爲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一些少數民族分支改姓張姓。
據公安部統計人口“張”這個姓氏排在全國第三位,有9100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
折疊編輯本段張氏祖庭
華夏張氏祖庭,坐落在張氏發源地的河北清河縣,此處每年召開世界張氏懇親大會,來自海內外的30多個國家的張氏子孫參加了2009年第四屆世界張氏肯親大會。清河縣張氏園區建設了一殿兩園。
“一殿”,即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大殿(華夏張氏祖庭),總體規劃構思源于原始的“明堂”意象,演繹上古祭祖建築的“品”字形古風,規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約90畝,加上外圍緊密區綠化、廣場、甬道等共計300
華夏張氏祖庭畝。“兩園”,即張氏文化生態園和世界張氏工業園。
張氏文化生態園,環繞揮公大殿周圍,以現有1000多畝森林公園爲基礎,以“弓形”湖水和“生態”之林爲總體框架,輻射周邊近5000畝區域建設集生態、旅遊、文化、休閑爲一體的高品位文化生態園林。
世界張氏工業園,包括如今省級開發區羊絨園區西擴部分和張氏生態園在內,概念規劃約30平方公裏,計劃整體招商,成片開發,最終打造成以特色産業爲依托,以高新技術産業爲引領,張氏志士能人集聚創業的國際國內知名園區。
折疊編輯本段郡望堂號
折疊郡望
魏晉以後區別居于不同地域之同姓者爲“郡望”。
清河郡:漢時置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省清河縣東南)。此支張氏,世居武城,其開基始祖
爲漢留侯張良裔孫張歆。
範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屬河北省)。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爲東漢司空張皓之子張宇。
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爲北魏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張偉。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爲西漢禦史大夫張湯。
敦煌郡:漢武帝從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高平(今甯夏回族自治區固原)。東晉移至安定(今甘肅省泾川北)。這支張氏爲西漢趙王張耳之後。
襄陽郡:漢始置襄陽縣,東漢末始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其後襄陽曆爲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張氏始祖爲張安之。
洛陽郡:秦始終置縣,東魏置郡。漢、魏時治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漢城西十八裏。
河東郡:秦時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 、夏縣一帶。
始興郡:三國吳由桂陽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南)。治轄相當于今廣東省連江、曲江、韶關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置左馮翊,三國魏改爲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
吳 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治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
平原郡:西漢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縣西南)。治轄相當于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河間郡:原爲戰國時趙地。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東南)。治轄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間縣一帶。
中山郡:戰國時爲中山國,漢高帝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轄相當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區。
魏 郡:漢高帝初置。相當于今河北省魏縣,河南省浚縣,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治所在邺縣(今河北省臨漳西南)。
蜀 郡:戰國時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屬四川省)。治轄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
武威郡:西漢置。相當于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地區。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犍爲郡:西漢建元六年置。屬益州,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治所在敝邑縣(
今貴州省遵義市西)。
沛 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爲沛郡,東漢時改爲沛國。治所在相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西北)。
梁 郡:漢高帝置梁國,南朝宋改爲梁郡。相當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帶。治所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 郡:西晉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廢。治所在汲縣(今河南省汲縣西南)。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相當于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
高平郡:西晉泰始元年將原山陽郡改爲高平郡,在今山東省巨野縣一帶。治所在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南)。
上谷郡:戰國燕設置,秦時治所在沮陽(今河北省懷來東南)。
折疊堂號
1、清河堂:張姓得姓始祖張揮,字玉爵,號天祿,爲黃帝之子或孫,“觀弧制矢,賜姓張氏”,或“始制弓矢,官爲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或“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揮居于尹城國之清陽,清陽者,清河之南也,漢屬清河郡、清河國。後世張氏譜書有以尹城爲郡望者,然多以清河爲郡望,譜書常標以“清河堂”字樣,以示永記先祖之地。清河爲極古老之河,戰國時爲齊、趙兩國之界。《水經注》載其源在河南北部,流至今河北威縣以下始稱清河。東北流經清河縣故城北、景縣南,至東光西,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隋以後東光以下被導浚爲永濟渠(京杭大運河之一部),東北以上則漸廢。今清河縣已無清河。
