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越南Chau Ma島,農民研磨苋菜的種子。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Chau Ma島近年來遭受嚴重的河岸侵蝕,沖走了農民的土地和菜地,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們只能靠給別人做工過活。這個曾經人口5000的島嶼已經失去了一半的土地,人們也陸續搬走。專家們表示,這是湄公河上遊猖獗的挖沙築壩工程造成的。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深度頻道
IC photo深度頻道融合多家國際頂尖圖片社資源,對時事熱點、曆史人文、戰爭災難、文化沖突等內容進行深度報道,擁有兩次世界大戰、法國大革命、晚清民國、重要曆史人物以及全球各大權威攝影獲獎作品等珍貴影像,以文字爲媒介,以圖片爲載體,提供優質視覺內容整合服務。
由IC photo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代理的瑪格南圖片社,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圖片社之一。其成立于1947年,70多年來一直承擔著記錄曆史、針砭時弊的作用。
全球可用沙資源正在枯竭。
這可能和大家潛意識的感覺不一樣,但事實就是如此。這些用于混凝土、玻璃、電腦芯片的可用沙已經越來越稀有。
全球大規模城鎮化——尤其是亞洲——和土地開墾是造成這種境況的根源。沙已經成爲人類除了水和空氣之外使用最多的資源。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全球可用沙年消耗量達到400億噸,其中約300億用于混凝土。
2017年開始,新加坡華裔攝影師沈绮穎輾轉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中國多地,用鏡頭語言生動描述全球可用沙資源短缺問題,她給自己的這組圖取名爲《流沙》。
2017年,馬來西亞柔佛州,航拍拖拉機犁過沙堆。“森林城市”是一家中國開發商與柔佛州政府、蘇丹的合作項目。這個項目雄心勃勃,計劃在海上建造四個人工島,目前建成一個,島上有一家商住兩用的酒店。這個項目被宣傳爲一個綠色開發項目,甚至被稱爲“未來城市規劃的典範”,但實際上它趕走了原住民,破壞了傳統的漁場和生態。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海峽,一隊沙駁船。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馬來西亞新山金海灣,一家人在一片沙丘散步、釣魚。金海灣地區被用于大規模的房地産和商業開發,附近的紅樹林好似被沙堆淹沒。隨著亞洲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全世界的可用沙資源正逐漸枯竭。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新加坡Tuas,Tuas是新加坡最西端的一個地區,這裏正在進行一個浩大的填海造地工程,目的是在未來30年內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由于規模龐大且持續不斷的填海造地工程,新加坡長久以來面臨可用沙資源短缺的問題。幾十年來,新加坡一直從鄰近的東南亞國家購沙。他們正在嘗試使用替代方案,提出用沙更少的施工方法。當地港務局利用從附近海床挖掘出的材料和從一條地鐵線路上挖掘出的泥土,代替建造一個碼頭所需的70%左右的沙子。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新加坡Tuas,船只卸沙。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新加坡,建築材料(可能是“人造沙”,碾碎的花崗岩)乘駁船進入新加坡東海岸,經過樟宜機場,那裏剛剛有一架飛機起飛。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填海造地的面積占國土面積的20%。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新加坡Tuas,Tuas海岸旁的四個沉箱,連在一起可作施工時的擋土牆。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新加坡Tuas,沙灘上的一條“沙線”,整個畫面如同月球景觀或者洞穴壁畫。Tuas是新加坡最西端的一個地區,這裏正在進行填海造地工程,目的是建造一個未來30年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這個項目將消耗大量可用沙。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新加坡,海岸邊的一個沙堆被柵欄保護著。沙是新加坡政府戰略儲備的珍貴物資。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填海造地的面積占國土面積的20%。由于規模龐大且持續不斷的填海造地工程,新加坡長久以來面臨可用沙資源短缺的問題。幾十年來,新加坡一直從鄰近的東南亞國家購沙。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新加坡勿洛,公路上看到的沙堆。這個保護區周圍有兩層圍欄,隸屬于該國主要的建築機構——住房和發展委員會。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越南前江省Cho Gao區,一望無際的沙船沿著Cho Gao運河順流而下,前往胡志明市。在越南湄公河沿岸,猖獗的挖沙築壩工程正在進行,這些可用沙一部分用于越南國內飛速的城市化工程,一部分出口到新加坡等富裕的鄰國。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7年,越南協福港區,阮詩紅(Nguyen Thi Hong,音譯)站在自家被侵蝕的家門口。2017年6月28日的午夜,位于胡志明市東南33公裏處的協福區(Hiep Phuoc)發生山體滑坡,一周後,河流旁的五座房屋部分落入水中,阮詩紅的家正是其中之一。湄公河三角洲部分地區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遭受侵蝕,專家們表示,這是湄公河上遊猖獗的挖沙築壩工程造成的。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3年,中國甘肅蘭州新區,一個完全從沙漠中開鑿出的地方,夷平了群山,推平了村莊。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2013年,中國甘肅蘭州新區,沙土和電塔。
圖片來源:Sim Chi Yin / Magnum Photos / IC Photo
TIPS
沈绮穎,新加坡籍華裔自由攝影師,出生于1978年,常年在中國工作。在新加坡長大的沈绮穎從少年時代起就對攝影産生了興趣,她是紐約時報、國家地理的自由撰稿人,曾是美國知名圖片社VII的正式會員,也做過諾貝爾和平獎的特約攝影師。相比攝影報道,她的長期項目更爲人熟知。《緬甸之春》、《余波》、《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她憑借對報道對象敏銳的洞察力和了解,傳達出深刻的人情聯系和嚴謹思考。
2015年,她拍攝的一組中國金礦工人死于塵肺病的組照《一個塵肺病家庭的愛與絕望》讓她在中國聲名鵲起。2018年,她成爲世界殿堂級圖片社瑪格南提名會員。
—— END ——
官方網址:https://www.dfic.cn
聯系我們:400-60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