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盒子式商業模式已然難以滿足消費者的休閑體驗需求,而主打開放式、親近自然、強體驗的街區正逐漸成爲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但“開放”的另一面,是開放街區對于天氣有著極差的抗性,面臨著不得不“靠天吃飯”的困擾。有數據表明,因天氣的幹擾影響遊客出行消費的客群約有60%。那麽,該如何解決這一痛點?那就是給街區“加個頂”。
給商業街加“頂”並非新生概念,早在1819年的英國,就建造了一條設有玻璃頂棚的奢侈品購物街——伯靈頓拱廊街(Burlington Arcade),它用玻璃拱頂把街道兩邊的二層高的商店連接起來,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
無獨有偶,幾乎在同一時期的日本,也形成了頭頂有遮陽遮雨的頂棚的商業街,也就是日本獨有的“商店街”,心齋橋、平和通、天神橋、黑門市場…幾乎在日本的每一個城市,都有這樣的一條帶頂棚的商店街,其道路和設施也都經過了統一的規劃,雖然多數較爲狹窄,但逛起來非常輕松。
今天小編就搜集了一些“加頂”的優秀案例,看看它們是如何利用“加頂加蓋”來提升改造街區,打造自身特色,提升消費者體驗的!
最美頂棚——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位于時尚之都米蘭標志性建築米蘭大教堂的廣場北側,並連接斯卡拉廣場,入口處有一個巨大的凱旋門,這裏是米蘭的商業中心,意大利時尚的展示地。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建于1865年-1877年,長廊呈十字形,長196米、寬105米、高47米,是一個帶頂棚的拱廊街,得名于意大利統一後第一位國王埃馬努埃萊二世。
整個長廊的設計是一個帶有頂棚的拱廊,兩條交錯的玻璃拱廊在中心與八角形空間的設計相連,形成了一格完整的玻璃圓頂。彩繪玻璃的頂棚,非常炫目豔麗。臨近頂部的部分有四大洲壁畫裝飾,金碧輝煌,是歐洲最漂亮的商業街之一。
陽光透過玻璃屋頂,照射在底下精致的浮雕和壁畫上,泛著神聖的金色光芒。鋪滿大理石的長廊,上面印著彩色、象征著意大利的團結與自信的馬賽克。拱廊的很多地方都有明顯的代表著意大利各個城市的圖案,比如都靈的公牛、羅馬的母狼、佛羅倫薩的百合、米蘭的白底紅十字等等。
雖然在建造之初,米蘭的市民對此方案略有怨言,因爲它破壞了部分古建築,但在建成之後,以其美輪美奂、中世紀古典的商業氛圍,每天彙聚了世界上好幾萬遊客,已經成爲國際大都市米蘭最著名的地標,100多年來,經久不衰!
熱帶雨林頂棚——Food Forest
Central Festival Eastville位于曼谷東部,由泰國知名的地産及零售巨頭中央集團斥資60億打造的“商業+街區”形態。
其中,Food Forest是Central Festival Eastville一個兩層高的半戶外立體街區,栽種了大量的綠植,還原了野性而又原生態的叢林特色,讓人彷佛置身于熱帶雨林之中。
在1樓,Central Festival Eastville規劃了一個室內陽光街,中間通道采用2層挑高設計,淨高超12米,並采用透明的玻璃頂棚,將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室內,營造開闊明亮的空間感。
陽光街一側是精品超市Central Food Hall ,另一側就是美食廣場,通道中間擺放了桌椅作爲公共餐區。顧客在超市購買的食材,可以當場處理,讓顧客置身在陽光下、置身在熱帶雨林中用餐。
Central Festival Eastville的成功,正是用細節的設計讓更多消費者願意在此停留。
高科技頂棚——弗裏蒙特天街
與拉斯維加斯大道(Lasvegas Strip)相隔不遠的弗裏蒙特天街(Fremont St)區域,是拉斯維加斯的老城。在這座老城記載著拉斯維加斯的第一條街道、第一棟高樓、第一座電影院、第一座表演場等等。
弗裏蒙特街跨越五個街區的購物中心,你能數的出來的所有品牌都包含在內。爲了挽回被搶走的80%遊客,佛裏蒙特街在原本空曠的街區,安裝了一項高科技聲光秀。在每年到訪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遊客中,一半以上都會前往拉斯維加斯市中心的弗雷蒙特街參觀其眩目的“電子天幕”。
這個高科技聲光秀工程耗資七千萬美金,由1250萬個LED燈組成,橫跨四個街區。每當夜幕降臨後,弗裏蒙特街的天幕便開始閃耀,大約每5分鍾天目就變換一次霓虹燈組成的圖案,美輪美奂的景象甚至讓你以爲自己置身于阿凡達奇異世界中,帶給遊客最驚喜的拉斯維加斯體驗。