2、報本堂:廣東省普甯市泥溝鄉,是粵東地區一古老村落,置寨至今七百余春秋。鄉中有多姓集聚,現以張姓人口最爲繁茂。泥溝鄉張氏先祖,張翠峰公,原居于福建道興化府(莆田縣)大菜園村,因避戰亂,于元世祖至元22年(1285年),同攜兄弟七人及妹翠娥來到潮州府,另創基業。以張翠峰公爲第一世,自以第四世爲開始,輩序詩爲:
繼子乙大衍天清,騰光上國鳴珂聲。
伯仲怡和鹹濟美,夔龍勳業動虞延。
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俗稱老祠,位于老寨南門側,建于明嘉靖庚辰年(1520年),距年近五百年,坐北朝南,格局嚴緊,材料簡樸,講求堅固。雍正三年(1725年)張祖之玄孫禦前特等侍衛張燦恭立匾額“報本堂”。
張氏宗祠設置龛幾,奉祀翠峰公祖考妣及二世祖鳳梧、鳳雛、鳳居之公考妣神位。
3、百忍堂:系唐高宗泰山封禅(665年)經濮陽過壽張(今濮陽市台前縣)時,登門拜訪張公藝(
張良26代孫,生于577至676年,時八十八歲,前李世民在公藝門前小河馬失前蹄遇難,公藝救至家中療傷,世民未告真情。貞觀九年(635)世民親書“義和廣堂”金匾,差人送給公藝。)。據《資治通鑒》載:“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部所以能 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余以進。(其內容爲: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上善之,賜以缣帛。”唐高宗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旌表。封公藝爲醉鄉侯,長子希達爲司儀大夫,(壽張縣志載)。故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勳名。天 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爲憑。”爾後族人便以“百忍”爲族徽。
此外,張姓的主要堂號有:“金鑒堂”、”、“正始堂”、“孝友堂”、“親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嶽堂”、“敬誼堂”、“源流堂”等。
折疊編輯本段始祖張揮
張揮其人
張姓的誕生很古老,約有五千年曆史。在人文初祖黃帝時代,黃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陽氏,
少昊之子揮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一次,他觀看夜空,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啓發,經過研究,發明了弓。在當時人類基本以狩獵爲生,弓的發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黃帝封揮爲專門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稱“弓長”,又將官名合二爲一賜他“張”姓。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補充據說張姓的始祖名“揮”,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 (gu)。弓箭和網罟作爲當時的新的生産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産弓箭和網罟爲業,于是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爲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升平的盛世。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雲藏巫峽音容斷但張揮與黃帝的關系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爲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爲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爲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爲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爲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張姓族譜、張姓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雲:“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爲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張姓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爲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爲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爲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爲張,是以技即職業爲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爲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爲姓。
折疊揮公大殿
揮公大殿坐落在張氏發源地的河北清河縣,此處每年召開世界張氏肯親大會,來自海內外的30
多個國家的張氏子孫參加了2009年第四屆世界張氏肯親大會。清河縣張氏園區建設了一殿兩園。
“一殿”,即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大殿(也叫華夏張氏祖庭),總體規劃構思源于原始的“明堂”意象,演繹上古祭祖建築的“品”字形古風,規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約90畝,加上外圍緊密區綠化、廣場、甬道等共計300畝。“兩園”,即張氏文化生態園和世界張氏工業園。
張氏文化生態園,環繞揮公大殿周圍,以現有1000多畝森林公園爲基礎,以“弓形”湖水和“生態”之林爲總體框架,輻射周邊近5000畝區域建設集生態、旅遊、文化、休閑爲一體的高品位文化生態園林。
世界張氏工業園,包括現在省級開發區羊絨園區西擴部分和張氏生態園在內,概念規劃約30平方公裏,計劃整體招商,成片開發,最終打造成以特色産業爲依托,以高新技術産業爲引領,張氏志士能人集聚創業的國際國內知名園區。
折疊釋義圖騰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
張,繁體字作“張”,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常說是“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看,“弓”對于“張”字實在也是處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從字形的演變來看,張最早是弓與矢的聯合體。弓矢是自然而然聯用的,有弓就必然會有矢,不必再強調,因此後來矢就漸漸退出,而讓位于長,最後穩定爲長弓的聯合體。長弓則表示這弓比一般的弓還要厲害,更有威力。
張字的意義很多,新版的《漢語大字典》計有21個義項,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種,如誇張、張開、強、盛、張貼、看、望、擴大、布置等等,但這大多是後人引申而來的,最早的 字書所記義項不多。《說文解字》說:“張,施弓弦也。從弓,長聲。”《廣雅·釋诂三》:“張,施也。”另外還有一層意思,見于《周禮·秋官》:“羅取鳥獸曰張。”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漢明帝水平七年》中“勞勤張捕,非優恤之本也”時也說:“張,設也,設爲機阱,以伺鳥獸曰張。”
折疊遷徙分布
春秋時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其後以祖父字爲姓,從此晉國世代有張姓。公元前403年,趙、
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後,張姓人口也隨之分散于三個諸侯國。
這兩種說法都爲張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爲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說明。一是張姓曆史久遠,爲中國最早産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當受重視。在原始氏族社會,狩獵爲人們謀生的極爲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與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當時,少的東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東半島、蘇北與江淮之間廣大地區;相傳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後裔。
二是張姓分布很廣,晉國有此姓,隨著三家分晉又遍及趙、韓、魏三國,即今華北、中原廣大地區。
還有不少人被賜姓改姓張;如三國時諸葛亮就賜龍佑那爲張姓;曹魏大將張遼,原姓聶,後改姓張。非漢族人改姓張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張皇堡,便以張爲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漢姓者,往往擇漢人大姓改之,也爲張姓擴充了人口。
據記載,晉代有中原張氏遷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 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後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居古田梅溪,後被封爲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爲鑒湖、金坡、板挢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張氏以北方人居多,主是漢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數民族。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折疊編輯本段家訓家書
折疊張公藝百忍歌
在廣東省中山鎮(今中山市)的百家姓中,家訓很注重人際關系、家庭關系,這是百家各姓和睦共處的關鍵。世人較多知曉清光緒年間閻敬銘所作的《不氣歌》和清朝石成金的《莫惱歌》,卻很少有人知曉中山鎮流傳的《百忍歌》。如果把這三首歌放在一起,實際上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人生三境界。清河張氏,在武所張家,把《張公·百忍歌》當爲祖訓,世代相傳,每家廳堂正中懸挂一匾“百忍流芳”,油漆鎏金,十分壯麗。它雖爲張氏家訓,而其他各姓實際也在流傳誦讀,在小小的地域環境中竟成爲百家各姓的和睦之道。《百忍歌》通俗易懂,談古說今,雖非盡善盡美,但在處理睦鄰、人際關系、家庭問題上,起著一定的調節作用。《百忍歌》還是個人修身的一種准則,反映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激勵家庭成員成爲優秀成員,由此也可知《百忍歌》是客家人性格養成的一個折射,也體現了家訓文化中重要的一頁。《百忍歌》所說的忍,屬于精神養生中的調神法,即在遇到情緒不良時,要提倡“理智”,注重“修養”,掌握自己,控制情緒。如果不控制情緒,任其放縱,不但周圍的人受不了,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極爲有害,小則身體患病,大則危害生命。因此,暫時,“忍一忍”亦是有積極意義的。此《張公·百忍歌》分兩部分: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只爲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爲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爲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爲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
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積,忍得荒淫無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
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癡呆,忍過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折疊張嘉貞家訓
吾嘗相國矣,未死,豈有饑寒憂?若以譴去,雖富田産,猶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務廣田宅,爲不肖子酒色費,我無是也。
中國人常有“長宜子孫、庇蔭後世”的思想,而張嘉貞卻認爲,子孫有出息,則勿須父母廣置田宅;子孫若不肖,即使廣置田産房屋也只不過是爲這些不肖子孫作酒色之費而已。這種見解時至今仍頗具意味。
折疊編輯本段曆代名人
張儀(前?~前309年),戰國時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縱橫家、謀略家。鬼谷子門生,相秦
惠王,以連橫之策遊說六國,使六國背叛縱約以事秦。惠王卒,六國複合縱以背秦,群臣讒之,乃去秦而爲魏相。
張良(前 – 前 186年),字子房。漢初名臣,政治家、謀略家。漢初三傑之一。本是韓國公子,《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良年少未宦事韓。秦滅韓,良欲爲觊齁仇,乃使人擊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後爲高祖策畫定天下,被譽爲“第一謀士”。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谷之術。卒谥文成。
張辟彊(前202年——?)漢初人。留侯張良之子。 爲漢惠帝侍中(約相當于皇帝身邊的秘書),年少聰慧有遠見,曾爲丞相陳平解呂後之疑,保全了一班老臣。
張蒼(前256年—前152年),西漢丞相,封北平侯,陽武縣(今河南省原陽縣)富甯集鄉張大夫寨村人
張骞(?~前114年),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張耳(前264年-前202年),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人。楚漢戰爭時被項羽封爲常山王,後歸漢,封爲趙王。漢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習稱趙景王。