老城夜景也尤其精彩,街頭藝術家、曼妙的跳舞女郎、售賣紀念品的小販都熱情地招呼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天街穹頂還有更爲新奇刺激的SlotZilla&trade娛樂項目在2014年正式營業,在臨近天幕的索道上,你可以化身超人穿越穹頂兩端。索道有兩種不同的高度,20英尺的lowerZipline和30英尺的upperZoomline,分別以立式與平行式方式穿越,受到衆多喜歡刺激冒險的年輕人追捧。
“水立方”頂棚——新加坡克拉碼
提到商業街的升級改造,不得不提Collyer Quay,它的改造升級,可謂是改變了整個項目的定位,從原來的傳統的二手貿易區改造成“外來人都必去,本地人都想去”的旅遊目的地與城市商業休閑生活的集聚區。
克拉碼頭位于新加坡河北岸非常市中心的位置,這裏的碼頭在100年前非常繁華。1970年代因爲新加坡急速加快的城市化與集裝箱碼頭的發展,克拉碼頭逐漸衰敗,1980年代第一次改造又不是很成功,沿河南洋風格的騎樓裏都是廉價的餐廳。
如何將克拉碼頭地塊打造成新加坡旅遊業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挑戰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讓更多人回到克拉碼頭,提升整體商業價值,適應新加坡炎熱的氣候。
設計師和工程師針對當地濕熱氣候,巧妙設計了極具視覺效果和創造環境效益的遮陽和風循環系統。
面對夏日的高溫,克拉碼頭天棚選擇了可再循環利用的ETFE膜,通過運用“文丘裏效應”導入自然風,並在每個頂棚裝有風扇裝置,使得風在到達克拉碼頭的過程中自然加速,從而降低蓬中溫度。除此之外,克拉碼頭還設有一降溫噴水池,水池中的水全部來自于地下,當河面的風吹來,碼頭的溫度會瞬間下降,爲遊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
遮陽篷像一把把巨大透明的遮陽傘,把建築、步行街、行道樹全部遮蓋。如此巨大的透明“帳篷”引入自然光線,讓街道保持自然風貌,又使碼頭的休閑商業活動不受氣候的影響。
克拉碼頭的天篷也是亞洲第一個成功使用ETFE(聚四弗乙烯薄膜)作爲覆層材料的項目。同時增加濱水空間的面積,沿河主要布置餐飲,最大化商業價值。
煙火氣息——日本 Arcade商業街改造
日韓兩國的商業街雖然並不寬敞,也並不高大上,卻創造出了一種十分舒適的環境,就如我們記憶中的舊市場一樣充滿了煙火氣息。
日本城市中有很多被稱爲arcade的商業街,原義是指由支柱支撐起來的連續拱廊所覆蓋的步道。世界範圍內類似的空間形式還包括法國的passages,意大利的portico,以及中國的檐廊等。現在多見于日本城市的繁華商業中心地段,它按空間形態分爲覆蓋道路整體的全蓋式和僅覆蓋人行道的片側式兩種。
從結構上看,最初的Arcade主要是Silver Arcade。其主要特征是頂棚由大跨度的可以開合的鋁制百葉窗構成。通過百葉窗的開閉既可以調節光亮,也可以防雨。鐵質支柱與梁結構上都很簡單,後期用合成樹脂等材料作爲屋頂。
後來,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更新,日本開始對Arcade進行改造。新建Arcade主要是Dome型的,屋頂剖面形狀的設計以半弧形狀的爲主,材質前半期大多使用frp平板,後半期主要是聚碳酸酯平板,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人性化。
如此,江戶時代遺留下來的商鋪和現代風景融合,創造了可以繼承曆史又連接次世代的環境。
當然,由于年代久遠一些商店街的頂棚也出現了老化,需要進行改造升級,如從江戶時代起就存在的福山市本通船町商業街已經擁有400年曆史,原本老化的頂棚,如今被7000根不鏽鋼絲代替。雖然沒有了擋風遮雨的作用,但是陽光能夠充分地照射進來。
設計師在道路兩旁種植了一些植物,它們在陽光和雨露的灌溉下茁壯生長。這個能夠感知風雨的頂棚,拯救了日益衰敗的日本商店街。
2020年,商業街區改造將成爲城市更新的重點。商業街區的“魅力值”提升,與其改造升級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室外商業街區的頂棚設計與裝飾,正是商業體驗空間注重人性化的體現。除了獨樹一幟的創意性,頂棚的設計還要做到在整體氛圍上吸引人,注重安全防護,排水防火、防盜監護、通風、隔聲等防護性,用細節的設計讓更多消費者願意在此探索、停留。