張道陵(34~155年),道教的真正創教人,第一天師。本名陵,東漢沛國(今安徽省宿縣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從學者須出五鬥米,故世稱五鬥米道。亦稱張天師。著《老子想爾注》等。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爲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發明人。著述極豐,科研成果極多,有“科聖”之稱,有“張衡環形山、張衡小行星”命名。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爲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曆代醫學家的推崇。
東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張,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縣)人。西漢辭賦家,官至太中大夫,後人輯有《東方太中集》。
張角(?—184),號天公將軍,钜鹿(今河北平鄉縣)人,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
張魯(?-216年),字公祺,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張道陵孫,第三代天師(稱爲系師)。道教奠基人,集大成者。東漢末年道教領導人,割據勢力。改革道教,教化百姓,興建義所,診治病患。漢末有“天下人望盡在張魯”之說。後漢中降于曹操,張魯有十子。時人語曰:“張氏十龍,儒雅溫恭。”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三國魏國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莊)人,曹魏著名將領,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東將軍。
張郃(?-231),字隽義,三國魏國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西將軍。
張飛(?~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爲部下所殺。谥桓,五虎將之一。
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著名政治家,著《論語注》,谥吳文侯。
張松(?——212),字永年,蜀郡(四川成都人),謀士、官至別駕,助劉備取西川。
張載(?——?),字孟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田園詩人,河北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書侍郎。著有《劍閣銘》、《榷論》、《濠汜賦》等。與其弟張協、張亢俱以文學、辭賦著名,史稱“三張”。
張協(?——?),字景陽,河北安平人,西晉文學家,詩人,擅長五言詩,與其兄張載齊名,官至中書侍郎,河間內史等。
張亢(?——?),字季陽,河北安平人,西晉文學家,辭賦家,詩人,著述頗豐。
張華(232——300),字茂先,河北固安人,西晉文學家、詩人、政治家,著《博物志》、《張華集》書。
張契此,五代高僧,明州(浙江奉化)人,人稱“布袋和尚”,傳爲彌勒佛化身。
張麗華,南朝陳後主妃,神采豔麗,聰慧強記,後主常抱置膝上,共商軍國大事。國亡,與後主俱入井,隋軍擒而斬之。後祀奉爲十月芙蓉花神。
張元素,字潔古,醫學家,金代易州(今河北易縣)人,中醫易水派創始人。著《醫學起源》、《醫方》、《潔古本草》等書。
僧一行,本名張遂,(683——727),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人,中國唐代傑出天文學家,得道高僧。精天文,通曆法。谥一行、大慧禅師。著述頗豐,科研成果極多。是世界上第一位測量子午線的人。
張柬之(625——706),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唐朝著名宰相,以“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恢複李唐社稷而聞名。
張巡(708年–757年),唐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朝名將,安史之亂時,他和許遠等數千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殺傷敵軍十二萬,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了江淮,但終究寡不敵衆,最後英勇就義。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又名博物,韶州始興(今廣東韶關始興縣)人。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官至平章事(丞相)。有《張燕公集》傳世,詩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爲千古絕唱。
張果老,唐代道士,八仙之一,邢州廣宗(今邢台廣宗縣)人。
張籍,唐代詩人,江蘇吳江人,著《張司業集》。
張說(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範陽(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東(山東永濟),官至宰相,谥文貞。有《張燕公集》、《張說之集》傳世。
張繼(715——779),唐代詩人,字懿孫,官至檢校郎中,湖北襄陽人,著《張祠部詩集》,代表作《楓橋夜泊》。
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著《清明上河圖》。
張煌言(1620-1664),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民族英雄。
張名振(?-1654)字候服,南直隸應天府江甯縣人(令江蘇省南京市)。少時剛直豪爽,頗有謀略,心懷壯志。曾和張煌言等領兵三入長江,希圖收複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永曆八年終因國恨家仇,郁積于心,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舟山軍中。遺言以所屬部卒歸張煌言統率,繼續抗清。
張旭,字伯高,唐代吳(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爲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爲知名,有草聖之稱。與李白歌詩、裴旻劍舞並稱三絕。相傳他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揮灑落筆,有時以發濡墨而書,故世稱爲張顛、書顛。
張弘範(1238-1280),元大將,字仲疇,易州定興(今屬河北)人。曾從伯顔攻宋,任前鋒渡江,長驅建康(今南京)城。後又任蒙古漢軍都元帥,南取閩廣,俘文天祥,南宋亡。不久病亡。他善槊,能詩,《金元散曲》錄存其小令四首。
張士誠(1321~1367年)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蘇省泰縣)人。元末群雄之一。本從事運鹽業,後據吳中,自稱吳王,後爲明將徐達、常遇春所擒,自殺身亡。
張景嶽(1563——1640),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通一子。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傑出醫學家。有《景嶽全書》巨著傳世。
張三豐,生卒年不詳。宋武當道士,所創太極拳術,聞名當時,其法傳于後世,稱內家拳,又稱武當派。或作張三峰。(2) 名全,一名君寶,號三豐,明朝遼東懿州(今黑山縣境)人,生卒年不詳。因其不修邊幅,又稱張邋遢。史稱其辟谷數月不饑,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時贈爲通微顯化真人。
張廷玉(1672——1755),滿清重臣,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學士。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在朝輔政五十年。官至刑部吏部尚書。封三等伯。主撰《康熙字典》、《雍正實錄》、《明史》、《清會典》。配享太廟,其母吳氏封一品夫人。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寬宇,清四川遂甯人,清代名臣、治河專家、清代第一清官。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及第,累官吏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等職。史稱“清官”、“賢相”。是清代268年間四川官位最顯赫、名聲最響亮的人物。
張問陶(1764—1814),字仲冶,號船山,清代名相張鵬翮玄孫。乾隆五十五年進士,官山東萊州知府,著
有《船山詩草》。張船山是清代乾嘉詩壇大家,不單是清代蜀中詩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詩人和著名詩學理論家,爲性靈派後期的主將和代表人物。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台公、無競居士,晚年字號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稱張香帥,谥號文襄。大學士、軍機大臣、封建大吏。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主要奠基人,爲中國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薔庵。江蘇海門人,祖籍江蘇常熟,大清狀元,中國近代傑出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官居三品,曆任中央教育總長、實業總長、總商會總長、水裏總長等職務。先後創辦上海海洋大學等,與馬相伯和創複旦公學,創佳南通博物館,軍山氣象台等。創辦實業數家。
張三祿,河北(今北京)人,中國相聲創始人。
張作霖(1875~1928年),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國官至東三省巡閱使,握三省軍政大權,爲奉系領袖。兩次直奉戰爭,先敗後勝。民國十六年稱大元帥,在北京組政府。
張大千(1899~1983年),四川內江人,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爲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張學良(1901~2001),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西安事變發動者。
張自忠,山東臨清縣人,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第三十三集團軍上將銜中將總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陣亡。
張治中(1890~1969),著名愛國將領,字文白。安徽合肥市人。黃埔系骨幹將領,原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領導人之一。
張雲逸,卓越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曆經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百色起義、反圍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曆任紅7軍軍長、中央軍委副參謀長、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張瀾(1872~1955),字表方,漢族,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1941年參加發起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改爲中國民主同盟),1941年10月繼黃炎培之後擔任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胡風,原名張光人,湖北省蕲春縣人。1929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參加日本共産黨。曾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宣傳部長、書記,中華全國文藝抗敵協會常委,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
張萬年(1928年8月-2015年01月14日),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人,1945年08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44年08月入伍,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大專文化,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5月晉升爲上將軍銜。 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人民解放軍選舉委員會主任。
張召忠,1952年生于河北鹽山,著名軍事理論家和軍事評論家,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海軍少將軍銜。
中國張姓的演藝界名人很多,張國立(1955年1月17日—),國家影帝級演員、著名導演、制片人。張國榮是香港著名影星,張學友號稱香港天王級的歌星,他的歌很有磁性,很受歌迷的推崇。香港的女影星張柏芝也是炙手可熱的著名影星。
無張不成村,超女出身的張靓穎人氣一直很高。張惠妹是台灣高山族的演員,十幾年前被張雨生發現後收爲弟子,她的聲音高亢有力,又很有地方特色,她歌唱的時候載歌載舞,風格熱辣奔放,特別能夠調動舞台氣氛,使大家的情緒跟著她一起高漲起來。
張藝謀 張學友 張燊悅 張艾嘉 張柏芝 張會廣 張乾龍 張昊陽
張楚 張德豪 張德蘭 張帝 張東健張豐毅 張文超
張鳳鳳 張鎬哲 張國榮 張恒
張洪量張惠春 張惠妹 張家輝 張傑 張琳
張敬軒張俊張可頤 張可芝 張克帆張瑞敏
張麗瑾 張立基 張邁 張萌萌張明敏 張 薔 張清芳 張瓊瑤 張桑悅 張善爲 張韶涵 張騰 張偉文 張衛健 張文森 張信哲張行 張杏月 張秀卿
張瑤 張也 張茵 張雨生 張宇 張玉華 張元蒂 張真 張震嶽張振富張振宇 張志家 張智成張智霖
張赫 張靓穎 張含韻 張國立 張超 張一山張遠張嘉譯張嘉倪 張嘉兒 張梓琳張峻甯張曼玉 張鴻祥
張楠 張敏 張庭 張君睿 張勳傑張磊張小磊 張(大)偉 張莉莉張博張潮張翰 張彪 張培亮 張國偉 張角 張藝興張傑 張起靈
張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